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的 于谛教谛两种二谛义
2014/9/3   热度:1105
(写于一九六零年佛诞日于中国佛学院) "二谛"是佛教对一切事物总的分属法。在佛教认为世间事物虽然无穷无尽,但以二谛来统摄便可概括无遗。二谛,就是"第一义谛"和"世俗谛",第一义谛也叫做"真谛",世俗谛也叫做"世谛"或"俗谛”,也有叫做有元二谛和空有二谛的。作为佛教的教义来说,二谛是佛教各宗共同理论的中心问题之一。由于各宗所依据的经论不同,传承体系见解的差异,在解释上、立义上也就不一致,这就是同一佛教而产生了不同宗派的原因之一。三论宗所谈的二谛义和其他各宗相较,更显出一家特具的宗义。三论宗集大成者吉藏大师(549-623)在他著的"二谛义章"中引他老师兴皇法朗(507-581)的话说: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不论遇到任何逆境违缘,决不要抱怨嗔恨,何以故?境是自己的心相,缘是自己的因行,遇境逢缘,正好观心验因。修行所要做的主要功课是学会转念,把一切的逆境当作道场,处处训练柔顺安忍;把一切的违缘看成加持,在在对治烦恼贪嗔。谨记金刚经所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阿弥陀佛!您辛苦了,早安吉祥,感恩阅读,敬请常南无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
此四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虽复名部不同,统其大归,并为申乎二谛,显不二之道。若了于二谛,四论则焕然可领 ; 若于二谛不了,四论则便不明。为是因缘,须实二谛。若解二谛,非但四论可明,亦众经皆了,何以知然?论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既十方诸佛常依二谛说法,故众经莫出二谛。众经既不出二谛,二谛若明,故众经皆了也。
根据法朗以上的说法,可想见二谛义不仅在三论宗教学上重要而已。吉藏对二谛义更极力地继续阐发。他除在"大乘玄论","净名玄论"、"三论玄义"和三部论疏中都有极广泛地和重点地阐述二谛外,还著有专书"二谛义章"更反复、更详尽地阐发,使二谛义在自宗中更具有特别重要的纲领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假使对三论宗的二谛义能有比较明确地了解,那么对于三论宗一宗的教义也就能有个基本地了解,二谛义贯穿三论宗各个部门,牵涉极为广泛,这里只拣其主要的谈三个重点------两种二谛,三种二谛和四重二谛------中的"于谛"和"教谛"两种二谛。 两种二谛,就是"于谛"和"教谛"。于谛和教谛这两个名词,都是三论宗所专有的,在其他各宗著作中很少见甚至见不到。三论宗把真俗二谛分为于谛和教谛,并且主张二谛是 "教",这是它的特点。 三论宗依据龙树菩萨的"中论"把真、俗二谛而分为"于谛"和"教谛",论据指出自”中论四谛品"龙树的偈颂: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三论宗认为"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说法就是"教"。诸佛说法所依的是二谛,说的法还是二谛,故二谛是属"教"。这是三论宗主张二谛是教的主要根据和理由。青目解释这个偈颂说:
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谓有,"于"世间是"实"。诸呈贤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
三论宗根据这段文和这段文中的两个"于"字而在"教谛"之前建立了"于二谛"。 为什么叫"于二谛",于二谛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大意是说:诸法实相,非空非有,世间诸法,也非定有定无,本来是不二相的。但是说它是有,"于"世人是实,世人认为是"实",所以叫做"世谛";说诸法是空,"于"出世二乘圣人是实,出世圣人认为是"实",所以叫做"真谛"。诸法实相,既是非空非有,但是对"于"凡圣两种人来说,就成为是"空"、是"有"的两种谛实,这两种谛实,就是空、有二谛,这种二谛,就叫"于二谛"或叫"二于谛"。显而言之,"于"的意思就是指"于"诸法实相上而有凡圣不同的理解,各自认为是实,不合乎诸法自身真实的真实,就叫做"于谛",佛陀针对此而说法。青目解"于二谛"后接着说:
诸佛依是二谛而为众生说法。
三论宗依据这一句文义而建立"教谛"。吉藏的"中论疏"有关于"教二谛"作如下的说明:
问:云何是"二于谛"?云何是"教谛"?答:所依即是二于谛。以"于"凡圣皆是"实",故称"二于谛",亦是"于二谛"。谓色未曾空、有,于二解是实,故云于二谛。能依即是"教谛",诸佛依此二谛为物说法,皆是诚谛之言,故称为"实"。
三论宗虽然建立于谛和教谛两种二谛,但他主要的还在说明和主张二谛是"教",而"二于谛"只是说明它是两种不究竟、不合中道的两种偏执,都是佛陀说法遣破的对象,教谛是言教的手段。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教谛"的内容指的是什么?
三论宗以外的佛教其他各宗,大都认为二谛是理、是境。因为"谛"是审实为义,二谛既是二种审实,当然这就是两种谛理。如各宗常说的,所谓"真谛之理"、"俗谛之理";天台宗还加上中道谛谈三谛理境的;都把谛归属于所说或所证入理境方面的。一般宗义关于二谛的阐释:佛既说有世间、出世间法,在所诠显的义上就有世间、出世间各自范围的道理,这是理论所必然的结果。所以古代成实学者,以三假 (因成假、相假和相续假)为俗谛里,以四绝 (即绝有、绝无、绝亦有亦无、绍非有非无等四句)为真谛理;天台湛然大师在指三谛为"天然之性德"[1]说,这都是在说明二谛或三谛是属于理。心对此理而起观解,从观解上所现起的二谛或三谛名为境。如天台宗以三观智照三谛理,这三谛理即名为观境。华严、唯实两家也都如此,都以二谛为理为境。独此三论宗认为"二谛唯是教门,不关理境"[2],即指二谛是教的"教谛"。在三论宗大师们看来,认为真实的理只有一个,不应有两个或者更多个,但教门可以有多种多样,例如八万四千法门、乃至无量法门,所以说"所显之理无二,能显之教非一",或说"教有多门,理唯一正"[3]。三论宗根据诸大乘经,认为"诸法实相",不是语言所能说得出的,也是一般想象所能体会到的,只有足够地修养亲证方知。这种说法,大乘经典有足够的论证的。如"法华经"说:"诸法实相义,不可以言宣","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华严经"说 "正法性远离,一切言语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灭性"等等。"三论玄义"解释中道义云:"诸法实相,非中非不中,无名相法,为众生故,假名相说,欲令因此名,以悟无名。"因此,三论宗主张,凡所言说,皆是教门,即使说的是中道实相,也是强名假说。二谛既是诸佛所说,所以二谛只是言教而不是所诠所证的理。
关于二谛是教解释"教"的意义,吉藏在"十二门论疏" (卷一)中说:"教有三义:一破除迷倒,二能显正理,三发生观解"。"破除迷倒""谓遮众非",指如来说教,主要为的是在破除众生断、常,有、无等颠倒妄见。正如"智度论"说的"为著有见众生说第一义谛,为著无见众生说世俗谛"。教的第二个意义是"能显正理",这是说教的作用;能显正理,要在为显示正理而施设言教。所谓"诸法实相,言忘虑绝……体绝名言,物无由悟,虽非有无,强说真俗"[4],用此真俗言教令凡夫众生、二乘贤圣悟解离言的中道理体。吉藏在"二谛义章"中"引用了法朗之师、止观僧诠扼要地说明了这个意思,他的话:"二谛者,乃是表中道之妙教,文言之极说。道非有无,寄有无以显道,理非一二,因一二以明理。"这就是说,真俗二谛是言教,用此言教来表显中道实相的理,言教本身不是理境。教的第三个意义是"发生观解"。谓闻法的人从佛说二谛的教意以悟理,便能发生如实的观解。"三论玄义"说:"悟斯正理,即发生正观,正观若生,则戏 论斯灭。"这就是教谛的三个基本意义,也即阐显言忘虑绝、非真非俗的诸法实相之理不属于言教二谛。教之所以为谛,指教只是一种表达工具,而以能表达所表达的理实为谛。"二谛义章"中说:"真俗所表(的)理(是)实,故能表之教亦实,此以表实为名。"这正说明教门名谛的所由。"大乘玄论"举出五意指谛属于言教:一是依实而说,故所说亦实;二是如来诚谛之言;三是所说有教无教实能表道;四是说法实能利缘;五是说不颠倒;因此名为谛。 吉藏大师在"二谛义章"中为要阐明他所以要分"于谛"和"教谛"并主张二谛是教,提出了两点理由:一经论中有此论据,二为对斥他宗。后者指的别的宗派把二谛指为天然之境,即以"道理有此二理,道理有此二境",把二谛归之于理境;吉藏认为:迷是"于"二理,这是"于"二境,"非道理有此理、有此境也。"他在"大乘玄论"、"净名玄论"、 "二谛义章"中都有很大的篇幅来说明于谛和教谛的区别,并极力主张二谛是教的宗义。以下且节述"大乘玄论"的论文,来说明此意。 吉藏说,以有谛、无谛二谛为教门略有五意:一对理明二谛是教。以理无二,故非有非无。今说有无,故有、无是教。二望圣人体有无而理未曾有无,今说有无,故有、无为教。三拔有无二见。旧义执有、无是理,二见根深,难为倾拔。挕岭大师,对缘斥病,欲拔二见之根,令舍有、无两执故,说有无能通不二理,有、无不是毕竟,不应住有、无中。故说有、无是教。四以有无是诸见根。一切经论,盛啊二见,斥于有无。若诸佛出世复说有、无是二理者,便更增固其诸见,何由可拔?今明有、无是教门,能通不二之理,不应住有无中;为欲息除众生有、无诸见故,所以经论皆说有.无是教门。五禀教之徒,闻说有、无是教,能以之通达正道,超凡成圣,所以说有、无是教。此外,并举一经 (大品般若)一论 (大智度论)来证:
论云:"佛依二谛说法",故二谛是教。大品云:"菩萨住二谛为众生说法,为著有者说空,为著空者说有"。以经论证明,明二谛是教。
上面这五义中,若就前面说过的教的三义来分属:前二义就是"能显正理",对理名教;次两义就是"破除迷倒";五义中的最后一义,就是教能"发生正观",是发生观智的结果。因为由识教悟理,才能发生观智;由发生观智,灭除戏论,才能超凡成圣。这里要附带关于第三"拔有无见"的说明。 据三论宗所谈的有、无,是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即如前边说的有无二谛的"有无",是指缘起的假有、假无,也就是真俗二谛,即是指佛说约二谛教,是药、是破能。另一种有、无是指凡夫执有、二乘执无的有无二见,因为它包括二乘著无、凡夫异学著有,即指于缘起法上以自性有或自性无而执为真实的二见。这种性质的有无是不正确的,而这有无二见是诸见之根,是病、是所破,正是在言教上所针对的"于"。后者也即是用来区别能破的有无二谛是教谛,所破的有无二谛是"于"谛。 关于二谛是教,在"二谛义章"中更有广泛的引证:
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百论亦尔:"诸佛常依二谛,是二皆实,不妄谙也。"
大品云:"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
涅槃经云: "世谛即是第一义谛,随顺众生故说有二谛。"
接看说:"以经(论)明二谛是教,故今一家明二谛是教也"。在"大乘玄论"也说: "若就佛菩萨,正道(理)本非有无,为众生故说有、无,始得有二谛。"都著力阐明二谛是教不是理的一家之旨。 吉藏大师为判别经中的教谛和于谛和说明于教两种二谛有所区别,在"大乘玄论"继续自设问答以辩明之。以下节假设敌者针对五义、二文证立二谛为教的说法,也举五难、二文证明二谛非教的说法:
一者若二谛是教者,佛说时即有,(佛)不说 (教时)应无二(谛)?若尔,本以二谛生于二智,佛不说二(谛)即(应)无二智,佛何所照(而)有二智? 二者若世谛是教,六度等行皆是世谛,佛不说世谛即无世谛,便无六度等行?若尔,但有诠教法宝便无涅槃法宝(净名玄论作"善业法宝")。
三者二谛为境,发生二智,二谛名境界法宝。若二谛是教,但有诠教法宝,亦无境界法宝(成实师明四种法宝:一言教法宝、二境界法宝、三无为果法宝、四善业法宝,见"二谛义章""所引)。若言,教(能)生智,转名境者,佛不说教即无教可转,便无有境? 四者若二谛是教,色等万法皆是世谛。世谛既是教者,色等万法亦应是教。若尔,佛不说世谛,即(应)无色等万法? 五者(若)世谛是教者,世谛(应)唯有教火,应无实火(实物火)用?若唯是教火,口中说火,即应烧口?
以上五难难二谛是教;次举二文反证二谛非教:
若言真谛是教,经云:"(真谛)有佛无佛性相常住",而教即有佛方有,无佛即无,何即得常住?经云:"十二因缘,有佛无佛常自有之",故知世谛非教。
以上假设敌者五难与引二文证难,与其说是难教谛的文,不如说是引证解释什么是"于谛"的说明文。的确,很多经典都是这样说二谛,也是他宗作为二谛是"理"的根据处。但在三论大师们看来,这是"于二谛",是佛对凡圣两种人牒述"于谛"。如"涅槃经"说:"世人知者名世谛,出世人知者名第一义谛"("二谛义章"引文)。这种二谛正是原有的"二于谛",不是如来出世说教的本意,如来出世是依此二于谛为众生说法,而说法正为破除于二谛各自为实的这种"于倒"。他宗以二谛为理,犹认指作月,这就是不识教意。能诠之言皆属教门而非理,中道正理是"诸法实相义,不可以言宣"的,是"唯佛与佛,方能究尽"的,是超乎二谛之表,非有非无的;故佛说二谛之法皆属教门而不是理,不喻自明。 以下录"大乘玄论"吉藏大师目行解答前五难及二文证难:
谛有二种: 一于谛,二教谛。
"于谛"者,色等未曾有无,而于凡是有,名俗谛;约圣是空,名真谛。"于"凡是"有"故,名"俗谛""故,万法不失; "于"圣是"空",名"真谛"故,有佛无佛性相常住。 "教谛"者,诸佛菩萨,了色未曾有无,为众生故,说有、无为二谛教,欲令因此有无(的教),悟非有无(的理),故有、无是教。而旧义明有、无是理者,此是"于谛"耳。"于谛"望"教谛",非但失不二理,亦失能诠之教。
这段文清楚地把俗有真空二谛为"于谛"和佛陀依之说二谛为"教谛",令众生闻佛陀说此有无二谛以悟入非有非无诸法实相之理,而理非言教。原来的俗有真空的二于谛,属于凡圣二执,固然不是教谛,但诸佛依二于谛说法,说有无二谛——说缘生故有,令于有为实者悟非有;说缘生故空,令于空为实者悟非空,所说有无就是教谛。这是于谛与教谛区别所在。两种二谛的相互关系在"大乘玄论"指出: "所依是于谛,能依是教谛"。三论宗义,明如来为众生说法意趣:于实有执而说无,于实空执而说有,解粘去缚,息灭戏论,意在破而不在立。若以二谛为理,是执破为立,是被三论宗斥为"学教成迷"有失如来教意。"二谛义章"中说:
然二谛是教若可了,二谛义即可解,三论文亦可解。.若不了此义,二谛义即不可解,三论文亦不可解。
"二谛义章"又把于教两种二谛,分作三类不同的得失:
然如来直说二于谛,凡有三句(不同):一皆得,二皆失,三亦得亦失。言亦得亦失者,即是前二于谛。诸法于凡是有,此有为失;诸圣真知诸法空,此空为得。示其空有,令识得失,令其舍有学空,改凡成圣也。二皆失者,二皆是于,故二皆失,于凡有,有既失,于圣空,空亦失。何者?诸法未曾空有,于凡谓有、于圣谓空。如一色未曾空有,有见之人谓色有,空观之人谓色空。一色于空有两缘成空有,故此空有并是失也。两皆得者,只知二于,即知不二……于缘二,岂是二?斯则上拂霄汉,下漏渊泉也……然此三句,有两种谛,前二句即于谛,后一句即教。
二于谛对教谛来说,虽并是失,但在二于谛中却又有凡圣得失之分。即二乘圣贤"真知颠倒性空",而世间凡夫则"颠倒谓有"。这三种得失的分判,既符合教谛是得、于谛是失的总的宗旨,也区别了凡圣迷悟两"于"的不同。唯有如来的智慧,穷彻诸法实相之源,称理契机,依二于谛施设言教,皆得而无失。
[1]见荆溪湛然"始终心要"。 [2]见嘉祥吉藏"大乘玄论"卷一。 [3]见吉藏"中论疏"卷一、"三论玄义"卷上。
[4]见吉藏“三论玄义”卷上。
摘自《现代佛学》196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