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


2014/9/3    热度:561   


  《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共600卷,唐玄奘译。是宣传大乘般若思想的印度佛教典籍汇编。它共包括大小16部经典,称十六会。从产生的先后次序看,在这十六会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即《金刚经》)表述的是般若经的基本思想,产生得较早,大概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其它各会则是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形成和增补的。从所述的内容看,第一会至第五会各会的篇幅虽然长短不一,但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对般若思想的全面叙述;第六会至第九会则是摄取大部的精华,论述“无所得空”的法门义理;第十会是佛对金刚手菩萨等说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净法门;第十一会至第十六会则依次叙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一般认为该经最早出现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
  般若类经典很早就传入我国。现存最早的是东汉支娄迦谶译的《道行般若经》,10卷,又称《小品般若》,它相当于《大般若经》的第四会。其后又译出《光赞般若》,《放光般若》、《摩河般若》、《金刚般若》等十余部,但始终未能把全部般若经搜罗齐全。玄奘赴印度求法,寻访到《大般若经》的三个梵文手抄本。显庆五年(660年)正月一日,玄奘开始着手翻译这部长达二十万颂的巨著,当年他已60高龄了。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由于这部经的篇幅太大,弟子们劝他作一些删节。玄奘起先也动心了,打算仿照姚秦时代著名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先例,对《大般若经》删重略繁。可据说当夜就作恶梦,不是梦见在悬崖顶上摇摇欲坠,就是梦见猛虎噬人。吓得一身冷汗。第二天,玄奘向弟子们叙述了梦境,认为这些梦境是向他示警,所以下决心按原经译出,不加改动。据说后来做梦,就梦见诸佛菩萨眉间放光,光芒一直照到自己身上,自己身心十分愉悦;又梦见自己持花执灯,供养诸佛;还梦见自己坐上高座,给大众说法,许多人围绕着自己,赞颂行礼;又梦见有人向自己敬献珍贵的水果。醒来精神十分愉悦,翻译时更加兢兢业业,一个字也不敢增删。“文有疑错,即校三本以定之。殷勤省覆,方才著文。审慎之心,古来无比。”由于自己年事已高,他很担心自己在有生之年中翻不完这部经,常常劝勉弟子及助手努力辛勤,勿辞劳苦。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龙朔三年(663年)10月23日译完全经。第二年,玄奘就去世了。玄奘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了事业而献身的奋发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是讲诸法“性空幻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假而不实,本身并没有一个常一自在的自性,所以叫做“性空”。然而自性虽空,因缘关系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并非绝对地不存在,并非虚无,只是幻化不实而已。所以叫“幻有”。只有把握这种“性空幻有”的道理,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实相,得到解脱。这部经还宣称大乘即般若,般若即大乘,大乘般若无二。它作为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
  《大般若经》在印度十分流行。先后成为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派与瑜伽行派尊崇的基本典籍。此经在中国译出后迅速流传,影响十分广泛。被当作是“镇国之典”,认为书写、受持、读诵、流布该经,均有莫大功德,死后可以升天,得到最终解脱。所以许多寺庙都诵读、供养此经,作为积聚功德的重要途经之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古德常说,圣人一身都是毛病,他称为圣人;贤人毛病就少一点,凡夫根本就没有毛病。为什么根本没有毛病?不知道,不晓得自己有毛病。贤人发现自己有一部分毛病,圣人对于毛病完全知道。知过则改,不知过他改个什么?你要是告诉他“你有什么过失”,他不承认,那你就晓得他是个平常人,他不是圣人,他不是菩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