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全:法华经品题略解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2014/9/4   热度:226
张秉全:法华经品题略解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此因缘出他经。昔佛末法,有四比丘,于法华经极生殷重。始则研求未悟,结契(结为同参)入山。既又助道(资粮)艰难。不能专志(修道),其一人云,吾等四人皆穷,尚不存身,法将安寄(怎能安心道业)。君三人者,但以命奉道(尽命修道)莫虑朝中(二餐)难以为继,我当舍此身力,誓给所须。于是三人,得展其诚于道业,功超累劫。而此一人,以筹措资财故,数涉人间。道力未固。偶逢王车驾而过。仪从甚伟。动念羡彼荣华。福力所资,随念受报。从此人中天上,常得为王。享受既久,渐起过患(贪嗔痴等)。三人以道眼见之,议共济度。知其著欲,兼复邪见。若非爱钩,无能济拔。故一为其妇,二为其子,具如今经所明。妇即妙音菩萨,王即华德菩萨,二子即是药王、药上菩萨。妙音处处宏经,药王说咒护法,流通妙典。四圣功深,说彼前缘,故名妙庄严王本事品也。(世界)又,妙庄严者,妙法功德庄严六根也。此王往日,与妙法有缘,道熏时熟,诸根应净。生虽未未获,其理必臻。(至也)故灵瑞感通,(指见二子现通,即心净信解)嘉名早立。(得佛授记,号娑罗树王。)下文云,八万四千岁精进修行妙法华经,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以是义故,名为妙庄严也。(嘉名早立,是为人。精进修行,是对治。得三昧,是第一义。) 本迹者,迹则当时一凡(妙庄严王)三圣(净德夫人、净藏、净眼)。本则四人皆是大菩萨,为欲引导彼时眷属及诸众生故也。 观心者,于诸见不动而通达正见,统御无外,名为妙庄严王。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与人之间不可以结怨!结怨,生生世世都是麻烦,几世修行,菩提道上的障碍叫魔障,你要受很多折磨,所以佛教我们忍辱。不能忍辱,这是大病!不辞谢“不能忍辱”这个烦恼的严重,可以说是非常猛烈的伤害。佛在经上常讲,“火烧功德林”,你一发脾气,你的功德就烧掉了!所以我们一般学佛的人,修福德容易,修功德难,几个人有功德?如果要说功德的话,你想一想,什么时候曾经发过脾气,到现在还没发,你的功德就这么多。如果昨天晚上发了一顿脾气,从今天早晨起到现在,你的功德就这么多,发脾气以前的功德都没有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