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全:法华经品题略解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2014/9/4    热度:341   

张秉全:法华经品题略解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梵音邲输颰陀,大论观经皆译遍吉。此经译为普贤。普即遍义。贤即吉义。等觉菩萨居众伏之顶,(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伏道周遍,故名为普。断道将尽,(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所较(差也)无几,(谓唯生相无明耳)位邻极圣。(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故名为贤。如十四夜月,邻似十五夜月也。大佛顶经云,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今言劝发者,恋法之辞。遥在彼国,具闻此经,始末既周。欲令自行化他,永永无已。故自东来,更请正说,劝发自行。更请流通,劝发化他。复以誓愿而总劝发。文具四悉檀意。我为供养法华经故,自现其身。若见我身,甚大欢喜,世界悉也。以见我故,转复精进,即得三昧及陀罗尼。为人悉也。无有非人能破坏者,亦复不为女人惑乱。对治悉也。刹尘菩萨具普贤道。第一义悉也。以此四悉檀因缘,故来劝发。上来判流通文为三:神力嘱累二品,正明付嘱流通。药王下五品,举菩萨化道力大以劝流通。今此一品,举普贤誓愿力大以劝流通也。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心量拓开。要知道,我们的本心,我们的真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看原来的心量多大,整个虚空法界都在我们心里面包容着;现在我们的心量变得很小,两个人都容纳不下,你说可不可怜!要怎样把心量拓开?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这句话就是我们念念要想到造福社会,造福人群。诸佛菩萨他们的存心、他们的动念,无非都是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谛”是谛实,实实在在,他那个心是实实在在帮助一切众生!诸佛菩萨希望一切众生开悟,希望众生都能够了解诸法实相,不再迷惑颠倒。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