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一巴掌的反思
2014/9/4   热度:487
蔡礼旭:一巴掌的反思 有人说都是某人让我生气的,是某人对不起我,所以就会因气愤而无法包容。我曾经问朋友一个问题:“按照逻辑学来讲,没有一个人能够进入你的内心,既然如此,那真正伤害你的人是谁?”自己。这句话很有味道!我打个比方,今天你从办公室走出来,遇到一个人过来打你一巴掌,你未回过神来,他已经气沖沖走了。你心里想:今天真倒霉,可能他认错人了,算了,不怪他了。回到家后,你先生喝醉酒给你一巴掌,你马上说:“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我跟你没完!”同样一巴掌,结果差这么多,请问谁造成的?自己!所以是谁让我们生气的?是谁让我们痛苦的?都是自己的强求,都是自己的执着,不是别人跟我们过不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当你了解到这个真相,才慢慢懂得什么应该放下。 ----------------------------------------------------------------------------------------------------------------- 更多蔡礼旭老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最高的目的,是求开智慧!一切大乘佛法所求的,方法不一样,目的是一样,都是开智慧。怎样才能开智慧?真诚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我们以真诚之心来修学,心地里面一丝毫的虚伪都没有,这就能开智慧。们学佛,一定要知道,什么叫学佛?学佛无非是把我们的错误、把我们的虚伪修正过来,这叫学佛。学佛,要诚心诚意去学,不能投机取巧,这是恢复我们自己本有的性德、本能。我们学佛,只要有一点虚伪的心,这就是障碍。一定要知道,用虚伪的心来学佛,绝对不会有成就!我们待人接物,一定要用真诚之心,决定不能欺骗,决定不能虚伪,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根本。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