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巴扎西活佛: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初学者应如何观想皈依境?皈依境在自己面前的距离多远?多高?多大?


2014/9/4    热度:297   

普巴扎西活佛: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初学者应如何观想皈依境?皈依境在自己面前的距离多远?多高?多大?

 

  问:初学者应如何观想皈依境?皈依境在自己面前的距离多远?多高?多大?只观想眼前一个皈依境?还是目光所到之处的所有场景都在观想之中?

  答:观想皈依境的目的是令心专注,以此赤裸觉性的清明,并趣入真实空性。如同乘车,我们的目的不是乘坐何种外观的车,而是凭借汽车的方便到达目的地。因此观想皈依境的距离、高低、大小并无定规,各人根据自己的状态自然观想即可。

-----------------------------------------------------------------------------------------------------------------

更多普巴扎西活佛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如来在果地上以回向心成就感应道交,为什么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回向心。佛菩萨因地里头曾经发过这样的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帮助众生这个心愿念念不忘。绝对不是说,我成了佛之后,我才来帮助众生,不是这个意思。我学一分,我帮助一分;我学二分,我帮助二分,纵然我功夫还不得力,我这个愿心不能没有。所以,初发心的时候要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有没有功德不知道,但是回向偈照念。功德就是自己真正做到,真正学到了,那才有功德。我以我这个功德,以我的智慧,以我的德能相好,无条件地去帮助一切需要的人,这叫回向的愿心。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回向的愿心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