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生死皆自在 第四章 了悟生死 解脱自在,生死箴言


2014/9/4    热度:238   

证严法师:生死皆自在 第四章 了悟生死 解脱自在,生死箴言

 

   你可知此身不能久在,何必急急忙忙干歹事;

   我却晓前生皆已注定,只得清清白白做个好人。

   电影就要散场,灯光慢慢变亮……,在忽明忽灭之间,令人不禁有些恍然,不知究竟是才刚进场,等着要欣赏这出出「人生」大戏,抑或戏已搬演完毕,即将曲终人散。还留恋着众人欢喜众集的热闹滋味,不及防的却将挥手告别,各自分道扬镳。

   站在十字路口,有的人笃定自己的方向,只等着缘灯一亮,就能轻松往下一个目标前进;有的人惶惶不安,东张西望,走了几步又返回来,红灯、缘灯几度转换,他还是站在原地绞着手指,一副不晓得怎么办!还有些人则无视红缘灯的存在,以为:马路是我开,我爱怎么走就怎么走,谁能奈我何?

   如果追寻每一个人的脚步,看看他们后来的去向,我们将会发现,一心一志的人,或许前途充满坎坷,但是只要不放弃,终究也有到达理想境界的一日。犹疑不决的人则埋藏了许多未知数,运气好的幸得贵人引方向,结果总不至于太差,万一误入险道,就不知轮回流转,要被世间险恶诱引到什么地方。

   再找找那些一股脑儿向前冲的人,他们又到了哪里?其实看也不必看,总也是肚破肠流,平白赴了黄泉路。到这时,悔又何用,一根绳子捆了去,哪再容得你横行霸道!

   许多不同的宗教均昭然呈现「因果」的观念,如果没有过去,我们无法解释那些似有若无的心有灵犀;如果没有未来,我们的现在也等于是空中楼阁。唯有永不枯竭的希望在心头,我们才能更加珍惜现在,除了周遭的人事物,甚至远方的苦难都能感同身受,因而立愿在短暂的此生中多散发一分美善,多付出一分爱,最后带着自在的爱再到来生,努力达致天下兼美的境界。

   「把握当下,恒持刹那,」与其蹉跎时日,倒不如提起勇气面对人生的种种考题,每一个考验都是一个最美的人生淬练,不执着生之欢喜,不逃避死之真谏,生命容颜必当涌泛圆满之光洁。

   这个单元收录了证严上人对各类生死命题的剖析,因事显事,以理入事,帮助我们揭开生死的神秘面纱,希望在每一个人生关口,我们都不是那个绞着手指、不知未来的惶惑人。

生死箴言

   人与死并不重要,生既已生,烦恼又有何用?

   而死既然不可避免,则何妨自然的面对。

⊙有人与上人谈起「生死之间」的问题。

   上人慈示: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尚不了解「生」,就想知道「死」这么遥远的事。生之痛苦我们已经忘记了,而死虽令人恐惧,却是人生必经的阶段,其实生死都不重要,也不必太在意。佛教说「生死事大」,在生死之间的这段人生如何做人,日常生活中以何心态面对人群,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常说人生没有所有权,这是「万般带不去」;又说人生只有使用权,此即「唯有业随身」。不论在社会上有何地位、学识,一旦面临死亡,这些都带不走,所带走的仅是这辈子所造的业。

   生死并不足惧,重要的是将使用权用在何处?此生能善用身躯,踏实地为人群付出,如此就没有空过人生。佛教有所谓「法喜充满」,真正的法喜是懂得道理,做到慈悲喜舍,想尽办「法」救人,当人被救后,我们心生欢「喜」,这就叫做「法喜」。

⊙不求生 不求死

   有位罹患癌症的师兄,听说有位法师对治疗癌症有妙方,因此前去求教。治癌的法师告诉师兄——你不要求生,而要求死。因为求生有许多管道,吃中药、接受西医治疗或是寻求偏方,反而会使你心乱不知所措。但是求死只有唯一的管道,那就是念佛求往生。所以,你只要一心一意念佛就可以了!

   上人慈示:学佛不光是学得求死而已。佛法是很活泼的,我们应该「既不求生,亦不求死」,不把生死放在心上。在病房中常可看到被病痛折磨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人,因此不管求生或求死,都是相当痛苦。

   所以在善用身体使用权的同时,也应注意极限。「信仰佛法绝对不能迷信,并且要取于中道。」如当初佛陀求道时过着极端的苦行生活,以致身体不堪负荷,昏倒于尼连禅河旁,经牧羊女喂予羊乳,精神体力才得以恢复,佛陀因此放弃苦行的生活,采取中道的修行方式。

   因此当身体的使用权还能发挥时,要尽量使用,但是也不要超过体力的负荷,还是要好好照顾自己。其实,有些病人并不是因病而死,却是为怕死的心病而提早结束生命。所以:心中不要挂碍患了绝症,只要尽量接受冶疗,于「尽人事」之后,就一切「听天命」了。

⊙乘愿再来

   有一妇人的么子突然高烧,送医诊治结果为癌症,隔日便往生了。事出突然,妇人悲恸难抑。

   上人慈示:不要一想到他就哭,母于连心,你若想不开就会令他有所挂碍,反而拖累他。若想让他得到解脱自在,就要化悲哀为力量,坚强的祝福他早日乘愿再来。

⊙真孝

   有一位会员的公公被人骗出去,用棍棒打击脑部而横死。公公生前待她很好,遭此噩耗,又被诈取一千万元,因而心中忧惶不已,终日以泪洗面,到处求神问卜,愿安公公在天之灵。

   上人慈示:事情已经过去,不要耿耿于怀,真正孝顺就不要计较公公留下多少钱。把去庙里抽签拜斗做法会的时间,拿来做真正利益人群的事,这才是「活」的功德。真功德是将报答公公的恩情,布施给更多的人,不要太执着,让人皆大欢喜就是功德,令家人烦恼就是在造业了。

⊙春风送走他

   一位失事货机驾驶者的未亡人,请求上人为其解开心结。

   上人慈示:他的过世成就你们入善门的因,如此于亡者有益,他的人虽然走了,但留给家属很好的记忆,你们应发愿多做利益人群的事。身体对他而言已经不重要,反而是这分情绑得他很苦。替他念佛,不要一直念他的名字,念名字他会走不开,念佛便如同春风送他往生。

⊙聚散无常

   身任慈济委员的公婆,带着日前甫遭丧夫之恸的媳妇,请求上人开导。

   上人慈示:世间本来就是因缘聚散,缘聚时大家相会在一起,缘尽时就要分开。站在我们的立场,舍不得是难免的,但对亡者而言,在工地意外坠楼往生,剎那问就走了,可说是做了一场恶梦,梦醒了,就舍此投彼,又换了另外一个人生。他身无痛苦,意无迷乱,走得很潇洒,也算是有福之人!既是学佛的人,不能看透无常、生死,仍然一味为亡者牵肠挂肚,这是不对的。

   人生世上,无法知道何时会发生什么事,这就是世间无常。所以要把握人生,真正为人群付出,做才是我们的所得。

⊙善体亲心

   一日志工朝会时间,慈院心莲病房的医师报告几则临终关怀的个案,发人深省。之后,上人针对临终关怀,强调教育病人家属的重要性。

   上人慈示:身躯已病,最怕的是心灵也跟着生病。如何辅导家属,使病人能安详往生是很重要的。因为一生为家、为子女辛苦付出,在人生最后自然希望能「落叶归根」,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所以要教育子女善体亲心,珍惜相聚因缘。

   对待临终的父母,可以说:请您放心,我们会以您为榜样,好好做人处事,并且善为教育子女。」如此,父母就会走得很安心。如果奋斗一生,临终时,子孙不在身边,在伦理道德上就显得有缺陷。我们应将伦理道德好好保留在人间,因为这种亲子间的互爱、感恩,才是建立温馨家庭与社会的基础。

   虽说修行是自在去来,不必挂碍,但在娑婆世界,多数人都有家庭,理当遵循人伦道德,社会才有规范与秩序,全天下如果都是修行人,大家都无小我的挂碍,那就是净土,而不叫世间了。所以,我们需为众生而施教,要辅导家属善待临终病人。

⊙化悲愤为力量

   某位官员的爱女在高速公路压死一条狗,两天后爱女竟在高速公路发生车祸而往生,因果来得太快,让他耿耿于怀。另有一位年轻人半月前载家人外出,因车祸致外公丧生、其它人受伤,使他愧悔不已,一闭眼就见到车祸的惨状而无法入睡。两人不约而同地请上人开示。

   上人慈示:因果微妙,果报来临时必须欢喜承受,否则会烦恼过去,迷失于未来,更漏失掉现在。切勿逗留在过去的杂念、迷失于未来的妄念中,应把握好当下的人生,讲好话、做好事。

   人生如戏,每个人出生时都带着自己的剧本而来,演完了自己的戏分就要鞠躬下台。他的世缘已尽,我们应祝福他,干万不要拖住他,若一味的悲伤不舍,则如绳索系住他一般。舍不得也是去,再烦恼也回不来,父母亲友应转念为其祝福,多念佛祝他早日解脱,千万不要再烦恼、思念,自缚缚人。

⊙剪断已破的风筝

   一妇人哭诉着:孩子服役半年后,竟往生了……。缘已断,然情末断:因为痛苦已极,曾经想了断自己!

   上人慈示:多祝福孩子吧!风筝已破无法回复,就要将线剪断,不要依恋难舍。孩子未生之前,就与父母注定好世间缘,缘有多长就相处多长,缘尽则离。孩子甚是乖巧,不要让他背负不孝之罪,早逝已未能尽孝,如果父母又为他损坏身体,他将更加不孝,这样就算为他做多大的功德也没有用。

   天下仍有很多孩子需要你去疼爱。可学习慈济委员的精神,去爱普天下的孩子,如此才能转烦恼为智慧。生命,要用在有价值之处啊!

⊙睁开眼,开始另一个人生

   某家医院的院长发现自己得了胃癌,现已蔓延至肝脏,本人不能接受这件事,生活消极。其夫人在他开刀前,特来请求上人为其加持,发愿先生如果开刀顺利,能多活几年,夫妇将来慈济帮忙,并说:「现在若是看到他欢喜,我就欢喜:若是看他吃不下东西,我心里就会很烦恼。」

   上人慈示:对于人生,我们要看开、透彻无常的道理,放开心门。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只是寿命的长短不同罢了,所以家属应该看开,并以虔诚的心去发愿,用虔诚的心来祝福他。

   业并不是「加持」就会改变,要看自己的心念,所以患者本身要乐观,能看淡生死,心中自然不会那么紧张,常听到人家说「惊死人」(闽南语音),可见很多人都是因为害怕而死的,这对身体的影响真的很大。

   家属的陪伴对病人也很重要,要坚强的鼓励患者,人生的意义不在寿命的长短,烦恼惶恐是过一天,轻安也是过一天,为何不让自己每天过得轻安自在呢?其实若是心情好,体内的造血功能才会好,若是满心烦恼,体内的器官和细胞都会产生变化,所以不要太烦恼。

   先生以前当医生时,是病人配合他,现在他当病人就要配合医生。其实生死并不可伯,可怕的是放不下自己,一般人都是很自私的爱自己的身体,怕会失去。其实生死是一件解脱的事,死亡就像晚上到了要睡觉一样,就让自己一切放下好好的休息:而生就是早上起来睁开眼睛,又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

   晚上疲倦了去睡觉,这在佛教的名词是小死,只是休息一番,若是长眠就是长期的睡,人生的结束就是那么自在的睡着了,其实只是换一个生命再出生,佛教称之为往生,就是舍此投彼之意。我常说:生是死的起点,死是生的开头,若是对死亡无所恐惧,心中就会很坦然,否则就会很烦恼,因此生死要看淡一点,有一天的人生,就尽一天的责任。

⊙心念纠缠,产生错觉

   有位师姊请示上人,父亲辞世不久,头七时她在睡梦中,仿佛听到父亲走近的脚步声,并默默的为她盖被……。

   人人慈示:这是因为你的心念一直纠缠其中,才会有这样的错觉。其实大孝不是老想着已逝的至亲,而是祝福他,使其灵安。

   人的业识脱体后,既已离开物质的色身,就不会有所谓的走路声,声音是由物质相碰触而产生。而意识就如眼睛见人,并无声音,这是因为眼识是透过眼根见人,只是一种认识的功能,又如想吃东西,东西并不会自己来到面前,可见意识并无力量,也非物质,所以尽管意识一直在动,但形态一定要借着物质才能作用。

⊙心有挂碍

   一位女孩因无意间看到往生者的脸孔而惊吓过度,有三个月都无法正常作息……。

   上人慈示:人生本就来来去去,有什么好怕呢?我常常到慈济大学的遗体存放室看看那些备用的「大体老师」。我都是用很尊重、庄严的心去看,所以不觉得有什么。人生难免会遭遇意料不到的事,就好像心被刺了一下,不要常将这些事放在心里,找事情做做就好了,这个过渡时期自然就会过去。

⊙今世果 前生因

   一位师姊的女儿车祸往生,请求上人开示。

   上人慈示:今世之果,是过去所造之因:要知来世的果,就看现在所造的因。这就如一棵果树,现在之所以有果实,是因过去种了种子:未来要另长果树,现在就得种下种子。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平安有成,但孩子有她自己的因缘,如今世间缘、亲子缘已尽,你要勇敢面对现实,不要绑住她,要让她安心离去,使她能陕去陕回。

⊙心正邪不侵

   有位中年男士来见上人,表示有「无形的东西」透过朋友告诉他,他曾破坏这「无形者」的好事,必须来见上人,事情才可解决。

   上人慈示:人有人的世界,「无形的」也有无形的世界,彼此都互不侵犯,所以,不必执着,只要自己的心自在,其它东西也就自在了。

   有慈悲的心,心就正;心正,则邪不入。不要再胡思乱想,好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自然就没事了。

⊙以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位母亲忧愁地诉说:「女儿在放学途中看到出殡队伍,回来就说不舒服,要我带她去收惊。我带女儿去找乩童,他说要赶快处理,否则女儿就会发疯,乩童要我折冥纸……。但是,女儿回家后开始不睡觉,一切动作都学乩童的模样,已经七天了,有人说,女儿是中邪了……。」只见她的女儿在一旁喃喃自语,不知所云,比手画脚的,脚又抖动不停,很急躁不安。

   上人慈示:千万不要迷信。孩子的心比较单纯,可能因为看到有人往生,一时之间心理无法接受,所以行为异常。去找乩童或去问神,都是迷信的做法,最好赶快去看精神科医师,让女儿静下来,做父母的不要焦虑,也不要彼此埋怨,好好面对现实,以正确方法去解决问题才是。

⊙自解烦恼

   有位年轻妇人生育后坐月子,请妈妈来看护。期间,妈妈染患感冒,而后引发肾、肝等方面之并发症,不久也就往生了。这位妇人很痛苦,一直认为妈妈是自己害死的,是她没有尽心照顾,妈妈才会衍生并发症而死,所以心放不下:也因认为是自己生产,才请妈妈来帮忙,所以也很气恨出世的小孩。这妇人因长朗郁闷、自责、怨恨纠结,心境转不过,终于精神崩溃了……。

   上人慈示:心被烦恼绑住,必须自己来解,自己不解开烦恼结,就是佛在面前也无能为力。母亲既已往生,再如何苦恼,也唤不回逝去的生命。而今最重要的,应该是面对现实,好好照顾家庭、安慰父亲。若被心结、烦恼所转而不能接受打击,如此不能堪忍,就无法处在娑婆世界了。

   学佛就在转烦恼为智慧。同样身处娑婆,慈济人之所以能做得很欢喜,就因为是自己甘愿选择为人群奉献的工作,此即「甘愿做,欢喜受」,希望因为自己的付出,使众生离苦得乐,能及时拔除众生苦,即使敞得非常辛苦,心中还是很欢喜。

⊙尽孝要有智慧

   有位师姊的父亲往生已有一段时日,但师姊仍挂碍父亲的去处,时常在梦中见到父亲:今来精舍随众敬诵《地藏经》,希望为父亲祈福消灾。上人见师姊一片纯孝,却心情难开,遂为她开示安心。

   上人慈示:人往生后,在七七四十九天内,就会依在世所造之业而舍此投彼,再来人间。你的父亲为人善良,也皈依三宝,必定已遇到有缘的父母,做他们的子女了。所以,切莫再被亲情所绊,否则将如被绳索绑住而团团转一般,转不出来了。

   诵念《地藏经》,最重要的是了解地藏菩萨的愿力,然后自己也发愿力行。就如志工们投入贫家,为人清扫、浴身,是真正亲身到《地藏经》中所说的「粪尿地狱」,做一个解人困难的菩萨。我们既已诵经,更该行经,愿、行具足,才是诵经的真义。

   父亲非常疼你,为报答父恩,就要好好运用父母所赐之身,为人间付出。至于梦中所见,要知梦境本是虚幻的境界,不要被梦境迷惑。禅宗有云:「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就算见到佛的境界,也不要当一回事:对于很可怕的境界,也不要认为有什么。心不随境转,才是解脱。希望你要有正信,千万不要迷信!

⊙换迷情为觉有情

   有位师姊与夫婿鳒鲽情深,先生突然往生,师姊一时无法承受,极度哀恸……。

   上人慈示:要「觉有情」。人皆有情,面对亲人往生,难免情难舍,你既然学做菩萨,就要凡事看得开,生死是自然的事,要把心门打开,欢喜祝福先生,不可一副失魂落魄的形态,这就不像慈济人了。凡夫俗子以为此烦恼才是有情,伹我们应学习菩萨的觉有情,将迷情换成觉悟之情,不要陷在私情小爱的痛苦里。

   他已赶赴好因缘走了,也会很快乘愿再来,所以不要以私情绑住他,要真正的祝福他。

⊙重业轻受

   一位师姊开车戴着先生及友人,由于途中感到疲倦,请先生替换开车,就在将车停在路肩时,先生却遭一名酒后开车者撞倒,紧急送医急救,但回天乏术。「先生是受人称赞的好医师,平日热心公益,不明白为何遭此横祸?」

   上人慈示:佛教讲「因缘果报」,过去生如何造因结缘,今生就当受此果报。例如佛世时的目犍连尊者,号为神通第一,有天在山下打坐,外道从山上推下巨石,将尊者活生生压成肉酱,当场往生。有人疑惑,尊者既称神通第一,并且是佛陀弟子,为何无法闪过这石头?佛陀也应知道弟子有此遭遇,为何不阻止?佛陀为众释疑表示,尊者过去是打渔人,杀生无数,本该多生多劫受报,但他发心修行,所以多生罪业一生报尽,这已是重业轻受。

   但看目徤连尊者尚且难逃果报,何况凡夫泥?过去所造的业因业缘,但若过去所造业因重,则重业不可转。虽说先生过去曾造受报业因,但今生也造了好因好缘,所以不经拖延,在剎那问没有痛苦念头的情形下就往生了,这即是他的好缘。

   生与死并不重要,生既已生,烦恼又有何用?而死既然不可避免,则何妨自然的面对。最重要的是在生死之间造就何种因缘,未来就会有何种果报。我们要欢喜接受业缘,不受境转,并且转恶缘为善缘,这才是正确面对因果的态度。

⊙骨灰坛的回禄之灾

   有位女士因母亲骨灰坛所放置的寺宇遭回禄之灾,骨灰坛随火烟灭,又想及超度的事情,令她担忧不已。

   上人慈示:是你心结不打开,自己在看不开而已,与你母亲一点关系也没有,若能将心结打开,才是对你母亲最好的解脱法门。

   不要执着骨灰的事,人往往因为执着而造业不休。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无法永远存在,总是在生生灭灭之中,所以要认清无常的真相,凡事要潇洒些。例如在慈院心莲病房有位林月珠阿妈,她住进心莲病房已几个月,从来没看她哭过,总是笑脸迎众,甚至大家拿往生被给她看,她也很自在的赞叹很漂亮,还叫人先让她盖盖看。

   人往生后灵魂脱体,剩下的躯壳已与本人无关,为何还要记挂,以此绑缚自己而不能解脱?要知解脱不是在死后,而是现在能够把道理、事情看得开,这就是解脱。

   世上各类信仰的种种法事都是因人而起,因为人心不安才有这么多种仪式,所以不必在意仪式如何,要得心安,重要的是在于自己。将只是关心着骨灰的心,扩大为关心那些真正有生命的人吧!我们应该将心用在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孝心的表达有无意义,要用智慧判断,你要化小爱为大爱,若只在小爱里烦恼,世上很多重要的事就无法安下心来做了。

⊙生生世世不了因

   一位太太有个四十一岁的小儿子,在一处工地工作,早上工作结束检查机械时,不小心遭电击而掉进水沟,紧急送医后往生。师姊泣言:「我都很精进,在家里都持续念经,念完《阿弥陀经》又念《药师经》,平常就念经先「存放』着,谁知我才刚念完三部地藏经,要回向给小儿子,但却传来噩耗……」

   上人慈示:人生本无常,这些道理我们都知道,但自己真的碰上了却不能自在。人生最重要的是使用权,父母子女皆是缘,有很多事不能强求,他的缘已到要一鞠躬下台,你就要好好的放下他。妈妈可以生子,但不能保证孩子的人生有多长。母子之缘剪不断,就是生生世世不了的因,所以我们要将此因好好的下种。

⊙冤冤相报何时了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带着两个年轻的孙子前来请示上人。原来两兄弟的母亲车祸往生,肇事者为一位年轻女孩,兄弟俩不能接受突来的事实,更无法原谅那个女孩。然而他们的父亲考虑到女孩的未来,所以不求赔偿,也不促使女孩坐牢……。

   上人慈示:妈妈无奈的走了!其实,对方也无心故犯。事情已经过去了,凡事要看开点,不要怨恨,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要知人生无常,不论天上、地面或水中,一天之内,不知要发生多少事,若一旦出事,每个人都责怪别人,不肯为人着想,大家都是冤冤相报,那么人生就真正是地狱了。

   看看你们的爸爸,他们夫妻情深,他都能够看得开,而且还将心比心想,考虑到年轻女孩的前途。爸爸的做法是对的,你们应该学习父亲的宽弘大量,他超越的品格是你们的榜样、模范。希望你们心中有爱,不要恨,那个女孩子想必终生心不安,永远都有阴影,要从这点去想而原谅她,要放下执着,才能解开心结。

⊙压力分享

   有位妇人因先生往生,必须独力偿还巨债,又不忍子女操心,始终未曾告知孩子事实,目前欠地下钱庄的巨款已付清,只剩一些好友的部分,但因加还利息,仍是一笔不小的债务。妇人为此,心烦意乱,到处求神拜佛,盼望问题早日解决。

   上人慈示:不必去求那些看不到的,也不要贪求看不到的未来要如何,踏实在现在最重要。现在必须让心静下来,不要乱了方寸,至于念佛、拜佛,目的就是定心,不妨虔诚念佛让心静下来。

   一个人有多少力量?家里的事应该和孩子们商量,使他们了解母亲到底在操心什么,让他们清楚你的压力,才能与你共同分担,否则徒惹他们胡乱猜疑,更会加添不安。

⊙普爱天下青年子弟

   有位妇人的儿子是大学生,个性好强,几个月前感情受到打击,个性孤傲加上种种烦恼,最后在校园内用汽油自焚以寻求解脱。妇人泣不成声的说着:「我太晚认识慈济了,要是早几年加入慈济,就知道如何教育儿子,影响他加入慈青。儿子如果能早一点加入这个团体,就不会发生这件事。」

   上人慈示:不要再哭了。虽然母子情深,发生这件事要你不哭、不伤心是不可能,也是不近人情的事,但是要懂得节哀。如果一直不停的哭会伤身体,而且也唤不回孩子的生命,倒不如祝福他,救度他的慧命,把爱儿子的心拿来爱普天下更多的青年子弟。

⊙做一个欢喜付出的人

   一位男子想起十年前父亲罹患胃癌时,见父亲疼痛不已,内心不忍,所以请医师打止痛针,没想到父亲就这样走了。为了此事他深感内疚,长久无法释怀。

   上人慈示:父亲之死是他因缘已到,你已尽人事,就安心祝福他吧!你是孝顺的孩于,当初不忍父亲被病痛折磨,才请医师打止痛针,这是正确的处理,哪里有错?

   当年我的养父突然高血压中风,请医师来治疗,医师下猛药使父亲血压迅速下降,这种病情其实并不寻常。但当时我并没有这方面的医学常识,而且医师也未曾吩咐不可移动父亲,所以就通知家中三轮车工友将父亲接回家,没多久父亲就往生了。人有生就有死,当世缘尽了,自然就会定,否则医师下会下猛药,我也不会想到搬动他。

   为何我要出家?就是为了报恩,将父母给予的身体用来为社会付出,做有意义的事,这才能回报父母的深恩。希望你解开心结,不要将心停留在十年前的往事,应该放眼未来,全力以赴,落实真正的孝心。

   欢欢喜喜是过一天,愁眉苦脸也是过一天,就做一个欢喜付出的人

⊙「大哥大」往生记

   有位志工在朝会中,说到为一位「大哥大」助念的心得。她替这位大哥大庆幸,虽然他前半段的人生因心念偏差而误了自己,但在人生最后一刻与慈济结下好缘,能得众人助念而安详的笑着离开。

   上人慈示:人生总是有因有果,我们必定要体会因缘果报的道理。这位大哥大一生坎坷,其实是因为他没有守好人生的规矩,遂一步差、步步错,还好慈济人用爱心陪伴他,让他安下心来,很安然自在的走完人生道路。有了这颗善约种子,不管他这一生造了多少恶业,来生总是有一线希

   作为一个人间菩萨,固然要救度活着的人,即使已走到人生尽头者,还是要为他种下好因,期待他未来善缘成就,能走上光明大道。

⊙诵经为指引前路

   多位日本来的朋友提到:「别人诵经回向给我无多大益处,我诵经给人也是一样啊!」

   上人慈示:的确是这样,诵经最好自己诵,诵经是为了指引前路,日常生活中不知如何做人,就必须诵经,从中可以得到指引,这样诵经才有用。在社会上的种种境界要如何面对?当感到「前途茫茫」时,诵经可以给人启示、让人懂事,这是诵经的目的。

   「经者,道也:道者,路也。」经是要让我们「行」的,不是给我们「念」的,念它是为了让自己明白道理,懂得如何去做。

   现代人往往不知诵经的用意,以为某某人往生了,要拜托或雇请人家来诵经,其实,这只是欺骗自己的心而己。如果有人往生,而自己想诵经回向给他,这是对自己有太高的评价,修行是自己的本分,念经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智识。要诵经回向给别人有那么容易吗?母子至亲血缘深厚,儿子书读到大学或拿到博士学位,母亲如果没念书,她还是不识字,不可能由儿子这里拿一些给她。

   由此可见,念书是为了增长智识,母亲的收获是儿子读书后,能够把所学的知识配合良知发挥于社会,对人群有贡献、受人肯定,因此,大家也敬重其母亲,这就是儿子对母亲最真实的回报和「回向」。

⊙自心净土

   学佛的人大都有个共同的倾向——希望临终时往生极乐世界。

   上人慈示:当下我们就应该反求「自心净土」!心地若经常被污染,日常生活中,贪、瞋、痴烦恼常常起惑造业,虽然口中常常念佛,但心中仍然布满烦恼,这样将来怎么可能往生净土?

   要到达净上的境界,必先清净心地,把烦恼、无明、惑业降伏扫除后,自然可得。意即转贪念为布施心,转瞋念为慈悲,转愚痴为智慧,心中的贪瞋痴三毒应及时去除,如此心净即土净。

⊙三世因果

   任职某中学的张校长偕同夫人来见上人。张校长的十九岁独生子不幸发生车祸往生,路经该处的林师姊等人立即协助善后并助念,张校长对此相当感恩,然而丧子之痛无法释怀。张校长哀伤的表示,这个孩子非常善良,想不透为何会有这样的下场?

   上人慈示:孩子剎那间就走了,并没有很痛苦,他与父母的缘就是这样而已。

   「难道只能用『缘」字来解释吗?我没有好好保护孩子。」

   上人:世间的一切本就离不开因缘,人来世间,生命的剧本早已写好,何时该下台也都安排好了。孩子十九岁了,还要如何保护呢?你们觉得孩子可怜,其实你们比孩子更可怜哪!孩子如今正要迈向来生,展开新的人生,而你们却不甘心,还在如此痛苦煎熬。

   「对孩子的爱并没有预期回报,只是想着孩子能否去到很好的世界?倘若没有,我们会很痛苦。」

   上人:你的孩子很善良,在这个世间也没造什么业,没有恶因,自然不会有什么恶果。

   「因果之说,以我们现代人的知识看不到。」

   上人:用负面的心情来看当然看不到,现在此事要用三世因果来分析,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发生这件事情就是「过去」了,因为这件事情,所以你现在痛苦,假如继续这个苦,明天苦、后天还是苦。所说的三世不光措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早上、中午、晚上也是三世:昨天、今天、明天也是三世:若把三世拉长了就是过去生的三世。这件事的发生就是佛教所说的业力,也是一般人说的命运。运就是运作,业力来临时,不可思议的力量剎那间碰在一起,而造成一些结果,这就是一般所谓的运气。

   知识分子即使很理性,发生这种事还是会心疼、心碎,但是心碎也不能恢复什么,所以「要化悲痛为力量」,真正疼爱孩子,就要为孩子做一点事情。例如身为校长,就把心思专注在办学上,成就人家的子弟,把疼爱儿子的心去疼爱别人的孩子,这就是为自己的孩子做功德。因为孩子往生而使你体会生命的真谛,体会到人生无常,当下要及时把握,这就是转悲愤为力量。

   「自己一向努力办学,视学校所有的学生为自己的孩子,为学生的事也很用心。是否就是因为自己太照顾学校的学生,反而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就是因为办学,才把家搬到学校,孩子只好骑摩车上学,否则孩子根本可以很安全的上学。」

   上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这样想反而把业力推到孩子身上。不要发生事情就自责,哪一位父母不是为了孩子好?说不定孩子让别人载也同样会发生这件事,因为他的业就是如此。突然间去了,也比拖着一口气要好得多,这样也没有痛苦。

⊙参悟生死大事

   一般人常以为一口气上不来时便是死亡,若仔细观察,死亡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脑死,另一种是神经散坏的死。一位慈济委员去世时,就是神经散坏在先,脑死在后。

   临终时听她说,她的头脑很清楚,但是全身的骨头筋肉都很疼痛,这是神经散坏的现象。接着疼痛现象会消失,而进入脑神经散坏的阶段,最后便是死亡。

   生死之际,最痛苦的莫过于神识未散而神经渐次散坏之时。「身者,生之大患」,虽然如此,但我们仍须好好利用这副躯壳,勿为身躯所制,凡夫常常为了嬉乐而荒废人生,耽误了道业,结果是空过一生。

   人一旦能看透道理,往生之时便可欢喜接受,超越痛苦,否则将倍觉痛楚,修道的目地,无非也在准备接受这一刻的考验。死字,书之易,学之则难!我们应于日常生活中参透它的实相,如此便可了然于胸。生死无非是躯壳的更换,此生落幕,即彼生之始。人生的角色,要自己去扮演,自己去参透:参得透,幕就可落下了。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八万四千法门里面,只有净土特别,只要伏烦恼就能成就。 烦恼是什么?喜怒哀乐、七情五欲。烦恼要怎么伏法?在日常生活当中,烦恼一起来,马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这一句佛号把它伏住。烦恼如果伏住,你必定得生,而且你能预知时至;如果烦恼伏不住,那是什么?业障现前。业障现前,这个问题严重,它障碍你往生。烦恼现行伏不住,这很糟糕!我们自己要清楚。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