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因缘与内修外弘
2014/9/4   热度:729
时空因缘与内修外弘 一、认识学修常见误区,建立学佛正确知见 怎样学佛好?怎样才是修行?如何弘扬佛法?对这些问题,学佛久的人都会有一些认识和想法。如果这些认识似是而非、想法不切实际,学修就容易陷入误区,学佛可能偏差,修行难以成就,不能广弘佛法,这当然是不理想的。怎么避免和超越呢?先要认识学修的误区。 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第一、有些人学佛法,一会儿看这本经,一会儿又翻那本论,一会儿从头看,一会儿又翻到后面,没有次第,没有系统,学得非常零碎,漫无头绪,漫无目的。实践上一会儿试试这个修法,忽然又换成那个法门,修行虽久,却不得其门而入。或者只学了一点点皮毛,就得少为足,盲修瞎炼,劳而无功,甚至终生善行悉成过 失。 第二、有的人修行急不可耐,用功勇猛,总想短时速成,但却欲速不达,日久退心。 第三、有些人看重个人闻思修行,而不注重良师益友等学修环境的营造,缺乏团体意识,结果独学无友,学佛顺缘缺乏,学修不能持续进步。 第四、有些人学佛修行偏重于离境修,不愿意对境做事,结果养成退缩逃避的习惯,心行离大乘越来越远,也不能对佛法的弘扬做出大的贡献。 陷入这些误区的原因在于对学佛、修行和弘法缺乏正确的认识,也就是缺乏正知见。我们所有的言行、身语的造作都是内心知见的外在体现,都受到知见的影响和指导。 可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看一看知见和行为的关系。比如说在寺院里看到一堆垃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可能会想:“这个寺里的法师、义工, 怎么连垃圾都不扫?让垃圾堆成这么高都不理!可见这里的人素质不高,不是我要学法的地方,我呆一会儿就走吧。”这是一种反应,也可以说是一种知见。还可能 有人会想:“我一进庙就看到这些垃圾,我自己的业怎么那么差呢?怎么这么脏的垃圾偏偏被我看到呢?”他心里就会很难过。第三种心态认为:“这垃圾是这个寺 院里的,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对我也没什么影响。”就当没看到一样,也就是说,看到或好或坏的境界时,他内心里是麻木的,无动于衷。第四种心态认为:“我到 寺院里来,主要是来学佛法的,外在的境界好不好没有关系,再脏再累再差我也能够克服,这些东西不必管它。”这又是一种反应。第五种心态:“三宝清净福田 地,不可以有垃圾,有垃圾的话,我们很对不起佛菩萨,应该让人来打扫。”于是他就去向寺院相关负责人反映。另一种认知的人想:“大家太忙了,没有注意到这堆垃圾在寺里,今天刚好是我积福的机会。”于是他就去把这堆垃圾清理干净。诸如此类,各种各样的知见和想法,让人有所不为或有所作为。当我们看到或好或坏的境界时,内心对这个境界是怎样的认知,持一种什么样的见解,是非常关键的。 通常人内心平时一直是无明状态,看到善恶是非种种境界时,很难生 起恰当的反应,就像电脑死机或者出了故障一样。这种恰当的反应非常重要,因为有了反应之后,才会去表达。比如对于看到的人、发生的事情、见到的东西等等,我们就会参与到其中的境界里去有所作为,进而自己身语造作的行为会影响到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甚至影响更多的人。反之亦复如是,别人的行为也会不知不觉地 影响到我们。如果我们的思维进入到一个似是而非的逻辑体系和思维模式中出不去,就会充满邪见。知见已经错了,自然而然各种行为、反应也都是错误的。 因此我们学修佛法,必须首先建立起正知见。有了正知见,修行才能走得稳、走得好。 二、积极依靠良师益友,认知学修系统次第 修行误区中的第一种,是因为不了解趣入佛法必须学修并重,而且要遵循一定的系统次第,实践的时候又没有正确的方法导致的。 世间的学问和做事一般都要按部就班、一环套一环地学习和开展,佛法的学修一般也要依循次第,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先修什么、后修什么要清楚,不能盲目地学修。如儒家的《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用佛法的话来讲就是要遵循“道次第”,如《修行道地经》说:“譬如彼月初生之时若小羊角,日日稍大,遂至成满,光明普照,众星独辉,次第学道为菩萨法,……。初发意菩萨,慈念诸十方,如父母子身,等心无希望。渐渐发行迹,如树芽至茎,枝叶节华实,种者功不唐。菩萨亦如是,稍稍奉行道,功德以成满,平等最吉祥。犹若起大屋,平地始基墙,累之令高大,覆盖正圆方,请会亲乡党,饮食作乐 倡,菩萨救众生,度脱以道光。” 又如《中阿含经·七法品》中讲“七车”的比喻:“贤者,复听。昔拘萨罗王波斯匿在舍卫国,于婆鸡帝有事。彼作 是念:以何方便,令一日行,从舍卫国至婆鸡帝耶?复作是念:我今宁可从舍卫国至婆鸡帝,于其中间布置七车。尔时,即从舍卫国至婆鸡帝,于其中间布置七车。布七车已,从舍卫国出,至初车,乘初车;至第二车,舍初车,乘第二车;至第三车,舍第二车,乘第三车;至第四车,舍第三车,乘第四车;至第五车,舍第四 车,乘第五车;至第六车,舍第五车,乘第六车;至第七车,乘第七车,于一日中至婆鸡帝。彼于婆鸡帝办其事已,大臣围绕,坐王正殿。群臣白曰:云何天王,以一日行从舍卫国至婆鸡帝耶?王曰:如是。云何天王,乘第一车一日从舍卫国至婆鸡帝耶?王曰:不也。乘第二车、乘第三车至第七车,从舍卫国至婆鸡帝耶?王 曰:不也。云何贤者,拘萨罗王波斯匿群臣复问,当云何说?王答群臣:我在舍卫国,于婆鸡帝有事,我作是念:以何方便,令一日行,从舍卫国至婆鸡帝耶?我复作是念:我今宁可从舍卫国至婆鸡帝,于其中间布置七车。我时即从舍卫国至婆鸡帝,于其中间布置七车。布七车已,从舍卫国出,至初车,乘初车;至第二车,舍 初车,乘第二车;至第三车,舍第二车,乘第三车;至第四车,舍第三车,乘第四车;至第五车,舍第四车,乘第五车;至第六车,舍第五车,乘第六车;至第七车,乘第七车,于一日中至婆鸡帝。如是,贤者,拘萨罗王波斯匿答对群臣所问如是。如是,贤者,以戒净故,得心净;以心净故,得见净;以见净故,得疑盖净; 以疑盖净故,得道非道知见净;以道非道知见净故,得道迹知见净;以道迹知见净故,得道迹断智净;以道迹断智净故,世尊施设无余涅槃。”(卷第二) 这个譬喻告诉我们,学修佛法依照一定的次第,有条不紊地进行,就会比较稳健。因此在学佛的初始和以后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认识学佛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要达到目标需要经过哪些阶段,自己目前是在什么位置,这样就能明确努力的方向和次第,避免盲目、偏狭和杂乱。 在弄清楚学修佛法的次第之后,还要知道究竟修行要如何修、有什么方法。如果我们没有获得这些修道的善巧方便,那么佛法也很难学好、很难修好。 打坐要有方法,才能入三摩地;念佛要有方法,才能一心不乱;念经要有方法,才能破迷开悟;看经也要有方法,才能够领纳经中的内涵。也就是说,世间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方法的,怎么做人、怎么做事都是有方法的。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条路、八万四千种方法,这些方法都是让我们能够快速、有效地将这颗心纳 入到佛法的轨道上去。如果我们在面对种种境界时,内心不能做到了了分明,没有很强的觉察力、念知力、判断力,就是脱离了佛法的轨道,没有真正同佛法相应,就说明自己的修行还不得要领。 这些善巧方便是不容易摸索出来的,一些人会把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养成的习惯性行为当成善巧方便,自己喜欢这么去 做,习惯这么去做,然后就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修道。这往往是错觉。人的习惯跟人的行为有关系,人的行为跟人的起心动念有关系,人平常的起心动念往往是跟烦恼相应的,所以习惯性的行为并不一定真正跟法相应。特别是习惯性的行为慢慢会成为一个人的性格,比如有些人喜欢静,有些人喜欢动,有些人喜欢看书,有些人喜 欢拜佛,有些人喜欢打坐……自己喜欢的方式,会变成一种习性,成为一种执着,往往就失去正念正知和缘起智慧。 那么怎么建立学修佛法的正确知 见?怎么弄清楚修行的次第?怎么获得修行的善巧方便?一方面要学习相关经典和过去祖师大德的开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寻求和依靠现在的良师益友。在良师益友的指导和辅助下学修,就易于超越自己的无明习气,保证正确、系统、稳速地学修进步。如《大般涅槃经》说:“深自知见行不具足,不具足故求近善友,近善友故乐咨未闻,闻已乐受,受已乐善思惟,善思惟已能如法住,如法住故增长善法,增善法故终不覆没,是名为住。……云何为住?常乐睹见善光明故,以是因缘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等人终不造恶,是名为住,如低弥鱼乐见光明,不沈不没。”(卷第三十六) 三、切实认知修行历程,依止师友长期学修 我们建立起这些正确的认识以后,在学修上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对一般人来说,学习佛法是一个需要长期熏习、渐渐净罪集资、培福养慧的过程,如《(八十卷)华严经》说:“具十自在观世间,以此而升善慧地,以微妙智观众生,心行业惑等稠林。为欲化其令趣道,演说诸佛胜义藏,次第修行具众善,乃至九地集福慧。 ”(卷第三十九)佛法学修不能太着急,欲速则不达,太急了反而可能导致学不下去。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二种误区。 我们可以从共世间的角度来做一 些类比,譬如坐宇宙飞船飞离地球,先要造好飞船,备足燃料,坐船人还要练就强壮体格,然后坐着飞船渐渐加速,当速度达到地球离心速度时,才能顿时超出大气层,自在遨游于太空。虽然飞船冲出大气层是很快速的,但前面飞船的制造、燃料的准备和体格的锻炼等等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乃至飞船的加速也需要一个时间过 程。世间事物的成就大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如庄稼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时间要够,庄稼才能成熟;矿物也是一样,煤炭、石油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成为矿物。一个体育运动员,从小就开始练赛跑,可能练习了十几年最后才能够拿到一次冠军。造器皿也是一样,要去烧制一件瓷器,你虽然懂得原理,但需要时间精心准 备,经过一定的制作程序,才能把它烧成。学佛也同样如此,不是懂得了道理就能马上成就的。一念顿超也是需要足够福慧资粮和因缘条件的,先前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乃至多生多劫的熏修,渐渐才成为上根利器。善法就如同瓶中的甘露水一样,需要一滴一滴不断地累积,从第一滴到最后一滴,都是非常重要的,最终才会圆 满。另一方面来说,通过不断熏修,我们的福慧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最终一定会成就。那种期望自己一下子就能有很大成就的想法往往会落空,甚至会揠苗助长,欲得反失。 另外,在长期的熏修当中,我们的进步往往不是一种直线上升的模式,而是曲线发展的,也就是有时低落,有时昂扬,反反复复,在此 过程中慢慢进步。就像骑自行车一样,我们一般不会总是骑在平直的路上,常常有上坡、有下坡、有平路。当然可能大部分是平路,也就像我们的学修生活,大部分时候平平常常、平平淡淡、平平凡凡。昂扬时不要停止学修,低落时不要放弃学修,不论顺利还是挫折,都待之以平常心,平稳学修,才是真正功夫。 如何在平常当中修行呢?祖师讲“生处能熟,熟处能生”。“生处能熟”就是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比如对一件不会做的事情,我们努力去做,渐渐就熟练了。修行对于我们来讲本来也是没有经验的,经过不断熏习,慢慢熟悉了。等到我们事情会做了,佛法也熟悉了,就又要“熟处能生”。这是什么意思呢?就如同儒家讲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对于每天接触到的佛法,都要把它当成是第一次遇到一样,都是最新的。不能认为过去听过的佛法,我已经知道了,不愿意再听 了;也不能觉得在寺院里就是上殿、过堂、诵经、出坡、学习,每天都是这些,久了就没有味道了,其实随众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比如说,寺院里规定几点起床、几点上殿、几点过堂、几点出坡、几点上课,只要你照着去做,不迟到,不早退,与众和合,身心安稳,就是成就持戒;你每天坚持这么做,而且念兹在兹、全心全 意做,就是成就定;你每样都如理取舍、认认真真地做好了,就是成就慧。随众的过程中,戒定慧的功德就都能够得到成就。它看起来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但要真正做得好也是很不容易的,这其实是一种很高的修行。单单以每天过堂来说,如果能做好随众食,就会有很大的利益。如《沙弥律仪要略述义》说:“古云:随众得 解脱,而有八义:一、声板即赴,不懈怠故;二、供养现成,得省力故;三、作平等观,无人我故;四、息诸戏论,存正念故;五、如法观想,深入理故;六、不偏众食,绝疑谤故;七、甘苦同受,无拣择故;八、起止威仪,不放逸故。若不随众,则不解脱可知也。”(卷下) 其实佛法就如同阳光、雨露、空气和 水一样,我们时刻不能离开。就像饮食滋养我们的色身一样,佛法是滋养我们法身慧命的。我们一两餐不吃饭还可以,七八天不吃,就活不下去了;学修佛法也是一样,半天一天不接触还可以,两三天不接触就会出问题,长期不熏习,正念正知就会失去。佛法是对治烦恼的,天天跟佛法相应,跟吃饭穿衣一样,烦恼自然就会减 少,智慧慢慢就会开启,就会渐渐走向解脱。 因此学修佛法时,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用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像跑马拉松比赛,刚开始就 冲得很猛的人往往没有好成绩,那些拿金牌的一开始可能是平平淡淡的,到后面的阶段功夫就来了。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长时间的累积,要长长久久地走下去,功夫才能有大成就。如《禅林宝训》说:“灵源曰: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蓄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学者果熟计而履践之,成大器,播美名,斯今古不易之道也。”(卷第二) 刚才提到,我们修行的状态会出现起伏,心力有时会 高,有时会低,特别是在业障现起的时候,心力低沉,缘不到佛法,事情也不想做,干什么都觉得没意思,这就进入了“危险期”。这时候该怎么办呢?一方面靠自 己祈求,另一方面要靠别人的鼓励。有的人障碍大的时候心力一点都提不起来,连佛菩萨也不想去拜,祈求心也生不起来,那怎么办呢?就要靠别人给我们帮助,这非常关键。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得到别人的救助,就会“死去”。这跟去医院看病一样,我们病重的时候,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抢救,肯定就会死去。学修佛法的路上肯定会反反复复,但是不能掉到万丈深渊里去,掉进万丈深渊就会丧命。也就是说,这种波动允许一定的幅度,但是不能退得太离谱,它有一定的底线。退的太过头 了,功夫就废了,元气就恢复不起来了,人就死了。这个时候,就需要靠善知识、同行善友的帮助,就如同生了重病要靠医院、医生、护士一样,因为医院里才有齐全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医生才知道如何治疗我们,护士才会给我们打针吃药,我们才能得救。学修佛法也是一样的,要看你在最困难的时候,能不能得到师友的救 助。 那我们能够得到师友救助的因在哪里呢?一方面平时要多关心别人,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主动去提供帮助。多造这样的善业,将来自己遇到困难的时 候,也就容易得到帮助。另一方面就是对师友的信心,相信善知识能救我们,同行善友能帮我们,这是最根本的因素。否则即使是师友主动来关心、拉拔我们的时候,自己缺乏信心,我们的手却不肯伸出来,那也是没有用的。对师友的信心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这一点是共世间的。比如两个人,他每次给你讲的都是实 话,每次讲的话对你都是有帮助的,那么久而久之你对他就很信任了。因此修学佛法的人必须敞开自己的心扉,与善知识、善友多做真诚的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友缘,不断增强彼此间的信任感。 这种信任感逐步在自己的内心当中累积,慢慢就会变成一种信念。就像小孩子遇到困难马上就会找自己的父母,学生遇 到不明白的问题就会赶紧去找老师一样。也就是要在我们的心中形成一种信念:我修行上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都可以而且应该去找善知识、善友,他们是我的依靠。有了这种信念之后,也就可以说对于师友产生了比较坚定的信心。 有些人信佛学佛,偏重于理论上的推演,其实对于佛法、善知识、善友真正的信 心并没有建立起来。理论上讲来讲去,自己做不到,并且因为自己做不到,同样会用这样的眼光看别人,认为别人也做不到。其实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有一天,你开始怀疑佛法是不是很可信,是不是不灵验,觉得别人好像也跟自己差不多,也没什么佛法可言,那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做一个很简单的比较就可以知道 这种想法的错误所在:为什么在两三个月前,甚至在一周之前,你会认为别人修得很好,自己也很好,难道说过了几十天乃至于几天的时间,所有人的修行都退步了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怎么会你退步了别人也跟着一起退步,你进步了别人也跟着进步呢?这只是自己的一种认识,是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待别人、认识别人。别人 真实的功夫、境界我们实际上往往是不知道的,就如同初地菩萨不知二地菩萨的境界,二地菩萨不知三地菩萨的境界一样,除非我们比别人高出很多,才容易看清别人实际的功夫。 我们对佛法不相信,对善知识、同行善友不信任,都是极重的业障。所有的佛法都是建立在信心基础上的,我们信心生不起来,就说明 内心中还有很多的疑惑。这些疑惑就是我们的业障、烦恼障,就是内心中最大的问题,我们千万不能把它当成是正常的,认为时间长了就会自然解决,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内心中已经有毒、有障碍了,就像计算机里面感染了病毒一样,如果不去消除它,时间长了,不仅不会好,还可能影响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去忏悔业 障、集聚福慧资粮,慢慢信心才能够生起来。如果不去集福养慧,不去忏悔,生起信心就很难。集资粮和忏悔是一体的两面,从正面来讲要去集资粮,从反面来讲要去忏悔,这都是要对治我们内心的问题。内心的问题对治以后,信心才能够生起。信心生起后,学修才能够一路相应下去。 四、认知依正不二道理,积极营造增上环境 正如上面提到的,学修佛法需要善知识、同行善友的帮助和保护,也就是说学佛需要一个增上环境。没有增上环境的话,就很难使修行稳定地相续下去,因此我们学佛修行得到师法友不间断的摄受是很重要的。个人的修行是正报,增上环境是依报,正报是不能离开依报的,依报正报不二。现在很多人喜欢自己一个人修行,不 去管环境,是很危险的,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三种误区。没有师法友团体的呵护,一方面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得不到帮助和指导,很难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长期走下去;另一方面,修行往往不是一生、两生的事情,如何能够使我们的修行在无限生命中生生相续、稳速进步,增上环境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就像世间读 书要有读书的环境,生活、工作都要有相应的环境,修行也是一样。因此很重要的,就是要去营造一个修行的环境,能够让自己在修行上不断进步。环境是靠人来营造的,如果没有刻意去营造增上环境,那么依报被破坏之后,人的正报也持续不下去。所以无论出家人还是居士都要培养这种观念,要从更长远的时空格局上面来认 识修行与环境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这样的例子:有的人在学佛之前就表现出某些修行的习气,一接触佛法就能生起很强的信心,甚 至于很快就会出家,但是他们并没有出生在信佛的家庭里,遇到佛法的时间也比较晚,在世间也受到了一些染污。这说明他们宿世一定修习过佛法,有很好的善根,但是欠缺的就是增上环境,在前半生很长的时间里接触不到佛法,善根没有办法得到启发,没有能够很早出家,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光阴。原因何在呢?就是过去生虽 然自己在佛法上有一定的用功,但是在增上环境方面营造得不够,缺少这方面的福德因缘。业都是辗转增上的,不论是师友还是父母,都不可能无缘无故在一起,都是有过去生因缘的。我们想要下一生还能继续做人,并且遇到佛法,乃至投生到信佛的家庭,很早学佛和出家,这一生就要努力营造好自己未来修行的增上环境。 增上环境如何去营造呢?就要多造跟师、法、友团体相应的业,让这个业成为自己生命中的重业。如《俱舍论颂疏》云:“于识心中,虽带众多感当来果所有种 子,然此业种略有三种,能先引果:一者极重,譬如负债强者先牵;二者近作,如临终时逢善恶友所起善恶,便先引果;三者数作,谓一生来其数作业,能先引果。故经部师有此颂曰:业极重近起,数习先所作,前前前后熟,轮转于生死。”(卷三十)在未来的生命中,重业会先感果,这本身就符合业果的原理。至于下一生遇到团体早或晚、是否清净圆满就跟每个人具体的努力有关了。 我们要造作与团体相应的业,首先就要认真培养团体意识,将自己的别业融入团体的共业 当中。这就要了解、学习团体的宗旨理念和目标。宗旨理念是概念性的,目标则是对于宗旨理念的具体落实和实践。只有了解了团体的宗旨理念和目标,知道了团体的发展方向和所作所为,才能建立起修行的目标。也就是说,要将个人的修行放在团体发展中去考量,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其次,要很努力地为团体付出,积极主动地承担团体的各项常规护持事务和弘法利生事业,在承担中广积资粮。我们今生努力地去护持他人、传播佛法,将佛法带给更多的众生,未来就会感得更好的增上环境。 五、认识把握远离分寸,善巧对境做事修行 有的人对于念佛、打坐、持咒等修行方式比较相应,认为这才是真修行,但谈到对境、做事却不习惯,甚至会有抵触的情绪,觉得这跟自己的修行没有关系,认为对境做事不是佛法,或者是浅近的佛法,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第四种误区。 其实对境、做事与修行并不矛盾,我们应当从比较广泛的意义上面来认识修行的概念。一方面,通过做事来护持团体,本身就是在积累依止团体的资粮,这是我们能够长期在团体中修行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与念佛、打坐等离境的修行相对应,对境做事、历事练心本身就是一种更加广义的修行。因为所有的佛法都是对我们 内心的一种训练和调伏,这种训练和调伏不仅仅是让自己不起烦恼,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去面对外在人事的具体境界,有没有承担心和动力。如果学到最后越来越没有承担心和动力,佛法就会学错,就会离大乘越来越远。修行想要有成就,必须要有承担心,能够去挑担子。如果觉得做这么多事情很苦、很麻烦,做个出家 人不要把自己弄得这么苦、这么麻烦,这样下去就会增长乐简畏繁的二乘习气,乃至只是随顺好逸恶劳的世俗恶习。 小乘行者“少事、少业、少希望住 ”,但求今生速脱生死苦恼,不求无限生命中广度众生,因此所做、所修、所求都会比较浅狭,但也不是不做事,更不是不对境,如唐朝道宣律师《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第十四》说:“《五分》:见僧卧具在露地,以不自敷、不使人敷故而不举,亦堕。”(卷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诸杂要行篇第二十 七》说:“《僧祇》:若佛生日、转*轮日、若大会多出幡盖供养支提,若卒风雨,一切共收,不得云‘我是行人大德’等。应随近房安置,不得护房,应抖擞牒 举。何以故?汝等依是得活。若治床褥,打楗椎时不得徐行,当共治补,又不得云‘有德行’。”(卷下)从中看出,佛世时的比丘对常住事、常住物,是非常关心和负责的。佛制比丘要游行乞食,与民众有着广泛接触,受了饮食常常还要应民众请求而咒愿和说法,因此常常对境,在这过程中持戒利人。 当然,佛 法学修,尤其初期学修者要适当远离杂染境界,让粗猛烦恼恶业不现行,以促使安稳学修进步,如《成实论》说:“问曰:行者何故远离?答曰:诸出家人虽未得 道,以远离为乐;诸白衣等处在女色愦闹之中,终无安乐。又若远离,则心易寂灭,如水不扰自然澄清,故行远离。又此远离法为恒沙等诸佛所赞。何以知之?佛见比丘近聚落宴坐,心则不悦;又见比丘空处睡卧,佛则心喜。所以者何?近聚宴坐多诸因缘散乱定心,令应得不得、应证不证;空处睡卧虽小懈怠,若起求定则散心 能摄,摄心能得解脱。又因取相故起贪等烦恼,空处无色等相烦恼易断,如火无薪则自然灭。又经中说:若比丘乐于众住、乐杂言说,不离众故尚不能得爱缘解脱,何况能得不坏解脱!远离行者必能俱证。又如灯离风则能明照,行者如是远离行故能逮真智。”(卷第十四)但远离境界,虽然不会为非作恶,但也不一定是持戒,要缘虑戒法,斗治烦恼,灭恶生善,息世讥嫌,弘护教法,才是持戒,如宋朝元照律师《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释序文》说:“古师所明但不作恶即是持戒,今师不 尔,必约动虑,体达教相,起行防遏,方成二持(止持、作持),安有卧地而名持戒?无记非业,岂得名持?”(卷上)一些学佛者对佛法略知皮毛,尤其对行持根 本所依的戒律开遮持犯知之甚少,而偏重远离,不愿对境做事,往往既非持戒,也无护持团体、弘扬利生的善行,无戒无福,长久下去,定慧修持也会虚浮无力,就落于“嘴里喊的是大乘,心里想的是小乘,行的连人天乘都没有”的糟糕状况,不仅今生对佛法弘扬不能有所贡献,来生是否能得人身也是堪忧。 有的 人持戒修行,不去见人,不去做事,自己关起来,远离有情来修行,往往小乘行都不是,更谈不上大乘。大乘道讲发菩提心,讲所有的功德都是在有情众生身上来实践、圆满的,这很不一样。也就是说我们要修的六度万行这些功德都是要在众生身上才能够获得,如果没有众生,佛也修不成佛。这就要求要面对具体人事的境界, 去培养和增长我们的慈悲、智慧以及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 有的人采取“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觉得看不到就不知道,他不愿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这个心情去了解,因为如果了解了外面事情的话,别人的很多信息就转嫁到自己身上了,功夫不到时就会受不了。比如面对一件事情,这些人持这种观 点,那些人持那种观点,如果我们没有宽广的心胸和格局,听了五花八门的信息以后就会受到影响。而大乘行者要去度人,就必须去承担众生的苦乐,了解方方面面的缘起。《(八十卷)华严经》说:“菩萨如是善巧方便,行于世间修菩萨道,了知世法,分身化往;不着世间,不取自身,于世、于身无所分别;不住世间,不离世间;不住于法,不离于法;以本愿故,不弃舍一众生界,不调伏少众生界。不分别法,非不分别;知诸法性无来无去,虽无所有而满足佛法;了法如化,非有非 无。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安住如化忍时,悉能满足一切诸佛菩提之道,利益众生。”(卷第四十四)《思益梵天所问经》说:“分别知诸法,乐说辩无尽,于无央 数劫,开示法性相。智慧度彼岸,善解阴界入,常为众生说,无取无戏论。”(卷第三)菩萨为利益众生,要分别知诸法:这个是色法,这个是心法、心所法,这个 是色法里边的什么法等等,都能看得很清楚。比如很多事情堆在那里,每个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都需要什么,你要去分别。有些人是思想认识不清的问题,就要给他讲道理;有些则是生活的一些层面需要人去关心,你去关怀关怀,他的心就安了,讲道理反而对方不一定能听进去,就好像肚子饿的时候,你跟人家讲佛法, 他觉得吃饭更要紧一样。 大小乘智慧差别的原因关键就在于愿心不同,小乘行者只求独自寂静安乐,不去广度一切众生。大乘菩萨要度人,就要去对境做事,以种种善巧方便利益人、接引人,菩萨要学五明的原因也在这里。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道理,佛法就很容易学偏。 因此千万不能以一个狭隘的观念去看待修行,一味地去远离境界,弄不好的话,我们连二乘都修不成,会修成很奇怪的一种样子。 当然也不是不要远离境界,出家人的比丘(尼)戒和菩萨戒对此都有很多要求,在家人可受的八关斋戒也要求在斋日“不歌舞伎乐及故往观听”,但所远离的主要 是杂染境界,而不是远离一切境界。不要因为会面对一点点杂染境界,就因噎废食,连护持三宝、弘扬教法的事情统统废弃,更不要什么人都不想打交道、什么事都不想做,只想独自清闲。若作为短期的精进专修是可以的,长期这样或希求长期这样就不行。如同一个重病人不宜吹风,要呆在屋子里养病,但不能因为怕风,就将 屋子都封死,一点气也不透,时间久了,人也就不行了。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人在一个地方闭关修行了12年,出来以后是这样一种状况:第一、他没有力气走 路,走50米都不行;第二、他不知道现在是早晨6点,还是晚上6点,或是中午12点,他没有时间概念。因为他闭关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要去训练把时间忘记掉,否则他闭关就闭不了,虽然他也有表,但搞不清楚几点钟,没有时间意识,所以根本就搞不清楚几点要干什么;第三、他没办法与别人用语言交流,因为他表达不出 来。他闭关时每天就是念佛,基本上不说话,慢慢的连语言表达能力都退化了。他12年都在闭关用功。但这样的话,即使再懂佛法,又有什么用呢?不能去弘法、 领众,也不能写作、讲经,连自己的生活都要别人来照顾,不能自食其力。如果这样去修行,最后会修成一个废人。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关键是要基于解脱道和菩提道的精神把握好远离的分寸,善巧观察取舍,如同儒家《论语》说:“子曰:暴虎冯河(徒手博虎,徒步涉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例如《瑜伽师地论·初持瑜伽处戒品》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延请,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饮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憍慢所 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有疾病,或无气力,或心狂乱,或处悬远,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余先请,或为无间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 废,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为所闻法义无退,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义决择当知亦尔,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或为护他多嫌恨心,或护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请,皆无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宝,及持种种众多上妙财利供具,殷勤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恼心违拒不受,是名有 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舍有情故。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心狂乱,或观受已心生染着,或观后时彼定追悔,或复知彼于施迷乱,或知施主随舍随受,由是因缘定当贫匮,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盗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或杀或缚或罚 或黜或嫌或责,违拒不受,皆无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诸有情类未净信者令 生净信,已净信者令倍增长,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尚不弃舍将护他行,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学所学处,何况菩萨利他为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 学。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可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得名为妙。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恣施家,应求百千种种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求衣求钵亦尔。如求衣钵,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 非亲里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畜种种憍世耶衣诸坐卧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复过是数亦应取积。如是等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制止遮罪,菩萨不与声闻共学。安住净戒律仪菩萨,于利他中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有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 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有情所应作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助伴,谓于能办所应作事,或于道路若往若来,或于 正说事业加行,或于掌护所有财宝,或于和好乖离诤讼,或于吉会,或于福业,不为助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助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有疹疾,若无气力,若了知彼自能成办,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先许余为作助伴,若 转请他有力者助,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如前广说,若为将护多有情意,若护僧制,不为助伴,皆无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有病,若无 气力,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若先许余为作供事。如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欲除其苦,当知亦尔。”(卷 第四十一) 在修解脱道、菩提道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远离的分寸?很重要的一个善巧方便就是积极依靠师、法、友团体,一方面可以得到团体的监督 和保护,犯了大小过失可以迅速向师、友发露忏悔,忏悔则清净;另一方面,依靠团体力量易于住持佛教、弘法利生。依靠师友团体,防治烦恼和做事利人两方面就容易得到很好的兼顾。 六、明确依循正确观念,善巧承担团体事务 我们明确了个人与团体、修行与环境、大小乘的差别等一些重要观念之后,就不会排斥承担团体的事情,也不会觉得做这些事没有必要、跟我的修行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会以一种欢喜心去积极承担。比如说办法会,在几天当中跟这么多人结了善缘,让大家生欢喜心,对佛教产生好感,功德是非常大的。大家回去一传十、十传百,就会普遍改善人们对佛法的看法,就会积累到更多的福慧资粮。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付出都是微不足道的,主要是靠团体共业的力量促成的。如果我们很真切地认同这一点,个人所有的辛苦都不在话下,因为你知道这件事情有意义、有功德,自然而然就愿意去做。反之,如果我们不了解团体的宗旨理念,认识不到这件事情的意义,就会觉得乱,觉得那么多人吃饭、喝水都是问题,觉得最好少来一点人,甚至都不要办这个法会,是有可能产生这种片面认识的。 所以我们要不断去熏习正确的观念:团体对我们很重要,增上环境的培养很重要,在承担当中历事练心,广积资粮,这本身就是重要的修行。 但是我们在承担做事当中如果把握不善巧的话,还是会产生种种的邪见。比如有人说:“事情做多了会导致散乱”,这个观点需要认真辨析。首先,散乱的原因不 在于做事,而在于不能摄心。如果能够摄心专注,做再多事也不会散乱;如果心不专注,不做事也一样会散乱。其次,我们是不是真的“事情做多了”呢?做事情多 不多,一个是看质,一个是看量。质和量是可以衡量的,你一天干了几个小时,干了几样事情,一个月干了多少个小时,干了多少件事情,包括这个质干到什么程度,都是可以衡量出来的。我们可以仔细地算一算,一个人每天有24个小时,学修上面闻思、看书、看经、听磁带、讨论8个小时,生活上面吃饭、睡觉、洗衣 服、洗澡等8个小时,此外还可以为常住工作8个小时,学修、生活、做事完全是可以兼顾好的。但我们现在为什么做不到呢?主要是因为做事效率太低,无形中自 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作为一个学佛的人,至少不应该比社会上一般人的效率还低。如果不是这样,那就要好好去反省:本来一分钟可以谈完的话,你却跟他谈了几十分钟;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你却给他讲了几十句;本来这件事情可以一口气干完,你却把它弄得很琐碎,干一下这里又弄一下那里,说明我们不会合理安排 事情,不会善用时间,这些都是要去学习和改善的。 怎样合理安排事情呢?有“八字原则”:总别、本末、轻重、缓急。要分清楚大事、小事、根本事、枝末事,不能泛化地理解。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有些事可做可不做,有些事根本不必做,有些事必须亲自去做,有些事可以组织大家一起做,有些事可找别人 做,这些关键点必须时时刻刻把握得很清楚,否则就会很累。 如何善用时间呢?比如说我们一天的功课:几点上殿、几点用斋、几点拜佛、念经等等, 这几个时间是公共时间,你把这几个时间固定好,这一天的身心就会很安稳,工作效率自然也就会高。所谓公共时间就是要随众共修的,原则上个人要同大家一起参与,是必须要保证的。除此之外的才是个人时间,你要做的事情就要安排在公共时间以外。如果我们的团体意识不强,不管什么公共时间、个人时间,都是我行我 素,我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最后肯定会把自己搞乱,弄得疲惫不堪。 我们也许会这样想:理论上讲,学修、生活、做事是可以兼顾的,但是我条件 不够,做不到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出家人一旦忙起来,往往早晚殿都难以坚持。如果想修行了,就容易一天到晚喜欢闻思、学修,不愿意忙一点事情,觉得没有意思。这其实都是根源于人的知见——你认为自己不行,没有能力兼顾学修、生活与做事,那就会真的不行。其实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就看你要不要去开发它。有些小庙里的老和尚,一两个人也能把庙修起来,他平时也要照顾客人、做早晚功课、煮饭等等,样样都能挑得起来,很多事情就是自己要不要去干的问 题。一个庙里人比较多,弄不好的话,人的潜力不仅不容易得到发挥,反而会渐渐丧失掉。我们会认为说:我不需要去做这么多、承担这么多,这方面我不行,只要管这一点就可以了,然后找很多佛法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这样慢慢下去,人的心力就越来越不行,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弄不好的话就会变成一个不知道为别人服 务、只知道别人要为我服务的人。 历史上中国佛教四大名山里的寺院都是在深山老林、人烟稀少的地方修建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非常缺乏,古人照 样把庙给修起来了,他们都是很拼命的,最后自然就能成功。现代人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缺乏的就是这种勇猛精进实干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即便天天坐在那里学,也很难学出什么名堂来,因为没有那种勇悍的精神。 七、培养学修大局意识,信解缘起发心弘教 我们学佛修行的动机是要解 脱生死、成佛利生,但成佛利生不是短时期的事,是无限生命中多生多劫要走的路,要成办众多因缘。修行产生种种误区的原因,关键在于对学修缺乏整体性认识。这种整体性的认识不仅仅是对个人修行的道次第而言,还体现在对于个人、团体、佛教,乃至整个社会种种时空因缘的把握上面。前面说到必须把个人修行放在团体 中来考虑,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样地,还必须把团体放到整个佛教的整体当中来考虑,把佛教放到整个社会的背景中来考虑,这样才能够把各方面的事情做好。个人、团体、佛教都是不能孤立存在的,也绝对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且还必须要紧紧同时代发展的脉搏相呼应,这点特别重要。 不论世间法还是佛 法,时间跟空间是重大的缘起。比如春耕,如果该播种的时候不播种,超过两天三天还说得过去,等过了一、两个月,你再种什么好的种子最终都是颗粒无收,因为时节过了。既便勉强发芽,最后仍结不出好果实,那么,所有的翻土、浇水、施肥等工作,就全都白费了。空间也是很重要的,再好的种子放在石头上也是没办法生 长的,即便发了芽也很快会被太阳晒焦。再比如说,只有国家兴旺、国力强盛,在国际上有地位了,你出国在外,人家才会很尊重你;如果你生到非洲一个很小很落后的国家,尽管再聪明再有能力,到外面也不容易受到人家的重视。这就是国家这个整体对于我们个人的重要性。团体也是一样,如果你在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团体当 中供职,走到外面,别人就会很客气,会尊重你;如果不是这样,别人不一定会尊重你。因为如果你不属于一个团体,就是一个自由人,跟团体、跟整个社会没有很深的联系,个人的缘起作用就很渺小。 学修佛法也是一样,如果不了解时空因缘,就很容易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弄不好就会走到死胡同里面去。因此 在修行的一开始就要树立起一种整体观念,把握好时空因缘,将方方面面的事都考虑清楚。只有从整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来考虑,才能知道佛教如何去发展,团体与个人应该怎样做。 因此,关于如何学修佛法,应该建立起全面的、整体性的认识,培养一种大局观念。从个人、团体乃至整个佛教考虑问题都应该有不同 的层面和角度,能够站在整个佛教何去何从的角度去考虑事情,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佛法的殊胜。只为自己学与为整个佛教而学是两种不同的发心,前者是不可能有大气象的。我们在一开始就要培养为整个佛教而学的发心,以佛法的兴衰为己任,以后才会有大的成就。 八、认识佛教时空差别,探求佛教发展方向 佛教流传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在这2500多年里,佛教的发展变化是很大的,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南传、汉传、藏传三大语系佛教。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语系的佛教都有各自的特点。在东亚,韩国、日本的佛教是宗派佛教。例如在日本,有大本山的制度,宗派意识非常强烈,一个教派有大本山,然后一级一 级地往下分到各个地区,有分院、下院等等,人事、财务等都要由大本山来审批。另外,日本寺院与信众的联系非常紧密。一个人皈依在某个寺院后,他的后代就都是这个寺院的户口,家庭收入要按一定的百分比上交寺院,家里有婚丧等事都要请寺院的出家人去做法事,死后骨灰安葬在寺院里。因此,寺院是深深地扎根于社会、扎根于民众的。日本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灭法,非常多的寺院一直保存得很完整,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在东南亚,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的佛教几乎就是国教。长期以来佛教、僧侣在社会上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整个国家对佛教的态度,对僧众的管理教育和文化建设都是一贯的,并且非常普及,能够保证各个寺庙的稳定发展。南传佛教寺院里有护法委员会,很多事务性的工作由在家居士来做,出家人不用去商店里买东西,戒律相对来讲就容易比较清净地持守。在泰国、 缅甸都有僧王,斯里兰卡的三大教派里都有大导师,他们都有很高的威望,能够较有效地领导佛教,处理佛教事务。 在中国的西藏,藏传佛教盛行。藏族本来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佛教传到西藏以后,有了寺庙,藏胞们也就不再到处游走,除了放牧,就是到寺里来学佛法。家里有男孩,也愿意送去出家,所以民众和寺庙、佛教的联系就非常紧密。藏传佛教中有活佛转世制度,对于活佛的教育、培养和对一般人不一样。一个庙里面,最主要的力量都用来培养活佛,并且是从小就去培养。活佛起着凝聚僧团、摄受信众的重要作用,因此藏传佛教在西藏地区比较普及和稳定。 了解不同语系佛教的特点,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这样再去观察、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至于会执着在一点上。 就中国的汉传佛教来讲,已经有长达两千年的历史。自汉代传入我国内地之后,在历代高僧大德的努力下,经过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翻译经典,到隋唐时达到全盛,完成了佛教的本土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各个宗派。佛教实现中国化的原因,一方面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了很好的结合,另一方面,佛教通过不断地调整自身 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与社会各层面互动的力度和方法,因而能够与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相适应。 自唐末会昌法难之后,汉地的佛教就逐渐地走向衰 落。如赵朴老在《佛教常识答问》中所指出的:“隋唐是各宗兴起和极盛时代,会昌法难后,除禅宗外,是诸宗衰亡时代。稍后有天台、贤首的复兴和禅宗的大发展,这可算是佛教复兴的时代,但也没有初唐、中唐那样的盛况。自元代起西藏佛教传入内地,很受朝廷崇奉,但未普及民间,而汉地原有佛教则不及宋时兴盛。有 清一代,汉地佛教没有什么起色,仅可保持原有余绪。” 清朝取消了试经度僧的制度,僧侣群体的综合素质就越来越差。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列 强入侵,国家长期处于动荡、战乱之中,佛教也一直很衰微。虽然清末民初又出了几位高僧大德,努力去复兴佛法,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很多事业不能稳定持续地开展。建国以后又经历了“文革”的中断,改革开放后宗教活动才开始慢慢恢复。佛教真正稳定发展就是最近二三十年,这个时期差不多是近两百年来佛教发展最好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主要注重的是经济建设,现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进一步提倡加强文化软实力 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内涵和外延就更加丰富、宽广了。佛教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何作何为、何去何从,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是需要我们很认真去思考、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要非常清楚,究竟什么样的佛教才是一个健康的、良性发展的佛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近现代,太虚大师针对佛教时弊进 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出“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的主张,并倡导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在那个时候,教内教外的很多人都很不理解,阻力也很大。尽管太虚大 师自称他的改革以失败告终,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做法,实际上都受到太虚大师佛教思想的影响,包括当代台湾几大佛教团体的发展模式,多多少少都可以追溯到太虚大师的佛教思想。 现在的时代背景跟太虚大师那个时代不一样了,也跟台湾地区几大佛教团体当初发展起来的状况也不一样。就大陆佛教来说,一方 面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和文化建设的倡导以及国家的稳定繁荣,更加有利于佛教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阻碍和影响佛教发展的内外因素仍然存在,甚至更加凸显。从外部原因来看,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商品化和拜金思想渗透到各个角落,而且国内小社会跟国际大社会越来越密切相关,各种思想、各种文化、各种宗教交 织在一起,对佛教形成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就佛教内部而言,主要有人才缺乏、思想观念滞后、弘法意识薄弱、寺院还没有形成一套很好的管理模式等问题。此外,一般道场中,出家法师如何能够在庙里安心修行、用功办道,并同在家居士形成良性互动的氛围,也就是依律摄僧、以僧导俗、僧俗配合的修学体系,还有待建立和 完善。 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寺院、不同的法师,可能都会有一些不同的做法,这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去探索、去努力、去改进, 很难说现在就设定好一个模式、一个理想化的方案,一下子大家都接受,并且很快地做起来。这需要在佛教四众弟子和社会各界善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加以总结和实践。 九、把握现前时空因缘,切实深广兴隆教法 如何在“此时、此地、此人”的时空因缘下兴隆佛教?较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道场学修体系建设,培育僧才代代传承佛法 佛法的传承一定要靠道场。古往今来,不论什么宗教、什么教派,都必须要有宗教活动的场所。没有场所,别人就不知道这个宗教的存在。我们常讲承担如来家业,佛陀的事业是靠寺院来传持的,它是三宝具足的地方。一个寺院就是一个道场,是修道的场所,也是一个培养僧才的基地,同时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载 体。至于道场里面这个“道”的具体内涵,就有很多不同的情况。例如在古代有译经的道场,从事经典的翻译,里边有很多的人才;有些道场是专门修行的,比如念佛、坐禅,也有很多的人才;还有持戒的道场、弘教的道场等等。但无论是译经、修行、持戒、弘教的道场,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几乎都是衰微的。很多宗派在唐 朝都曾经非常地辉煌,开宗的祖师一圆寂这个宗派就不行了,要等再有祖师出世,这个宗派才能复兴。因此汉地的佛教在很长的时期里是“祖师型”的佛教。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全寄望和依赖“祖师型”佛教的路子。为什么呢?比如说一个道场、宗派衰落了,按以前的模式,等几十年后再出来一位祖师,就会再恢复、兴旺,整个佛教也可能因此而兴盛。但现在的时代与过去已经很不一样了。过去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农业社会,家族、社区属性强,人员流动性 小,接触的人、事相对局限。现在不一样了,现代社会是一个剧烈变化的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形态乃至自然界的面貌,传统的家族、社区瓦解,人的流动性很大,接触的人、事和信息非常多。现在一天之内出来的新知识、新事物不知道有多少,过去的一年乃至十年都很难相比。一个道场、宗派衰落了, 在现代社会中往往就会被社会洪流吞没,难以从内部再有祖师成长起来。 所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使一个道场里面的佛法能够代代相传,这是非 常关键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不能代代相传,老一辈往生了,佛法传承也就断了。因此必须把培养人才放在第一位。这就必须建立正法僧团,僧团必须 要清净、和合、增上,要有很浓厚的学修氛围,并且还要有一定的规模。比如,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学,都是名师荟萃、学子云集,所以它才能够持续不断地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经久不衰。一个寺院、僧团也是一样,必须要有很多人来学,并且要一代一代不断有人进来学,佛教才是有希望的。如果只有少数人自己学,就显示 不出佛教的作用,很难对社会产生足够的影响力,乃至佛教的存在都体现不了,更不要说长期持续的发展了。 过去一些好的道场,住众很多,能够去寺 庙的人,三百六十五天都可以在那里用功学修。这样,它就会有强大的力量在社会上扎根,这个地方就成了一个灯塔。人家看到这个庙,就会说佛法还是兴盛的。例如当年印度的那烂陀寺,有法师一千多人,学生八千多人,出家人在里面天天学习经论、修行用功,才能有那么大的气象和影响。 因此一个好的道场应 该成为出家人学法、修行、育僧、弘法的场所,僧人要以学修为主,大部分时间都要修行、研究经论,同时配合以历事练心。僧团要以持戒为根本,并且要有一套完整的学制,形成一个学修体系。对于准备在这里出家的在家居士,首先要进行比较严格的考察,对于佛法要有纯正的信仰,对出家修行要有清净的发心,还要能够吃 苦耐劳。这些人进入僧团后要有人按部就班地引导,并按照次第学修。与社会上的学制不同,僧团的学制应该是终身的。从净人到沙弥再到比丘,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修内容。同时,对整个僧团而言,既要有大家共同的学修内容,又要能够根据个人的特点及发心因材施教。到了一定的阶段后可以在某个方向上专门 地深入,还可以到国内外其他道场短期参学访问。现在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交流对话的时代,各个宗派乃至于各个语系佛教的精华都可以汇集在一个道场里面,就像印度的那烂陀寺,不仅僧团的数量庞大,里面各个学派、各种观点都有,这就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佛法的殊胜,而这一切最后都能够汇归一佛乘,这样就能 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更广泛地度化众生。 总之,僧团学修的这一整套模式就像一个大熔炉,需要一道道工序来加工,是金质材料,经过培养就成为金 器,是银质的就成为银器,是泥质的就成为陶器……无论材料如何,皆可成器。制造模具的过程就是培养人,目的要非常明确,做到有的放矢,对每个人都要负责, 根据他的根机、年龄、素质等培养到相应的程度。 僧团的学修体系中,要配合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僧团的正常运作。现代社会非常讲究管理制度, 无论世出世间的任何一个团体,如果没有制度,就会导致混乱。传统丛林里的清规、规约都是比较简单的,是从过去的宗法社会中产生出来的,适应当时静态的农业社会。现在是一个动态的商业社会,要建立起适应这个时代的僧团管理制度,就要对佛教的戒律以及佛教戒律在中国的演变所形成的清规,乃至现代社会的种种管理 体制进行研究。制度的建立要能够体现佛教戒律的羯磨精神,对于自己的修行应如何,对人、对事、对物应该如何,都应该给出必要的明确规范。 与世俗管理制度不同,僧团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要保证出家人用功办道、修证佛法,因此不能把世俗上物质的奖赏、处罚方式应用到佛门里边。出家修道本身就是要放弃物欲,成就三无漏学。如果修行好就多给一点物质奖励,不守规矩就扣钱,其结果必定导致人的物欲越来越膨胀,就和修道的精神背道而驰了。 另外,制度本身要能够使僧团形成比较和睦的氛围,促进僧团的和合增上,凝聚僧团的共业,并进一步以僧导俗,把带动居士的工作做好。这就要求规范僧团的伦理,每一个成员都能够遵守伦理,僧团就能够有序和合。 僧团的伦理有两种:依戒别高低的伦理和行政伦理。依戒别高低的伦理是以受戒的程度来区分,即比丘、沙弥、净人三个层次。同一个层次里按照受戒的先后排序,即依戒腊。上殿、过堂、诵经、布萨等宗教活动的位次都要依着戒腊来排序,下座对上座要恭敬、学习。行政伦理即依行政职务的高低,在做事时就要依着行政 系统,下位服从上位,清众服从执事。两种伦理各有适用的场合,不可混淆,也不可执此废彼。同时,上座对于下座要关心、引导,执事对清众要以身教为先,不可有权力高低等世俗心态。总之,僧团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安立好自己的角色,敦伦尽分,一个僧团就能够有很强的和合力。 在僧团与俗众的接触上,必须 要保持距离,要有专职的执事法师负责有关居士的事务。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僧众不与居士接触,不得与居士联系,也不要去了解居士的信息。如果刚出家几年,又 能说、能写,与居士接触多了,不知不觉心就会收摄不住,是造成僧众道心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出家人如果心不在道,就非常危险。在男众道场,在与女众的接触上,尤其要严格,这样才有利于僧众戒律清净,安心办道。一些女众来到寺院后,会称赞有一定修行功夫的出家人,比如很用功、有修行、威仪好,等等,在不知不 觉中就会多说话,渐渐地就专爱找某位法师说事、办事,或者送供养,种种关心,或者帮着洗衣、做饭、买东西等等。与之接触的僧众虽然刚开始都是好心为公,但常常来往就容易产生情染,不知不觉间就会影响道心,乃至舍戒还俗。因此在寺院里,居士的请益要由僧团统一安排,不能专找某位法师,这样才能够防微杜渐。 完整的僧团学修体系和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僧众能够长期持续在佛法上用功的有力保证,不仅是让现在的人,而且能让以后的人都能够在这个道场里一直往上走,这样佛法才能够经久不衰。 (二)系统引导居士学修护持,形成僧俗良好配合体系 除了建好僧团以外,佛法要在人间扎根和弘扬,要一个一个层次地在社会上推广,还需要在家居士与僧团之间有良好的配合。僧俗二众不可分离,出家众是住持佛法,在家众是护持佛法,这样才能去带动更多的人。否则的话,出家人要做很多居士的工作,甚至做很多俗人的工作,而俗人做很多佛教文化的工作,甚至做一些信 仰的工作,角色混乱错位,对大家都有损害。出家人是精神的导师,他的重点必须是在佛法的学修上面,通过自己深入的用功实践,把体验到的佛法内涵传递给在家居士乃至于社会大众。在家居士透过财敬供养等资源护持僧团,栽培福德资粮,同时通过依僧学法,滋养法身慧命,并以在家身份的方便之处配合僧团做各项弘法利 生事业。 因此出家人与居士必须要有良好的的分工配合、各司其职,并且要形成一个和合增上的团队,凝聚起强大的共业,这样才能够真正将佛法事业做得深入、广大。现在这个时代是网络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要网络化,所有的一切都要像网络一样联成一体,孤立肯定没有力量。社会上不管哪一个行业、团 体都很强调这一点,这其实就是共业的力量,联成一体就变成共业。如果我们佛教徒所做的都是各个不同的别业,那力量就弱,就没有办法去广泛地影响社会。 历史上中国汉传佛教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善男信女们都只是到庙里来烧香拜佛求财保平安,在家信徒同寺庙的联系不紧密。因为在汉传佛教的信众当中,真正懂佛法的只有少部分,民间老百姓们所认识的佛教,几乎都是一种拜拜的佛教。拜拜的佛教结合了中国儒家孝道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佛事上,比如水陆、焰口、普佛,所 有的经忏佛事都是中国儒家伦理在佛教里的体现。在民间大家对佛教的认识就是这些,都是一种人伦关系维系着社会当中的现世利益,而对于佛教的终极信仰,解脱、成佛的内涵,大部分人都不清楚。 因此,要形成僧俗配合传持佛法的模式,就要切实加强对在家居士的教育引导。僧团对居士的教育必须要有体 系,要有针对性,而不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式的结缘弘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结缘的层面,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配合僧团的居士队伍。比如说,一个山上的树苗全部都烧焦了,我们要去把这些树苗救活,只能一棵一棵地浇水,并且必须天天去浇,树苗才会有希望救活。如果有时大量浇,有时不浇,而且每次将有限的水 泛泛地铺洒,那就不仅浪费水,而且树苗一颗也救不活。也就是说任何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力量用到最关键的地方。因此要有系统、有重点、有步骤地培养居士。如果僧团能够聚集和培养出一批对佛法有真正虔诚信仰和一定福德智慧的居士,愿意依止僧团、护持僧团,他们就能够真正配合僧团做弘扬佛法的事情。 因为居士们在社会上联系的面比较广,以居士的身份走到社会去也比较方便,这样就容易让佛法深入社会。 出家人修行、用功,在法上提升,并引导在家居士护持僧团,然后僧俗配合弘扬佛法,这个体系非常关键。有了这个体系,佛法才能够代代传持,发扬光大。 (三)契合时代接引社会大众,建立佛教生存发展基础 有了僧俗配合的体系,我们就要以道场为依托,向社会大众广泛地弘扬佛法,这不仅是佛教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佛子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佛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危机也很严重。我们必须努力去普及佛法教育,广结善缘,扫除教盲,不宜也不能紧闭山门。现代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日新月异,处在剧烈的变化当中,如果我们不去弘法,再过几十年社会上很可能连佛教生存的空间都没有了。整个佛教就像一只大象一样,我们每个人、每个寺院就像大象 上的一根毫毛,毫毛要存在,必须大象的皮要存在。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要存在的前提是这只象必须要活着。如果整个佛教都灭亡了,一个寺院、一个修行人肯定难以继续佛法学修,更谈不上度人。 对于僧团而言,弘扬佛法与自身的学修并不矛盾,而是一体的。不论是整个僧团还是每一个僧众,都应 当具备深、广两个方面。没有深就不能广,内充才能外显,只有在佛法上深入地用功,才能够将所体验的佛法带给别人,所弘扬的就是我们自己所学所修的,而不是文字理论;反过来讲,没有广也不容易深,譬如打一口很深的井,如果井口不开得很广的话,也不可能打得很深。当佛法普及到一定的程度,各方面基础稳固了,人 才也有一定的数量后,才容易安稳地步步深入学法。现代社会当中,人们对宗教、对佛法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如何让整个社会、广大民众都了解佛教、学习佛法,乃至实证佛法,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整个时代潮流都在求发展,这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人欲望的一种扩张。实际上人的欲望是难以 满足的,有了芝麻,还想尝西瓜,特别是现代商品经济就是要刺激人的欲望,以消费推动经济,就像火受风吹,愈烧愈旺。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心里就不能平衡,就需要另外的力量去平衡自己的心,让自己平静下来,否则心绪昼夜不宁,时常处于一种躁动的痛苦当中。很多人有钱、有地位,却很难体会到吉祥和谐的心境,因 为他总是有担心的事情,总是有不如意的事情挂碍在心。这时候就要依靠宗教的力量,才能达到内心的自我平衡。 如何广泛地弘扬佛法?这就要考虑怎 么样既能保持佛教原有的精神,又能够体现时代性,让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都容易接受,也就是要契理契机。契理就是要契合佛理、符合佛法,如果走了样,就不成其为佛法了;契机就是契合闻法者的根机,如果不契机,讲出来的东西就没有人听。比如对一些老公公、老婆婆,说“回去好好念佛”就可以了,不用讲太多;如果 对知识分子,就需要讲道理。知识分子受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很深,就要向他们诠释佛法是什么,佛法要解决什么问题,佛法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说清楚,就不足以让他们相信;但是他们一旦信了以后,就不会轻易改变,以后就可以为佛教做很多的事。因此弘法者不仅要广学多闻、深入用功,还 要了解众生的习性和社会问题,几个方面缺一不可。 除此之外,在操作层面上,还要有多元化的弘法手段,要面对更广大的人群,更多地广结善缘,善巧方便度更多众生。这就要调整观念,用符合时代因缘、适应社会需要的方式去弘扬佛法。 传统佛教是在古代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存在的,那时是以农立国,国民的主体是农民。在农闲的时候,农民就可以到寺庙里来听经闻法,所以寺庙也比较容易服务当地的农民群众。现在不一样,现在是工商社会、信息社会,生活规律、空闲时间跟农业社会大不相同,要面对更广大的流动人群,就不能只靠传统的方式。例如办法 会,一年办几次,一次几百人,一年也只能接引数千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重复计算的。中国有十几亿人口,要广度众生,就要利用高科技,单靠人力是不够的。现在是信息时代,就要借助信息技术很快速地把佛法传播出去,让各阶层的人们都能够听到正法之音。用传统的办法,他们是很难接触到佛法的,可是使用网络传播, 就能做到方便快捷、无远弗届。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这样,对整个时代的因缘了解了,事情才能做好。农业时代靠农耕,农耕的时候靠人力,人多好办事,种田人多很快就干完了;工业化时代靠机器,讲科学,机器越先进干得越好;后工业化时代讲究信息,你有一个信息,怎样把它传播出去,让大家知道、接受,这样才能成 功。佛教的发展在弘法的方式、方法上也应恰当地与时俱进,其它宗教以及社会各领域、各学科都要靠信息传播,如果佛教不借重信息传播,很多人都不知道佛教的存在,还有很多人要么觉得佛教是一些神话,要么觉得佛教很世俗,要么觉得出家人消极避世,种种的误解都会有,那我们还怎么来造福社会、广度众生呢? 所有宗教的出现都有时空因缘,离开这个时空因缘,这个宗教就不能存在。在这个时空因缘下,就必须要以民众容易接受的形式存在,我们要有越来越多的方法,要不断去创新,不断有新方式出现。 比如说印佛经,现代人佛经很难看得懂,而对于在生活中体现佛法的书籍,人们就喜欢看;再比如办法会,传统型的法会只能适应一部分人,要更广地接引众生,就可以与社会团体合作,在寺院里办几天的活动,让人们来体验生活、听讲座,包括佛教的和传统文化方面的等等,还可以请一些社会上的知名人士来开设讲座,并 且把讲座制成VCD来流通。要打开思路,不一定让参加活动的人都信佛教,只谈宗教,很多人不一定接受,或认为与他没有关系。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就会有更多的人感兴趣。如果他能够认同佛教文化,即使没有皈依,也可以起到护持的作用。 能不能对社会现实问题作出回应,也是普及佛法的重要层面,否则容 易给人造成一种“口惠而实不至”的印象,不能实际解决具体问题,那如何体现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如何让社会认可佛教呢?众生的苦都是很现实的问题,精神上 的苦,物质上的苦,现在的苦,未来的苦。如何通过佛教的力量帮助别人安顿身心?未来的苦我们可以靠讲佛法,回向功德,但更多的是现实层面的苦,比如发生灾难、物质上穷困潦倒、缺衣少食、失学、被遗弃等等。你跟他讲佛法,别人就不容易听进去,这时候就需要物质方面的力量。“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与众生 结好善缘,再讲佛法他就容易接受。在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救济等方面,也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开展。 如何评价一个人、一个团体成就的高 低?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盖棺论定”,也就是说我们这一生的所作所为,要由今后的人、未来的人给予评判,评判这个时段你为佛教做了什么,为社会做了什么。我 们不能说:“我做了很多事情,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只要做了,自然就会被记载:你办过什么活动,弘过多少次法,讲过多少经,培养过多少人才……这些没有 的话,讲什么都是空话。如果有了这些实际做出来的事,才是真真实实为佛教、为众生考虑。 十、树立广大生命格局,改过从善传承佛法 人生是很短暂的,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佛法却是永恒的,要用短暂的人生去传承永恒的佛法,就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仅仅是为自己活,还要为很多很多人活,不仅为现在人活,也要为过去人活,要为未来人活,如同宋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怎么 为过去人活呢?把过去佛陀、祖师大德传下来的那些好的东西去学下来,就是为过去人活;我们学好了,再把佛法用出来,传播出去,利益天下苍生,就是为现在人活;要让佛法灯灯相续,绵延不绝,利益千秋万代,就是为未来人活。我们为现在人、过去人、未来人而生活,尽心尽力,改过从善,传承佛法,济世利人,这样的 话,我们的生命格局就非常宽广,生命的内涵就极其丰富!不愧为人一生!不愧学佛一场! ---------------------------------------------------------------------------------------------------------------- 更多XC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争强好胜,从早到晚,贪财、贪色、贪名、贪利,什么都要,实际上临死的时候,一样也带不走。也许你认为“我现在还没死”,那是你一种错误的想法。你每天晚上睡觉,睡着就是小死了一回。你睡着的时候,这世间哪一样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睡熟了,人家把你的身体抬走,你都不晓得,这跟死有什么两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