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参法师文集:让我们为宽容作代言


2014/9/4    热度:286   

延参法师文集:让我们为宽容作代言

 

 

  德从宽处积,福向检中求。宽容别人,解放自己。我们生活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尘世里,面对林林总总的你、我、他(她),交往是必然的,磨擦是难免的,会有同伴的批评,会有朋友的误解。。。。,过多的辩解和“反击”实不足取,多些理解,多些理智,多些耐心,多些思考,多些冷静,多一些对对方的体谅,多一些对自己的反思,避免感情冲动,也就避免了双方不必要的伤害。只要抱着以德报怨的宽容态度,就能使这个世界少一份仇恨,多一份祥和。

  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崇高的美德。“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胸。”对不同的观点、行为要予以理解和尊重,即使自己有理,也不能咄咄逼人,得理不让,把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强加给别人,尊重他人的选择;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宽容别人,才会给自己带来广阔的天空.

  人生无常,世事如棋.要做到宽容并不容易,要有宽阔的胸襟,要有看淡一切的洞察力.当我们的真诚被视作幼稚,我们的勇敢被视作鲁莽,我们的灵活被视作滑头,我们的让步被视作软弱,我们的慎重被视作保守,我们的赞美被视作讽刺。悲伤和眼泪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伤心的还是我们自己。喋喋不休地为自己辩解?那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没有原则地按着别人的看法来改变自己?那更会使自己失去自信、失去自我。不乞求理解,我们就没有不被理解的烦恼;不乞求理解,才会有更加坦荡的胸怀和义无反顾的勇气。

  宽容别人还要宽容自己。经风历雨,冰霜磨砺。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跌到了,不能趴在地上懊悔,那样做没有任何意义。应该站起来擦亮眼睛继续前进,前途广阔无垠,前方阳光明媚,头顶是一片蔚蓝的天空。别人不理解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它需要有博大的心胸。“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我们要学弥勒佛的心胸。有了宽容的胸怀,才有容天容地、容江海、纳须弥的崇高和博大,才有来自心底的真挚笑容。大千世界,日月轮回,时事境迁,人心思变。所以,我们多对自己进行责备,责自己无知,责自己狭隘,责自己少见多怪,责自己眼光短浅;而对他人,要多欣赏,多赞美,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看他人身上的优点,发现不了,怨不得任何人,只能说明自己眼拙,缺乏应有的慧眼和洞察力。

  宽容就是让我们学会忘却。忘记昨日的恩怨是非,忘却昨日的爱恨情仇,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用时间来化解我们内心的积怨和痛苦。学会忘却,生活才会有阳光,才会有快乐。

  宽容就不要计较过去的对错是非、成败得失,云烟过眼,幻化成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如果执著于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如果揪住别人的错误不放,那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闲庭信步笑看花开花落,宠辱不惊冷观云卷云舒。宽容是人类灵魂里最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学会宽容,让我们的人生无憾,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坦荡、更加从容,在我们的人生里写满宽容,让我们为宽容代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一定要学佛。佛是怎么教导我们?佛是怎样处事待人接物?完全是以平等心,完全是以慈悲心,一定没有差别。对于一切人,都要慈悲,都要容忍,要能够包容,要能够“和颜爱语”,这非常非常重要。化解内心对人事物的对立与冲突,我们的身心就会协调、安康。古人常讲:“学问深时意气平。”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有涵养;越是有道德的人,越能够包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人不是圣贤,免不了有过失。对于人的过失要能够包容,不要憎恨,不要嫉妒,这非常非常重要!人与人过去生中是有怨来的,“包容”可以把“怨恨”化解掉。你包容别人,别人包容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帮助你。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要学会“以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以包容自己的心包容别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