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关于念佛
2014/9/4   热度:598
慧净法师:关于念佛 念佛有两种,一种「专心念」,一种「散心念」。 在佛堂念佛,不必工作也不用动脑筋,可专心一意念佛,一句接一句,较无杂念,这叫「专心念」。 「散心念」,就是在工作或需要动脑筋时,可能身体是忙碌的,但嘴巴一样可以念佛。 所以除了睡觉以及动脑筋,其余时间都可以念佛。念多、念少,每个人情况不同;念佛时心清净否,每个人也不同;虽然各人情况不同,但是阿弥陀佛的救度都不增不减,到极乐世界也都在同一境界,不分高低。 善导大师说: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另外念佛有四种方式: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 大声念就是出声开怀畅念;小声念是声音虽小,但附近的人也听得到;金刚念是不出声音,但嘴巴会动;默念则是在心中念,没有声音也没有嘴巴的动作,外表看不出你在念佛。大家可以随当时的心境及环境来决定。 比如在佛堂可以先大声念,念到累了就小声念;平常用金刚念,比较不会累,也不会吵到他人,在家里、坐公交车都可以这样念,细水长流,绵绵密密,相续不间断;如果环境不方便动嘴念佛,就在心中默念。 金刚念及默念两者相较,以金刚念较能提起念佛的心。因为从出生到死,我们的心都是妄想杂念,如果没有刻意将念佛培养成习惯,只认为「我心里有在念佛」,其实未必真的如此。 有句话说:「熟处转生,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是说我们对妄想杂念本来就非常熟悉,就将它转为生疏;而我们并不是一出生就会念佛,对念佛较生疏,就将他培养成习惯。这样生转熟,熟则生巧,习久成性,自然就成为个性、习惯。脑筋不动时,就会不假思索生起念佛,心就会在佛号上。 ──摘自为莲友开示第二课(2006.5.27) ---------------------------------------------------------------------------------------------------------------- 更多慧净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一定要善巧,不懂善巧,你每天读经,每天听经,不能开智慧;不但不能开智慧,反而天天增长你的所知障。会听的人听而无听,无听而听,就会开智慧了,那是《金刚经》上佛教给我们的秘诀“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相,不是不要相,譬如我们今天对着经本,这是相,师父在那里说,我们在听,是相,这个相接触,接触怎么样?不执着。我看经,不着文字相,我听讲,不着言说相,心里面不打妄想,什么念头都没有。你听经,“这段讲得不错,那个讲得很好”,那就糟糕,你着了相。你要是着了相,你永远开不了悟。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教我们三个原则:不着言说相、不着文字相、不着心缘相。我们无论是读经、听经,第一要“离言说相”,不能执着言语;第二要“离名字相”,不要执着这些名词术语;第三要“离心缘相”,心里面不要想这些道理。这里头没有道理,你才能够体会,你只要起心动念就错了,你一起心动念统统叫妄想。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