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4


2014/9/4    热度:402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4

   尔时,舍利弗问释提桓因: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欲取?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不为增减、聚散、损益、垢净故出。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不与辟支佛法、阿罗汉法、学法,不舍凡人法;不与无为性,不舍有为性,不与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不与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

  「舍利弗问释提桓因: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欲取?」这一段文,昨天是讲过了,但是我的心情还想要重讲一遍。舍利弗尊者又问释提桓因说,这个般若波罗蜜是不可以取着的。不可以取着这句话,不可以执着,什么叫做执着呢?我们不要说不信佛的人,不信佛的人我们不说,我们说是相信了佛法,也肯学习佛法,但是我们在见闻觉知的境界里边,还是有取着这件事,不过我们自己不知道,我们不感觉到什么叫做取着?我们没有这个感觉。但是在佛菩萨这一切的圣人,在佛法里面有成就的圣者,他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个见闻觉知认为我们是有执着的,我们可能不承认这件事,但是我们是有执着的,是有这件事。

  怎么知道我们有执着呢?我说个譬喻,看看能不能够表示出来执着这句话的意义。譬如说是做梦,做梦的时候有人请我们吃饭,或者是吃面条,或者吃合子,吃的非常可口,欢喜吃,吃的饱饱的,吃得很欢喜,等到醒了梦的时候呢,我的肚子还是空空的,不饱,并不饱。那么从这件事,我们若加以反省的话,这个执着的意思就显现出来了,我们的肚子是空空的嘛,没有吃什么东西,但是在做梦的时候吃东西以后,吃的饱饱,这个饱饱是真的吗?完全是没有这回事,但是在梦中真实不虚,我没有说谎话,是饱饱的,这个饱饱的只是我们内心的感觉,没有真实义,这就叫做执着。我们现在见闻觉知的事情完全都是这样子,我们感觉看见这个人很美,这就是内心的执着;我看见这人非常的丑陋,也是执着,实在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叫做执着。

  我们昨天曾经引这个《楞伽经》,是达摩禅师教授慧可禅师学习《楞伽经》就是禅,我曾经说这句话,《楞伽经》上有一句话,就是「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我对于这个「妄想无性」这句话很有欢喜心,这个「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就是过去在佛法里边有成就的圣者,或者是佛,或者是大菩萨,他们都觉悟了这个「妄想无性」这个道理,一切都是妄想,没有那件事,你看见的境界不像你看见的那样子。你看见那个境界不是像你看见那样子,只是你的妄想,它本身是没有体性的─「妄想无性」。这件事以前的圣人都知道,然后传授给我们,开示给我们,叫我们也要这样的学习,也要这样的觉悟。这《楞伽经》上有这句话「妄想无性」,你可以常常的念这句话,思惟这句话的意思。说这个人现在在骂我,「妄想无性」!说这个人现在赞叹我─你讲经讲得很好,「妄想无性」!这道理就是这样子。

  但是我们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我好像常常提《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的翻译者不是说「妄想无性」,不是用这四个字,他说叫「唯识无义」。我的理解呢「唯识无义」和「妄想无性」是一句话,就是只是你内心的分别,他是没有那件事的,那个「义」当做境界讲,是没有那个境界的,「唯识无义」。

  「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我看见有一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在那里,实在是没有,没有那件事──是「妄想无性」、是「唯识无义」。「汝云何欲取」,你怎么可以去把它拿过来呢?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中间还有几句话,「无色、无形、无对」,前面是不可取,是把这个道理立出来。下面解释解释这个「不可取」,什么叫做「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所以不可取,这是说出个理由来。

  我昨天讲过,这个「色」,就是青黄赤白,这是「色」;「形」,就是长短方圆,就是「形」。长短方圆当然也有青黄赤白实在是一回事,那就是我们眼睛所对的,所面对的就是色;我们眼睛不能面对声音,我们耳可以去对这个声音,下面说这个「对」字是有意思的。我昨天讲的我说是质碍的意思、有障碍的意思;「无对」是无障碍的意思,我现在的意思不要那么讲,这个「对」有一个特别的意思,眼所对的是色不是声音,眼睛不能和声音相对,我们的耳根和声音是能相对的,不能和色相对,「对」还有这么个意思。色声香味触法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相对;但是实际上,一定还要有一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才能相对,这样讲这个「对」就是认识的意思,那就是「有对」。就是六根、六境、六识他们是相对的,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和一切法相对,有能对有所对。

  现在说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就是一切法都不与心相对,就是一切法都是无所有的。我们刚才说那个譬喻,说是这个梦的譬喻,吃饭肚子吃的很饱,实在是自己的分别心这样分别而已,实在没有那回事,所以就是没有一切法相对的。「无色、无形、无对」。我这么讲呢,当然《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有这种义。我们读《金刚经》的时候,「如梦幻泡影」,这个如梦也有这个义。但是若是读《大智度论》里面,除了如梦幻泡影之外,还有一个义,就是下边有这个十八空的这个空的意思,一切法因缘生是无自性,所以叫做「无对」。那样讲呢,那是中观的义。我刚才讲说如梦实在是唯识义,一切法都是内心的分别,所分别都是无所有的,这样讲就是用这两个理由来解释「无色、无形、无对」,就是我们若是「有对」的时候呢,就是种种差别的境界,很多很多的事情,现在说「无对」就是没有这么多的差别就是「一相」;差别是众多的相,现在没有那么多只是一个相,一个相是什么相?就是「无相」,就是一切相本身是无所有的,所谓「无相」。

  我今天早晨,心里面分别,我们读这个《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与这几句话是一个意思,但是还是有点差别,还是有点差别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刚才说,我们在佛法里边学习,但是我们还没有成就的时候,我们心里面还是做梦,不是说睡觉的时候做梦,睁开眼睛也是梦,也是和做梦一样,看见什么都是真的,那就叫做梦。我们看见什么都是真的和做梦时候一样,所以都是梦。「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是有一点差别,有点什么差别呢?就是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有名言相的;一种情形是没有名言相的。当然我说这话,又是唯识义了。这个怎么叫做有名言相呢?就是我们心里面有分别,有分别的时候,就出现各式各样的境界,那么就是「凡所有相」,可以这么说。但是有的时候无名言相,无名言相就是心里没有分别,所以「凡所有相」,我们就可以简单的说就是两种相:一个有名言相、一个无名言相。

  通常的意思,我们前五识,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触对这一切法的时候是没有名言相的。前五识是不会说话的,但是它若是受这个第六识的影响的时候,好像是会说话,我们看见那个人的眼神他笑了,那也有说话的意思。但是那是第六识的影响,不是它本身会说话,不是那个意思。我们前五识如果不受第六识的影响,它没有名言相。它见一切法的时候它不会说话,不会说话这是一种相,这是一种相。一个是受第六识影响的时候那就是会说话了,那叫做有名言相。有名言相的时候也是虚妄;无名言相也是虚妄,可是有点差别的。但是这个《金刚经》这句话就是「凡所有相」,不管你是有名言、无名言,这一切都是虚妄的,都是不真实的。

  我希望七天能讲完,我若是说多了就可能是讲不完,但是我现在这话已经到嘴边了,就要讲。唯识的经论上说出一句话来,就是「依他起不可以说是自相空」!这件事,这「依他起」这是一个专有的名词,这是要解释一下。当然中观学者的话来说,依他起就是因缘所生法,怎么不可以说自相空呢?所以受到唯识学者的讥嫌,讥嫌这件事!《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说的,无著菩萨他写的。弥勒菩萨,我的想法不是人间的学者,是天上的圣人、圣者,是天上的弥勒菩萨,不是人间的;无著菩萨是人间的学者,但是是已经得圣道的人,不是凡夫,他一定是读了《中观论》、《大智度论》,他也一定知道中观学者会讥嫌这句话,不可以说自相空,这个中观学者完全是不同意的,不同意这句话。但是他还要这么说,那是有何道理呢?就是有道理啊,有什么道理呢?

  刚才说遍计所执,三自性: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他就是把这一切法分成三类。这个诸法的遍计所执性,是自相空,他有这个字,和《中观论》和《大智度论》用同一个字,同一个名字是「自相空」。现在说到依他起的因缘所生法呢,不可以说自相空,是有道理的。他这个用法不是像《中观论》和《智度论》那个用法。他是对遍计所执说的,遍计所执自相空,那就是这个依他起就不是自相空了,这句话的缘起是这样意思。那么这地方有什么问题呢?有什么差别呢?是有差别!这遍计所执这个空「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这地方有差别,这个遍计所执的一切法是空的,没有体性,是没有体性的。我们刚才这个做梦,我做梦的时候吃饭吃的肚子很饱,醒了梦的时候没有这回事,肚子空空的呀。那这地方表示什么意思啊?我做梦的时候我不知道是梦,我吃的很饱,那只是内心的妄想,它本身完全没有体性,那个饱是没有体性的,是没有体性的,这叫遍计所执,是空无所有的,这是没有体性的。

  但是依他起因缘所生法是有体性的,所以若说遍计所执是自相空,就不能再说依他起是自相空,不可以;依他起是有体的,是虚妄,但是有体性。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不是做梦,吃饱了要经过一个时期,才能够消化了,不然的话你知道饱、不知道饱,肚子里都是有饭的,它是有体性的,和这遍计所执不同,所以无著菩萨说不可以说依他起是自相空,这句话有道理,有道理的;不是《中观论》说的那个自相空,它们有点差别的。

  我们把《金刚经》这句话说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说是有名言相的、无名言相的通通都是空无所有的,不管是有体无体,都是虚妄的。现在这里说也是「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不管你是有名言的时候我们心里面执着;无名言的时候你内心不能活动,你心里没有名言的时候不会活动的,要有名言的时候心才能活动。很明白的一件事,我认识这个人但是忘记他的名字了,这是我的经验,忘记就说不上来,你想说说不上来,因为是没有那个名字,不能说话。若是所有的名字,你心里头没有的时候,你不会说话,你不能说话。我们第六识里面有很多的名字,所以它会说话;前五识没有名字就不会说话,不会说话的。不管你是会说话、是不会说话,你有名言、是无名言都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不真实的。我肚子感觉很饱嘛,虚妄的不真实,这叫做虚妄。用这个做梦这个意思表示虚妄,那么我们从这里看出来,我们现在大概的这么说:不学习佛法的人,完全是在虚妄里面生活,是这样的境界。现在若是学习佛法的时候,就是要解决这个虚妄的问题,解决这个虚妄的问题,经论上告诉我们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只是你知道这件事而已,事实上我们还是执着的,还是执着的,还感觉肚子是饱的,还是执着的,这个执着还是不能去的。要怎么样才能去掉呢?要修止观才可以,要长时的修止观,才能破除这个执着,破除这个执着就是圣人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说你若不修止观,你的佛法就是白学了,没有用!这句话也不对的,也是不对。你若不学习佛法你不会修止观的,所以你想要修止观还是得要学习,还要告诉你,如梦这件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还是要学习这句话,还要加上止观的「修」,然后,「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圣人了,是这样的意思。我这句话就算是说完了。

  「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就是我刚才解释过,我们这一念心去分别一切法,叫做「对」。现在「无对」,就是远离这个所对、能对这些一切的虚妄分别。这个时候「一相」的无相现前了,就是第一义谛现前了,这是圣者的境界。「汝云何欲取」,你怎么要说这里有一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要把它请过来,你怎么可以这样讲呢?这是舍利弗尊者这样子,开示释提桓因,也就是难问他,难问他这句话。下边又再解释,又再解释这个「所谓无相」这个道理。

  「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不为增减、聚散、损益、垢净故出」,这个我昨天解释了,我现在这个不再重解释。「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不与辟支佛法、阿罗汉法、学法,不舍凡人法;不与无为性,不舍有为性」,这我昨天都解释了,现在不重解释了。「不与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这是十八空,在《大智度论》的前边是二十一卷?是那里?有解释,我想我现在也不解释了。

  「不与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四念处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应该说这是声闻乘的圣道,学习这个法门可以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学六波罗蜜是菩萨道,六波罗蜜里边我们若能够学习了般若波罗蜜,通达六波罗蜜也一样可以得圣道、也可以得无生法忍,这是菩萨道。我们以往就是这么说,四念处、三十七道品,我们若发无上菩提心,也学习三十七道品那就是菩萨道;我们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我们发出离心的时候学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也就是声闻道,所以呀以内心的动机来决定这个是小乘佛法、这是大乘佛法的。

  一切种智是佛的境界,就是发了无上菩提心修四念处、三十七道品、修六波罗蜜最后得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一切种智,就是佛的智慧。「不舍凡人法」这昨天都讲过了,就讲到这里。「不舍凡人法」昨天是讲到这里。

  释提桓因语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若有人知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乃至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是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能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

  「释提桓因语舍利弗:如是如是」,前面是舍利弗尊者难问释提桓因,舍利弗尊者是人间的人,是大阿罗汉。释提桓因是天上的人,在其他的经上说他是得须陀洹果了,若是按大乘佛法来说,就是得无生法忍了,也是个圣人,是这么一个人。那么舍利弗尊者难问他,这件事也很不简单,昨天我们也说过,他是为了希望,释提桓因进一步能发明深义,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现在这下边是释提桓因回答这个问题。「释提桓因语舍利弗:如是如是」,你说的对,是「般若波罗蜜是不可取」的,是「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是不应该取着的,是的!这在第一义谛来说,在「无相」的法门来说,是对的,是不可取的。

  「舍利弗!若有人知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乃至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是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能修般若波罗蜜」,这下面释提桓因是得无生法忍的人,就是圣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舍利弗尊者说的道理是同意的,所以「如是如是」,你说的对,是这么回事情。然后释提桓因又招呼舍利弗,「若有人知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若是这位佛教徒他经过长时期在佛法里面学习的话,他通达了,这个「知」是通达,通达这个般若波罗蜜的道理,诸法是无相的,是「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的,是不与诸佛法,也不舍凡人法,就是我们佛教徒修学圣道得了圣道以后,就会觉悟这个「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这个道理,在你心里面是与这个法是相应的。

  「乃至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是这样子的!这里边有一点什么事情呢?若是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我们没能通达般若波罗蜜的道理,他修止、修观,修奢摩他的止的时候,他能够由欲界定到了未到地定,就了不起了,在欲界定的时候已经感觉有一点了不起,但是欲界定随时你有一点境界随时就会失掉的,那么他的高慢心起来了又灭了;但是若成就未到地定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失掉,他若不懈怠的话,他只要一摄心,这个未到地定就现前,一现前的时候,心里面就能寂静住,明静而住有轻安乐的现前。因此,他会有高慢心,会有高慢心的。有高慢心的时候,就是因为不明白般若波罗蜜的道理。如果明白般若波罗蜜的道理,就知道「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乃至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通达这个道理,我和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说「我了不起了」,没有这个分别,有了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不会有高慢心这件事。现在这里是说,这个人若有很大的修行的时候,他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没有高慢心,所以这上说「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他没有高慢心,这件事我们也应该注意,我们应该注意这件事。

  学习了般若波罗蜜也就是等于是学无我观了,人与人之间容易和,容易和;同学之间也容易和;师长、师生之间也容易和;朋友之间也容易和。就是有什么利害上若有一点冲突也不计较,就是因为有般若波罗蜜的关系。若没有般若波罗蜜,虽然这个人是信佛的学习佛法,照样和一般的凡夫差不太多,还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一个团体,里面的情况怎么样,完全的在这上面表示出来,完全的会表示出来的。

  「是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这个人通达般若波罗蜜的话,通达了「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他是能修行般若法门的,他能修行。这句话我们可以做两个解释,就是怎么叫做「能行般若波罗蜜」呢?就是他自己用功的时候,他能与般若法门相应,这是「能行般若波罗蜜」。第二个,他不入定的时候,没有修止观的时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的时候,遇见这些冷暖的境界的时候,「能行般若波罗蜜」,这叫做「能行般若波罗蜜」。当然这也表示这个功夫的问题,他自己在这禅堂里静坐的时候,「能行般若波罗蜜」,等到离开禅堂就不能行般若波罗蜜了,所以那不叫做「能行般若波罗蜜」。就是有人赞叹你的时候、有人骂你时候「能行般若波罗蜜」,说是遇见这个境界的时候,这贪心来了、瞋心来了,不能行般若波罗蜜,这里有这个意思。

  「能修般若波罗蜜」,这个「能行般若波罗蜜」和「能修般若波罗蜜」,这个「行」和「修」也可以做这个解释,就是不在禅堂不是修止观的时候,他也「能行般若波罗蜜」,在禅堂修止观他也「能修般若波罗蜜」,这个「修」和「行」可以这样分别。「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何以故」,什么理由说这个人能行、能修般若波罗蜜呢?这下面加以解释,「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他不行在差别的境界上,有你、有我那就是有差别。譬如说是刚才我们看那个无对,「无色、无形、无对」,这个「对」,就是有二,有个能对、有个所对,就是有差别,现在说「不二法相」,是「无对」的,于面见一切境界的时候,不感觉到有能所的差别,那叫做「不二法相」。「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你坐禅的时候,禅里面有般若波罗蜜,所以也是「不二法相」;若是我们禅里面没有般若波罗蜜,那就是「二法相」,就是由这一念心在这个明静的境界上住,有一个所缘境,有一个能缘所缘境的心,那就是有「二法相」,这个人呢,我现在得了未到地定了,我现在成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就是有所得,那叫做「二法相」。若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也是不二法相」,观察这一切境界都是无所得的,都是无所得的境界。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念佛人,一切世间事情随缘。既然随缘,那你就要想到,有这个缘就要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不结恶缘,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即使是我的冤家对头,我也给他结善缘。他恨我,我不恨他,这就是结善缘。他迷惑,我不迷惑,他还要在这个娑婆世界轮回,我过几天要到极乐世界去享福去了,我不在这儿轮回了。想到这个地方,世间还有什么过不去的事?还有什么过不去的人?要觉悟,一定要觉悟!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