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法师:缘起性空


2014/9/4    热度:595   

梦参法师:缘起性空

 

  诸位善友,昨天苏护理长提到“缘起性空”,希望我能解释其中的涵义,这个题目的涵义非常的广,可以用许多经论来解释,因此我就依这些年来所做的笔记,总结来说“缘起性空”,其中可能有说错的,说错的部份还请大家纠正。

  佛法最基本的原理,或者佛法主要的纲要,就是“缘起性空”。“性空”本身就是佛的法身,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具足的佛性,每个人都有,这是佛教中最究竟的道理。总结佛所说的法就是“缘起”。

  在印度,要造塔、修寺庙或者塑佛像,都会安一句缘起的偈子,这句偈子的内容是什么?是“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佛说,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起的,即使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所遇见的人、事,这一切都是因缘生的。

  这句偈颂说的就是法身,要是有众生能够了解,就会明白因缘的意思,也能明白一切佛法的涵义;如果不了解因缘的意思,那么对于佛法就是还没有入门。我们有时候把佛法总说为因果,也就是善恶因果,不论善法也好,恶法也好,一切的因果都是缘起的。你懂得“缘起性空”的道理,就能明白业果。

  有人会说自己业障很重,我经常引证的话是,业果要是不定的,就没有因果了,随时可以转化的;假使业果决定了又不能转的话,那么众生就不能成佛了。因此过去的大德有这么一个比喻,也就是所谓的“二水相投”,一边是热水、一边是冷水,如果热水多、冷水少,把冷水倒到热水里头去,冷就变成热了;如果冷水多、热水少,你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热水就变成冷水了。这个比喻的涵义就是说,按照你的修行跟闻法开悟的程度,来转化你的业。

  我们根据这个涵义来看因果,因果就是缘起的,但是“缘起”这个名词在各各经论上翻译的很多,或者说“缘起”、“缘生”,或者叫“因缘”、“缘聚”都可以,名词不同,但涵义都是一样,一切法所依赖的东西是什么?是缘起。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看见的一切现象,只要是眼睛能见得到的,耳朵能闻得到的,舌头能尝得到的,身体所能接触到的,意念所能想得到的,全是缘起的。

  在〈俱舍论〉上讲,种种因缘的和合,能令诸法聚集生起,这就是缘起;而因缘和合的,能令一切的形、色,所看得到的、所能理解得到的,都集聚而生起,这就是缘起义。缘起的意思就是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的种种现象,你所看到的一切现象,全是因缘和合的,就是缘起和合。

  在《解深密经》中是说依他起,一切诸法都是因缘起的,叫依他起性,这就是缘起的基本原理。

  在《阿含经》里头,这是最基本的教义了,多处经文说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种涵义就是说,此若有彼也有,就是因缘生,此要是无彼也无。缘起的大意是这样子,但是条件要是没有了,缘要是没有了,就灭了。缘能生,缘能灭,缘起能生,缘去又灭,这就是形容一切的事事物物没有自己的体性,仅仅是缘生而已。

  在《杂阿含经》第十二卷,佛说:“缘起不是我所做的,亦非愚人做。”缘起不是哪个人做成的,不是创造出来的,不论佛出世或者未出世,缘起永远如是,这就是缘起义。“由缘有故有,由缘无故灭。”这个法则是不变的法则,这就是佛教最了义的定义,是不能转变的,不论佛有说、没说,前佛、后佛,一切都如是。

  又有一部经叫《分别缘起殊胜法门经》,依这个缘起,是没有造作意的,不是谁造作的,一共有十二义。有的是因生,有的是离有情,有的是依他起,有的是无动作,有的是性无常,有的是剎那灭,因果相续无间断,种种因果、种种类别。在《分别缘起殊胜法门经》所解释这个缘起义,是依照这十二种的道理来解释的。“缘起”的意思大致是这个样子。

  华严宗四祖澄观大师,也就是造〈华严疏钞〉的清凉国师,他在〈疏钞〉里也说“缘起法”的涵义。他认为缘起诸法,必具诸缘的条件,依着这个诸缘的条件,互遍相执,这一缘执着那一缘,那一缘执着这一缘,这个缘也存在,那个缘也存在,具存无碍。所有的异体,异体就是不同的体,“异体相入,异体相即,体用双用,同体相用,同体相即,具入无碍。”这个涵义是华严的境界,我是引证华严的缘起义,把清凉国师注的这段文念给大家知道。

  我们一般认为《阿含经》是小乘,《华严经》是最究竟的大乘,可是不论大乘、小乘,缘起之义是相通的。我们现前的生活以及所接触的事物,那就是“异体相入”,我们的体不同,互相入,我即是他,他即是我,都是缘起的,这也就是“缘起义”。

  “同体”,说我们同是人,算是“同体”,我刚才说人和畜牲就是“异体”,“同体”、“异体”,可以作多种的解释,这都是因缘所生的法,因缘所生的法没有自体可言的,没有体性的,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繁琐。《华严经》就是这个涵义,地球上的一个微尘,就可以包括地球上所有的微尘,这就是“同体”和“异体”的玄义,也就是“以简示繁”,运用很简单的事物来表达很复杂和繁琐的义理。从任何一个原理、规律或者角度来看问题都是一样的。

  从缘起法看缘起的一切法则,大略的依四种涵义来解说。澄观大师的四种涵义是很深的,我用我的意思概括一下,把它简略了,使大家也能懂。

  第一是因缘和合的生诸法义,因缘和合了,才有一切的世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在此地来讲,出世间法也是生灭的,除了性体之外全属于生灭的;生灭的就属于有,不生灭的法性就属于无。但是这种涵义非常的深刻,就是因缘和合而生一切之法,但是生起一切诸法的又是什么道理?因缘和合了,这只是现象,这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什么原因?依什么条件生起的?就是这个涵义。像我们人类就要具足很多条件才会有的,不只是因为父母生了我,在缘起的意思不是这样讲,因为你是地、水、火、风四大所组合的。

  在《楞严经》上,则是由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缘成,才会有一个人!父母是缘,不是能生的,父母只能够助成,不是生起,这一切现象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因缘和条件。“因”,就是生起的根本,就是内在的条件。“缘”,是辅助的、外边的条件。内外和合了,内里的作用跟外边的作用结合在一起,就成功了,就生起了。内里的条件消失或是外边的条件消失,就没有了。哪一个力量强就为因,哪一个力量弱就为缘,当内外因缘集合起来所需要的条件具备的时候,一切诸法就生起;若因缘不具备,这一法就生不起来。

  所以“因”跟“缘”要是变灭了,这个事物也就随之消失了,这是一切万事万物所共同具有的最根本的性质。一切万事万物都如是,这就是一切的现象、一切的物质普遍遵循的决定的规律,不是假造作的,是本源的规律。

  这个法是有为法。有为法的意思,就是造作义,假造作而成的,它有所依待,依什么?待什么缘才能成立?它所成立生出来的事物,都是处于生住异灭当中。

  佛教的法相宗,就用五位百法来说明,学过佛教教义的道友就知道了,心法有八,心所有五十一,色法十一,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合起来是百法。这一百法是简略说的,一百法就是说你的心理和现象,心法是心理,其它的都是现象,像我们的贪瞋癡烦恼、恼怒、瞋忿!这些都是心所有。“贪瞋癡慢疑”,“身边戒见邪”,这些都是名词,这些都是现象,不是本质,因此这是属于物质,心法跟心所有法,心所有法,就是我们的意念,就是我们的思想,也就是我们的精神。

  刚才我说的当中含有不相应法,不相应法不属于这些法,心跟色法不相应,是属于不相应法。实际上人类认识的方式,所认识的一切现象,从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就是我们的身心,外头就属于世界。我们内在的身心、外在的世界,这一切现象都是缘生的,缘既能生,缘亦能灭,就是因缘生起,因缘消失。

  举个例子,一切物质都是依着原料与人工做成的,比如说大家看到的汽车,或者自行车,它是集合人工,把好多的配件组成的,如果少一个配件,那辆汽车或者自行车可能就不转动了。因此随你捻一物,随你取哪一法,小到微尘,大到天地、大地,它都是依一定的条件而生存的,就是说以因缘和合而生,生起一切现象,生起诸法。

  就拿我们这个人身来说,我刚才说过,父母是条件,我们的本身当体就是各种条件。“地大”就是我们的骨头,我们这些骨头就属于“地大”。没有冷暖,没有暖气,没有“火大”,如果没有“火大”,人也不能生存了。没有“风”,没法运转了,我们相信腹部里头都是空的,要不是空的,肠子跟胃就粘在一起了,中间要有空间,要有气体。所以说“地、水、火、风”四大假合,再加上父母是个缘,都是依着这些条件和合而成的。所以诸法是当体,我们随便取哪一法,当体都是好多东西和合而成的,不是单一的,是诸法和合而成的,除了因缘之外没有一法。

  在《楞伽经》上这样说的:“因缘生世间,佛不如是说,因缘即世间,如干达婆城。”大家要注意,“因缘生世间,佛不如是说。”我们讲的是因缘生世间法,可是《楞伽经》上怎么会这样说呢?因缘不是生世间,因缘是即世间,“因缘生世间,佛不如是说。”佛是怎么说的呢?“因缘即世间”,因缘就是世间,世间就是因缘,大家要观想一下,你的身体不是因缘生而是即因缘,身体就是因缘,诸法所生起的,各各的不同,但是各自有各自的条件。

  总的来说,一般有为法的生起,必须得具备“因缘、缘缘、次第缘、增上缘”这四种缘。在〈中论〉里头有句偈颂:“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因缘”就是因,因缘能办成它自己的果,有了“因缘”必然产生相应的果报,所以当我们讲果报的时候,这就是果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唯识宗讲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含藏了一切种子,又叫种子识,这就是“因缘”。

  “次第缘”就是“等无间缘”,从时间上来看,因果相续,因成了果,果马上又成了因,因又成了果,也就是因果相续不断。“等无间”就是中间没有一点空隙,不间隔的意思,就是“等无间”,就是形容这个缘一点都不间断。好比人的肉体灭了,灭了好像间断了、没有了,它处马上就又生了。当时的气一咽,他又在另一个世界出现了,这就说明了无间,无间就是“等无间缘”。

  “缘缘”,还可以说“所缘缘”。“缘缘”就是从内缘缘到外缘,就是外在的“缘缘”,“所缘缘”就是外在的条件。缘虑,从相上说就是我们心识所思虑的,所缘别的,所分别的,外边的境像就叫“所缘缘”。这个缘有两种,一种亲缘、一种疏缘。

  “亲所缘缘”为外面的讯息,在你心识之中形成了一种主观的影像,在你心里头成了一个影子,落到你的心识成了一个影像,这是“亲所缘缘”。

  “疏所缘缘”是指在你的第六意识,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妄想,在六识之外有一个实体所执的外境,有时候我们一生中见不到这个境界,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法尘”。以前收摄的影子、收摄的事物,落到你的识里头,就成了“所缘缘”的一个对象,所缘的一个条件。

  第四种“增上缘”,是帮助一切诸法生起的各种条件。生起一法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要有很多的条件来助成,增上生起,给它做缘,这叫“增上缘”。我们平常讲,因缘生的!这很笼统,要是分析起来,就有这四种缘,也就是增上的作用。“增上缘”像中药的药引子,我们吃中药的话,每一味药都抓好了,或者搁三片姜或者搁几颗红枣,“增上缘”就是帮助你的药力快一点达到,帮助你的缘很快的成就,这就是“增上缘”。

  这是一切有为法生起时绝对必要的,离了条件是不可能的,这都是说物质的有法。心法是生起,缘法是助成,昨天我们讲到诸心,你现前一念心的活动,又是因又是缘,就具足生起了。大家要念住,不让它生起。说你作什么就住在什么上面,这叫念住。念住是要把定的功力,训练到在任何地方都能住,作饭时住在作饭上,工作住在工作上,等你入定的时候就住在入定上,修智慧的时候就住在智慧上,智慧就增长了。

  因此这一念心的活动就能生起,这是依心的活动而生的,一生出来就是现象的生起,这里头没有“次第缘”。一切诸法都是因缘聚集而起的,说“昔日诸缘之中,缺一缘不能生起”,如果没有这个“次第缘”怎么会生起?所以在《杂阿含经》第十二卷里头,佛对于因缘和合的关系是如此说的,譬如三枝芦苇,要互相的交叉才能立的起来,缺了一枝的支撑那就不能成立了。因缘法就是说,缺一个缘,就算是有其它的缘,也不能成立。

  佛在经上也说,佛说法,说了那么多经,什么意思?就是对缘说法,如果他没有闻这个法的因缘,你就不能给他说。可是我们现在解释经论就没有按照次序了,也相应不到有缘、没缘。像我们现在说“缘起性空”,谁来听都可以,我们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佛不是这样的,佛看大众,佛说法是圆音,你要取《阿含经》的意思,你闻到的就是佛跟你说《阿含经》,你是《华严经》的菩萨,你就听到佛跟你说《华严经》,“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我们现在不是如此,你本来是大乘根机来听小乘法,你也如是学;你本来是小乘根机,也来听大乘法,你也如是学。

  我们是大学、小学都在一块儿学,所得的利益就不同了,也不对机了。这就是所谓的因缘不成熟,闻大乘法的因缘不成熟,闻小乘法的因缘也不成熟,所以他就不能获得利益了。

  刚才讲的是“次第缘”,就是说明了没有“次第缘”不能生起,四缘缺一缘并不能生起,没有“增上缘”,那件事情也不能成功,这一大段都说明因缘和合而生诸法。

  第二种就是“诸法无常”,无常的意义就是生灭法。变化无常,不是常义,这个缘不是常有的。因果相续,没有间断的。诸法无常,但是因果是相续的,这个相续是不是常呢?也不是常。因缘和合了聚在一起,就产生了一切有为法,这是暂时性的存在,因为一切法都处于“生住异灭”当中。就拿人来说,我们生的时候是生了,住就是成长到死亡,这个阶段都叫住,但是在这个住的当中会发生变化,从十岁到二十岁,二十岁到三十岁都不同,住的时候就产生异,异就是不同,不同的变化,一年跟一年不同,就叫异。异之后,就是灭,灭就没有了,死亡了。四相上永远是迁流的,都是处于“生住异灭”当中。它不能够常住不变,太阳有出还有落,月有缺又有圆,我们经常说斗转星移、四季雕谢,草木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百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四季代谢都如是,人也如是。

  因此,当我们看到沧海变桑田,历史的演变,宇宙万物从来就是纷纭变化不定的,你如果再观察一下,对每一个变化的过程,哪怕是极短暂的,里头也含着“生住异灭”四相,念念生灭。念念生灭而念念不间断,念念都有“生住异灭”,你左一个念消失了,右一个念又生起了,这就叫做念念不断的。

  大家读过《仁王护国般若经》,经中说:“四法即生、即住、即异、即灭、一切法。”四法就指这一切法,生的时候就是在住的时候,住的时候就是在异的时候,异的时候就住灭的时候,四相永远如是迁流。那就是说明,有的时候就是空,我们佛门经常说空是“缘起性空”,不是我们所说的空,我们所说的那个空是断灭的。《仁王护国般若经》说:四法是即生、即住、即异、即灭,每一法都如是,生的时候是住的时候,也是灭的时候,一切法就是即有、即空。

  大家都读过《心经》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字是对着,前面说的那个境界还没有达到究竟,所以跟着又说了:剎那剎那都如是!说生住异灭法都是这样。为什么这样说呢?九十剎那为一念,我们心里一动念,就有九十剎那,唯有佛才能了解。像我们就不能看到,我们认为这一念就一念了,但是这一念中还有九十剎那生灭,生了灭了,灭了生了,就在这一念间有九十剎那,乃至色的一切法也如是,一切的色相都在变化当中,不停的变化。

  所以在禅宗的《楞伽经》上说:“有为法速灭速如电。”那个灭的,就像电那么快。《无量义经》说:“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灭。”你念念的没有一念是住的,念念不住,所以是生灭无常。〈俱舍论〉上说:“谓有为法,灭不待因。”有为法在灭的时候,并不等待因才灭,缘灭了,法就灭了。

  千经万论都说无常。这么多部经论,不论是哪一部经都说无常。这是有为法所共同具足的一个本性,有为法的本性是什么?无常!因此我们修无常观的时候,就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你想要让你这个身体万万岁,恐怕是永远达不到。因为它念念都是生灭的,这有另一种理解,这个生灭不是断灭的,缘起的生、缘起的灭,不是断灭的生、不是断灭的灭,我们不要理解成断灭了,断灭就是断灭空了。

  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相续的,始终如是,它不变灭故。我们人的寿命才活到百年,我们断灭了就没有了,但百年之后,它又相续了,这是什么相续?因果相续的关系。前面的因灭了,后面的果生了,因恒生果,因常时生果,果没有间断,前念之因就为后念之果,这就是“等无间缘”,中间是不间断的。由这个因果相续的缘故,很多事物往往在一个时间内,甚至久远时间,相似相续。我们看见树、看见山、看见水,也是念念生灭,它是相续的生灭!

  我们看见一座山,好像是一百年还是如是,并不是这样的,只是我们肉眼看的,这种“见”是有问题的。所以这种好像是稳定的状况,其实还是念念生灭的,像我们看金刚石、黄金,经过亿万年还没有朽坏,可是,它还是念念迁流的生灭,永远不断的。

  〈瑜伽师地论〉第十卷,总结“缘起”的意义是这样说的:“依托诸缘,数谢灭已!缘起和合生故名缘起。”意思就是说,依托众缘生起的诸法,很快就消灭了,但是续缘又和合而生了,速灭速谢,速缘速生,故名“缘起”。“数数现灭,浮相缘起,故名缘起。”很快灭了,很快又生起了。

  第三种,凡是有相对的法,互相不想舍离。相对的法就多了,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相对的法有:大对小,大小是相对的,这个道理大家都能懂的;长的和短的,阴和阳、男与女、真与妄、生死与涅槃,这些都属于相对法,这些一切诸法都依待诸缘而生起的,这叫依他起,这是指什么呢?是指诸缘。“相对的法,无不以对方为自己。”这句话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大,怎么会有小呢?没有小,大立不起来。没有大,小也立不起来!没有他,也没有我!这叫相对法。相对法是互相而成的,缺一方是不能成立的,就不叫相对了,但是必须依一定的条件。大和小是在一个体内,长和短是在一个体内,同一体故。

  这是解释性体的,同一体,不论这么多的相对法,性空、缘起要讲性,就是性空的条件,所以在〈瑜伽师地论〉第五十四卷是这样说的:诸有的相对法,同处一处,不相舍离。大小同住在一处,不相舍离。长和短同住在一处,没有短就没有长,相交而缘起的,同是一个体性,不相舍离。

  〈瑜伽师地论〉还说:“有对法聚,无对法性。”有相对法相聚的形相统一,没有相对法的性体,因为随顺转故,大随小转,小随大转,因大而说小,因小而说大,因长而说短,因短而说长,没有一法是定的。像这个杯子,我们说它是大,对某些人来说它就是小。这间房子对我们来说,是小了一点,但与其它的事物比起来?它是在同一体故。这样使我们理解到,凡是相对法就互相不能离开,离开另一方,这一方也不存在了,就是这么个涵义。因为它是随顺速谢,长短的位置可以变化,因为它随顺而生的,当此法对彼法的时候,它属于大。

  而此法对另一法的时候,又变成小了,它是随顺转的,不是固定的,但是互不妨碍。有了相对法,就有矛盾。矛盾性是什么样的呢?矛盾性就是相对的统一,并不是绝对排斥的,大绝不排斥小,没有小,成不了大,因此就知道它们互相并不排斥的,这样的双方合起来的是什么?是缘起法,我们讲“缘起”,合起来才是缘起法。

  第四种,诸缘互遍的相知义。一切缘互相遍,此缘遍彼缘,彼缘遍此缘,此缘支助彼缘,彼缘又支助此缘,所以说宇宙万物是互相缘起的。任何一缘皆能遍应多缘,一缘能遍了很多缘,很多缘又即是一缘。因此,这样的解释就是多种的事物能够做为一个事物生起的条件,一种事物又能促成多种事物生起的一个条件,所以这个缘是互相支助的。

  《华严经》上讲:“以一故,成就众;以众故,成就一。”就是这个涵义,一微尘成就了大地,大地成就一微尘。所以在《华严经》上经常有这种涵义,说“一微尘里转大*轮,一毛端现宝王剎。”一摄大,少摄多,在《华严经》上,这叫做“周遍含容”。

  这个意思我们可以简单的说,以我们每一位道友来说,你本身是家庭成员之一,对你的父母来说,你是儿子、女儿;对你的子女来说,你又是父亲、母亲了;对你的夫人来说,你是先生,对你的先生来说,你是夫人;这就是说一缘成多的涵义。总之,是团体成员的一份子。我们的存在成就我们这个家族,家族的存在成就我这个人。人的体是依赖于空气、依赖于水、依赖于食物,如果没有这些,你不能生存。没有这个社会,你没有办法生存。地球与太阳,没有太阳的引力,地球也没有了。

  广而言之,就是普遍你随便举哪一件事物,任何一缘都是宇宙的大缘起网,甚至整个的宇宙,就是一个大缘起网,你是在这个缘起网当中的,你既成就它缘,它缘又辅助你,此缘是不可或缺的。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中说:大缘起生起陀罗尼法,要是没有一,一切不成;没有一切,一缘不成,去一缘即不成一切,去一切即不成一缘。这意思解释起来很多,它是属于《华严经》  〈十玄门〉当中的,一中具多,一里头具足很多。

  由此而言,宇宙万法互相的缘起,组成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互相依赖关系网,而诸缘有立无立,有体无体,同一、隐显、主客,是因为这些种种关系,相即相依、相摄相入,呈现出来的重重无尽,纷纭无尽的境界相,这就是佛学的缘起法则。

  但是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佛学的缘起法则,跟现在社会上所讲的“辩证法”相似,但是佛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原理,“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原理,是最根本的“辩证法”。因此在它的涵义上、层次上,与“辩证法”有所不同。但是由“辩证法”可以理解到这种缘起的法则,非常相近,可以相通的。就是随便哪一法都不能离开这个缘起法则,所以缘起法则是一切佛教诸宗,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本思想方法,就是一切经论最根本的方法。有关“缘起性空”的记载还很多,我简单的跟大家讲说一部份,今天就讲到这里了,如果有因缘,再跟大家讲讲。

  “缘起性空”的道理很深奥,但是也很浅显。很深的意思就是一直到成就佛果,也是成就这个性空,大家读《般若经》就知道;说它很浅显,你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都是“缘起”的。一天当中的生活、说话、吃饭、接触人、工作,这一切都是“缘起”,但是都没有实体,都是假的,随时在变化,随时在“生住异灭”。真的是什么?真的是“性空”;“性空”是什么呢?“性空”就是“缘起”,这叫真空,不是断灭空。“缘起”是什么?就是达到“性空”,因为“性空”无碍,诸法才能“缘起”,因为“缘起”故才能成就“性空”。

  当然这不是我说两句话大家就能够明白了,这个得要深入的观想。佛教的一切内容就是“缘起性空”的法则、规律,“缘起性空”不是情理,也不是道理,更不是法理,那么是什么理呢?是性理,也就是一真法界的性体。

  最后祝大家吉详如意!

--------------------------------------------------------------------------------------------------------------------

更多梦参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风水是境界,境随心转,我的心能做得了主,风水随我心转,不是我随它转。是它随我转,这个我就能得自在!如果你不学佛,那好,你心随境界转,风水影响不影响你?一定会影响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