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修持与台密探索序
2014/9/3   热度:257
天台宗修持与台密探索 序 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西方极乐世界,他们寿命极长,正是我们一般人所向往的长生不老。他不老,各个人的相貌都是圆满庄严,而且相貌是越来越好。你在西方极乐世界,天天在用功,天天在修行,“相随心转”。同居土的人的相貌比不上方便土,方便土的相貌比不上实报土。你在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天天增高,你的相貌越来越庄严,越来越年轻,这在西方世界才能做到,这是我们心心所向往的。在西方极乐世界,你自己可以做得了主,而我们这个世界自己做不了主。你不想老,偏偏老了;你不想生病,还是要生病;你不想死,你也做不到。西方极乐世界他能做得了主宰,他自在,人人的相貌都是圆满的,没有生老病死。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的世界,人人的色相跟佛完全相同,我们在《无量寿经》里头读过,相貌完全相同,个子高矮都一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
黄心川
天台宗是我国佛教史上源远流长的一个宗派,对我国毗邻的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据史书记载,最早把天台宗典籍及思想传入日本的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律学大师鉴真。 日本僧人最澄(767—822)在鉴真的影响下曾来我国求天台教法,并在805年回国后,正式开创了天台宗。最澄创立的宗派以天台教观为其理论基础, 同时又融合了禅、密二宗的思想及菩萨圆教,密宗的成分尤其突出,因此逐渐形成了日本台密。台密是日本佛教的根本,也是连续不断的法灯, 因此要认识日本的台密,首先要了解中国天台宗的理论和修持方法。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宗教界对天台宗的教理研究相对地说比较深入,其中不乏很多有见解的著作,但对天台宗的修持方法——“止观”似乎注意得不够,因为、天台宗是强调定慧双修的,一个教徒既要学习教理,也要掌握修持方法,“止观双运”才能达到中道真理的境界。
朱封鳌先生新著《天台宗修持与台密探索》一书是针对上述研究情况不足而提出的。该书主要由两个相关部分所组成,前面一个部分着重探讨了天台宗“一念三千”、“诸法实相”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到了作为修持实践的止观学说,探讨了止观学说的不同层面——三种止观、六妙门修持、四种三昧等等,并从止观的具缘,谈到山居养生的思想境界、物质生活、环境条件等等;后一部分阐述了日本台密修持仪轨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台密修持的仪轨是最澄和圆仁(794—864)相继制订的,直到安然才完善成熟。其仪轨既继承了最澄严持戒律和鲜明的护国保民思想,也吸收了密教的内容,从“圆密一致”逐渐发展到“一大圆教”。台密弟子所授的佛戒也是“大乘菩萨戒”,授菩萨戒的仪轨要在一定的时期内举行,并有“三师七证”在场。”授戒有十二种繁琐的程序,如开导、三归、忏悔、发心、授戒、劝持等等。台密把忏悔分为“事忏” (破戒的事实所作的忏悔)和“理忏”(修行者能观妙理空,以此消除孽障)。从台密受菩萨戒仪轨中可以看出:处处是以天台思想为准绳的,例如在“劝持”顺序中,戒师告诫弟子要“以妙观门融通万境,事理俱足,正助合修,圆顿十乘,超逾十境。”(见安然《普通授菩萨戒广释》)很明显,戒师所说的“妙观门”指的就是天台“十乘观法”中的“观不思议境”。台密公然号召受戒者勤修天台“十乘观法”中的观法,以“融通万境,事理俱足”达到最后的解脱,这可见天台宗的影响。
朱封鳌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天台宗研究专家。他先后发表过一系列有关天台宗历史和理论的著作。2002年出版了《天台宗史迹考察与典籍研究》后,今年又推出了《天台宗修持与台密探索》一书,这部著作从实践方面研究了天台宗的修持方法与台密仪轨的实践,这样使他的研究从理论联系到了实际。朱先生在天台学方面能够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探索,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与他的好学钻研精神和在平时长期积累资料,广种薄收分不开的。这两种精神正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方面。朱先生正值英年,在天台学研究方面已经闯出了一条路子,我希望他攀登学术高峰,取得更大的成就,有厚望焉,乐为之序。
2003年12月
于北京华威西里寓所
注①三师即羯磨师、教授师、戒法师;七证即七位证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