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 三十三


2014/9/4    热度:268   

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 三十三

 

  偈云

  於法不说断灭相 前言后语差别深

  先后与中如是义 义义义中有妙谛

  三别其意方见道 三别其中破诸疑

  能破如是三重惑 无为大道在目前

  如是菩提巧安排 安排我等无住迁

  无住迁中心洒脱 洒脱性包千大千

  以偈解其句义

  须菩提

  反闻闻自性 自读读本心 倘能回光照 佛即在目前

  欲见法身佛 五蕴清莹中 色声与具足 亦复亦如是

  汝若作是念

  若作有无念 即名两边邪 中道亦不住 是为世间希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

  如来本无相 亦非无具足 诸相非有无 慧者见一切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提具足道 人人皆亦然 本来本具足 得字从何来

  然无非得相 含义得非无 邪转正为得 无邪亦无得

  须菩提

  复呼须菩提 复呼某名字 谁呼谁见闻 见闻者是谁

  勉力见闻者 即是佛作魔 无见无闻相 真空万法然

  莫作是念

  莫作具足念 莫作非具足 二作具非非 非非作菩提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

  如来以具足 不以具足相 初发菩提心 不明妙义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与非得义 皆是正遍知 得无见闻故 亦非无见闻

  须菩提

  菩提却是我 无我即菩提 有无双不住 确为法菩提

  汝若作是念

  我若作是念 菩提是菩提 我相仍是我 是为作是念

  无我无菩提 亦名念菩提 念念非非相 无相证菩提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初发菩提心 有无生迷惑 闻有执著我 说无作槁木

  说诸法断灭

  初学菩提心 不明有无义 不见空即色 不明色即空

  妄说有无相 狂识说断灭 倘若无识相 光明在目前

  莫作是念

  莫作是念有 莫作是念无 作有无达道 作无灭有情

  何以故

  真法无说相 亦无无相说 为度初发心 假说诸和合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凡发菩提心 当悟有无相 皆是度生船 而非究竟岸

  若至彼岸地 弃渡登大觉 有无中皆非 大慧破诸暗

  於法不说断灭相

  无法断灭相 有法即生灭 不说有无中 其中有真谛

----------------------------------------------------------------------------------------------------------------

更多涤华禅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心不乱”,不能错解了。“一心不乱”就是处事待人接物、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心,就是专心。我在念佛上得到一心不乱,要把它运用在社会上,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这才管用。你一面开车,一面“一心不乱”念佛,好了,出车祸了;如果这样念佛的话,念佛这个法门会被整个社会批评,会被整个社会扬弃,为什么?不合人情。大家都学佛了,整个社会瘫痪了,这还得了吗?你学佛了,你家里人也不要吃饭了,你的太太、儿女天天挨饿,他们一定到外面宣传:千万不能学佛,学佛不得了,都变成神经病!所以一定要懂得这道理。做什么事情都专心去做,那就叫“一心不乱”。吃饭就一心不乱地吃饭,穿衣就一心不乱地穿衣,接待客人就一心不乱地接待,世出世间法样样圆满,念佛对于整个社会才有贡献,大家才觉得佛法这是真正需要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