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堂用斋 善用其心
2014/9/4   热度:431
过堂用斋 善用其心 一、在过堂中培养随众习惯 佛法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处处都可以实践。例如佛法跟我们过堂吃饭就有关系。什么叫过堂呢?从表面行相上来说,“过堂”就是佛教寺院里,大家平常在固定的用餐时间到固定用餐的地点(斋堂)集体就餐,由专人端着几样饭菜依序分发。从内涵意趣上来说,“过堂”是要不粘着烦恼地通过在斋堂用餐获得饮食需求的基本满足。我们一般人对好吃的东西容易起贪着,对不可口的、自己不习惯吃的,容易发瞋心,对既不是很好吃、也不是很难吃的,则处于一种无明状态。那么“过”呢,就是说都不要执着,不执着于贪、不执着于瞋、不执着于痴。只要有执着,就不叫“过”。要跟我们走路一样,路过、走过、通过,无所粘着。 随众过堂是僧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集体生活,也是重要的集体修行,可以防治懈怠放逸、挑拣食物等毛病,与大众同甘共苦、节省人力,并且容易心存正念、如理作意、具足威仪,因此有“随众得解脱”的说法。如清朝书玉律师《沙弥律仪要略述义》说:“古云随众得解脱,而有八义:一、声板即赴,不懈怠故;二、供养现成,得省力故;三、作平等观,无人我故;四、息诸戏论,存正念故;五、如法观想,深入理故;六、不偏众食,绝疑谤故;七、甘苦同受,无拣择故;八、起止威仪,不放逸故。若不随众。则不解脱可知也。”(卷第二) 中国古代寺院丛林都非常强调随众,例如《百丈清规证义记•日用规范》制定了十条规范,其中第六条就是“随众听命,威仪整肃”(卷第七),并要求“人人当行,不拘何人何执,总当一一无犯;那管内单外单,咸须各各遵守。”莲池大师《云栖共住规约•老堂》说:“老人衰颓,早课来否不论,晚课必须随众。不至,依例罚。” 随众,用社会的话讲就是参与,是一个体现和合、造共业的很好机会。如果你不来参加,就无法分享到大众的功德。如果随众做得不好,经常不随众,就是参与的意识差,缺乏集体观念,又怎么能够负责、担当重任呢?先要学会随众,才能领众,以后统理大众。 随众先从过堂开始。随众过堂是管理出家人修行用功的基础。通过随众,可以依靠大众共修的力量来带动自己的修行。如果不能积极随众,就容易自觉、不自觉地趋向散漫、懈怠,学修不容易稳定,自己与团体也容易变得越来越疏远。僧团中不随众的人多了,团体和合的氛围和力量就呈现不出来、发挥不出来,很多集体的事务也不能开展和成办,整体人心趋于离散,僧团也就名存实亡了。 历史上,智顗大师为天台山僧众所制定的十条规约中就有明确规定,除非得了重病,任何人都必须参加集体过堂,如《国清百录•立制法第一》记载:“若身无病、病不顿卧、病己瘥,皆须出堂。”(卷第一)莲池大师在《梵网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中把“随大众食”列为“净命”之一(卷第四)。 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天天去坚持,年年去坚持,那就有一种很不简单的内在的力量。内在的动力培养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大家在随众过堂的境界上面要善用其心。 二、建立合理的饮食观 随众到斋堂用餐,如何在用斋中实践佛法呢?首先要建立合理的饮食观。 “食”的涵义是非常丰富的,在广义上,除了通常所说的食物,还包括精神作用。佛教把食物分为四类,如《楞严经》所说:“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卷第八)段食,又称揣食、抟食、见取食等,就是人们通常吃的饭菜、水果等食物,而触食、思食、识食则是各种的精神作用。不同众生的食物也有所差异。根据《大毗婆沙论》所说,人道和欲界天以段食为主,色界以触食为主,无色界中的下三无色的天人以思食为主,非想非非想处以识食为主,地狱以识食为主,鬼趣以思食为主(卷第一百三十)。 通常的饭菜等段食对六道之中的人类来讲是必要的。如《出曜经•利养品》说:“孰能不揣食者?人得饮食便有出入息,神识得定,进经行道。虽有四食,揣食为先,进趣行来皆能成办。”(卷第十五)《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中说:“人不得食时,颜色燋悴,不可显示,不过七日,奄忽寿终。…… 人不得食时,身羸意弱,所作不能。…… 人不得食时,心愁身危,坐起不定,不能自安。…… 人不得食时,身羸意弱,口不能言。”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越来越忙碌,尤其城市里的上班族,不少人不吃早餐。庙里也有这种问题,一些寺院的少数出家人早晨不起来上殿,不吃早餐。一般情况是,吃午餐的人比较多,吃早餐的人比较少。社会上的人中午一般在单位用餐,吃的都很简单,晚上回到家,要看电视或应酬,也难好好地吃饭。长此以往,身体健康会呈现不良状况。 佛教认为,适当的饮食是必要的修道助缘。如《佛说未曾有正法经》说:“妙吉祥菩萨言:‘我当施汝及同来苾刍饮食。’迦叶答言:‘不也,菩萨!我今来此为听法故,非求饮食。’妙吉祥言:‘尊者当知,诸求道者有二种摄养:一者饮食,二者妙法。’迦叶白言:‘如是!大士!世间有情若离段食,非所和合,不能资养色身,何能听受妙法?’妙吉祥菩萨言:‘尊者当受饮食,我即施汝。’”(卷第四) 释迦牟尼佛在证得大菩提之前经过了六年的极端苦行,发现绝食并非解脱的正道,适当的饮食更有助于修行。如《佛所行赞•阿罗蓝郁头蓝品》说:“专心修苦行,节身而忘餐,净心守斋戒,行人所不堪。寂默而禅思,遂经历六年,日食一麻米,形体极消羸。欲求度未度,重惑逾更沈,道由慧解成,不食非其因。……道非羸身得,要须身力求,饮食充诸根,根悦令心安。心安顺寂静,静为禅定筌,由禅知圣法,法力得难得。寂静离老死,第一离诸垢,如是等妙法,悉由饮食生。……菩萨受而食,彼得现法果,食已诸根悦,堪受于菩提。”(卷第三) 以大乘佛教的观点,佛陀受用饮食是一种方便示现,启示凡夫需要依靠适当的饮食才能修道有成,避免众生误入无益的极端苦行。如《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菩萨身密品》说:“菩萨法身非饮食力而能成故,亦非段食可能资养。菩萨了知如是相已,即为悲愍一切有情,现受饮食。虽有所取而无著相,亦非护惜其身故有所取,于所取中而彼法身无增无减。”(卷第二)《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说:“又复菩萨先受乳糜食已,增益势力,方乃行诣菩提场中而取正觉。何不但令其身瘦悴,往彼道场成正觉耶?所谓菩萨悲愍末世一切众生,先受乳糜食已,方成正觉。何以故?末世众生皆以饮食而为资助,有诸众生求道果者,若无饮食资身,彼不能增进,咸生退屈。若得饮食为资助者,皆获安隐,以安隐故,于诸善法而悉记念,乃能增进趣求道果。我欲令彼末世众生如是学,我先受饮食,后方进道。又为令彼献乳糜者牧牛女人圆满施因,成就菩提分法。我时食已,安坐道场,得菩提果,能于一三摩地中住经千劫,皆由段食力所资故。以是因缘受彼乳糜。”(卷第三) 但另一方面,过度的饮食也会损害身体,不利于修道。如《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问罪过品》说:“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啖食太过。何以故?大王当知!啖食太过者,体难回动,懒惰懈怠,所食难消,远离现在、未来二世善法利益。……啖食太过人,身重、多懈怠,现在、未来世,于身失大利。睡眠自受苦,亦恼于他人,迷闷难觉寤,应时筹量食。”(卷第五)《出曜经•戒品》说:“佛契经说多食之人有五苦患。云何为五?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饶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业,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卷第九)《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说:“善男子!我今为汝已说诸病随时增长,如是身病从宿食生。若诸众生能于饮食知量、知足,量其老少、气力强弱、时节寒热、风雨燥湿、身之劳逸,应自审察,无失其宜,能令众病无因得起。”(四十卷之第十一卷)《解脱道论•分别戒品》说:“于食不节……是障碍道。”(卷第一) 因此,饮食应该节制、有量,避免走入极端,既不应绝食,也不可贪食。如《法句经•广衍品》说:“人当有念意,每食知自少,则是痛欲薄,节消而保寿。”(卷第二)《法苑珠林•受请篇》说:“若过分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壅塞,坐念不安。若限分少食,则身羸心悬,意虑无固。故《增一阿含经》偈云:多食致患苦,少食气力衰,处中而食者,如秤无高下。”(卷第四十二)《解脱道论•头陀品》说:“云何受节量食?若餐饮无度,增身睡重,常生贪乐,为腹无厌。知是过已,见节量功德,我从今日断不贪恣,受节量食。云何节食功德?筹量所食,不恣于腹,多食增羸,知而不乐,除贪灭病,断诸懈怠,善人所行。”(卷第二) 三、在用斋中善用其心 认识了合理的饮食观,具体吃饭的时候,怎样把吃饭和修行结合呢?随众准时到斋堂里用斋,就容易很好地将吃饭与修行结合在一起。寺院的斋堂叫五观堂,为什么叫五观堂呢?即提醒所谓“食存五观”,是非常重要的五种用心法门。《百丈清规证义记》说:“由是五观相应,增进道业可成。所谓身依食住、道由身修也,如此庶不虚消信施,不然难免偿还。”(卷第六) 道宣律师《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对施兴治篇》(以下简称《行事钞》)说:“立观有教者,《智论》云:若不观食法,嗜美心坚著,堕不净虫中,洋铜灌口,啖烧铁丸。《十诵》云:每食时,应生厌心,为存身命故。《摩得伽》云:若得食时,当观从仓中、出地中,以粪屎和合种子得生,还养粪身云云。《毗尼母》云:若利根比丘得食时,口口作念。得衣时,著著作念。若入房时,入入作念。若钝根者,初得衣、食、房舍,总作一念。……明观法,然衣、食、房、药四事供养,能施舍悭,受施除贪,此则能所俱净,生福广利。若彼此随情、纵逸任性者,则俱堕负,圣贤同非。故《涅槃》云:或令施主果报减少,或复无报等。虽利养等同,发有希数。食为大患,时须进口,过兴既数,整法亦难。若不策其心府、改其节操者,多陷迷醉矣!夫沙门之异俗,由立行有坚贞。同鄙世之昏闷,余行亦可知矣!故《成论》云:现见在臭屎中生、不在磐石中者,由贪味香故也。今故约食时立观,以开心道,略作五门。”(卷下) “食存五观”的第一观是“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观察、思考、思惟,食物来之不易,有多少人为我们辛苦付出。如《出曜经•利养品》中说:“彼修行人意常观食:食从何来?为从何去?一一分别由食成果。”(卷第十五)《大智度论•序品》中说:“思惟此食,垦植耘除,收获蹂治,舂磨淘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计一钵之饭,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卷第二十三)《缁门警训》说:“计一钵食出一钵汗,汗在皮肉即是其血,一食功力出于作者一钵之血。”(卷第四) 《缁门警训》有一首《仰山饭》写道:“仰山饭,仰山饭,粒粒如珠似银烂。食者须知来处难,略为诸人试拈看。东皋西畴春早时,耕夫饷妇寒且饥,土膏脉起农事动,牛领生疮犹挽犁。夏苗欲秀未成实,无雨四天惟烈日,背枯面裂汗流胸,耘耨只愁稂莠出。秋深稻熟如黄云,昼获夜舂甘苦辛,里胥催督王租急,官债私逋皆及身。官债未偿被鞭扑,私债未偿卖田屋,父母妻儿饱几曾,家家留米羞斋粥。住持老僧沿门求,丐士缘化圭撮收,手胼足胝不敢惮,栉风沐雨何曾休。五更云堂门尚闭,普供厨中人早起,惟忧清众粥饭迟,日日朝朝悉如是。米沈满地凝如脂,去粗存精运柴炊,沸汤烟焰甑釜热,执务舍力良劳疲。长板声终木鱼吼,端坐禅床捧盂受,细论变生造熟功,却恐阇黎难下口。不从香积世界来,又非鬼神供尔斋,一匙一杓至一钵,皆是求福檀信财。”(卷第六) 像大寮(厨房)的同修,做饭做菜的过程当中非常认真负责,做得很好,也是有恩于我们。每顿饭都是因缘所生的,背后有很多人的用心和付出,我们一定要心存感恩,感谢众人之恩。进一步还应感念父母恩、国家恩、三宝恩。因为身体来自父母,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来自国家的卫护和管理,我们的善根福德以及现在的生活、学修条件源自三宝。正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说:“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卷第二) 知恩、念恩,还应报恩。怎么报恩呢?发起成佛利生的大乘心,是最好的报恩。如《大方便佛报恩经•发菩提心品》说:“善男子!谛听!谛听!菩萨摩诃萨知恩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报恩者,亦当教一切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卷第二)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又说:“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如是四恩甚为难报,当修何行而报是恩?’佛告诸长者言:‘善男子,为求菩提,有其三种十波罗蜜:一者十种布施波罗蜜多,二者十种亲近波罗蜜多,三者十种真实波罗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以七宝满于三千大千世界,布施无量贫穷众生,如是布施但名布施波罗蜜多,不名真实波罗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悲心,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以自妻子施与他人,心无吝惜,身肉、手足、头目、髓脑,乃至身命施来求者,如是布施但名亲近波罗蜜多,未名真实波罗蜜多。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蜜多。前二布施未名报恩。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修如是第三真实波罗蜜多,乃名真实能报四恩。所以者何?前二布施有所得心,第三施者无所得心,以真实法施一有情,令发无上大菩提心,是人当得证菩提时,广度众生无有穷尽,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以是因缘名为报恩。’”(卷第二) 《大宝积经•善顺菩萨会》说:“彼时众人俱发声言:我今以何报菩萨恩?尔时空中有声告曰:诸人当知:善顺菩萨不可以于花香饮食为报恩者,唯当速发菩提心耳!”(卷第九十五)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说:“舍利弗!菩萨之恩,世间天、人、阿修罗等所不能报。舍利弗!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发起如来一切智心,则能报恩。何以故?舍利弗,若有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一切众生之所受用。……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欲报无上一切恩者,彼人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欲报过去如来恩者,唯应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欲报未来如来恩者,亦惟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欲报今时十方世界诸佛世尊现在、现命、现住如来无上恩者,亦唯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因此,用斋时应观察、思维饮食因缘,知恩、念恩,想着报恩,尤其应该策勉菩提之心。 第二观是“忖己德行,全缺应供”。《缁门警训》说:“‘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者,德行全,可以应供;德行缺,则不可应供。”(卷第四)《毗尼母经》说:“若比丘不坐禅、不诵经、不营佛法僧事,受人施,为施所堕。若有三业,受施无过。”(卷第二)《缁门警训》说:“进食如进毒,受施如受箭,币厚言甘,道人所畏。尔灼然与道相应,万两黄金亦消得。”(卷第七)《缁门警训》又说:“况端拱无为,安闲不役,徐行金地,高坐华堂,足不履泥,手不弹水,身上衣而口中食,岂易消乎?”(卷第二) 《五灯会元》记载了一个公案,讲的是未明道眼而虚受信施的果报:“祖(提婆菩萨)既得法,后至迦毗罗国。彼有长者,曰梵摩净德。一日,园树生耳如菌,味甚美,唯长者与第二子罗睺罗多取而食之,取已随长,尽而复生,自余亲属皆不能见。祖知其宿因,遂至其家。长者乃问其故,祖曰:‘汝家昔曾供养一比丘,然此比丘道眼未明,以虚沾信施,故报为木菌。唯汝与子精诚供养,得以享之,余即否矣。’又问长者年多少,答曰:‘七十有九。’祖乃说偈曰:‘入道不通理,复身还信施。汝年八十一,此树不生耳。’”(卷第一) 对出家人来说,于清净和合僧团中随众,修习四念处、八正道等解脱道乃至证得圣果,则能报众生信施之恩。如《佛说一切法高王经》说:“尔时世尊月十五日,于布萨时在露地坐,诸比丘众之所围绕供养恭敬。彼时复有一异比丘,初始出家,即日受戒,诣世尊所,到佛所已,头面礼足,右绕三匝,绕三匝已,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新出家,朝日受戒,唯愿教我:我于僧中云何而食?僧中食已,云何可消?既食食已,云何消施?又善男子信何义故舍家出家得彼饶益?’彼异比丘,即以偈颂问如来曰:‘我既新出家,朝日始受戒,唯愿为我说,云何消僧食?何义故舍家,出家入佛法?唯愿说胜义,云何消他施?’如是问已,如来即答彼比丘言:‘比丘当知,若比丘成就三法,应食僧食,食已消施,彼善男子信何义故舍家出家得彼饶益。何等为三?比丘当知,谓入众僧、作众僧业、僧利相应。比丘当知,比丘成就此三法者,应食僧食,食已消施,彼善男子信何义故舍家出家得彼饶益。’尔时世尊即说偈言:‘若人入众僧,造作众僧业,众僧利相应,彼人能消施。’” 发菩提心、行菩萨行者也可以消受信施。如《佛说一切法高王经》说:“若有比丘行大乘行,专心希求一切智智,彼人云何食众僧食,能消他施?……菩萨摩诃萨,天人世间无上福田。……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日日常食一切众生所施饮食,抟如须弥;披其袈裟广长之量如阎浮提,劫劫常尔,菩萨摩诃萨恒常如是,毕竟消施。……何以故?舍利弗!乃至初发菩提之心菩萨摩诃萨即发心日,已是一切声闻、缘觉、众生福田。” 因此用斋之时应反省自己戒、定、慧的学修如何,尤其反省是否有成佛利生的真切菩提心,以及是否有六度四摄的随顺乃至真实菩萨行。以此提醒自己、策勉自己。如果自忖功德不足,当信知受用饮食即是欠债于信施和所有其他为此付出者,应生惭愧心,当下摄心念道,饭后更加精勤修行。 第三观是“防心离过,贪等为宗”。饮食是人的基本需要,天天面对,很容易陷于贪、瞋、痴的烦恼中。对好吃的贪著,对不好吃的食物或者别人不顺意的行为起瞋恼,或者无所用心、痴呆麻木。比较容易,也比较有害的是起贪、瞋之心,而瞋心也缘于对饮食的贪爱得不到满足,若无贪爱则不起瞋,所以根本是在贪心,重点要防治贪心。《行事钞》说:“律中说:出家人受食,先须观食,后方得啖。凡食有三种。上食起贪,应离四事:一、喜乐过,贪著香味,身心安乐,纵情取适故。二、离食醉过,食竟身心力强,不计于他故。三、离求好颜色过,食毕乐于光悦胜常,不须此心。四、离求庄严身过,食者乐得充满肥圆故。二者,下食便生嫌瞋,多堕饿鬼,永不见食。三者,中膳不分心眼,多起痴舍,死堕畜生中,作诸啖粪、乐粪等虫。初贪重故并入地狱。且略如此。反此三毒成三善根,生三善道,谓无贪故生诸天。”(卷下)龙树菩萨在《劝发诸王要偈》中说:“饮食为汤药,无贪恚痴服,唯为止身苦,勿为肥放逸。”马鸣菩萨在《佛所行赞•大般涅槃品》中说:“饭食知节量,当如服药法,勿因于饭食,而生贪恚心。饭食止饥渴,如膏朽败车,譬如蜂采花,不坏其色香。” (卷第五) 为了避免对饮食的过分贪求,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贪着饮食的弊病,调伏内心。 首先,贪着饮食是导致我们流转生死的重大原因。如《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说:“由食生贪欲,贪令心迷醉,迷醉长爱欲,生死不解脱。”(卷第四)《杂阿含经》说:“若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诸行增长;行增长故,当来‘有’增长;当来‘有’增长故,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无贪无喜故,识不住、不增长;识不住、不增长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行不增长;行不增长故,当来‘有’不生不长;当来‘有’不生长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起,如是纯大苦聚灭。”(卷第十五)智旭大师在《楞伽经义疏》中说:“饮食为生死增上胜缘,故不宜贪嗜也。”(卷第四)《毗尼作持续释》说:“生死助缘,无如饮食。”(卷第四) 另外,饮食是恶法产生的重要助缘。如《法集要颂经•利养品》说:“其于诸饮食,依于他人得,而有恶法生,由利养憎嫉。自利多结怨,徒服三法衣,但望美饮食,不奉诸佛教。当知是过失,利养为大怖,少智不审虑,苾刍应释心。”(卷第二)《成实论•食厌想品》说:“一切苦生皆由贪食,亦以食故助发YIN欲,于欲界中所有诸苦,皆因饮食YIN欲故生。……贪着饮食故生YIN欲,从YIN欲故生余烦恼,从余烦恼造不善业,从不善业增三恶趣、损天人众。是故一切衰恼皆由贪食。”(卷第十四) 贪着饮食还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甚至引发国家之间的战争。如《瑜伽师地论》说:“云何于食能坏亲爱所作过患?谓诸世间为食因缘多起斗诤,父子、母女、兄弟、朋友尚为饮食互相非毁,况非亲里为食因缘而不展转更相斗讼?所谓大族诸婆罗门、刹帝利种、长者居士,为食因缘迭兴违诤,以其手、足、块、刀、杖等互相加害,是名于食能坏亲爱所作过患。云何于食无有厌足所作过患?谓诸国王刹帝利种位登灌顶,亦于自国王都聚落不住喜足,俱师兵戈互相征讨,吹以贝角,扣击钟鼓,挥刀槃槊,放箭攒矛,车马象步交横驰乱,种种戈仗伤害其身,或便致死,或等死苦,复有所余如是等类,是名于食无有厌足所作过患。”(卷第二十三) 《大智度论》讲述了一个贪著饮食美味而受害的故事: 一国王名月分。王有太子,爱著美味,王守园者日送好果。园中有一大树,树上有鸟养子,常飞至香山中,取好香果以养其子。众子争之,一果堕地,守园人晨朝见之,奇其非常,即送与王。王珍此果香色殊异,太子见之便索,王爱其子,即以与之。太子食果,得其气味,染心深著,日日欲得。王即召园人,问其所由。守园人言:“此果无种,从地得之,不知所由来也。”太子啼哭不食,王催责园人:“仰汝得之!”园人至得果处,见有鸟巢,知鸟衔来,翳身树上,伺欲取之。鸟母来时,即夺得果送,日日如是。鸟母怒之,于香山中取毒果,其香、味、色全似前者。园人夺得输王,王与太子食之,未久身肉烂坏而死。著味如是,有失身之苦。(卷第十七) 一般人之所以容易对美味可口的饮食生起贪心,这是由于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使然,现前不能自在,将来多受苦恼,因此我们对于饮食应该知量、知足,先从总体上克制过分的贪欲,进而在随众过堂的集体修行氛围中缘念佛法,防心离过,消减贪心。《诸法集要颂经•相应品》说:“于食知止足,有信执精进,不恣于欲意,如风吹泰山。”(卷第三)《诸法集要经•生天品》说:“随所得饮食,精妙或粗粝,心不生欣厌,是人生彼天。”(卷第十)《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于食知量?谓如有一由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卷第二十三)《月灯三昧经》说:“愚者贪嗜食,不能知节量……得上妙甘膳,不应于其法,反为食所害,如象食泥藕。种种上味馔,智者虽食之,根寂静无贪,如法简择餐。”(卷第二) 第四观是“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应当把饮食当做长养色身的药物,治疗形体枯瘦之病和日日发作的饥饿之病,而不是作为美好的享乐。如《华严经》说:“于所食中,亦不贪嗜,但念于身,作除病想,乃至为令身得安住。”(四十卷之第三十三卷)元代《禅林备用清规》说:“人身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一大不调,则生百一种病。四百四病客病,饥渴为主病,须假饮食为之疗治”(卷第十)《佛说梵摩难国王经》中说:“比丘有四事,受人施饮食美味、衣服善恶,不得有逆:一者、欲福布施家;二者、不欲逆施者意;三者、或年老或身体有病;四者、恐人行道勤苦。夫欲食美,当存念重戒,一切众生皆我亲属,但展转久远,各更生死,不识其本耳,譬如人身体,有疮及病者,服药趣令其愈,不得贪著。”《行事钞》说:“为除故病——饥渴不治,交废道业;不生新病——食饮减约,宿食消灭。又以二事为譬:初如油膏车,但得转载,焉问油之美恶?二、欲度险道,有子既死,饥穷饿急,便食子肉,必无贪味。”(卷下) 第五观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不吃饭的肉体苦行不代表真修行,真正修行的着力点是在对内心烦恼的明察和超越。一般人不吃饭则不能持久深广修行,所以佛教反对绝食。如《成实论•食厌想品》说:“有诸外道行断食法。是故佛言:此食不以断故得离,当思而食。若但断食,烦恼不尽,则唐死无益。是故佛说‘于此食中应生厌离想’,则无上过。”(卷第十四)《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无艰难存养?谓受如是所有饮食,令无饥羸,无有困苦及以重病;或以正法追求饮食,不以非法;既获得已,不染不爱,亦不耽嗜饕餮、迷闷坚执湎着而受用之。如是受用,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令心速疾得三摩地,令入出息无有艰难,令心不为惛沉睡眠之所缠扰。如是名为无艰难存养。……若由无艰难存养,寿命得存,身得安住,此名无罪亦无染污。”(卷第二十三) 受用饮食是为了修道,不应只是为了养身体而养身体。如《大智度论•两不和合品》中说:“(饮食)为行道故,不为益身,如养马、养猪。”(卷第六十八)《行事钞》说:“为相续寿命,假此报身假命成法身慧命故。……为修戒定慧,伏灭烦恼故。《持世》云:若不除我倒,此是外道,不听受人一杯之水。《佛藏》亦尔。必厌我倒,于衲衣粗食不应生著。”(卷下) 特别是应策发利他的菩提心而受用饮食。如《菩提道次第广论》说:“如是至心于有情所,已舍衣食及房舍等,若受用时当作是念:为利他故受用此等。”(卷第十)《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说:“受饮食时,不令太少,以自虚羸,妨修善业;亦不过多,令身困重,增长睡眠;因此食故,能勤精进,疾得善法。菩萨为欲圆满一切菩提分法诸善根故,又应远离取和合相,离是相已,离于我执,成就无我,乃至自身内外血肉、一切财物,不生吝惜,能与众生共所受用。”(四十卷之第三十三卷) 元照律师将“五观”总摄为三,即观食、观身、观心,策勉我们用心观照,即如《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说:“境虽有五,总束为三,初即观食,二是观身,三并观心,从疏至亲。观法次第,凡临供施,历观此五,妄情暂伏,可用进口。不然纵毒,即是秽因,殃坠三涂,终因一食。可不慎哉?!”(卷下) “食存五观”在历史上也对儒家文化产生了影响。宋代名士黄庭坚就完全仿照佛门的“食存五观”,撰写了一篇《士大夫食时五观》。 除了“五观”,看到这些菜肴,能够想起依报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有些菜是绿色的、有机的,说明生长环境好,有些菜可能里面化肥、农药含量比较大,对健康有损害,这也是我们整个环境受破坏的表现和因缘。我们怎么来带动大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乃至改善环境?这些方面我们都是能够用心的。 另外,我们在用斋前一般都要念诵供养的文词,供养诸佛菩萨,布施六道众生。这样用心去做,本身就是很好的修行。《法苑珠林》说:“若初得食时,先献三宝,后施四生。”(卷第四十二)《华严经》说:“此菩萨禀性仁慈,好行惠施,若得美味,不专自受,要与众生,然后方食;凡所受物,悉亦如是。若自食时,作是念言:‘我身中有八万户虫依于我住,我身充乐,彼亦充乐;我身饥苦,彼亦饥苦。我今受此所有饮食,愿令众生普得充饱。’为施彼故而自食之,不贪其味。复作是念:‘我于长夜爱着其身,欲令充饱而受饮食。今以此食惠施众生,愿我于身永断贪着。’”(八十卷之第二十一卷)《大乘集菩萨学论•护身品》说:“乃至欲食如是作意:此身中虫有八万户,共得此食,皆得安隐。我今以食摄受诸虫,我得菩提,复以法化。”(卷第八) 在每天吃饭之前都进行供养,是一种很好的积集福慧资粮的方法。如《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说:“恒须受饮食故,尔时若能首先供养无间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故随受用净水以上,应以先首至心供养。”(卷第四) 吃饭的时候还可以策发大愿。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说:“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着,绝世贪爱。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卷第十四)《法苑珠林》说:“正下食时,复须作念:初下一匙饭时,愿断一切恶尽;下第二匙时,愿修一切善满;下第三匙时,所修善根回施众生普共成佛。若不能口口作念,临欲食时总作一念亦得。”(卷第四十二) 我们在了解了随众过堂的价值意义和用心方法之后,要真实信解过堂用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日日面对,不应轻忽,需要恒长地修习,从中也可以检验自己的修行水平。只要日日善用其心,我们对佛法就能够有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内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有力量,正念正知,法喜充满,于自利利他的菩提道更有信心、更有能力。 ---------------------------------------------------------------------------------------------------------------- 更多XC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无量寿经》上讲,孤独、聋盲、瘖哑、痴呆、乞丐、贫贱、疾病、残疾、短命,这都是杀生的果报。我们要健康、要长寿,健康长寿从哪里来的?佛告诉我们,从“不杀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