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尊者:关于这颗心 智者自知
2014/9/4   热度:339
阿姜查尊者:关于这颗心 智者自知 因此,我深思"智者自知"的教导,觉悟必须通过直接体验才会生起,研读法与律当然是正确的,但若只是研读则仍不足。在我开始修行前,对细微罪并不感兴趣,但修行之后,即使突吉罗罪也和波罗夷罪同样重要。先前看突吉罗罪似乎没什么,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到晚上就可忏悔罪过而清净,然后可能再次违犯。 不过,这种忏悔是不清净的,因为你不会停止,你并未下定决心去改变,没有防护,未认知实相,也没有放下,只是一犯再犯。 若心毫无疑惑,违犯当下就解除 就胜义谛而言,事实上无须通过忏悔罪过的例行程序。若了解心是清净的,毫无疑惑,那些违犯当下就解除了。我们尚未清净,是因为还有疑惑,还在摇摆不定。我们并非真的清净,因此无法放下,关键是未看见自己。戒律犹如保护我们免于犯错的围墙,因此必须谨慎对应。 若你尚未亲自了解戒律的真实价值,对你来说,它是困难的。在我到巴蓬寺之前的许多年,便决定放弃金钱,大部分的雨安居期间,我都在思考这件事。最后,我抓起钱包走向当时共住的一位摩诃比丘,将它放在他面前。 "摩诃!请收下这笔钱。从今日起,只要我是比丘,就不会接受或手持金钱,你可以当我的见证人。" "收起来,朋友!学习过程中你可能会需要它。"他无意收下这笔钱,觉得很尴尬。 "你为何要舍弃这些钱呢?"他问道。 "你不用担心我,我已下定决心,昨晚就决定好了。"
---------------------------------------------------------------------------------------------------------------- 更多阿姜查尊者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里面讲的“离苦得乐”,不是假的,非常现实,现在就离苦、现在就得乐,而且是离究竟苦、得圆满乐。“离苦得乐”,善根、福德是关键。善根是真信、真理解。信、解是属于善根。愿、行是属于福德。你有没有这个愿,肯不肯照做;有这个愿,又肯照做,你是大福德之人。你真信、真理解、又肯照做,从今而后,你就不再过烦恼的日子,你过的是高等智慧的生活,这就是佛法里头所谓的“转烦恼成菩提”。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