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愿法师:佛法与生活的结合(一)
2014/9/4   热度:458
开愿法师:佛法与生活的结合(一) 今天我们的缘分非常殊胜,有这么一次机会聚在一起,非常地难得。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聚在一起是来探讨佛教的文化,来明白我们人生真正的意义,和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怎么样去处事,去更加恰当地把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能够充分地使用起来。我们有的是已经入佛门了,有的是对佛教的认识还不够,我们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现在,工作都非常地繁忙,人心很不容易静得下来,很需要文化的滋润,更需要一个清净的环境和磁场,来把我们这颗浮躁的心平息下来。那怎么样办呢?很多人都在寻求这么一个平衡点。惟有佛教,它的文化,能够让我们生活当中有一个具体的指导。在我们心乱的时候会让你平静下来,在我们人生没有目标方向的时候,它会给你指点一个正确的方向。所以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是觉悟的教育,是启迪我们人生当中,生命里面最有意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应该有佛性。这个佛性是什么呢?佛性就是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我们每个众生不应该有烦恼,应该是充满了智慧,生活在智慧的世界、祥和的世界里。恰恰我们现在的人生,很浮躁,烦恼很多。原因在哪里呢?我们的心不够清净。我们的烦恼把我们的人生打乱了。所以我们要明了,佛法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它的意义和价值,最基础地讲,为我们的人生,一个正确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往往现代人为了工作,忽视了家庭,忽视了你周边的人,变成种种不和谐,生许多的烦恼。我们佛教徒,最基础的心态就应该是孝养父母、尊长爱幼。应该在过去当中很正常的一个生活规律,现在都打乱了,都被人给遗忘了。你说你没有痛苦吗?你没有烦恼吗?所以我们要在这个浮躁的环境当中清净下来,把我们的心平和下来,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大愿讲堂,所谓的大愿讲堂,这个内容,希望能够在我们现代生活的人群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为我们的人生能够找到一个平和的这么一个磁场,大家可以在这么一个氛围当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是一个平台,让我们的心,开始逐步地能够接受到圣贤的教育。所以我们很有福报。生活在大都市,我们也有责任,我们不要去想社会给予了我们什么,我们要有一颗报恩之心,我们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我们要有一颗善的心,爱的心,来爱这个社会,爱这个国家。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更何况我们是三宝弟子。 所以我们要学的第一课就是佛法与世间法的结合,佛教生活与世间生活的结合。比什么都重要。这是一个基础。尤其是我们现代人,在这种高度变化的生活当中如何修行,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你想回归到古代的修行氛围,不大现实。现在交通那么便捷,讯息那么发达。过去一个人一生当中所能够到的地方都非常有限,甚至于一个人一生都没有出过他的镇或者县,那么小的一个范围,那个时候的人心是多么清净。现在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当中所接触的信息量,都比过去人活一生的量还要大。可见有多乱!在这种情况之下,哪个信息是对的,哪个信息是好的?我们没有办法对这些东西产生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所以把我们搞得这么累。佛教导我们,其实人生很简单。为什么那么复杂那么累呢?是你被外面的世界干扰了,是你的心先乱了,才造成了你的生活疲惫不堪。 我们学佛以后,要有冷静的思考。你这一生当中,到这个世界来,干什么来了,为什么。你身边有那么多好的缘分是什么原因?有那么多不好的缘分,很憎恨的人,很令你烦恼的人,又是什么原因?都是缘分。所能够遇到的人、事、物,与自己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缘分,遇都遇不到。所以我们明了以后,才知道,善的缘分要保持,恶的缘分我们要用一颗善良的心、慈悲的心,把它化解掉。内心、心量要放大,这才可以。 我们学佛了,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一个正确的信念:佛教不仅仅是信仰,它超越信仰。为什么?佛是觉悟者。他是教导我们智慧,教导我们文化,是让我们学习。所以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是老师。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这才明了,佛菩萨是教我们智慧的,教我们处世待人的方法。不仅仅是我们信佛就能得救,信了佛以后佛就会保佑,而是佛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按照佛的教导,我们就可以趋吉避凶、吉祥如意。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说,这不仅仅是信仰。一般他们认为的信仰,就是我们很信佛,我们对佛很崇拜,初一、十五,我都给他敬香、敬花、敬水果了。这是搞的什么?形式啊。如果仅仅存于一种形式,我们对佛教的认识远远不够。 我们佛门里面,燃香,表什么呢?表信心。表戒定真香。因为这个香的烟,是无限地高,表明我们对佛菩萨的教导有信心。我们这个真诚的信心,能和佛菩萨沟通,感应道交。表我们真正地能够依教奉行,学习佛门的智慧,成就我们自身的戒定慧。这是燃香。 供花。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我们人看到花以后都会生欢喜心,所以这个欢喜心就会让你很漂亮,会让你全身的细胞都能够很健康。所以佛门里面常讲“常生欢喜心”,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常常听说,在佛菩萨面前供花,来生会长得很漂亮,就是这个道理。教我们什么呢?教我们要常生欢喜心。你一欢喜,就把烦恼、把忧愁都给抛掉了。抛掉了以后,你的笑容来了,你的法喜来了,这个时候美容养颜了,就对了。 我们供水,是表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不可以供茶。我们在佛面前,每天供一杯清水,是表法。佛菩萨不喝我们的水,这是供给我们看的。但是我们要有一颗真诚的信心,和感恩之心。当我们真正奉献上鲜花、水的时候,就感觉佛菩萨就在我们面前,在加持着我们,注视着我们,让我们每个人都尽快地能够成材。所谓的“成材”,都能够吸收到佛菩萨的智慧。佛菩萨不需要这些东西啊,我们初一、十五给佛菩萨供上点水果,难道佛菩萨真的来吃吗?不会的呀。佛菩萨在我们这个世间,可以说是无所求,更不会责怪我们。所以我们这个心一定要平和下来。是不是我初一、十五没有供果没有供花,佛菩萨就会责怪我了、惩罚我了?不会的。 供水果,是表我们要种好的因,将来结好的果。因果。我们看到果,就知道,果实来之不易。它的这个培养。所以在我们看到水果的时候就会想到,要多少的时间、多少的精力,才能够开花结果。想吃一个水果,要等好几个月。所以我们种了善因,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总有一天会结果。你不断地种好的因,去增加它的养分,增加它的成长率,总有一天这个果实会成熟。不要去求。如果我们做一些事情,立刻想求得什么回报、求得什么果报,这个心,就会障碍这个果报的来临。因为你的心,在做的时候它已经有了这个种子,但它如果想开花结果,变成一个现实的成果,需要很多条件、很多因素才可以。所以我们只要认认真真去做,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行为,都是好的,你的人生很快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我们这个人生当中,你天天有感恩的心,天天有一颗仁爱之心,你每天过得都会很开心。即使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很快就转变过来。我们应该每天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应该是这样。我们的衣食住行,虽然是我们花钱买来的,但是这个金钱的价值,比不上这些人民劳动的辛苦。我们每天在吃饭,吃一碗饭,有多少人在辛勤劳动。农夫在插秧、浇水、施肥,还要等好几个月,然后才能够稻米成熟,把它收割了,变成大米,运输到你面前。有多少人在付出,在辛苦。所以我们这个人类众生是一个群居的生活方式,要互相地依存、互相地帮助,他才能够更完美。如果地球上只剩一个人两个人,我估计这一两个人,也活不下去。衣服没有人去做了,吃的东西也没有人去种了,肯定活不下去。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恩这个社会,感恩这个国家,感恩每一个人,天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你有多么欢喜。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个心态的话,这个世界就祥和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灾难发生。 那再从小的说呢,现在父母对儿女有意见,儿女对父母也有意见,隔阂很大。如果能够想明白,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关键的是没有遇到传统文化,没有遇到佛教。所以我们学佛的人首先应该做一个表率。你学佛了,你是佛弟子了,首先把你家庭的氛围和谐了,很重要。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成就世间法,这是一个基础。现在一般的大众不明了如何孝养父母、孝养公婆,学佛的弟子应该学会智慧,学会如何孝养老人。社会大众不知道如何去教导儿女,溺爱或者是偏激的教育,都是不对的。佛教弟子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让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有一个祥和的家庭,这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过去社会生活节奏没这么快,所以人们清净的时间很多。现在静不下来,佛告诉我们,怎么办呢?多念阿弥陀佛。把你这个散乱的心,暂时放下,多念佛。用一句佛号,把你的心全部收回来。然后你就会有智慧解决很多的事情。 我们能够遇在一起,都是缘分。大家都应该珍惜彼此相遇的缘分,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人和人聚在一起,要广结善缘,这就对了。尤其是我们发心在一起,共同做一些善事,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善举。首先一点,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量要扩大,真正能够做到处处为别人着想,宁愿自己吃亏,为他人去考虑。每个人都这么做,整个团体才能健康发展。所以要敦伦尽分。每一个人都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认认真真地去做,你自自然然就能够和整体融在一起。这个整体就是健康的。如果我们这个心量不够大,经常生烦恼,那你还哪有时间去做事情,哪有时间去帮助别人呢?佛法告诉我们,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要想度众生,首先要帮助众生才行。你帮助他了,这是最基础的“度”,然后才能够真正地提升。 所以我们现在学佛,都是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一点一滴地学起。现在在这种氛围当中,我们如果开讲大经,真正讲佛法,可能能听懂的人太少,听不明白。如果一部经讲个十几天二十几天,没时间听啊。谁有时间每天坐下来听啊?没这个时间。这就是现前的生活环境不允许。大家一年当中也没有多少时间静下来,好好去学习,去听经念佛。怎么办呢?自己日用平常当中多用功。 拣一个自己最适合的法门、方法,一门深入,长时修下去,兴许你这一生当中还能够有所成就。现在工作的繁忙,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把你的时间占去很多了,如果你在修学佛法当中,再修得那么杂、那么乱,你这一生成就的几率就很小了。佛给我们讲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个成佛的方法。任何一个方法,你认真修下去,都能成佛。法门平等。但我们如果是八万四千个法门都要学的话,就不行了。如果你一年学一个法门,学八万四千个法门,需要八万四千岁,你有那么长的寿命吗?没有啊。所以你一年能成就吗?肯定不能成就。所以一年换一个,一年换一个,换到100岁的时候,还有一大堆法门没有去学,结果寿命就没有了。非常遗憾的事情。怎么办呢?我们要明白佛菩萨真正的意趣啊。真正看懂了、明白了才行。不明白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乱动,妄动。看到什么都很好,看到什么都想自己得到一点。结果呢,是什么也没得到。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都学乱了,结果一无所成。 总的原则,佛法教导我们,我们首先把社会公德的基础要做好,然后你才能够谈得上去往上提升。佛告诉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一个最低的基础。佛门里面一皈依就说了,“善男子,善女人”,我们是个“善人”。善的基础、条件是什么呢?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一个基础。你有了这个基础,你的家庭肯定和谐了,你的生活氛围会逐渐有了变化了,你的学佛路上就没有障碍了。只有这个样子,你才能够后顾无忧,没有后顾之忧啊。 所以我们要明了,佛不是神。有很多人学佛学到神神叨叨的。我们一定要明了,正确的佛法是承认有六道众生的,鬼神他们也是其中一道。佛菩萨承认有这些众生,但是我们标明是学佛,佛弟子,我们应该是学的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的经典,而不是学的鬼神之道。这个人有附体了,那个人变成大仙了,又治病了,又怎么样了,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人家说“请神容易送神难”。或者更有甚者,说这个那个佛菩萨来了,观音菩萨来附体了,释迦牟尼佛来附体了,阿弥陀佛也来附体了,附到别人身上来讲话,这些东西都不是正知正见。有一些是善神,他们也想做些好事、做些善事,来修集自己的福报和功德。他如果说他是灵界的众生,或者说他是鬼神道的,不足以取信于世人,他就会冒充佛菩萨,或者冒充天人,什么王母娘娘呀,什么神仙呀,冒充他们来取信于大家。有的是没有坏意,或者给你传递些讯息,或者给你治治病,有些是没有坏意,想做点好事而已。但是我们佛弟子,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承认有这些现象,这些现象不是正规的佛教,要用一个客观的态度去面对,就正确了。不然的话,我们皈依了,标明是佛教徒,结果每天搞这些事情,让社会大众都会误解了,以为你们学佛的人天天在搞迷信,天天神呀鬼呀的,天天做一些迷信的事情。这就错误了。 佛菩萨教导我们是破迷开悟。我们智慧开了,有了能力了,你才可以帮助这些众生。为什么呢?你有能力嘛。你在有能力的时候,帮助他们是很简单的。但你现在没有能力的时候,没法帮助他们。有些人,每天专门做这些事情,他给别人超度,冤亲债主啊,怎么样怎么样一种状况啊。不一定能够做得到啊。怎么样才能做得到呢?我们每个人自己你想超越你的生死轮回,你想把这些冤亲债主都能够度化了,从自己做起。冤亲债主每个人都有。有怨/冤亲债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觉悟。过去无知、不懂,所以跟一切众生结下那么多恶缘,现在明了了,我从此以后和一切众生广结善缘。过去杀生,我现在不杀生了,我放生;过去脾气很恶劣,我现在脾气变得温顺了。这都是你的一种转变。这都是我们在菩提道上的一种超越。从小的转变,逐渐逐渐地,我们就会提升到成就圆满菩提。所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能够好高骛远。 我们念佛的心不能散乱,念佛的信心不能够动摇,这就对了。所以我们在青岛的佛堂,主修的经典就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读《地藏经》是让我们明白因果的道理,能够消除我们现世的业障。《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释迦如来慈悲教导我们怎么样在这个时代当中更加快捷地成就菩提大道,很重要啊。来发心做义工、来服务的人员,还要加上《弟子规》、《感应篇》和《十善业道》。因为你来做菩萨,行菩萨道,为众生服务,你要从基础做起。都要学会背诵《弟子规》、《十善业道》、《感应篇》,这是最基础的。然后你的心就平和了,你知道为大家服务,虽然累一点,你会很开心,因为你每天过得都非常有意义。 先从明理开始。当我们不明白的时候,当我们对事实真相不了解的时候,我们的人生是很迷茫的,有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忧虑、苦恼。当我们真正把人生目标、方向确定以后,人是很开心的。即使有些困难,有些障碍,都是很开心的。佛门弟子心量大。知道遇到一些障缘,过去生中恶缘现前。怎么办呢?我们用一个慈悲心来对待身边一切事物,对待这个恶缘。时间久了,不怕他不化解,自自然然就化解了。首先我们自己没有对立,没有矛盾,不生烦恼。这比什么都重要。 尤其我们大家都在做具体的为社会服务的事情,比如我们经常去放生,这是一件好事情,培养大家的爱心,培养大家的慈悲心,非常有意义。但首先有一条,我们要有一颗真正的爱心、慈悲心,来面对每一场的法会。同时,把我们的爱心、慈悲心,延伸到每一天的生活,去关爱你的家人,关爱你的家庭,关爱你的工作岗位,关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要把这个理念延伸。我们放生,放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爱心、慈悲心的一个境界。没有这些众生作为事相上面的这么一种形式,我们的慈悲心、爱心引发不出来。所以我们心常常提不起来,好像还有嗔恨,还有烦恼,慈悲心忽有忽无。时间久了,感受每次放生的过程,就是我们爱心、慈悲心在升华的过程。不能够我们放生,对小生命都那么慈悲爱护他们,反过来,对人,对你身边的人,那么地恶劣,那么地抱怨。这个不对呀,这个慈悲心是假的。 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事情延伸出来,把这个意义扩大。我们提倡的是自然与人类的和谐,提倡的是爱心的升华,通过爱这些小动物,升华到我们爱每一件事,每一个物体,都要去爱,这就对了。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我们要爱这个地球,爱这个地球的环境;我们生活在这个民族,我们要爱这个民族;我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我们要爱这块土地。所以我们佛教徒当中没有矛盾。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没有矛盾,所以不应该对社会产生矛盾。 如果我们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佛教的本质,佛教不是单单的宗教、单单的信仰,而是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溶入无量的智慧,就对了。佛教形式具体是怎样的呢?佛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说他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呢?只要能够帮助众生觉悟,只要能够帮助一切众生提升灵性,有一个正知正见,这就叫佛教。这就对了。 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这个框框架架的东西打破,你的人生就能愉快。我们一看,这是基督教,那是天主教,我们是佛教,你有障碍了,有分别心。他们说了,其他的教都不好,就他的教是最好的。这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呢?我们佛门里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哪一个人离开这太虚空了,离开法界了?没有离开啊。佛的心量就全部包容了。他学基督教的,也没有离开太虚空啊,佛能包容,学天主教的也能包容,所以他能成佛成菩萨,所以佛能够容纳一切。而其它的教派,他们不懂,他们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所以有排挤之心。 但是在我们众生份上,这个心量是很难拓开的,都在执着于一个个体生命:“我”怎么样怎么样。那佛菩萨告诉你,个体生命是不存在的,那该怎么办?你说你这个个体小生命,哪个地方是你,哪一天是你?谁也找不到。你说鼻子是你,还是眼睛是你,还是耳朵是你?哪块是你呢?找不到啊。要说鼻子是你,耳朵跟你吵架。要说耳朵是你,那眼睛又要跟你吵架了。哪一块是你呢?你说整体这个身体是你,那整体这个身体他每天都在变呀,哪一天是你呢?你说今天是,那今天过去了,明天是谁呢?明天是,那今天又是谁呢?所以在我们这个生命当中,这个个体生命,是业力的变现,刹那不住地转变的。 佛告诉我们,什么才是自己?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根性是自己。这是真正的自己,是大的自己。我们众生,都是执着我们小的这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什么呢?一个业力牵引感应的业报身而已啊。所以他刹那不住,在变。众生之所以为众生,为这些妄念、为这些业力的种子不断牵缠,所以没有办法从业力的转变当中解脱出来,所以苦恼不断,没有办法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才需要修行。 佛他找到真正的自己,把真正的宇宙人生真相告诉我们。所以我们就明了了,哪一个人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找回自己,就称之为佛,称之为菩萨。所以他不分宗教信仰,也不分领域,也不分工作。无论你是男女老少,只要你圆满觉悟了,只要你真正找到你的永远不变的真心真性了,你就成佛了。没有这个框架,这就正确了。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佛当中,很多的框框架架,把我们给框住了,心量不能够扩大。真正佛本意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是佛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呢?过去佛,是过去成佛的众生,他们已经成佛了;现在佛,是现前成佛的众生,他们也成就了;未来佛,未来佛是谁呢?未来佛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那我们也是众生里面的一分子啊,我们也是未来佛。佛告诉我们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共同的一个法身,共同一个身体,这个身体,才是自己。那是自己的真身。那既然一切众生和自己是同一个身体,这个矛盾在哪里呢?没有一个人跟自己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是对立的。所以真正的生命,真正的大我,这个宇宙的真相,这才是佛要讲明白的。 怎么样才能证得呢?老实念佛。佛告诉我们,念佛成佛。关键你有没有信心,你有没有这个愿力,真正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然后你才能够成就无量的智慧,来学习无量的法门,成就无上的佛道。愿力有没有发呢?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要提起自己的愿力,这才可以。我念佛,是为了度众生而念佛,是为了大家的和谐而念佛。起心动念把自己给忘了,你才能够有机会找到真正的自我。起心动念就是“我怎么样”,那就出问题了。因为你的主观意识已经形成了,必然的会有种种障碍。 有人就问了,如果真正把自己忘了,还有没有自己呢?如果没有自己了,怎么办呢?多恐慌呀。自己都没有了!修了半天佛,把自己都找不到了,这不就麻烦了吗?不是这个道理。是烦恼的这个我没有了,忧虑的这个我没有了,有障碍的这个我没有了。充满智慧的自己现前了,你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能力,这个我出现了,这才是正确的。所以不要烦恼,不要恐怖,说我都没有了,修了半天为什么要修呢?就有忧虑。 所以我们对佛教的了解不够,缺太多了。怎么办呢?大家就应该定期诵经,念佛,修行,这才可以。如果听一天,这么一接触,大家都开悟了,那太好了,这么多人一天就成佛了,那众生太好度了,那佛就不会到极乐世界去示现涅槃了,天天在这个世界度众生了,一天能度那么多。为什么不行呢?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的根性,非常劣,妄念特别多。听到佛法了,欢喜心起来了,心也发出来了,愿也发出来了,无量的欢喜心。可是一出门,我这个心跑哪里去了呢?找不到了,又被烦恼充满了。念了一天佛很清净,可是出了佛堂,坏了,烦恼又来了。总是不断地被烦恼袭击。所以我们还没有成就,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能够不间断地修学,这一生就能够真正地有所成就。所以我们年轻人,一边工作、照顾家庭,抽出一部分时间来诵经、念佛,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种的是佛业、佛种、善业,能带过去。大家应该抽出一些时间,有这个条件在一起,诵诵经念念佛,净化下心灵,非常有必要。现在不能够全职用来念佛修行,不得已,要尽量拿出些时间来修行。因为你每修的一分,每修的这些成绩,你都能够自己带走,自己受用。你修行不是为别人修的,你念佛不是为别人念的,甚至于你放生也不是为别人放的,你为谁放的?一点一滴的这些福报、佛缘、善根,都种在自己的命运当中,是自己的。所以我们明了以后才知道,没有必要去宣扬我修了多少功,我做了多少善事。都存在你的八识田中,一点都没有少,比电脑还灵啊,电脑有时候被病毒侵害了,里面数据还会丢失,但你意识里面这些种子,无论是善还是恶的,都不会消失。 ——2010年6月17日开愿法师在北京“大愿讲堂”的开示 ----------------------------------------------------------------------------------------------------------------- 更多开愿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清净心是好心,我们要存清净心。清净是一定没有污染,什么东西是污染?自私自利是污染,名闻利养是污染,贪嗔痴慢是污染。我们真学佛,要做到心地清净。平等心是好心,平等心是一定没有高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向乞丐托钵,对于乞丐的态度,跟对待国王的态度没有两样。佛对于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看待,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佛看一切众生看佛性,这就讲,完全看人家美好的一面。佛性是自性觉,是至善,没有比这个更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从这里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