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丹:文殊在身边,菩萨在眼前


2014/9/4    热度:259   

卢志丹:文殊在身边,菩萨在眼前

 

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结佛缘,好人缘》

  唐朝的法顺大师,又名为杜顺和尚,他是华严宗的初祖,相传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杜顺和尚年轻的时候,跟随道珍禅师修习定法,有很多神验。

  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生热病,下诏向杜顺问:“朕为劳热所苦,以大师的神力何以灭除?”

  杜顺说:“皇上以圣德统治天下,小病何忧?但颁大赦,圣躬自安。”

  李世民听从他的建议,下诏大赦天下,病马上就好了。唐太宗为表彰杜顺和尚,赐号为“帝心”。从此,杜顺和尚的圣号就闻名于天下了。

  即使像杜顺和尚这样的大德,到晚年的时候,还有弟子不能知道他的殊胜。在他晚年的时候,有一位追随他多年的弟子来向他告假,说是要到五台山去朝礼文殊菩萨的道场。

  杜顺和尚听了,也不阻止弟子,而且微笑着准许了那个弟子,临行还赠他一首偈:

  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

  文殊只这是,何处觅弥陀?

  那弟子还是不能领会他的意思,便收拾行囊向五台山出发了。好不容易走到五台山下,他向一个老人问路说:“我想到五台山去顶礼文殊菩萨,不知要怎么走了?”

  老人说:“文殊菩萨现在不在五台山,而是在终南山,就是高僧杜顺和尚呀!”

  弟子听了心头一惊,杜顺和尚不正是自己的师父吗?等他日夜兼程赶回终南山时,杜顺和尚已经在十一月十五日坐化了。他无缘见到师父的最后一面。

  这个故事真是应了民间的一句俗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还有一副对联说:“天雨虽广难育无根之草,佛门虽大不度无缘之人。”都是说明“缘分”的重要。

  很多肉眼凡胎的凡夫而言,即使文殊菩萨站在眼前,也不能相识。如同盲人看月,月是一直存在的,只是眼盲的人不能看见罢了!世界上有很多人不能珍惜眼前的缘分,和身边的人,一旦缘散人去,悔之莫及!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力的加持一定是平等慈悲的,可为什么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这是因为佛力加持是有条件的,如果你有障碍,佛力加持不上你。那这个障碍是什么呢?就是烦恼习气。烦恼里面包括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如果我们自己肯断烦恼,远离烦恼,自己的智慧慢慢开了,就能够觉察到佛菩萨在保佑我们、加持我们;不但智慧德能得到佛力的加持,我们这个身体也同样得到加持。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懂得什么是“知恩加持”。我们要如何报恩? 就是:爱护自己就是报佛恩。自爱自重,就是报恩;糟蹋自己,不爱惜自己,这是违背了佛恩。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