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禅宗静坐“数息观” 圣严法师让佛教成为入世间法


2014/9/3    热度:505   

推广禅宗静坐“数息观” 圣严法师让佛教成为入世间法
  文/夏玮
  法鼓山圣严法师於今日下午圆寂,虽然佛教徒不以肉身之死为死,但仍不免令人遗憾。综观圣严法师一生,除了创办法鼓山以及兴办诸多弘法利生事业外,在佛教修持当中,尤以推广禅宗静坐「数息观」对於世人影响最大。
  所谓「数息观」,乃是佛教显教当中最易入门之静坐、静心方法。静坐时眼观鼻、鼻观心,下盘保持宽广,心念专注於数自身呼吸次数,由一至十再由十至一,如此循环不已,藉此将心念逐渐收摄於「数息」这一念,乃至於最後自心完全融入「数息」而致一念不生、进入禅定。常此修持,不仅内心常保平静,更能见悟自性、得知本心。
  数息观乃是佛教禅宗的修持方案,圣严法师身受禅宗两大流派-临继宗及曹洞宗之法脉,故在过去於文化大学任教时即推广「数息观」修持,影响当时多位佛教人士,甚至日後成为真言宗权大僧正的宝海大阿--梨亦在其中。
  此外,圣严法师在人性提升上更是不遗余力,除了最新近的「心六伦」外,过去也曾提出过诸如「你可以不自杀」等等各类净化人心之呼吁,甚至其过去所呼吁过的「面对它、解决它、放下它」也成为社会各层次结构写作时经常引用的名言锦句。
  圣严法师之所以受世人景仰,除了在社会救济面外,更重要的是其一生清谨自持,不涉足政治、不过度宣传、不过度吸收会员,发言谨慎且尊重其他宗派,不仅其能与藏传佛教的达赖喇嘛进行佛教修持上的对谈,更能与天主教教宗畅谈宗教济世的理念。以修行人而言,圣严法师真正体现了佛法虽是出离世间法,更是入世间法的精神。
  (正文作者夏玮,佛教真言宗五十五世叁昧耶戒弟子,深信佛教不只出离世间,更需入世修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忧郁症怎么来的,我们要懂得。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为什么活的,又没有人教他,也没有看到一个好的榜样,怎么不患忧郁症?他怎么能够生欢喜心?生欢喜心,哪个人不喜欢?大乘教里面佛常常教人“常生欢喜心”。孔孟教人,《论语》头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就是喜悦,就是佛家讲的“法喜充满”。欢喜心从哪里来的?亲近善人,亲近圣贤,亲近仁人(仁义之人)。为什么?仁义道德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如查不亲近圣贤,不亲近善友,肯定你每天接受的是烦恼的薰习。烦恼日久天长不断地薰习,你怎么会不起烦躁?你起心动念决定是跟贪嗔痴慢相应。烦恼引导你,你的思想见解怎么能得其正?当然是邪知邪见,忧郁从这儿来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