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大意
2014/9/3   热度:766
摄论大意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华严经》上,天跟人不同,人跟神众不同,下面龙众是畜生,又不同。《华严》海会大众是来自十方诸佛刹土,不同的族类,不同的色相、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信仰,全部都能融合成一个,这是什么力量?性德流露。性德里面,没有四相(我、人、众生、寿者),没有四见(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常亦无常、世间非常非无常),这是性德,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是性德。我们今天所以没有办法,就是永远放不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包袱,我们不但学佛不能契入佛的境界,佛所讲的义理我们都参不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欧阳竟无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0册
(原刊内学第二辑)
1978年11月出版
页205-214
--------------------------------------------------------------------------------
.
205页
欲明白佛学,须于空有二字上求。佛因众生执着实法而
说空,又因众生执空而说有。说此空有,皆须善巧。若比较
言之,说空犹易,说有最难,因须知得有而不实之义也。此
关键全在种子。有种子一义,则谓其有实在相貌欤,然寻不
着痕迹。谓其纯属空虚欤,然又有其功能。如是方能有而不
实。此犹从道理上求也,别于史实亦有可证者。
小乘萨婆多以说有立宗。其说色有也,极至无表色亦实
有。无表系业色,无所表白于外,不同身语意之可征,但在
内而有发动之力而已。以此类同四大所造,说为实有,较为
困难。然小乘视为动作心身之关键,却多说之。至于表色之
解释,各部亦不一律。有部说是形,正量说是动,其间已有
虚实之分,而仍执着实在。是皆说有不善巧也。经部改正其
说,以为无表是种子,表业
206页
是为心发而动者,合二家之义以归之思。其间学说之相因,
盖甚显然。
经部又于种子之说以为旧解难通,别须建立,故依理推
求而云有心种色种之别。推至其极,无想天无心定皆无心,
心种如何存在。又无色界等无色,色种如何存在。如有部说
诸法续生或依于命根众同分等,其说极粗。今则进一步谓心
种可依于色,色种可依于心,心中又心依心所,心所依心。
如是于无心无色之时皆得无碍。
然经部互依之说所依不遍,又不永久,等于无依。此但
因旧说之罅隙而略弥补之,其立说之不圆满如故。于是阿赖
耶识不可不建立矣。种子已甚微细,所依之赖耶自更微细。
即如经部所云色种依心,此心亦不得为第六意识一类,其粗
细不侔故,今应云有不可知之赖耶。建立赖耶,而后得一结
论曰,为种子而立第八识,第八识法又自种子而生,此即互
为因果之义也。知此乃可见起信论等不立种子却有赖耶,于
理极为不合。今人或谓赖耶之说创自无着世亲,一若此说可
随宜创之者,不知无着世亲之意乃大有准据也。
然空宗不详说赖耶,何耶﹖曰,彼之所宗则尔也。空宗
不说有而明空,无轻重于诸法之间。一法空则一切法空,三
科五蕴,遍历皆空,故有七善巧之说。即观自在行深般若波
罗蜜多时,亦照空五蕴,此即视五种蕴无所侧重也。讲五蕴
即摄第八识于蕴。不须另开矣。若重视识而摄蕴于识,此特
有宗之义耳。故于有宗详说种子赖耶,于空宗则不尔,非不
能详,意不在此也。
207页
由种子义乃立赖耶,由赖耶义而着摄论,摄论宗旨在此
。从前解论或有未善,今特发挥种子所依之义而解释之。摄
论十殊胜语先提赖耶,为一切依据,即表示种子之所依也。
至于法相差别之用且针对他宗者,在于第二殊胜语之依他起
。此二分皆为境。入境为唯识性即入所知相,能入行相为六
波罗蜜多,行相位为十地。又由六度开为三学,皆属于行。
菩提是智,涅盘对缚而为解脱,就所断得名为断。断惑证智
事不可混,故初地菩萨发二种愿,得果亦即为二。此皆属果
。
法相义根本之书为中边论,唯识义根本之书则摄论也。
法相譬之全身发露,唯识则犹画龙点晴。根本原委虽详法相
,然无唯识,亦无睛之龙而已。
摄论详讲十殊胜语,今言其最难读者,唯所知依一分,
其文大科应如次分为三段。
一、教理成立赖耶二
一、教成立 此中最初至具有四缘 (十页右)又二
一、异门 (释名)皆先引教后释名
二、相 (出体)皆先释义后引教(教即阿毘达磨
经伽陀)
二、理成立 如是已安立至转依不应理(十六页右)
二、赖耶差别 复次此阿至应不得成(十八页右)
三、赖耶性 何因缘故至无覆无记(十八页右)
208页
第三差别段最要。因系唯识通于法相之点,成唯识论犹
有未详,故须着意发挥。且讲教成立一段,以见大略。世亲
无性释此段皆无科判,虽无性释稍有端倪可寻,而条理犹待
组织。且此段明何事耶﹖一言蔽之曰﹕本识转识互为因缘一
义而已。论文发挥皆在于此。此说因缘,即概果相。以受熏
持种而言,受熏即是转识为本识因,持种即本识为转识因。
论文以二事概括因果。自相合因果而言,故明因果而已足。
因相即本为转因,果相即转为本因。论文建立二相,实不外
互为依之一依字也。然摄论安立此互为因缘义果何为耶﹖曰
﹕有多义。一者不可思议义,二者如幻义,三者亲而无外义
,四者依义。余义且略不说。余段论文亦应准此细读。
(民国十三年七月第七次研究会纪录)
****
问﹕摄论以何为宗耶﹖答﹕世亲闻十地经悔小悟大无着
授此,俾之作释。据此则摄论学十地学也,摄论十殊胜实俱
系属十地。凡谈教理有境行果别,依境起行证果。故所知依
,所知相,境也。入所知相,入因果体,因果修及其三学,
行也。果断,果智,果也。果由行而证,与境必起行,故注
意在行,所谓乘故。行中之修,十地也。入所知,十地前之
加行也。六度为因果体,乘是入唯识,唯识者无所得也。十
地有无相杂,六地以还为见修,六地以后纯无相行为修,归
无所得也。三学已摄,六度中特举而别之,种种区于小乘故
也。然则摄论学十地学也,何以异耶﹖曰
209页
﹕十地直叙地上事,摄论针对小乘,抉择料简之语多。然则
谓之为阶梯可乎﹖是虽亦可,然摄论境行果具,一切菩萨藏
提纲挈领之书,又非第十地阶梯已也。
问﹕唯识法相分立二宗,何所据而云然耶﹖答﹕论二,
若有欲造大乘法释略有三相应造其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
从缘所生法相,三者由说语义。由第一相本宗建立唯识宗,
由第二相本宗建立法相宗,由第三相唯识法相之所诠表。二
宗分途,以此文为据。
问﹕摄论何宗耶﹖答﹕唯识宗。无着以前唯识多谈一分
,无着详明相见二分,陈那立三,护法加四,唯识至四无过
无遗。驯至奘师立量标准,然后言之而有名,释之而有义,
持之而有故,对内对外本本源源,唯识一宗卓然成立。顾其
所祖,则在摄论初说相见二摄相归识,故摄论为唯识宗之鼻
祖。摄相归识者,以法相贯唯识则唯识而法相,以唯识贯法
相则法相而唯识。摄论谈法相云有相有见识为自性,所谓回
相入识也。按此方隅,触处皆是,故曰唯识宗。
问﹕遍计所执性二宗何别耶﹖答﹕法相家诠一切施设性
,以如理心了知无相证彼真如,名为心善巧差别。若唯识家
诠此,摄论所谈灭已不生才生即灭,如是灭无为小乘有,毕
空无惟大乘得。
问﹕依他起性二宗何别耶﹖答﹕法相家诠体虽不实有种
种相,既许乱性惟是事摄,所谓蕴处界事无量无边。若以唯
识家诠此,摄论所谈八识种子虚妄所摄,诸识名言我见有支
一切显现,皆是虚妄分别唯识为性。
210页
问﹕所知依即阿赖耶,何不以赖耶名而以所知依耶﹖答
﹕小乘断烦恼障,不断所知障,摄论为拣小之书,则注意在
断所知障一面。障所知者赖耶种子,对治所知障者无漏种子
,皆系所知,且蕴积一处。言赖耶嫌不备故,多就有漏说故
,无漏寄其中未说表故,言所知依有无漏皆举故。
问﹕所知依与转依别耶﹖答﹕依地不殊,但执舍别,断
果分言。断谓无住涅盘不舍生死转依为相,转依即依他起性
对治起时舍染得净。虽赖耶未转依之广大不殊菩提涅盘已转
依之广大,然以依训词通已未转,赖耶不通,故无着立所知
依篇取赖耶。
问﹕摄论必建立所知依,何耶﹖答﹕论文,声闻不于一
切境智处转,故虽离此说然智得成,若诸菩萨定于一切智处
转,若离此智不易证得一切智故。则知大乘发趣在一切智智
,目注心营,举念动言,莫不属广大之区无边之境。如初举
所知依,后所知相入所知入因果等,无不皆然,读诵思维,
义应络绎。
问﹕此土空宗破摄论立赖耶,何耶﹖答﹕空宗破赖耶为
不失法堕于常见,一不明时量之幻无有过未,二不明等无间
缘之巧用,能破还成似破耳。何以言之,处梦谓经年,寤乃
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剎那。空劫以前之种剎那剎那
等无间缘持至末劫遇缘发生,发生以来转展因果,转依时灭
。若知时幻与才生即灭不异,虽实无量与剎那同,如称两头
,低昂互等。所谓生住异方一剎那,即灭一剎那也。空宗不
明幻时,谓赖耶为有过未之不失法,殊非本论所谓。又不识
等无
211页
间之妙用,剎那剎那等无间灭,便非是常,剎那剎那相似相
续,便非是断。空宗云﹕虽空亦不断,虽有亦不常。虽空亦
不断彼之所以立宗,虽有亦不常彼之所以破别。然彼所谓不
常之有,以法颠倒虚妄无实为宗,此无实宗,本论缘起如幻
,何独不然,此则犯相符过。宗且有过,所破岂成。
问﹕论颂有云﹕若对治转依非断故不成,因果无差别于
永断成过,是对治不足言断,转依乃足言断,大论烦恼起时
对治起时平等平等如称两头,如何会通﹖且诸小乘之断亦有
可取者耶﹖答﹕经部一念许引多生,不染污者般涅盘时方灭
,中间数死数生,法尔分分不同。此说与大乘不殊,正是此
论断义。此论说因果差别者皆现在断,无过未断。其因为数
数之分证,其果为永永之总无。凡分总断皆现在断。大论据
分,此论据总,分名对治,总名转依,分数数断,总永永无
。又大论说断相貌,此论说断分齐 (断无相见,对治起为相
见) 。自来地论师摄论师有误会断义,学者为蔽不浅,准瑜
伽论记正之,撮录于下。
地论师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故。
(误) 据此偈即言圣道一运相续,前后相资,诸惑不生
,名为断惑,非是别以一念无碍正断烦恼深证解脱。
(正) 此偈总就三世明断不断。过惑己断不可断,未来
未有不可断,现在自灭不可断。此就
212页
三世惑性以求,皆不可断,当非初非中后句。三世惑种缚不
得脱,由圣道起无惑种起惑因不成名断过去,未来应生不生
名断未来,圣道既生即惑种灭名断现在,当初中后取故句。
摄论师 集想修剎那,能灭诸惑聚。
(误) 即言义同小乘,无碍与所断惑种同时俱入过去,
名为断惑。
(正) 圣生现在,惑入过去,解惑相违,如明破暗。
问﹕分总之说如何与一运相资前后相续异耶﹖答﹕大异
。众生必变幻,或对治起,或不对治起,非长时对治起。但
起时即断时,不起时即不断时,是为分断,非如一物节节分
析之分也。若如有物节节分析,是必至总然后事毕,则一运
相资前后相续之说也。惑属气分,本无实物,对治亦属功能
,本无实物。两幻登场,彼演此歇,彼歇此演。曰断云者,
转易之谓,非消灭之谓。是则一日对治起一日即毗卢,万年
皆对治毕竟大牟尼,亦视奋发如何耳,道究何常之有哉。
问﹕心意识三名之差别,因心释意,何不因意释识耶﹖
答﹕唯识为此论后广释,此论注意区别大小,六识大小乘同
,惟同时意识或有昧者然亦少分,故所知相文中举一类师立
唯有意之说,因叙唯识第三相异义及之已耳。六识已立,今
特不释,非不立也。
问﹕大论境有九地,此论所知依所知相二分,详略太远
,何耶﹖答﹕此论菩萨藏提纲挈领之书,大论乃广论种种之
籍,故详略悬绝。然义莫外唯识法相二宗,此论二分,初谈
缘起,次谈缘
213页
生,缘起缘生摄境已尽,大论九地就中别开故耳。又此论承
十地而作,故论云此中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语如是三界皆唯
有心。此论既决为唯识宗,所知相中皆属唯识谈。示此方隅
为一切唯识宗准。其法相宗,集论八识隶系识善巧中,说如
之。
问﹕入所知为地前加行,其种姓发心何略耶﹖答﹕此分
前摄多闻熏习之种姓分,及三种练磨其心之发心分,后摄地
上之见道修道分,叙一切位尽,而皆关键于四寻思四如实智
。加行以前四十心,四十心以前之凡心,皆可以相似寻思相
似如实智入手。极至入地而由假入空,缘不能外。虽非寻思
,而是现观,特判粗细,所谓以楔出楔者此也。则此一分之
入言,意有攸在,而所摄悉尽更无有遗矣。
问﹕论言加行智后得智皆无分别智,何耶﹖答﹕唯识家
以无分别智贯加行后得,见诸此论。法相家以后得智贯加行
根本,见诸瑜伽。读摄论满眼皆是唯识,读集论满眼皆是法
相。
问﹕既说六度,又说戒定慧三学,何耶﹖答﹕六度三学
本无别异,诠旨有殊固应别说。施戒忍进为定加行,而以戒
摄四度,故独言戒。定为慧加行,而归宿生慧,由加行因得
一切智果。唯识家总摄边言,以根本慧度摄后得智度,故恒
说六。法相宗别开边言,慧不摄智,故别说十。又大乘所依
在六度,六度为发生菩提根本,故摄论义不能略,而名仍舍
六度取因果言,且趋向唯识而说。又摄论对小乘义三学增上
,显戒四种殊胜,显定六种差别,显无分别智自性等种种诠
表,
214页
皆小乘中所无。
问﹕唯识见道在入地,摄论见道在地上,何耶﹖答﹕唯
识见道得三身,初地已得三身,至十地乃善清净,是之谓修
得三身故。摄论六地前有相无相杂行,六地后无相纯行,谓
之为修,无相行故。
问﹕彼果断分独言无住涅盘,与大论立有余无余异。何
耶﹖答﹕大论广被,涅盘灭共。此论拣小,独说无住。因是
以明,断义为转义,何尝有灭义。无始以来尽未来际,初赖
耶有为,后无漏有为,涅盘假名实则不住,安有化城可以息
肩。小乘惰逸,佛种是断,况复异彼,侈言无为。
问﹕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阙因二种决定转诸佛无自性,此
论立无种姓,何耶﹖答﹕真如不动不受熏习。智障二法,依
于所知,转展对敌。全智大觉,全障阐提,有所知障为小乘
种,二障薄有立为不定。皆是正智有无,不系真如增损。真
如所缘,正智能缘,种子习气属能缘边。带彼功能,纵横法
界,有漏无漏,奚恤区分。此义详悉具金光明,学者详之。
弥勒无着世亲相传一脉皆谈本有,护法本有始起并说,
胜军始起,驯至基师仍复古义立无种姓。是种种说皆有深密
意义,非肆奇异。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姓,
诸佛说一乘,法无我解脱,等故姓不同,得二意乐化,究竟
说一乘,斯偈殊可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