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丛书·佛陀:信仰的财富
2014/9/4   热度:265
佛教丛书·佛陀:信仰的财富 修陀罗是舍卫国的大富长者,虔诚信仰佛道,发愿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定恭请佛陀和比丘们到家里来接受供养,甚至临命终时,还一再叮咛子孙,一定要继续奉行他的遗言,不可废除。 长者的儿子名叫比罗陀,果然遵照父亲的遗志,奉行不渝。但是后来家道渐渐中落,一贫如洗,到了腊月,还拿不出办法来准备供养,但想到父亲的遗言,不敢违背,于是就和妻子一同到舅父家,借了一百两黄金,再急忙赶回家中购买一切供僧的食物,终于一切准备妥当,如期恭请佛陀及比丘们到家中供养。 虽然为了供养佛陀而借贷,但是比罗陀一点也不后悔,反而心中充满欢喜。就在供养佛陀的当天晚上,比罗陀家中原来存放财物的地方,那借来的一百两黄金依然完整的原封未动。 比罗陀夫妇第二天早晨见到这些钱还在,心里又喜又怕,他们害怕官员来查问,从什么地方弄来这些金子。夫妇二人放心不下,于是一同到精舍去请问佛陀。 佛陀告诉比罗陀:「你们安心花用吧!不要怀疑它,因为你的守信,不违父教,而且能严守戒律,终生不渝,对于『信、戒、惭、愧、闻、施、慧』等修道者的七种财富,你都具足了,这是你的福德所招感来的财富,不会为你带来灾祸的。」 于是佛陀说了一首偈语: 信财戒财,惭愧亦财, 闻财施财,慧为七财。 从信守戒,常净观法, 慧而履行,奉教不忘。 生有此财,不问男女, 终已不贫,贤者识真。 这首偈语的意思是说:信仰、持戒、惭耻、愧疚、闻法、布施、智慧为七种财富。一个人只要能奉行这七法,是不会永远贫困的。不过,唯有贤明的人才能相信它的真实性而奉行不渝。 比罗陀听完佛陀的开示后,更加坚定信心,护持佛教,并且世代传承,成为最虔诚的佛化家庭。 信、戒、惭、愧、闻、施、慧,为七圣财,世间的金钱财富为五家共有,不能长久保有,并且可能带来灾难烦恼。七圣财是清净的财富,佛弟子除了要有世间的财富,更要拥有出世的七圣财。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人一生有方向、有目标,他知道将来到哪里去;不学佛的人生不知道从哪里来,死不知道往哪里去,这越想越恐怖!在佛法里讲,不学佛的人决定随着业力转,来生依旧搞六道轮回!如果他善业力量强会到三善道;恶业力量强,肯定到三恶道。六道里头,人道是比较容易觉悟,原因是什么?苦多乐少。“富贵学道难”,富贵人家享福,你叫他来学佛,他觉得学佛很苦;“贫穷学道难”,贫穷的人三餐饭都吃不上,你叫他来念佛,他怎么能来?人道就好比是小康之家,不太富贵,但也不贫穷,这样修行比较容易。六道里头,人道是最容易接触到佛法,而且修行成功的很多。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