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4
2014/9/4   热度:303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4 我现在回答这几个问题。 问:佛有甚多的法门,有人主张禅净双修,有人主张一门深入,请问您的意见如何? 答:这个事情是这样:若是按我们现在今天的佛教情况,可以这样讲,可以这样说,就是禅净双修。但是若从古代的佛教来说,没有这句话,没有什么禅净双修这种话。这种话是我们这个程度的人说的话,若是从古代的高僧来说,没有这句话。我认为这个话怎么讲呢?禅即是净,不是离开禅另外有净的,不是这样说的。因为我们今天的佛教,是末法,用这个字是对了。我们今天的佛教的人,我说这话,我又有过失。对于深妙的法门不能修、也不能学,对于这个高深的佛法都放在藏经楼那里,自己不学;就是学的话,一知半解而已,(南无观世音菩萨!原谅我)就是不学了。不学了,这样说呢,我们就是一个念佛法门;这个净土法门,我们也学得小小的。净土法门,我们就知道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这叫净土法门?实在只是净土法门的一少分,不是全部的净土法门。全部的净土法门,是包括所有的佛法都可以在内。所以净就禅,禅也就是净,并不分开的,并不是分开的。 按我们今天的佛教来说,有禅净双修的问题。我就念阿弥陀佛,这叫做净土;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净土,这叫净土法门。当然这个法门也是好,不是不好,我们因此而能往生阿弥陀佛国,何处不开悟呢!的确是这样子,也是好的,不是不好。这个修禅,我认为并不是祖师禅叫做禅,不是这个禅,这是如来禅的禅。如来禅,就是我们读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法华经》、《华严经》、《宝积经》,这都是如来禅,是这个禅。这个禅是禅净双修,也可以这么说。禅净双修,当然也可以,你愿意修禅净双修呢?是一门深入?是有这个问题。 但是若我的意见可以这样,如果你没有这种条件去深入地学习佛法,没有这个因缘深入经藏,勉强你也是勉强不来的,「我一翻开经本子一读书,我头疼」,那怎么能学习佛法呢?只好不学了嘛!他就是出了家,他也不愿意去学,你能勉强他吗?那只好念阿弥陀佛,你就念阿弥陀佛好了。如果阿弥陀佛也不念,那么谁能奈之何呢?所以就是可以这样,就随着因缘来说:你如果不能够深入经藏、学习佛法,那个如来禅就不能学了,那只好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也很好,能往生阿弥陀佛国是很殊胜。若是你自己有条件,能深入经藏学习佛法,学习第一义谛,那应该这样学。 这样学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读这个《阿弥陀经》: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国;这是《阿弥陀经》这么讲。你若是学习如来禅的话,现在心不颠倒,就不颠倒,不要等到临命终的时候,不用。现在天天的修学止观,天天地叫他心不颠倒,那么有可能你现在就得无生法忍了;但是不是修话头禅。话头禅,我认为得无生法忍根本没有希望;当然我说这个话,禅宗的人认为我胡说八道,「看话头禅可以开悟」,我认为没有那回事。那么我们读经论,读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读这个《瑜伽师地论》也好,这些殊胜的法门,你现在就可能得无生法忍,我说的现在就是这一生,就可能得无生法忍。那临命终的时候,决定心不颠倒,因为那是圣人了,是圣人了。那你愿意往生阿弥陀佛国也可以,你愿意到药师佛土也可以,到弥勒菩萨那里也可以,十方佛世界你随意,愿意到那里去都可以,你都能去。 我这样说,就是因缘!你有因缘能够深入地学习佛法,但是这里面有个条件,就是你要有个愿望,「我为什么要学习佛法?我想要得无生法忍」,你要有这个愿望。「我不是,我学习佛法要给你讲的,不是我修行」,你若这样的愿,这是不可能得无生法忍的。「我学习佛法是为你学的,我不想修行的」,或者说「我学习佛法,我都不用,经上说的无上菩提、说无生法忍,是给你讲讲听听的,我是念阿弥陀佛的」,这样子也不行。你这样子,你对于佛法的学习,你不会很深入的,因为你不用,你也不会深入。但是你能念阿弥陀佛,念成功了也是好,我也赞成。 所以你说是一门深入好呢?是禅净双修好呢?就是看各人的因缘,你有这个因缘,我劝你发心深入经藏学习佛法。我们现在,我们不深入经藏,我们不知道这个情形,什么呢?我们若从佛法来看,我们现在的佛教,真心诚意的念阿弥陀佛还是庄严,如果心里面完全不用功修行,就算是我穿着出家衣服,不庄严,并不庄严。因为什么呢?你没有圣道,没有佛法来清净你的心,你三业没有办法清净,怎么能是庄严呢?不庄严!你要深入经藏,学习第一义谛,修止、修观,就是修禅,使令这身口意清净,这才是庄严。你不这样做,那个贪瞋痴没有办法除掉的。但是念阿弥陀佛好一点,能调伏一点。你想要断掉贪瞋痴,我认为那还不行,得要到阿弥陀国去才可以,但是总算好了。如果也不念阿弥陀佛,也没能修如来禅,那就是不及格了。所以你问我是一门深入好?是禅净双修好?就是随各人的因缘了。 问:现代人生活忙碌,有时觉得想要修持佛法,心有余而力不足,请问您有何提议和建议? 答:这个我昨天说过,这件事你自己先要决定,就是你是发财重要呢,是修学圣道重要?你自己秤一秤,用个磅秤来秤一秤,那件事重要,你先做这个决定。如果你认为得圣道是重要的,那你就把财富的事情放下,那么你就可以专心的做这件事,你就有可能会成功。如果说是我又想要发财,又想要得圣道,鱼与熊掌都是我所欲,但是是不可能的,这两者不可兼而有之,不可能的。 譬如说我午前静坐,午后去做生意,也可以这样做,但是你一做事情的时候,难免有很多的问题。有什么问题?不是令你生贪心,就是令你生瞋心;你做生意的时候,不是贪、就是瞋,不是瞋、就是贪。这个时候就是破坏你修行的境界,就把你的修行的境界破坏了,这样子光阴都空过了,你午前修行的事情就是空过了。所以这件事怎么办法呢?如果我不能出家修行,你做个小本生意,比较简单的事情,你就是亏本也没有损失很多,赚钱也不要赚大钱,你赚大钱,你的精神就要为这个钱做奴隶,你就钱要生钱,放到银行去又恐怕银行垮了;我若是买股票,又怕股票跌了,就是天天要注意,你马虎了就不行的,那你怎么能够修行呢?就是不能修行的。 所以你若想发财,就去发财好了,修行这个事情就放下。若你想要成就圣道,你一定要把这件事看重,其它的事情看轻一点,减少一点。发小财,发小财的时候不要紧,它这个系缚你的心的力量轻,你可以很多的精神、时间放在修行上,修行就容易有成就,要这样想;你先衡量这件事。 所以说「现代人忙碌」,是的,是忙碌,我也知道,连我们出家人都算在内,都是一样。我说这话就是我有过失,这件事值得忙碌吗?值不值得忙碌?若值得忙碌,是可以;不值得忙碌,你就是空过光阴了。你光阴空过了,表面上怎么怎么样轰动,其实不是啊,宝贵的光阴都空过了。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就后悔了,「我白出家了!」出家,白出家了,你后悔来不及。所以你这两个问题都是很好。是禅净双修呢?是一门深入?你自己来看看自己。这个生活忙碌这件事,你自己衡量一下,值不值得忙碌。 问:如何于打坐中修习照见五蕴皆空,烦请长老能慈悲开示。 答:如果我对于止若不多说的话,明天就可以讲「照见五蕴皆空」,就可以讲了,所以这个先放着。 问:请问禅坐如何避免走火入魔? 答:「避免走火入魔」,你对于禅坐的事情不可以一知半解,不可以。你一定要拿出点时间把禅坐这个事情学习它到圆满的时候,把古人的著作,现代人的著作也可以,但是古人的著作要注意地学习。古人的著作是经验之谈,他自己用功修行,加上佛菩萨经论上的智慧,加上他自己的修行,他写出来著作。不是说我现在我有一点头脑,东抄一段、西抄一段,不是这样。这样子也可以,也好。「怎么样避免走火入魔?」你要好好学习,学习这个禅。你若说是「我不想要坐禅,我就写一写给你用一用」,那你很难避免走火入魔的,因为你最初用心就不太老实。 问:弥勒佛和布袋和尚是否为同一个佛菩萨? 答:在这《高僧传》的记载上说,说这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是有这个说法的。 问:若于打坐的时候,参禅或念佛,自觉意识清楚,却不知自己身体摇晃,现昏沉状。 答:你打坐的时候,忽然间心里面知道:「我刚才干什么了?」不知道!那就表示你昏沉了。昏沉的时候,自己不知道;等到昏沉过去了,心里才明了,明了「我刚才做什么?」那就表示你昏沉的意思。这个摇动,很多人静坐都有这个问题,就是身体不自主地在摇动。如果摇动地很慢,不要紧,有可能对身体健康有帮助,但是若摇动地非常得厉害,一定要把它控制住,要停下来。 问:此种情形,修行人必经的过程,又该如何突破? 答:不是的,有的人不动。有的人坐在那里,不管是打瞌睡也好、是掉举也好,他身体不摇动;人的生理不一样,所以就会现出来不同的形相。怎么样突破?我们简单地说,为什么身体会摇动?就是这个地水火风不平衡,它不平衡,它就要动;一平衡了,它就不会动。再明白一点说,就是有点病;但是你若去看医生,也可能会检查出来,也可能医生说没有病。医生也是有专业知识的人,但是实在来说,还不是百分之百的能治病,就是有些病还是没办法检查出来,还是有这个情形。所以如何突破这件事,我们佛教徒还就是多忏悔,不要说我光是静坐,不可以,你一定还要多忏悔,来消除自己的业障,能帮助身体健康,那么也就帮助你静坐了,可以这样办法。 问:八触现前的前后次第,是如何?如何处理? 答:八触现前不是有一定次第,也不是一定完全现前,只现其中几种,其它的不现前,这是不决定的。如何处理?你不要去管它,要听其自然。因为这八触现前,就表示你的定力深了,你继续地寂静住,继续地修止、修观,它自然地向前进步,这是个好现象,你不需要去处理它。 问:何谓佛法的真实义? 答:佛法的真实义,是圣人所证悟的境界。我们凡夫学习佛法,只是学习相似的而已;那个真实义,我们的虚妄分别心没有办法证悟。只有你继续修行,把虚妄分别心停下来了,这无分别的智慧现前了,才能证真实义,才能觉悟真实义的。当然这件事,你若把《大品般若经》学通了,你就知道这件事了。 问:女性何以单跏趺坐最好? 答:因为女性的生理和男人不同,双跏趺坐对女人有点问题,你时间短可以,时间稍微长了,对于你的健康有伤害。因为佛在世的时候,这个出家的比丘尼她双跏趺坐,发生问题。发生了问题就报告了佛,佛说:「以后,你们不要再双跏趺坐。」佛没有多说,佛就是说到这里为止。佛是大智慧人,他有时候就说到那里,其实下面还有些话,但是他不说了。但是你若不相信这个话,「我一定要双跏趺坐」,好,那你就双跏趺坐,但是你一天只坐一次一个钟头,那也没有关系;如果你坐得很久,你就知道,有问题,就有问题了。 问:一直无法突破酸麻关,即使坐四十分钟后,就坐不下去。 答:不要紧。你坐四十分钟,就起来跑一跑,动一动,然后再坐,慢慢就突破了,就可以坐六十分钟,就可以坐一百二十分钟,都可以。如果你就停在那里,坐四十分钟完了就不再坐,我一天只坐一次、坐两次,那不行,那你很难进步的。你一定要多坐,但是你也不要太勉强,我到这时候痛得很厉害,麻得很厉害,你就放腿子。如果你一定要忍耐,也是对你的健康有伤害,所以不要过分的忍受。就是有点痛,你稍微忍耐一点,然后就放腿子,放腿子动一动,你再坐,慢慢就通过去了。 问:请问师父,您说女众最好单跏趺坐,但是我是女众,觉得双跏趺坐比较舒服。请问师父,双跏趺坐为何不好? 答:我昨天说了,双跏趺坐,你坐的时间短,不要紧;如果你长时期这样坐,对于你的健康有伤害,这个理由就在这里。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佛说的。 问:每当静坐,两腿酸麻痛,都无法克服,是否本质的关系,要如何克服? 答:不是本质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没有这么回事。所以你要克服,你就常常盘腿坐;盘腿坐,若痛了的时候,稍微忍一会儿,然后就把腿子放开,走一走,走它十分钟、一刻钟,再坐。再坐,你还是这么坐,长时期它就进步了,就克服了,就是这样子。 问: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无情,与草木何异? 答:知道与草木何异的这个是谁?我们凡夫对于事情有取着,顺我的,我欢喜;不顺我的,我就不高兴,这个喜怒哀乐是执着心来的。这个圣人他不执着了,所以这个喜怒哀乐没有,没有喜怒哀乐,但是明了性的心还在的,他还是有。他这个明了性的心没有执着了,也就没有贪瞋痴了,所以心是清净的,清净地寂静住,那是一个大安乐处的地方。和我们凡夫不同,我们凡夫总是欢喜安乐的事情,我心里欢喜,但是你这个心一执着,那个欢喜就有问题。你求这个欢喜的事情也不容易,得到这个欢喜以后,你还要怕失掉,还要保护,要保护也很难,也很苦恼,有可能还就是失掉了,失掉了那更苦恼,凡夫就是这样子。 这个圣人观这一切法都是自性空,心无所取着了的时候,因执着而来的这些喜怒哀乐,当然都没有了;他心里面明静而住,是一个大安乐自在的境界。并且我们凡夫,你欢喜如意的事情,凡夫,你若是修的福报修得大,那么如意的事情是来了,但是也是无常的,终究有一天它结束了。结束了,你就和以前没有栽培这个福报的时候一样。就像一个发财的人,原来是穷人,现在发了财很快乐,但是财又没有了,又变成个穷人。人就是这样子,在苦、乐里面流转,就是这样子。有的时候到三恶道苦了,后来又到人天道了;在人天道一个时期,又跑到三恶道去了,就是这样流转。圣人远离了这一切的执着,超过了人天以上的圣人的境界,永久也不会再像凡夫那样子流转,这样苦恼了。所以圣人的圣道,我们应该学习,应该修习。 问:请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戒定慧齐修? 答:这个戒,当然你要去请善知识为你授,然后你再修定和修慧。修定,就是昨天说的修止的方法,就是修定。这个慧是要学习佛法,学习什么是佛法,然后你才能修慧的。这个慧,是佛法不共于外道的一种特别殊胜的事情。这个定,修的定是共于外道,外道也可以修定。但是佛教徒若修慧成功了的时候,这个定就变成无漏定了,也不共于外道的。所以怎么样戒定慧齐修?最初也还是有次第,先是学戒,受戒,然后再学习定,然后再学习慧。成功了,戒定慧是同时具足的;这是要你努力地学习才可以。 问:弟子这次皈依已是第七次了,是不是犯戒呢? 答:皈依这件事,不是皈依某一个人,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个皈依这件事,我们佛教徒天天皈依,我们天天上早晚殿,常是:「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天天皈依。天天皈依这件事,若是你对于佛法学习得不够,当然只是念这个文,这样念一念。若是你能够通达甚深义的时候,那是和第一义谛相应的事情。皈依佛,佛也是第一义谛;皈依法,法也是第一义谛;皈依僧,僧也是第一义谛。 说是我们在那里念这个文:「皈依佛」,然后拜一拜,「皈依法,皈依僧」,各拜一拜,这叫做三皈依。实在来说,你坐在那里,你心里面观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观一切法无相,这也就叫做皈依,这也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不断地重复,不断地这样修行,你才能够转凡成圣;等到入了圣位以后,那是更殊胜的境界了。所以说是你第七次皈依,那并不算多。但是我的想法,皈依了一次,这样的皈依一次也就是够了,但是你要再进一步,你皈依到一百次,但是还停留在第一次,是不对的,应该一次又一次地进步,那就是愈多愈好。你还是那样停留在原来的地方,你就是懈怠了。 问:每日功课,行门、解门所占时间比例多少较佳? 答:这个事情看你的程度,如果你对于佛法的理解很少,你的解门的时间要多一点,行门的时间少一点。若是你已经达到了开悟的境界,天台宗说是大开圆解,那你的行门多一点,解门还是要。就是弥勒菩萨也还要听佛说法,还要听释迦牟尼佛说法的,何况我们是个生死凡夫,我们怎么可以不读经呢?怎么可以「我不立文字」,这是圣人可以,凡夫不可以,凡夫一定要听佛说法。我们现在没有见佛,那就读经,那就见佛说法。我们读《金刚经》、读这《大般若经》、读《法华经》、《华严经》,那就是见佛说法。所以你说这个比例是多少,就看你的程度。 问:又行门中,以前爱好礼佛、阅读,现改为听经、打坐,可好? 答:你欢喜礼佛,你还是有礼佛的功课也好;人都是容易有些业障,多拜佛能消除业障,还是需要的。你现在又愿意听经、打坐,那么你弄一个功课表,我早晨起来做什么,午前做什么,午后做什么,晚间做什么,弄个功课表,什么时候礼佛,什么时候听经,什么时候打坐,就这样好了。 问:若目前专读《无量寿经》,不再读余经可好? 答:也好,你专修净土也是好。 问:往生西方资粮,可否以此经为要? 答:也可以,《无量寿经》很好,能把它背下来也很好,专心念佛是好的。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每一个人都想好相貌,一个很美丽的相貌,怎么修法?要美丽的心,心好相就好了,相随心转;心不好,要想相好,怎么想也想不到。有一些愚人去美容,相貌是修好了,是蛮好看了,但是不到一个礼拜毛病发作了,苦不堪言,得不偿失。我们要想自己的相好,一定要修好因,要存好心,要做好人。好心好人的相貌一定好,这是一定道理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