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勿急疾勿模糊
2014/9/4   热度:301
蔡礼旭:勿急疾勿模糊 讲话的声调,“勿急疾,勿模糊”。之前《弟子规》的部分也讲到很多有关讲话的态度跟方法,还有哪几句?“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所以声调要适中,不可以太大声,不可以太小声。还有“问起对,视勿移”,所以在对别人讲话的时候眼睛要看对方以示尊重。所以这些小细节,你花点功夫去注意、去训练,等他三个礼拜、四个礼拜,自然而然就循规蹈矩。所以我们有一个小女孩,她满内向的,但是我们都会让这些孩子来训练。后来过了几个月,这个比较内向的小女孩去参加演讲比赛也得奖,所以她的母亲也很欢喜。那假如你的孩子比较不敢讲话,你也可以在家里自己办,爸爸先来示范一下,让儿子跟你一起来训练,他一定会做得很欢喜。小孩子要你也做他也做,他都会很服气。 除了让孩子训练说话以外,我们与人交谈当中也要时时观照自己讲话有没有太快?假如太快了,别人听了会怎么样?很吃力。假如他又有心脏病,就比较危险。所以很多朋友都说:我已经够慢了。这样好不好?不能拿自己的标準,要拿别人可以接受的标準。而且说实在的,讲话的目的在哪?当然是要让别人听,讲话的目的不是自己要说。比方说我们跟同事、跟上司在通电话,可能提到的是一些公事,那老板讲话太快了,你又没听清楚,可能又是要处理的事,这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跟上司讲,假如还不是很熟的,那就不要直接又说:你怎么讲这么快。我们可以退一步走,把你听到的跟上司说:请问您刚刚讲的是不是这样这样这样?把他讲的你已经听的,把它复诵一遍给他听。当确实你是听错了,他也会马上再重复告诉你。不然你勉强听懂,到时候有了偏差,上司绝对不会觉得他讲得太快,他一定会说你办事没有办好。所以我们有一个习惯,不管是谁交代我们事情,我们要挂掉以前先再给他复诵一遍,这样才会万无一失。往往是一句之差,会让整件事要从头再来。那人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决不要因为一句言语的疏忽,耗了大家大半的时间,那可就不好。所以也是要谨慎对待。 ----------------------------------------------------------------------------------------------------------------- 更多蔡礼旭老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这个世间,完全讲利害,这个不得了!人与人之往来,有利可图,他就跟你交往;利害没有了,就变成陌生人。更可怕的是,跟你往来的人多数都是居心不良的,他觉得跟你交往有利可图,他才跟你往来;到利益没有的时候,就是冤家对头。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这是现代的社会! 今天我们这个地球上到处充满嗔恨浊恶的磁场,浊恶到极处,所以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众生没有安全感。纵然有一点福报,物质生活能过得去,精神生活不安,常常怀着恐惧,不知道到哪里去好,总想找个安全的地方。 这个世间有没有安全的地方?没有!这一点总得要觉悟!什么最安全?随顺性德最安全。什么最危险?违背性德最危险。纯净纯善是性德,心地行为纯净纯善最安全。换句话说,心行不净不善最危险,会常常遇到灾难。如果是纯净纯善,灾难现前也非常安全,确确实实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所以不必去起心动念生烦恼,去找一个安全地方,这个世间没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