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学习问答360则: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2014/9/4    热度:257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第一八则】

  问: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答:积资净障,摄于七支,喻如玄妙之七个宝车轮,若缺其一不能至佛地。昔印度伊遮菩提王说:“依唯识实识及幻识,皆不能成佛,当依七支成佛。”七支功德,能使种姓清明,身心成熟,颇公说:“不唯凡夫应修七支,佛与佛见面,皆先以七支赞叹为供养。菩萨见佛,闻大乘法,亦以七支供养,初地菩萨分身百数,见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分身千数,见千佛世界,皆以七支供养。”由此可见有说七支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不应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没有学佛之前,别人批评我、骂我,我会生气,我心里会不平。现在学佛了,你再来骂我,你再来侮辱我、毁谤我,我不生气了,我没有不平的现象了;不但没有这些负面现象,而且欢喜接受、认真反省。对于那些批评我、毁谤我、责备我、侮辱我的,甚至于陷害我的,我生感恩的心。感什么恩?消我的业障。如果我没有这个过失,他冤枉我,好!消业障。没有过失,是真消业障。如果我果然有错,他提醒我,让我认真地反省,我有机会改过自新,他对我有恩有德,我怎么能够生气?他不提醒,我疏忽了,幸亏他提醒,我才能改过,我怎么不感激?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