妙祥法师开示问答:我们修行如果不求往生极乐,而求明心见性,有没有成功可能?什么才是明心见性?
2014/9/4   热度:379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我们修行如果不求往生极乐,而求明心见性,有没有成功可能?什么才是明心见性? “我们修行如果不求往生极乐,而求明心见性,有没有成功可能?什么才是明心见性?心与性是一还是二?什么叫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我们修行如果不求往生极乐,而求明心见性,”实际上它俩是一个问题,不是俩。极乐,什么是极乐?只有见性才有极乐,所以说明心见性和往生极乐这是一个问题,并不是俩。心外无极乐,都是心内的极乐。 如果我们不求往生极乐,而求明心见性这个都是一回事。求只是开始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孜孜不倦的求心,当我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不求,不求而求,你放下了才是真求,有求还在生灭里。所以说我们要求这个“求”——不求而求。这个成功的可能性,关键是在于我们自己是否能够去做,是否去严格持戒,是否按佛的戒律去做,是否能够无我,是否能达到不打妄想。如果你努力去做,没有不成功的。因为成佛不从外成,我们每个人都具足佛性,都是现成的佛。只不过是因为妄想执着没有放下,才没有成就。如果妄想和习气放下了,那就是成功。 什么才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没有什么是和不是,如果有是和不是,那都没有明心见性。我们平时都做三皈依,我们都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什么要这样?那就是让我们明心见性。实际上每天的功课早就有了,只不过我们不知道。 “心与性是一还是二?”我们说这个心是菩提心,性是我们自性,都是一回事,不是两个。当然了,我们这个心还有一个妄想心,那是妄想,妄想是虚幻的,是不真实的。这个心这个性是不生不灭的。 “什么叫自性弥陀?”自性为什么又加个弥陀呢?自性他具足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就是弥陀,也就是表他的功用,他的功用就叫弥陀。 “那什么叫唯心净土呢?”就是心外无净土,只有心净国土净。心净和国土净都是一样的,我们知道都是心所化。不管我们见到自性的净土也好,见到报身的净土也好,化身净土也好,都是一个,都没离开我们自己和心,只不过它有一定差距而已。
---------------------------------------------------------------------------------------------------------------- 相关链接 更多妙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给我们讲世间的战争,叫刀兵劫。刀兵劫从哪里来的?就是从杀生来的。如果这世间人统统不杀生,就可以避免这一切战争的灾难。所以说战争的灾难是杀业的果报。我们决定不能够杀害一切众生。但是无意当中杀害的,这是过;你有意去杀它,那是罪。所以杀生这一条戒,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世间凡夫,对待佛菩萨是供养;对待一般人,他只是布施。普贤菩萨对佛供养,对一般众生也供养,他的心是平等的,他的心是清净的。 普贤菩萨看一切众生跟看佛没两样,他对佛怎么礼敬,对蚊虫蚂蚁也那样礼敬。没有减一分,没有增一分,那是普贤大士之德。礼敬是我们自性当中性德的开显,我们能够修礼敬,那是性德的流露。所以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也可以这么说法;“一分诚敬得诸佛如来一分加持,十分诚敬就得诸佛如来十分的加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