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实宗文集:《成实论》及成实师的弘传(王赐川)


2014/9/4    热度:836   

成实宗文集:《成实论》及成实师的弘传(王赐川) 

  内容提要:《成实论》为诃梨跋摩著,鸠摩罗什译,成就四谛法的真实义为论之含义。本论认为,五阴是苦,苦的根源是烦恼与业,断除二者,即得解脱。方法是灭三心——假名心、法心、空心,证得无余依涅槃。本论讲我法二空、悲心,与大乘有相似之处,但只是析法明空,非本性空寂;只说空,未说不空,空有不相即;无余依涅槃与大乘之世间涅槃、无住涅槃迥然有别,故《成实》并非大乘论书。《成实》在东晋末和南北朝前期很流行,成为显学,到南北朝后期,北方禅学、《地论》兴盛,南方《摄论》《俱舍》、“三论”流行,《成实》弘传逐渐衰落。

  关键词:成实论成实师弘传

  作者简介:王赐川,峨眉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峨眉山佛学院教师。

  《成实论》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弘传很盛,成为显学。其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一定地位,兹述之。

  一、《成实论》的著者及译本

  本论作者诃梨跋摩(约公元3-4世纪),生于中印度的婆罗门家,生活于龙树之后,约与无著、世亲同时。出家后,研习一切有部的《发智论》,不满其“法体恒有”说及烦顼论证,为众师所忌。“时有僧祇部僧并奉大乘,要以同止,遂得研心方等,锐意九部,后造《成实论》,倾震摩竭。天竺有优楼佉〔1〕论师来摩竭,国王信佛,欲屈之,敕跋摩与之辩论,”〔2〕跋摩辩胜,被奉为国师。

  本论为鸠摩罗什于412年译出,约21万字,载《大正藏》第32册,共202品。定稿人昙影见其头绪太多,结构不严,请罗什将它分为五聚(五部分),这就是现行本的结构,也是现存《成实论》之唯一译本。

  还有两种本子曾流行一时:

  (1)《略成实论》:齐永明七年(489),竟陵文宣王萧子良鉴于《成实》“文广义繁”,请名僧慧次、僧柔主持工作,将《成实》由20卷删节为9卷。略本早佚,未传下来。

  (2)《新实论》:据吕澂先生说,智藏曾写《成实大义记》,谈到此论有新旧两本,新本将罗什译本进行改订,如将“四念处”改为“四忆处”,从而出现由研究旧本到新本的新成实派。〔3〕新本并非对梵本的重新译出,只是对罗什译文的名相术语作了一些改动。新本未传下来,新在何处,难知究竟。

  二、结构与立论特点

  (一)造论缘由及结构

  成就四谛法的真实义为造论缘由及论之含义。《成实论·色相品》第三十六说:“实名四谛:谓苦、苦因、苦灭、苦灭道。五受阴是苦,诸业及烦恼是苦因、苦尽是苦灭、八圣道是苦灭道。为成就是法,故造斯论。”〔4〕四谛法之真实义是什么呢?一个“苦”字。苦谛讲苦之类别;集谛讲苦因;灭谛讲苦尽——泥洹(涅槃);道谛讲灭苦的方法。

  本论共有五聚(章):1.发聚(序言,1-35品):泛论佛法僧三宝,四谛大要及对教内十种异说的批判,主要针对毗昙立说;2.苦谛聚(36-94品):讲苦属于五阴中之受阴,即人的感受。受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受,但乐受是众苦之本,故“五受阴”是苦;五阴中有色阴,即四大(地水火风)、四尘(色香味触)、五根(眼耳鼻舌身),皆为因缘和合之法,无有实体,只有假名,反对有部之法体为有说;3.集谛聚(95-140品):讲苦的根源是业和烦恼的集中。意业支配身语二业,最为重要;一切烦恼皆从无明(痴)生,没有无明则各种业就不集不成,从烦恼而生业,随业而有生(投胎出生),故五阴之身为苦之根本;4.灭谛聚(141-154品):讲灭三心(下详),离言绝虑,断除业及烦恼,即得泥洹(涅槃);5.道谛聚(155-202品):修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由正念、正定获得正智(空智),即灭三心,入无余依泥洹,获得解脱。在八正道中,以正智为第一;在三学中,以慧学为第一。

  (二)本论的特点

  1.以苦为纲,解说四谛:学佛就是为脱离苦海;本论以苦为纲,解说四谛,概念明确具体,符合释尊本怀。

  2.二谛与中道:成就四谛真实义之理论根据是二谛与中道;世尊依二谛说法,故所言皆实。〔5〕二谛之名称甚多,有世谛与第一义谛、〔6〕世界门与第一义门、〔7〕真谛与俗谛,〔8〕但所指都基本相同。世谛又名俗谛,为世人所认同之事物,如为善得善、为恶得恶;架、轮组装成车;五阴聚合成人。真谛又名第一义谛,为佛所证得之真理,如五阴无我,色空无所有,这就很玄妙,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了。

  佛为什么要说二谛呢?《成实论·假名品》第一百四十一说:

  世间众生受用世谛……以世谛故,愚者不诤……又世谛者,是诸佛教化根本,谓布施持戒,报生善处。若以此法调柔其心,堪受道教,然后为说第一义谛。如是佛法初不顿生,犹如大海渐渐转深,故说世谛……后以空相灭色等相……又若人未得真空智慧,说无众生,是名邪见,以无众生受生死故,故名邪见。若得空智,说无众生,是则无咎。〔9〕

  说二谛是圣者证真而说俗,凡夫则因俗而了真;诸佛教化,是循序渐进的法门。为什么要说中道呢?

  若第一义谛故说无,世谛故说有,名舍二边行于中道。〔10〕

  又佛法中,以方便故说一切有一切无,非第一义。所以者何?若决定有,即堕常边,若决定无,则堕断边。离此二边,名圣中道。〔11〕

  以上两段引文,说法各异。第一段说舍有无两边名中道;第二段讲有无皆方便说法,为世谛,非第一义;第一义离有无两边,即中道,离言绝相,亦即灭“三心”为第一义、为中道。中道离有无、断常,为圣者所证之智即佛智。《成实》只立二谛,未讲“三谛”。

  从《成实》的二谛说,可推测到他对毗昙(一切有部)之法体恒有说并不完全反对,只是认为毗昙只讲到世谛,还不知佛说的第一义谛,更不知圣中道,得皮毛而不见骨髄。只有《成实》之圣中道,才符合佛说之理。

  3.我法二空,但有假名:小乘一般只讲我空,“我法二空”义则为大乘所讲。《成实》与其他小乘教派不同,讲“我法二空”。法指物质界,又称“色法”、“色阴”,以质碍为性,即有形体(质)有障碍(如墙、板)。有部以地水火风“四大”为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元素);被造之色法(如房屋、车)则称为四大所造。《成实》则相反,以色声香味触为色法,〔12〕以色香味触“四尘”为能造,四大为所造,四大成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器官)。〔13〕四大为假名法,若离开“四尘”则不存在,因“四尘”具有坚(地)、湿(水)、暖(火)、动(风)之相,为“五蕴”中之受蕴,能为人所感知。

  什么叫假名呢?一切法皆因缘所生,如“轮等和合,故名为车;五阴和合,故名为人。又阿难言:诸法众缘成,我无决定处。”〔14〕一切事物皆因人的分别心而为它取的名字,“但有忆念,但有用故,因此五阴生种种名,谓众生、人、天等。此经中遮实有法,故言但有名。”〔15〕人给的一切名称,用作分别,只是假名,故言法空。“若人观色等法空,是名见第一义空。”〔16〕此其一。《成实·非彼证品》第四十说:

  又汝说色等从四大生,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色等从业、烦恼、饮食YIN欲等生。……贪等集故色集……若有众生,业力弱者,则须种子众缘助成;业力强者,不假外缘。又法亦尔,或有业、或有法、或有生处,但业力得,不须外缘。又若须因缘,应说种子是芽等因。〔17〕

  五趣轮回,爱非爱果为众生业力所变现,是为各宗认同之业感缘起论。《成实》亦同此说,认为色等法为业力所变现,无实体可言,且更进一步,提到“种子”,近似“赖耶缘起”,惜语焉不详,但皆指我法二空,此其二。

  4.灭“三心”:灭三种心名为灭谛。三种心指假名心、法心、空心。〔18〕假名之解释,已如前述。〔19〕灭假名心指以闻慧、思慧二慧(智)灭;“有实五阴心名为法心。善修空智,见五阴空,法心则灭”,〔20〕 “有二种观:空观、无我观。空观者,不见假名众生……若不见法,是名无我……无我即是无性。”〔21〕灭法心指人法二无我,我法二空。诸法无自性,皆为缘生,缘尽法灭,故空;心无所缘名空心,空心还是心,所以要灭。怎么灭呢?一入无心定,二入无余泥洹。“一入无心定中灭,二入无余泥洹,断相续时灭……无心定中,以缘灭故灭;断相续时以业尽故灭。”〔22〕灭三心即得解脱,为证得无余依泥洹的标志。〔23〕

  三、《成实》是大乘论吗

  1.有大乘内容:在东晋和南北朝前期,大乘佛典译出的还不多,许多学者对小乘的了解还不具体。认为小乘只讲人无我,大乘则讲人法二无我即我法二空,至于二无我的内涵则不甚了了。因此,见《成实》讲二无我——二空,便认为是大乘论书。

  《成实》有与大乘相同、相似之处:如讲我法二空;讲破三心;在讲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定时说:“但为一切众生,求安乐事。”“如人见子遭急苦恼,尔时慈心转名为悲。或有人于他苦中能生悲心……有人见怨贼苦,尚能生悲。”〔24〕悲心为菩萨所具,如《大日经》说:“菩提心是因,大悲心为本,方便为究竟”是。还讲到佛法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25〕都是大乘的说法。

  2.基调是小乘:吉藏(三论宗建立者)在《三论玄义》中以十义论证《成实》是小乘。主要有:(1)罗什说它是小乘,僧睿说:“色香味触实也,地水火风假也,精巧有余,明实不足。推而究之,小乘内之实耳!”(2)《成实》二空与大乘二空有以下四点不同:第一,《成实》析法明空,大乘本性空寂,无生无灭,无漏无为;第二,《成实》只讲三界内空,大乘则三界内外皆空;第三,《成实》只说空,未说不空,空有不相即,大乘说空亦辨不空,空有相即;第四,《成实》但住于空,大乘名不可得空,即空亦不可得。(3)“约空义深浅,则毗昙为小乘之劣,《成实》为小乘之胜也。”〔26〕

  笔者读《成实》,见其讲“戒”,未涉及菩萨戒;讲“道”(灭空道),重点是“三十七菩提分”及声闻四向四果,很少涉及六度和十地或四十二阶位;讲“灭空心”所提及的“无心定”、“无余泥洹”也不究竟。无心定只能在入定时灭想,出定后仍有想(心)。“无余泥洹”为超出三界,永不再来,与大乘之世间涅槃、无住涅槃迥然有别。所讲二谛,也有矛盾处,如说“第一义者,所谓色空无所有”,〔27〕又说“真谛谓色等法及泥洹,”〔28〕第一义即真谛,前说色空,后说色(“色香味触”之色)真,显然不能自圆其说。

  3.鸠摩罗什为什么要译《成实》呢?据吕澂先生说,罗什在译出《大智度论》后就翻译《成实》。因为《智论》在解释佛说时,往往是先分别名相,然后再归结于法性空理。《智论》用来分别法相的大都属于有部毗昙,《智论》对它随引用,随批评,总不尽如人意。罗什见《成实》批评有部毗昙,对理解《智论》有帮助,译出来作入大乘的参考书读,并不认为它就是大乘。〔29〕

  四、成实师

  《成实》在东晋末和南北朝时期很流行,成为显学。北魏慧光将其判为假名宗,吉藏在《三论玄义》中将小乘分为毗昙有门、成实空门两门,窥基判立四宗,以《成实》为破性宗。但此时的宗和隋唐时的宗不同,无完整的理论体系,无本宗的代表作,无祖庭,且各经并弘,只能是一种学派。到20世纪中期,学者已不称其为宗而称为师了。

  成实师曾写过很多著作(含注疏),都亡佚,只能从其他古人著作及现代人研究的成果中,了知其梗概。

  成实师之弘传,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1.东晋末至南北朝前期——与大乘一争高低

  罗什为弘扬《成实》之祖,其弟子昙影、僧睿在长安弘传。罗什圆寂后,其弘传有寿春、彭城两大系。

  (1)寿春系:罗什弟子僧导于刘宋(420-479)时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弘传,受业者有一千多人。后去建康瓦官寺。其弟子昙济,著《七宗论》,〔30〕闻名于世。道猛(411-475)或亦为僧导弟子,465年,宋明帝敕为兴皇寺纲领(寺主),该寺遂成为弘扬《成实》的据点。寿春系至道猛以后,传承不详。

  (2)彭城系:罗什弟子僧嵩来彭城(今徐州)讲《成实》,开创此系。僧渊(?-481)为其著名弟子。昙度(?-489或488)为僧渊弟子,北魏孝文帝请他到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讲《成实》,受业者千余人。僧渊另一弟子为道登(412-496,有说于景明年间即500-503年入灭),魏孝文帝请他到新都洛阳讲《成实》,称“朕师登法师”,足见其影响。

  彭城系之成实师,还讲《涅槃》、《法华》、《净名》、《三论》等经典,但往往以《成实》的观点去讲。据任继愈等先生说,僧嵩及其弟子僧渊,都是《涅槃经》的反对者,不信“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这与《般若》《三论》思想相通,也与《成实论》接近。”《成实》第二品说:“众生久习所乐则成其性,如调达(提婆达多)等世世谤佛,恶心转深,便名为性,善性亦然。”“心性非本净,客尘故不净。所以者何?烦恼与心常相应生,非是客相。”(赐川按:该论接着说:“又三种心——善、不善、无记。善、无记心是则非垢,若不善心,本自不净,不以客故。”)烦恼是与心相应之法,应说心是不净的。因对懈怠众生施权,故说心性本净。因其诽谤《涅槃》佛性说,故有僧嵩“临终之日,舌本先烂焉。”“彭城僧渊,诽谤《涅槃》,舌根销烂”之说。〔31〕

  六卷《泥洹》于417年在建康译出后,道生见经中说“除一阐提外,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后说,既然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阐提也是众生,怎会没有佛性呢?遂提出“阐提皆得成佛”说,道生因此遭围攻并于428年被逐出建康。他到虎丘山龙光寺,面对群岩,讲说一阐提成佛义,故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说。反对阐提成佛说并将道生逐出建康的,就是以僧嵩为代表的成实师,可见成实师在建康势力之大。

  除成实师外,毗昙师也有很大势力。慧集在萧梁时住建康昭提寺,开讲《杂心论》,听众上千。僧旻、法云诸成实大师亦向他请教。北朝东魏(534-550)时之慧嵩,在邺(今河南安阳市)、洛(洛阳)等地弘化,被誉为“毗昙孔子”。

  从上述可见,南北朝前期的小乘教派有与大乘一争高低、以小夺大之势。大乘论师,深感不安,所以有《小乘迷学竺法度造异仪记》之作,文说:

  (竺法度)执学小乘,云无十方佛,唯礼释迦而已;大乘经典不听读诵。昔慧导拘滞,疑惑《大品》,昙乐偏执,非驳《法华》……至如彭城僧渊,诽谤《涅槃》,舌根销烂。〔32〕

  僧睿亦有《喻疑》之作,同载该《集》,内容亦同。中国人的正统思想是“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此精神与大乘济世度人精神合拍,小乘敌不过大乘,到南朝中期,调门为之一变,成了“成论大乘师”。

  2.南朝中期——“成论大乘师”

  到萧齐(479-502)时代,成实师的基调略有变化,如萧子良主持删节《成实》,认为该论“虽则近派小流,实乃有变方教。是以今之学众,皆云志存大典,而发迹之日,无不寄济此途。”〔33〕意思是《成实》近于小乘论书,但有助于大乘教义的理解。当今学者认为论中有大乘思想,欲学大乘,必读此论,但并未肯定其是大乘论。

  到萧梁(502-557)时,建康出现了三大法师即:

  开善寺智藏(458-522),他把诵《金刚经》作为解厄延寿之法门,为梁武帝授菩萨戒。

  庄严寺僧旻(467-527),讲《成实》“其会如市……名振日下,听众千余。”号称“素王”(与孔子媲美),为梁武帝时之显赫僧侣。

  光宅寺法云(467-529),与僧旻齐名。他30岁时讲《法华》等经,被誉为“作幻法师”。525年,被敕为大僧正。〔34〕

  三位法师除讲《成实》外,还精通大乘经论,如开善腾誉《涅槃》,庄严擅长《十地》《胜鬘经》,光宅独步《法华》。他们将《成实》作为大乘论书来讲,被称为“成论大乘师”。可惜他们的著作佚失殆尽,只能从其他著作中探索其蛛丝马迹。

  首先要肯定的是,他们不再与《涅槃》教义顶撞,而是采取融通方式。据吕澂先生说,法云将《法华》与《成实》合撰成《义疏》,依其看法:“三乘归一首先是三乘归于大乘,然后才由大乘归于一乘。《成实》不能单纯看作小乘,而是具有由小入大意义的。”〔35〕法云首先给《成实》定了位,口气缓和了,不具有进攻态势,使大乘人不再反对。

  吕澂先生还说,三大法师讲《成实》,可从吉藏《三论玄义》中见其一斑。第一,就判教言,他们将《成实》列入第二时,与《大品般若》同时。第二,从二谛与中道看,法云对《成实》义作了发挥,认为中道有三种:(1)从世谛看中道,不出三种假名,即因成假,如“四尘为柱”,缘生为假,有不一不异关系;相续假,如明天(未来)会将今天(现在)视为昨天(过去),有不常不断关系;相待假,如长短高下皆为相待,有非假非实关系;《成实》只讲到因成假,法云讲的就更深刻。(2)从真谛看中道,真谛无相,但要用语言表达,两者相反相成,亦为中道。(3)合二谛看,真俗不可分离为中道。至于二谛是否一体问题,开善认为一体,庄严则不同意,开善门下道绰认为世谛有生灭无常,真谛则否,只能说两者不相离,不能说是一体。所谓不相离,如《维摩·佛国品》说:“心净则土净,心不净则土不净。”〔36〕如此说来,两者只是认识角度不同,仍为一体。

  3.陈隋之际——“新成实”

  南朝后期及隋时,出现了所谓的“新成实”。据说有弘扬新本《成实》的论师,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智脱(541-607)。在陈至德(583-586)年中,陈后主请其入内殿讲说。至隋时,杨广先后请他入住江都慧日寺,长安日严寺并讲经。有一次,杨广召日严寺高僧五十多人入内殿开讲《净名》(维摩经),沙门吉藏 “命章元座”,为首席讲经大德。吉藏“词峰奋发,掩盖玄儒,”有些自矜。当“文至三解脱门,脱问曰:三解脱门以何箭射?藏曰:未解弯弧,何论放箭!脱即引据征勘,超拔新奇,遂使投解莫从,处座缄默。”〔37〕杨广见势,乃“分品量德,依次演之。”由诸大德依次开演。

  道宣对智脱的评论是:“标宗控引,咸有联类;章疏虽古,陈解若新。”〔38〕

  三解脱门指空门、无相门、无愿(对三界无贪恋)门。“以何箭射”指如何解释,因佛以真俗二谛说法,对其解释亦异。“未解弯弧”之原意是不知怎么拉弓,遑论射箭,这里是讽刺其不懂大乘佛法。智脱广引经论,说明大小乘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极富新意,吉藏只好默然认可。

  从上述可知,以智脱为代表的新成实师,意在与大乘调和,强调《成实》为总括大小乘之论,与“成论大乘师”的调门比,已降格了。

  《成实》传播,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黄金时期,到南北朝后期,北方禅学、《地论》兴盛;南方“三论”、《摄论》、《俱舍》流行,成实师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小。有不少人去小从大,如陈文帝敕为京邑大僧正之宝琼的弟子道庄“归崇大法”,从兴皇法朗学“四论”;北齐灵询,随南道地论师慧光学《地论》。

  到唐朝,研习《成实》的人还有,但大都只用作资粮。如玄奘在赴印前后,都研究过《成实》。只有唐朝《四分律》三大宗之一的相部宗建立者法砺(569-635),“宗依《成实论》”〔39〕说行者受戒后所得之戒体为非色非心,即以无作为戒体。足见《成实论》在唐代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行者于受戒后所生之防非止恶功能为戒体。小乘阿毗昙将有为法分为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三大类。非四大(色法)所成,亦非与心相应(非心)、但又与色法心法有关之法为非色非心法,又名“不相应行法”,如生、住、异、灭、生、老。《成实》以无作色为非色非心,无作指不假造作,已经具有之功能。

  4.古代四川的成实师

  唐朝诗人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足见天府之国四川的闭塞性。但在南北朝和隋唐之际,出入四川学《成实》、讲《成实》的不少,兹作一介绍。

  慧韶(455-508):原太丘(今河南永城市)人,后避乱居于丹阳(今南京)田野(农村)。从僧旻、智藏及僧绰学《成实》。梁武陵王出镇庸蜀(四川军政长官),邀韶往蜀州讲《成实》,“听徒济济,莫斯为盛。又率众听侣,讽诵《涅槃》、《大品》。”〔40〕

  宝渊(466-526):今四川阆中市人,22岁时于成都出家。齐建武元年(494)至建康,先后从僧旻、智藏学《成实》。后“自建讲筵,货财周赡,勇励辛勤,有倍恒日……广写《义疏》。”后返蜀,“论筵频建,听众数百。”〔41〕

  宝彖(512-561):原为安汉(今四川南充市)人,后居潼州(今四川三台县)光兴寺。年24岁出家,穷究《成实》及大乘佛典。武陵王请其讲《请观音经》,〔42〕听者盈席。为《大集》等经作疏,“皆省繁易解”。〔43〕

  宝海(492-571):今四川阆中市人,少年出家,有远志,出三峡至建康,依光宅法云等论师学《成实》。时梁武帝升座讲《涅槃》,宝海参与皇室论坛,与武帝论佛性义,享誉扬都建康。后返蜀,大弘讲肆。〔44〕

  智方:今四川资中县人,早年与宝海同至建康依法云学《成实》。“机辩爽利,播名扬越(江南)。”〔45〕

  玄续:姓桑,生活于南北朝后期至唐初,卒于贞观(627-649)年中。今四川成都人,出家后究《涅槃》《成实》。“常讲《法华》,导引蒙晓。”〔46〕

  在古代交通闭塞的四川,能有这么多的高僧出入巴蜀弘法学法,名列道宣《续僧传》的确不易。慧韶开演,“听众济济”,宝渊讲筵,“听众数百”。智方机辩,“播名扬越”,宝海论性,面对萧衍(梁武帝)。可见古代四川佛教的隆盛。

  五、附论——《成实》、《俱舍》

  在我国的不同命运印度的小乘部派,多达20个,至于大乘,“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为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47〕我国则相反,大乘有八大宗派,小乘则只有空宗《成实》与有宗《俱舍》。

  《成实论》在南北朝时期辉煌一时,有压倒“三论”之势。但到隋唐,逐渐衰落,直至现代,知道此论的人也不多,各佛学院也未见开设这门课程。

  《成实》衰落之根本原因,在于其理论上的缺陷。诃梨跋摩原学《发智论》,因不满其法体恒有说,转学僧祇部及《般若》、《中论》。《成实》所讲既有大乘,也有小乘,给人的印象是:以大乘教义修补小乘之不足,模棱两可,理论不成熟。加以成实师攻击《涅槃》,与“三论”分庭抗礼,必然遭来反对。到唐朝,教界对大小乘已有明确的界定,大乘教与国人有缘,《成实》也就无人研习了。

  《俱舍论》为世亲著,真谛弟子慧恺在《俱舍·序》中说:“故此论本宗是萨婆多部,其中取舍,以经部为正,博综群籍,妙拔众师……词不繁而义显,义虽深而易入,故天竺咸称为聪明论。于大小乘学,悉依此为本。”〔48〕意思是说:《俱舍》本来是宗有部的,但参考经部学说,博采群典,要言不烦,深入浅出,称之为“聪明论”。大小乘学者均依之作为立论的依据,可以说《俱舍》完成了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总结,为毗昙学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

  欧阳竟无先生说:“唯识法相学,应学俱舍。”〔49〕李添春先生说:“古人所谓唯识三年,俱舍八年……大乘佛教是由小乘佛教演进出来的,只研究大乘佛教而不知小乘佛教,好比是一种空中楼阁,无有基础的东西。”〔50〕犹如你读小学中学要12年,读大学只要4年。

  世亲在著《俱舍》后,回小向大,成为瑜伽行派的大论师,具有崇高地位。《俱舍》定位于小乘,不会有争论;它概述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成为佛教的入门读物和研究大乘的阶梯。真谛和玄奘译《俱舍》,就是将其作为瑜伽的入门书。因此,研究《俱舍》,长盛不衰。直至今天,各佛学院都列入必修课程,西藏佛教界亦将其列入显教必修课程。

  〔1〕优楼佉:印度六派哲学中胜论派之祖,据传曾作《胜论经》。该论为胜论派之根本经典。

  〔2〕玄畅:《诃梨跋摩传》,《大正藏》第55册,第78~79页中。

  〔3〕吕澂:《中国佛教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26~127页。

  〔4〕《成实论》,《大正藏》第32册,第256页。

  〔5〕同上,第242页中。

  〔6〕同上,第333页上。

  〔7〕同上,第248页上。

  〔8〕同上,第327页上。

  〔9〕同上,第327页。

  〔10〕同上,第316页下。

  〔11〕同上,第256页中。

  〔12〕同上,第252页中。

  〔13〕同上,第261页上。

  〔14〕同上,第261页。

  〔15〕同上,第327页上。

  〔16〕同上,第333页上。

  〔17〕同上,第262页中。

  〔18〕同上,第327页上。

  〔19〕同上,第327页下。

  〔20〕同上,第332页下。

  〔21〕同上,第333页上。

  〔22〕同上,第333页下。

  〔23〕同上,第333~334页中。

  〔24〕同上,第336页中。

  〔25〕同上,第250页中。

  〔26〕《三论玄义》,《大正藏》第45册,第3~5页。

  〔27〕《成实论》,《大正藏》第32册,第133页上。

  〔28〕同上。

  〔29〕吕澂:《中国佛教源流略讲》,第123页。

  〔30〕《七宗论》将当时对般若的解释概别为六家七宗。此论已佚,《肇论》只提及其中之心无(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即色(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本无(无亦无)三宗。

  〔31〕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1~412页。

  〔32〕《出三藏记集》卷五,《大正藏》第55册,第41页上

  〔33〕周颙:《抄成实论序》卷五,载《出三藏记集》卷11,《大正藏》第55册,第78页上、中。

  〔34〕三法师的传记及此处引文均见《续传》卷五,《大正藏》第50册,僧旻,第416页下;智藏,第465页下;法云,第463页下。

  〔35〕吕澂:《中国佛教源流略讲》,第130页。

  〔36〕同上,第130~132页

  〔37〕《大正藏》第50册,第499页上、中。

  〔38〕同上,第499页中。

  〔39〕《续开元释教录》中,《大正藏》第55册,第760页中。

  〔40〕《大正藏》第50册,第471页上。

  〔41〕同上,第474页下

  〔42〕为《请观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的略称,共一卷,属密教部佛典。东晋难提译。载《大正藏》第20册。

  〔43〕《大正藏》第50册,第486~487页上。

  〔44〕同上,第492页中、下。

  〔45〕同上,第492页下。

  〔46〕同上,第530页下。

  〔47〕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藏》第54册,第205页。

  〔48〕《大正藏》第29册,第161页上。

  〔49〕《阿毗达摩俱舍论·叙》,《俱舍论研究》上册,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第11页。

  〔50〕《外国人心目中的俱舍八年》,《俱舍论研究》下册,第53页。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 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什么时候可以赞叹?要八风吹不动,你毁谤他,他不会生气;赞叹他,他并不欢喜,如如不动,这种人可以赞叹。换句话说,一称赞还有欢喜心,不能称赞。恰如其分、偶尔的赞叹是一种鼓励,这是可以的。佛弟子赞叹佛菩萨,目的是劝导那些对佛法不认识的众生,使他生恭敬心,诱导他来亲近佛菩萨,是这个意思,绝不是佛菩萨欢喜赞叹。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