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 反对净土生净土,四谛非圆舍不得


2014/9/4    热度:211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 反对净土生净土,四谛非圆舍不得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总第十二讲之:反对净土生净土,四谛非圆舍不得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25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反对净土生净土,四谛非圆舍不得

  四谛法不是可以舍的道,虽然万法不能尽摄其中,但是小乘根基(的人)依着四谛法的道可以获得暂时的化城安乐。

  《入中论》的最后月称论师这么说,圆满的道是释迦牟尼佛在二转*轮的时候说的,说完了以后还有一部份人不能直接获证解脱,怎么办呢?为他们打造一个“化城”,在中间路途上给他们设一个驿站。佛教必须要人性化,释迦牟尼佛早年就设立了驿站,让具备小乘根基或者是与这些法要能够相应的人首先获得一些休息,获得一些果证,这种情况之下他们才能够有精力、有能力继续赶路,但实际上这个化城既然是释迦牟尼佛给他们设的,机关也埋藏在其中了。化城终不是宝所,切不可将人性化施设就当了全盘的佛性,否则以因为果,舍了大乘佛法,定绍落空佛果之虞!

  进了这个化城的人毕竟还是要趣入佛果,没有说进入化城的人最终永远如是,没有这个情况。

  后来趣入佛果的过程非常微妙,释迦牟尼佛是在金刚定中直接深入到这种小乘人的涅槃境界当中,使涅槃境界中的小乘人,从灭定中直接感受到了佛对他的叮嘱,直接往生到净土当中。

  这个结果是非常出人意料的,阿罗汉在这里唯一反对的就是净土,这就是他不能认可的一件事,但是最后他还就是直接地生到净土当中去了。为什么呢?因为释迦牟尼佛的愿望是深入众生的心地当中。就像电脑软件里,要下载这样一个软件,另外一个也夹杂着给带来了,愿意证悟人无我空性智慧的人,在证悟人无我空性的同时,就已经种下了必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往生他方净土的因缘,所以千篇一律地都是这样一个结果。虽然在灭定或者涅槃当中,有经历三大阿僧祗劫的情况,最终他们出定的第一念就是直接要往净土去,而且就是直接往生净土了,在净土当中成就菩提果位。所以二乘人的四谛道也不可以废除,也不能小视。

  更实在的说,我们人人都有一份小乘根基。别以为我们说自己是大乘根基的人,就能完全肯定地说没有一丝一毫的小乘根基。真的没有吗?其实人人都有小乘的根,所谓出离的部分就是小乘的根,而这一部分的根一定是人人都有的,与这一个根有关的修行我们也要保护,保护这一路的修行法门。这是关于四谛道和二谛之间的差别。

  月称论师把四谛和二谛说完了以后,举了好多例子。五地菩萨不仅只是了解到四谛和二谛的微妙性质,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差异,彼此都摸索的很清楚,而且还有其他的佛所说的法要,很多胜义谛和世俗谛的道理,他们都弄清楚了。

  打开《自释》,即《入中论导读》这本书的133页,我们把二谛四谛的智慧已经学全了,月称论师的原话我们一起念诵一遍:

  “问:离四谛外更说有余谛不?

  曰:有。

  如《菩萨第五地经》云:

  如实知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苦灭道圣谛。善知世俗谛,善知胜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成立谛,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智谛,善知入道智谛,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

  此菩萨,随众生心乐令欢喜故知世俗谛,通达一实相故知胜义谛,觉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谛,了诸法分位差别故知差别谛。善分别蕴界处故知成立谛,觉身心苦恼故知事谛,觉诸趣生相续故知生谛,一切热恼毕竟灭故知尽无生智谛,出生无二故知入道智谛,正觉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乃至如来智成就谛”!

----------------------------------------------------------------------------------------------------------------

更多明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 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就要学到身口意三业一致清净,我们在宁静的环境中会觉得:道理是对的,应该要这样做。但是,在动的环境中、在忙碌时,在与人接触时,我们的心境往往都会变动,口业就容易造成。因此,学佛最不容易的就在「境动心转」的时候。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