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九讲
2014/9/4   热度:548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九讲 【原文】鼻识。 “鼻识。缘香尘为境,以生了别,随所依根立名鼻识;亦可随自所缘境立名香识。” 甲一、以鼻识为喻开演修行内涵 乙一、鼻识对我们的影响 前天我们谈到了眼识,昨天谈到了耳识,今天谈到鼻识,眼睛、耳朵、鼻子。眼睛、耳朵、鼻子,仅仅是根,眼根、耳根、鼻根,那我们谈的是识——眼识、耳识、鼻识。眼识、耳识、鼻识要产生作用,必须通过眼根、耳根、鼻根,来缘相应的境界——色境、声境、香境。鼻识,缘的香尘。也就是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对我们影响很大,耳朵听到的东西对我们影响也很大,鼻子闻到的东西,闻到了一种味道,唯识的语言叫香尘、香境,五境的香境,色、声、香、味、触。我们现在的语言是气味,放到唯识里说气味(叫)香尘。 烧香,那香出来,我们能够闻到香的气味;炒菜,菜也是有气味的;煮饭,大米饭、面条、馒头、面包,它都有一种气味。我们鼻子闻到了这种味道以后,知道说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是自己适应的还是不适应的,自己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在很多社会上面的人,买很多的化妆品,那也是一种气味,化妆品里面都是一种味道;如果东西坏了,菜一坏了,那么就会有一种味道;比如衣服经常不洗,那么它也会散发出一种不好的味道;比如发霉了,它也会有种味道。那这个对人都会有影响,对人的身体有影响,对人的修行也会有影响。 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我们了别以后产生了分别,认为这个味道好,人就容易贪求、执取,执取这种香尘;如果味道不好,人的心就产生远离、产生痛苦。比如我们闻到这个炒辣椒的味道,有些人不适应,他就不容易接受。 气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容易遇到的问题,只就是说我们没有很认真去考究,香尘究竟对于我们修道有哪些帮助,或者有哪些影响。 乙二、结合现行分析问题根源——心的对立 丙一、根境识的对立 佛法讲的是不二法门,最高的境界就是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没有对立。 我们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六根对六境就是对立了,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对立了。因为我们看到、我们听到、我们闻到、我们舌头尝到、我们身体接触到、我们意根当中都分别,不是说都是我们需要,也不是说都是我们喜欢的,有喜欢的有需要的,也有不喜欢的,也有不需要,多余的,各种情况都有,有喜欢自己做的,也有自己不喜欢做的。 就(比如)说我们参加法会期间,你可能坐在那里时间长了,人就喜欢站起来;站久了,就喜欢坐下来;甚至在佛堂里面时间久了,他就想到外面去走一走;我们走累了,他就想回来坐一坐。这些都是我们根跟境的一种对立,对立起来。 那你再放大呢,就是说,人与人也会有对立,我的、你的、他的,都有对立。我、你、他,别人,对你而言他也是一个境界,因为我们首先自己根对境会有对立,就自己常常跟自己都是会有对立的,那么你再去放大,再去扩散出来的就是与人对立,与事对立,与物对立,与所有的外境都会有对立。 比如说,我们早上四点钟起来,排班、用早斋,那么你心里想着时间一到,四点钟一到你就起来,但你的身体起不来,它就会很对立;你过斋的时候,可能说我们应该要吃多少,要吃一碗,那么你这个色根,你不想去吃,那么饭吃不下去,它也是一种对立。 这些对立就是因为我们一直产生种种的冲突和分别,在这些根、境、识上产生的对立。有对立,就会有隔阂,心里面就会有隔阂。 有隔阂,就比如说,吃米饭的人天天吃米饭,他看到馒头他就不喜欢吃,他就有隔阂了;喜欢吃馒头的,他看到米饭,他就不想吃,他就有隔阂了;喝牛奶的人,他天天喝牛奶,他看到豆浆就不想喝,他也是有隔阂了;喜欢喝豆浆的人他不喜欢喝粥,行堂一看是粥,他就不喜欢喝,那他就有隔阂。 隔阂,再深一点,再严重一点,问题再大一点,就会产生鸿沟。产生鸿沟就是说,那鸿沟的话,就是更宽广,问题就更大。 我们要解脱,要到彼岸,就要跨越这个鸿沟,就是各种各样的对立。各种各样的对立都是各种各样的分别,都是分别心分别出来的,分别、对立、隔阂、障碍,引起的鸿沟。 那么这些问题呢,我们在理论方面能够都解决到,或者说理论方面我们能够认识得到,我们能够认可,但在实际上面,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是无法做到的。无法做到不对立、不隔阂。是难以做到的。如果我们能做到,就解脱了,你做不到,那么就被束缚,被各种各样的分别心、对立心所束缚、所障碍。 就是因为我们人首先有种种的攀比、对立、分别的心,就会把我们自己完整的人生,肢解得支离破碎。这个就是需要通过佛法的修证,改变我们内心,树立佛法的正知见,然后我们六根缘六境产生六识的时候才不会出问题。 丙二、六识与本人的对立 我们常常说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心里的问题,都不是因为别人引起的。那我们要去观察我们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六识就是我们的思想活动的过程,它是一个过程。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他所呈现出一种什么状态,眼识什么状态、耳识什么状态,乃至意识什么状态。 我们常常说,这个人很有思想,这个人很有头脑,思跟想,思心所,想心所,思心所是在行蕴里面,想心所,色受想行识,那么你的思想和你的本人是有区别的,你思想只是你这个人所拥有的思想,你心里面的思跟想。这个人有经验,经验非常丰富,“有经验”同“有经验的人”是不同的,经验就是经验,有经验的人,就是说这个人很有经验,这个人有思想,有思想的人。那么拜佛也一样,拜佛的人;念经,念经的人;忏悔,忏悔的人;修观,修观的人。那我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在修观的时候,或者说你在思想的时候,如果说我自己知道说我现在在修观,或者说我自己知道我现在在思想,我在思考问题,那么,思考问题的人和思考就是一种对立。 打比我坐在这里讲,你们坐在这里听,如果你知道你自己坐在这里很安静地听,那么“你听”和“你听课的人”两个是有对立的。如果你坐在这里听,忽然间你听得都忘记自己了,那你才消除你“耳朵听”和“听的人”这样子的一种差别,这种对立才消除,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听,也不知道说是谁是能听、谁是所听,谁是听、谁是听的人。因为首先我们自己听本身就有对立,听和听的人就对立了,这说明人不专心;然后你听的人和我讲的人又是对立的,所以你就很难相应,相应不起来。对不对?相应就没有对立了,完全就分不清楚,就是非常非常地专注,我们常常讲禅定、专注,这样子进入一种无分别状态,那实际上面我们很难达到,我们能够达到的也是极其短暂的。 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六识和你自己本人本来就对立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在起作用,和你自己本人本来是分裂的。比如说讲,我不应该这样想它就这么想,我不应该这么看它就这么看,他心里很清楚,乃至说自己知道我这样想是对的、这样说是对的,这样想是不对的,这样说、这样看是不对的,他也知道。 【对立的后果:把观察到的境界当成自己的境界,又用自己的烦恼和情绪来感知外在境界。】 正是因为我们自己本人和我们自己的六识常常对立,所以常常会产生差异,常常会产生分歧,那么这个也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所发现的各种问题、矛盾的根源,就会把我们自己观察到的境界当成自己的境界。 我们自己所观察到的境界当成是自己的境界,自己的境界然后就会当成是别人的境界。我们六根去缘六境,然后就产生自己的境界,产生自己的境界以后,那我们就会认为这个境界就是外在的境界。那我们自己来缘外在的境界本身,我们自己已经就有对立了,对立的时候我们再加上分别说这些内在的六尘就是外在的六境,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这样子产生。 你所缘到仅仅是外在境界的假象,到你心里的时候,就变成了我们自己内心的“真相”,自己就认为说是真相。反过来说,就对外在的种种的境界,我们产生远离、排斥、分别,这是我们一般的人他都是靠这样子生存、生活,他都是这么活过来的,一生都是这么活。那么也就是说通常的人都是通过自己的烦恼,通过自己的情绪来感知、来认识外在事物的存在,通过烦恼、通过自己的情绪来认知、来了解、来感知外在事物的存在。 佛法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是说,不能用情绪,不能用烦恼来感知和认识外在事物的存在,所以修行的时候就是培养我们内在的自性光明的启发,我们内心如果充满光明,内心具足智慧,那我们所有的看法都会不一样。如果我们内心黑暗、内心无明,那么就是我们的情绪、烦恼在起作用,最后我们得出来的答案就不同。 【以法会为喻分析对立现行。】 就比如我们这几天共修来说,大家的收获很大,也有很多的体会。那么我们可能就会得出一个答案说:这些法师、义工、同修大家非常地发心,大家非常地用功,很有感恩心,天天都感恩。觉得别人也不错,大家都很优秀,条件也很好,然后自己就得出一个答案说:因为自己身边的人都很好,所以我自己也很好,他自然而然就会这样。那你回到家里以后,一天、两天、三天……那你自己就会发现,啊呀!自己并没有那么好,还是有会变化,那功夫就退了。那么你就会怀疑说别人是不是也没有那么好?是吧?别人会不会跟我一样也会退?你就会以此来推断别人,这肯定的。这个就是因为环境的变化,所以产生了烦恼。那么你在这个比较殊胜的环境,自己的烦恼、情绪不容易激发、引发出来,那么你回去之后,这个环境的变化,那么我们自己的烦恼、情绪出来了察觉不出来。他不会认为说,这是因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自己的烦恼、情绪在起作用,他不容易来承认这种事实,这是很难的,就是很难有力量来承认这种观点。这个就是凡人跟圣人、一般人跟修行人的不同,不同之处。 那你回到家里,你用功,不断去策励这种对三宝观功念恩的心,不断去观察思维同行善友、三宝的功德,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烦恼、六境的尘垢才不会沉渣泛起。如果不是这样去修的话、去用功的话,那肯定会退。因为一回去,你六根缘的境界不一样了,它马上就会退,那这样子的话就很难办。 乙三、消除对立的方法(以饮食为喻):趣自除恼 就饮食来讲,常常饮食对我们味道的关系很大。我们常常说这个口味好不好,那个饭菜香不香。《佛遗教经》怎么告诉我们对待这个问题的?《遗教经》里面讲:“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就是我们出家众,受诸饮食当如吃药一样,好吃的是一碗,不好吃的也是一碗。“趣得支身”,是为了要支持、长养我们的肉身,来解除饥跟渴的病,因为我们如果不吃饭不喝水,那么人就活不下去,身体会受不了。所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也说“民以食为天”么!《弥陀经》里边也谈到“饭食经行”:“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药师经》里面第十一愿也谈到:“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弥陀经》、《药师经》,还有我们每天中午念的供养咒,里面都有谈到饮食的问题。 那么在我们佛门里头,饮食很重要。通常讲的这种“*轮未转,食轮先转”。大家如果在庙里头,一顿饭没吃饱,你坐在这里肯定听不进去,你口渴了,也受不了,你听经、听法也听不进去。 《五灯会元》里面有记载,有一个禅师,他上堂说法,他说:佛有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禅师说,佛有四弘誓愿,我也有四弘誓愿,下面人说:“你的四弘誓愿是什么?”我的四弘誓愿是:“饥来要吃饭”,即肚子饿了要吃饭;“寒来就添衣”,冷了要穿衣服;“困时伸脚睡”,困了要睡觉;“热时爱风吹”,热的时候要吹吹风。他说这个是我的四弘誓愿。我们听起来很简单,吃饭、穿衣、睡觉、吹风,就是这样一种生活,关键就是说我们人怎么样去作意。我们人一天到晚就是吃饭、睡觉、穿衣,吃饭、穿衣、睡觉、吹风,一天到头就是这样,人生活就是如此,衣食住行、行住坐卧,就是这几个事情,关键就是我们怎么用心,这是非常、非常大的学问,就是你怎么作意,怎么了别,怎么分别,这是非常大的学问。 弘一大师出家以后,他有一个朋友,夏丏尊,教育学家,他去看望弘一法师,他一看吃得非常简单,就吃咸菜,他看他吃得津津有味,夏丏尊就问弘一大师:“吃得那么咸,你不会感觉到咸吗?”弘一大师说:“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饭吃完了以后,拿茶杯喝水,喝的白开水,夏丏尊说:“难道你那么穷,茶叶都喝不起?”弘一大师说:“淡有淡的味道。”这个就是一种功夫,也能喝白开水,也能吃咸菜,都是一种思想境界。 那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各方面都是分别,我喜欢这个,你喜欢那个,喜欢吃,喜欢不喜欢,都是一大堆,都没有办法趣自除恼。弘一大师,古来祖师大德,他们遇到什么问题都是从自心来解决,趣自除恼。 有一位禅师,修行的功夫非常高,有一天中午过堂的时候,厨房里面饭煮得非常硬,厨房里面的人就非常害怕,侍者告诉他说:“今天饭煮得太硬,对不起。”就告诉这位大禅师。大禅师说:“我今天正想吃硬的饭。”换第二天,炒菜,非常的咸,他又担心得要死,侍者又送给禅师吃,说:“今天菜很难吃,对不起,炒得太咸,盐巴放太多。”禅师说:“我正想吃咸的菜。”那这就是一种功夫了,你如果吃菜吃咸了,你说我今天正想要吃咸;今天炒菜炒淡了,你说我正想要吃淡,这就是人的一种作意,都是人的一种作意。 作意、起心动念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过堂的时候,我们要吃三口饭,念三句:“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所以佛法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关键看我们怎么去用心。 我们能够用善心,我们如果会用心,这些境界都不成问题,都会很快转变。 【喻1】你遇到一个很麻烦的人,胡搅蛮缠,跟你说不清道不明,你就想:“今天佛菩萨来考验我,给我这样一个境界,用这样的境界来磨练我。”你马上心意就转。 【喻2】你今天遇到一个人忽然间把你大骂一通,“他骂我,消我的业,成就我的忍辱波罗密”,这样也是很好的。 【喻3】今天你过堂,行堂行到你这里,刚好饭菜没有了,你说“我修行修得不好,以后要加倍努力,才会有福报。”你也可以想:“你怎么不给我行呢?你眼睛没有看到?你是不是跟我过意不去?” 所以一切境界都看我们怎么作意。我们常常作意都是有问题,我们的六识有问题。 【喻4】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前面人走得慢,后面人又急,又想走快,我们也可以作意说:“前面的人对我们后面的人也是一种考验,让我们能够不要那么着急,慢慢走。”如果说我们走路走慢了,前面人走路走得快,我们自己走得慢,我们就想,“哎呀,我们平时动作太慢了,给人家距离这么远,我们都赶不上。” 这个就是说,把所有的境界都回归自己的心,这也是一种用功的方法,就不会在种种的境界里产生对立,产生分别,产生隔阂,产生鸿沟。 如果我们去埋怨社会,外在的境界,本身我们就是在造业,你起心动念,说话、行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造业,造业的话,外在、对方也会有感受,又接受了你的行为,你的表达方式,那这个业就越来越重、越来越深,就不能解脱。只有回归到我们的心里,才能解脱。解脱道都是从这么来的,都是从回归到自心才能解脱。菩提道,就是自己解脱的方法,再介绍给别人,然后别人也能够得到这种解脱的方法,就是菩提道,自觉觉他。 这种解脱,不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能落实、不能实现、不能感受,是能够感受的。如果不能感受,那我们修行、用功、学佛,能得到什么利益呢?就不可能得到什么利益。是能够感受得出来的。 解脱什么?就是解脱烦恼,解脱痛苦,解脱业,恶业。超越,才能够解脱。解脱了种种束缚,脱离了种种障碍。 解脱都是我们内心的功夫,不是外在有什么绳子把我们的手脚绑起来,是我们内心被种种烦恼系缚,内心被自己种种情绪系缚。我们在庙里用功,本身就是解脱,我们用这种方法能够让自己内心不断得到解脱,不断得到自在,得到轻安,得到喜悦、祥和,这种感受不同。 甲二、自誓皈依不言其余,尽形寿励力勤修 我们翻开广论105页,第二段,一直到106页第一段,念一遍。 “由自誓受而归依者。谓由誓受依佛为师,依般涅槃为正修法,归依僧伽为修助伴,由如是门而正归依,如毗奈耶广释中说。由不言余而归依。谓由了知内外大师及其教法,诸学法者,所有胜劣,唯于三宝执为归处,不执与此相违师等,是所应归。此二所有差别之中,师差别者。谓佛圆满无边功德,所余大师与此相违。殊胜赞云:‘我舍诸余师,我归依世尊,此何故为尊,无过具功德。’又云:‘于余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于依怙。如是非遍智,宗过坏其心,心坏者不见,无过大师尊。’教差别者。谓佛圣教,由安稳道得安乐果,息生死流,净诸烦恼,终不欺罔乐解脱者,唯一善妙,清净罪恶,外道教法与此相违。如殊胜赞云:‘何故由尊教,安乐得安乐,故于说法狮,尊教此众生。’赞应赞亦云:‘谓应趣应遮,清净及杂染,此是雄尊语,与余言差别。此纯显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语与余言,除此须何殊。此专一妙善,彼唯障碍法,尊语与余言,除此有何别。由彼染极染,由此能清净,此即依怙语,与余言差别。’僧伽差别由此能知。” 乙一、由自誓受而归依者 好。我们昨天谈的是三宝功德的差别相,今天谈的是自己皈依,我们自己要发誓,自己要发愿来受皈依。我们念三皈依,“誓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己发誓要皈依,这是很重要的。自己要求皈依,我们自己要受皈依,“由自誓受”,我们自己要发誓,发誓之后就不能改变,不要改变,不会改变,来受三皈依。 “谓由誓受依佛为师”,那我们发什么誓呢?发什么愿呢?依佛为师,“依般涅槃为正修法”,依法为师,“归依僧伽为修助伴”,依僧为师。这是三宝,“由如是门而正归依”。 佛,涅槃,僧伽,助伴,就是说僧伽、出家众是我们修行、证到涅槃的助伴,帮助我们修行获得涅槃。我们自己本身也好,出家众也好,都是根据法来修行,法是佛说的,法才能够让我们到达涅槃,证得涅槃。所以出家众、在家众,法都是一样,戒律不同,修的法都是一样,都是为了证到涅槃。修的法,每个人修到什么程度,修到什么层次,是不同的。有时候很难说到底是哪一个人修得高,哪一个人修得低,这都不好说。但是必须要有僧伽作为我们的助伴,这是非常重要的。 “由如是门而正归依”,从这方面来正说皈依。“如毗奈耶广释中说”,在这上面有更加详细的开演。 这一科主要让我们明白说,受皈依是自己发愿要受的,如果说自己没有发愿,没有发誓,别人强迫的,那这个都不能算,都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不是发自于内心。或者说自己没有愿,没有誓,没有发誓,没有发愿,别人念几句经文,自己也跟着,顺口溜,念几句,当然效果就不好。 【常见问题:内心没有真实皈依心,对三宝不希求、不恭敬。】 我们为什么学佛法不能受用,跟这个皈依有没有真正发起心来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真正皈依发起了心,那么你对佛、对法、对僧就有恭敬心,信心就培养起来。培养起来,就是不同。比如我们看到经卷,我们看到法师说法,我们听到佛法,我们内心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果我们皈依心没有真正生起来,没有持续下去,三宝就离我们很远,乃至内心当中就没有三宝的形象,没有真正三宝的内涵,内心当中真正对三宝就没有希求,这就无求了,没有希求,就没有恭敬心。 我们常常说要有希求心、恭敬心,那么,什么叫做希求心,什么叫做恭敬心呢?三宝为什么名为宝呢?他珍贵、尊贵。就用世间的比喻来说,比如金银财宝,你家里的金银财宝,你肯定把它收藏得很好,不敢乱丢,乱丢就会被人偷走了。你心心念念就会挂碍,出门以后,家里的好东西是不是会被人偷走。如果是值钱的东西,被人打破了,丢了,我们内心就会很难受,就会很难过,一件古物、古玩弄破了,心里很难受。三宝,让我们用这样的比喻说,佛、法、僧对我们来讲是宝,对修行人来说是宝,是最重要的,就名为宝。我们光这种心要用起来是非常难的。 为什么我们听法听不进去,昏沉、瞌睡?都是因为有业障。业障怎么产生?是因为对法不恭敬。不是说你过去世不恭敬,现在世也不恭敬。现在如果恭敬,就会有希求心,有希求就不会困,就看得下去,对不对?我们常常说,看书,看一本好书,很好看,我借来也要看。看一部电影,大家都喜欢看,就是有希求心。我们读佛经,天天读,读久了,心就没有了,他说,“我读过,到处都有”,希求心就没有了,没有(希求心),就不恭敬,不恭敬,在自己心里就造成障碍,障碍的时候,你就听不进去,法就起不来。 所以我们常常讲,对法宝、佛宝不恭敬会有业障,我们总觉得很远,不是很远,当下都能兑现。喜欢听法的人,肯定对法宝就恭敬。对佛法有受用的人,都是对法很恭敬的。印光大师说:“佛法从恭敬中求。”恭敬都不恭敬,说明这个法就不尊贵,不尊贵肯定不会去求,不去求你就没有,你有的话也都会丢掉的,这都是有关联的。 不是法本身需要我们去恭敬,我们恭敬心生起来,才能跟法相应,因为法是清净的,世间法是杂染的,不一样的。我们只有生起恭敬心,生起信心,才能够跟清净的法相应。恭敬心、清净心起不来,就不相应,我们情绪、烦恼当道,没办法相应,相应不了,这就是很简单。 但是我们的心转不过来,难就难在这里,心转不过来。你说我们也要有恭敬心,我们也很想学,但学不进去,那怎么办呢?你就培养恭敬心。恭敬心培养不起来,就去净罪集资。净罪集资,做什么呢?你先到厨房里面去洗菜、洗碗,你先去洗厕所,你就去干活。干半个月,干一个月,罪障就消了;培福,有福才能开智慧,没有福智慧开不了。没有福报的人,天天生病,天天都是业障,福跟慧不可偏废。 但是我们这种恭敬心不是说要做给人家看的,是发自于内心,不是说有人就恭敬,没有人就不恭敬了,做样子,那个不行,我们要真正发自于内心的恭敬。这个是“自誓受而皈依”,自己要皈依,非常重要。不是说,我本来不想皈依的,是因为某某人带我庙里边来,所以才皈依的;是因为法师让我皈依,这个都不算,都不算真正的皈依。 乙二、不言有余而正皈依 自己发誓、发愿,那么以后就不能再皈依别的宗教,不能信仰别的宗教,所以说“由不言余而归依”,就是不可以再去说皈依别的,天魔外道啊,其他宗教啊,为什么不能皈依呢? “谓由了知内外大师及其教法”,佛跟外道的教法,“诸学法者”,出家人,“所有胜劣”,通过比较,“唯于三宝执为归处”,我们认为说,只有三宝才是真正的皈依处,“不执与此相违师等,是所应归”,不同于三宝的,不是我们皈依的对象。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我们皈依三宝以后不可以再去皈依别的宗教。皈依三宝后再去皈依别的对象,就证明说我们信仰不虔诚,立场不坚定。 信仰的立场不坚定是肯定不行的,肯定就学不好。社会上面有些有钱的人,我都有遇到过,他家里死了一个人,他法师、道教、牧师全部请过来,阿訇,他认为这样最保险,总有一个神会接他。后来我就问他,到底你要让你的祖先去什么地方?你自己也搞不清楚。很多人都是内心有缺陷,内心不信赖,认为没用,这个是迷信,是一种迷信。这是真的,不是我乱说,是确有其事。 我们很多居士,很多信佛的人,只是问题没有这么严重而已,但是我们也有相应的问题。相应的什么问题呢?比如我们人,平时也有念阿弥陀佛,也有念药师佛,也有念观音菩萨,也有念释迦牟尼佛,我们要死了,临终的时候,要念阿弥陀佛,我们平时遇难的时候,就念观音菩萨,也念药师佛,也念释迦牟尼佛,当然我们佛、法、僧,菩萨,跟外道不好比,但是就是说,如果我们对这些佛真正有信心,我们现世、后世都能得到庇佑,为什么有这么多佛菩萨,也就是为了适应我们不同根性的人,佛菩萨的用不同。 “此二所有差别之中,师差别者”,就是佛差别,“谓佛圆满无边功德,所余大师与此相违。”与此相违,不等于说他一点功德都没有,而是没有达到圆满的这样一个境界。“殊胜赞云:‘我舍诸余师,我归依世尊,此何故为尊,无过具功德。’又云:‘于余外道教,如如善思惟,如是如是我,心信于依怙。如是非遍智,宗过坏其心,心坏者不见,无过大师尊。’”这个是教主的差别。 下面是法的差别。“教差别者。谓佛圣教,由安稳道得安乐果,息生死流,净诸烦恼,终不欺罔乐解脱者”,如果我们好乐解脱的人,追求解脱的人,这个法不会骗我们。“唯一善妙,清净罪恶,外道教法与此相违。”其他宗教,有的宗教认为说,不信他的,都是魔鬼,都要杀头。佛教没有这么说:你不信佛就要杀头。不信佛的人,我们可怜,我们慈悲,这个不一样,教义有很大的不同。 “如殊胜赞云:‘何故由尊教,安乐得安乐,故于说法狮,尊教此众生。’赞应赞亦云:‘谓应趣应遮,清净及杂染,此是雄尊语,与余言差别。此纯显真如,彼唯欺罔法,尊语与余言,除此须何殊。此专一妙善,彼唯障碍法,尊语与余言,除此有何别。由彼染极染,由此能清净,此即依怙语,与余言差别。’僧伽差别由此能知。”僧伽就是我们修行的助伴。 乙三、摄彼等义 这些论里头,就是告诉我们佛、法的殊胜,目的也就是让我们能够更加坚定信仰,坚定信心,去了解佛法僧的殊胜处。我们受了皈依,都是自己要受的,自己发愿要受的。然后,我们受了皈依以后,应该要怎么做,天天应该怎么坚持,乃至尽形寿,一直到我们生命的结束,这些在皈依当中,都是有很好的说明。也有很多大德都说:“我们一生都是修皈依。”我们早晚课都念三皈依,无论汉传的、藏传的、南传的,都非常注重皈依,所以不能把皈依当成一个很简单,好像很初级的、入门的,它是非常根本的一个法类。 通过我们这几天的学习,大家对三宝的恭敬心、对三宝的皈依心,对皈依的理论,对皈依的一些方法,以及对皈依的一些下手处,慢慢、多多少少也会有所认识,法会完了以后我们也可以去借录音带,好好去学。学,不要贪多,应该要学懂,要学明白,然后要能够给自己的行为配上套,然后要慢慢去实践。实践,要一直去实践,实践到任运、无间,这很重要。你不能任运,就会有造作;你不能无间,就东动西进,东动西进,你状态好的时候就可以,状态不好就完了。这样的话,一个法类实践有效果,再修别的法类就比较容易。好,我们就讲到这里。
---------------------------------------------------------------------------------------------------------------- 更多XC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善知识!念念不间断就是功,心行平直就是德;自修心性就是功,自修身行就是德。善知识!功德必须向内见到自性,而不是藉着布施供养所能求得到的,所以福德与功德是不同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