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四百问答:232.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


2014/9/4    热度:354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232.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

  232.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

  答曰:心有二种:一者、念念生灭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总名一心。以相续次第生故,虽多名为一心,是时不令贪恚等心相续得入。何以故?贪恚等心久住,则能障般若波罗蜜,念少则不能为害,此为新发意菩萨故说。复有大菩萨,虽行余诸善法,皆与般若和合,能令念念中余心不入。菩萨多于般若中起种种戏论,及诸邪心,是故佛教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常念者,心无余向,纵使死急事至,不忘萨婆若。

  【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八十三}页643中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 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学,学什么?见怪不怪,我们的心就清净了。不要被环境所动摇,不要被环境所染污,在环境里面修清净心、修平等心,这就对了。看到善人好事也好,恶人坏事也好,都把它看平等了,这叫真正修行。佛是应众生而有,我们修行也是应众生而修,没有众生,我们到哪里去修?没地方修。有情的众生分为两大类:善人、恶人。一切境界也分两大类:顺境、逆境,就是好环境与坏环境。在这两类里面修什么?修自己的清净心、修自己的平等心、修自己的慈悲心,这就叫菩提心。菩提心不能离开众生、不能离开社会,离开众生与社会,菩提心到哪里去生?生不起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