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唯正己可以化人
2014/9/4   热度:482
蔡礼旭:唯正己可以化人 这个『正己』为什么『可以化人』?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本善的心,只要我们行得正,有真正的德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善缘去启发别人的善心。所以孔子讲「君子之德风」,真的有君子之风,这个风是指风范、德行,「小人之德草」,这个小人是指一般老百姓,他接触了君子,看到了他的风范、德行,就好像风吹过去,草很自然就弯下来,就受教了,「草上之风必偃」。确实在历史当中,很多留名青史的圣贤,他们在世的时候,人民都以他们为榜样,甚至于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父母一样看待,这些忠臣去世的时候,老百姓就跟丧了自己的父母一样的悲痛。所以这些圣贤他们是真正名符其实的父母官,以父母的心爱护子民,他的心是大公无私、是正己。所以「正己」是真正成就德行。假如我们自己没有正,就想可以教化他人,那就很难达到效果。所以这句话「正己可以化人」,这个也提醒我们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教化感化不了人,那就是自己的德行还不够。所以很多道理我们可以从另外反面来体会。 现在社会当中,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老师觉得孩子很难教,当领导的觉得员工不好带,那都是没有化人。这个时候为人领导、为人父母、为人老师,所谓君亲师三个角色,能不能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正己了没?有没有成就德行?所以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自己真正做得正、做得好,孩子们或者下属,他在生活点滴当中潜移默化受到好的影响,你不命令他,他自己就效法了。为什么?他有本善。而孔子又讲,「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自己没有做好,还一味的要求他们、指责他们、命令他们,他心里不服,你自己都不做好,还叫我们做。那就虽然有命令,虽然有很多的规定,但是他们心里也不服,也很难真正照着去做。所以正己可以化人,确实也是知所先后的道理,要先正己,然后能化人。这个「化」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刻意的。俗话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李树它的果实很甜美,自自然然人们就走出一条路来,来采这个桃李。相同的,人真有德行,「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仁之所在,天下爱之」,自然能感召别人向他学习。 ----------------------------------------------------------------------------------------------------------------- 更多蔡礼旭老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经上讲慈悲,常说的有四种,第一种“爱缘慈悲”,这很小的。我喜欢你,对你慈悲;不喜欢你,对你就不慈悲。这种慈悲凡夫都有。第二种慈悲是“众生缘慈悲”,这就是中国古人常讲的能够推己及人。 第三种叫“法缘慈悲”,那是对于佛法有相当程度的通达明了,他觉悟了,知道自己与一切有情众生的关系,知道修行证果必须要“自行化他”;化他实在是自度,自他不二,懂得这些道理,那个慈悲心是从这些道理里面生出来的,这是“法缘慈悲”。如来果地上,这些道理都不需要讲了,所以第四种叫“无缘慈悲”。无缘,没有任何条件,为什么?“情与无情同一体”,还谈什么条件!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