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 人无我的修法


2014/9/4    热度:202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 人无我的修法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总第十八讲之:人无我的修法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4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人无我的修法

  修止的方面有如上一些善巧,那么修观方面的善巧呢?

  首先是人无我空性的修法。我们知道,人无我空性的修法都是围绕五蕴实际用功的。

  第一,如误以绳为蛇,灯笼光如照彻五蕴的人无我直接观察,光亮现时恐惧消逝。

  谈到人无我空性的修行,我们常拿绳子和蛇的关系进行说明。就像一个人误以绳子为蛇,拿灯笼照这条绳。实际上,这是一种修行方法的暗示。

  当我们执着身体、执着五蕴时,就会产生一些对生命的恐惧,这时就用五蕴的修行方法,照亮自己五蕴所在的心理。

  这里,灯笼指,观五蕴是微尘、五蕴本空的观行方法。这种直接的观察让我们离开恐惧。当我们微尘的自我感受靠不住了,或五蕴的执着靠不住了,刹那间,这个黑漆桶就像被照亮了一样,这一下会转换得非常迅速。黑漆桶一照亮,我们就知道,原来这个五蕴、这个色身只是一个空无所有的光明状态,并没有我们平时认为的身体的感受、知觉、爱、恨等等。

  第二,令解悟(定解)稳固。

  灯笼照绳子的譬喻暗喻的修行方式,我们若理解了,进行修行很快就会得到解悟。其实得到解悟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人来体验,都会用很短时间直接掌握要领。下一步就是让这个解悟(定解)能稳固。

  第三,灯照不同白昼,知绳上无蛇,如黑绳尚在。此时五蕴还假名存在,但自相我已消失。

  即使有了这种解悟,我们知道色身、五蕴没有实体,这样回头拿到前面的譬喻中,虽然灯笼把蛇照亮了,知道蛇实际是绳子,但还是不如白天的光线那么亮,还没有彻见绳子麻的性质。即使彻见不到,自己的自相我也已解散了。即使只是分支的人无我空性也证到了,而分支的法无我空性还没圆满证悟。但自相我这个假名就已解散了,对自己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成果。虽然在绳子上没有像麻那样的一种清晰理解,但实际对蛇的恐惧已没有了,这已是一个重大的成果。自相的我已被解散,已消失了。

  第四,此时已了悟人无我空性。

  第五,故瑜伽师先破我。

  所有实修的人,都知道,修行从五蕴入手,最为直接。

  第六,深密观寻什么是我,而分析五种蕴。

  怎样入手呢?很简单,就是深密观寻什么是“我”。这个身体是我吗?这个若是我,它不是四大、不是骨骼吗?它若是骨骼,分析成微尘后,骨骼也并没有一个在微尘之外的手存在。微尘里的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呢?

  分析到最后,这些微尘仍然无法立足。分析到邻虚尘时,这些尘依然要被解散。尤其分析到邻虚尘这个部分,如果相应地,自己的信心跟上来的话,我们分析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分析透彻的那一刹那,就是获得人我无空性的那一刹那。

  所以,我们绝不能认为这种分析仅是一个念头,仅是一个思考,它已不仅具有思考的意义了,它已携带着你对生命的理解了。

  这一关节打通,人无我空性就得到了。

  第七,有时自观五蕴,有时观他。

  第七个助缘就是有时观自己的五蕴,有时候观他人的五蕴。不仅在自己身上观,有时也可观他人,观外人。

  第八,少言专修,心疾则在不思不念中休息。

  第八个被称为诀窍的部分是:少说无意义的言语,直接用心进行这种五蕴的观察,进行观察时,若有时觉得心里很累了,怎么办呢?千万不要马上找活干,马上想其它事,就在没有思考也没有念头的状态中让自己休息。

----------------------------------------------------------------------------------------------------------------

更多明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 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善恶的标准,总的来说,就是“利他”跟“利己”。一定要记住:“利他”是善,“利己”是恶。为什么说“利己”是恶?学佛,如果对佛法稍稍有一点契入,他懂得,为什么?利己,你“己”没有忘掉,“我”没有忘掉,你还有我执;我执不除,你三界出不去!你说,“利己”是不是恶?佛法头一个教我们学习的,就是“忘我”,《金刚经》上教给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学佛,先从“无我相”下手,从“无我见”下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