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感应:发愿即愈
2014/9/4   热度:358
放生感应:发愿即愈 杭州秦福昌,秦福生居士之弟也。民国廿八年七月初患寒热而成伤寒,至十五日突然危笃,口鼻出血,两耳直掀,舌硬不能作声,连延中西医五人,皆云不治。傍晚仅奄奄一息,家人为备后事。兄为叩求观音菩萨,并代具疏发心戒杀放生,勉力行善。其妻尚未信佛,受兄嫂吴氏之劝,刺血签押于疏尾,虔诚代夫发愿。焚疏逾二小时,忽开声能言,合家惊喜!次晨延医,即谓无碍,未及数旬,便体健如常。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大乘佛法的原点在《十善业》。《十善业道经》不长,佛讲得很清楚,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无上菩提、乃至于人天法,统统是依这个为根本。佛比喻十善好比是大地,大地上所有一切的生物都依大地而生长;没有大地,一切万物都没有了。如果我们没有十善业,等于说没有土地,什么种子都不能生长。所以说,佛法建立在十善业的基础上,我们要从这里下功夫。十善业道的精华,是教我们“转恶为善”。这种修行法,在佛家称为“根本法”。我们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离开十善业道,参禅不能离开十善业,念佛也不能离开十善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