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尊者:关于这颗心 跟着心走,永远不能领悟法


2014/9/4    热度:394   

阿姜查尊者 关于这颗心 跟着心走,永远不能领悟法

 

  不过,我也遇到过其他类型的比丘,而这些遭遇都成为我成长的机会。例如,在一座大寺院中,比丘与沙弥都同意在某天一起洗袈裟,我会去煮菠萝蜜果树。这时,就会有比丘等待别人将菠萝蜜果树心煮沸后,才来洗袈裟,再拿回茅棚晾晒,然后再打个盹儿。他们不必生火,也无须善后,自认为是聪明人,占尽便宜。其实,这是最愚蠢的,只是在增长无知,因为他们什么也不做,把所有工作都留给别人。

  因此,无论说话、吃饭或做任何事,都要记得自我反省。你可能想舒服地生活、吃饭与睡觉,但你不能。我们为何来这里?若能经常想到这点,便会很有帮助。我们不会忘记,能经常保持警觉,如此地警觉,无论任何情况都能用功。若我们无法精进用功,事情的发展将会大为不同:坐着,会坐得如同在城里;走着,会走得如同在城里。然后你会想回到城里,和世俗的人厮混。

  若不精进于修行,心就会转往那方向。你不会对抗自己的心,只会让它随着情绪起舞,这就称为"跟着心走"。就如对待小孩,若我们纵容他的一切欲望,他会是个好孩子吗?若父母亲纵容小孩的一切欲望,那样好吗?即使起初父母有些溺爱他,但到该打屁股的年龄,他们偶尔还是会惩罚他,因为怕宠坏了他。

  训练心也必须如此,你必须知道自己,并知道如何自我训练。若不知如何训练心,只寄望别人来为你训练,结果必定会陷入麻烦之中。修行并无限制,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打扫寺院的地板或看见一道阳光,都可能领悟佛法,但你当下必须保持正念。若你积极禅修,则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能领悟法。

  精进不懈就能择法

  不要放逸,要清醒、警觉。在行脚托钵时会生起各种感觉,那些都是善法。当返回寺院进食时,也有许多善法可供观察。若你一直精进不懈,这些事物都会成为思维的对象,智慧将会生起,你也将会见到法。这称为择法,它是七觉支之一。若我们有正念,就不会轻忽它,会进一步探究法义。

  若我们达到这个阶段,修行就会不分昼夜地一直持续下去,无关乎时间。没有东西能污染修行,若有的话我们也会立即觉知。当修行进入法流时,内心就会有择法觉支,持续审察法。心不会去追逐事物:"我想去那里旅行,或可以去另一个地方……在那边应该会很有趣。"那就是世间的方式。只要走上那条路,修行很快就会完蛋。

  要不断警觉、学习。看见一棵树或一只动物,都可能是学习的机会。将一切都引进心里,在自己的心中清楚地观察。当一些感受在内心造成冲击时,应该清楚地见证它。

  你曾见过砖窑吗?在它前面有道两三尺的火墙。若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建造砖窑,所有热气都会进到窑里,工作很快就能完成。我们修学佛法应该以这种方式体验事物,所有的感受都被导引入内,并转为正见。见色、闻声、嗅香、尝味--心将它们都导引入内,那些感受将得以生出智慧来。

----------------------------------------------------------------------------------------------------------------

更多阿姜查尊者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人多半感情冲动,换句话说,头脑不够冷静,不开智慧。从哪里开?从清净心开。心清净了,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我们今天烦恼很多,烦恼从哪来的?我们的心不清净。心地清净,头脑冷静,这是智慧。用最浅显的话来说,不感情用事,冷静客观,这就是智慧。有智慧的人,才能真正辨别正邪、是非、真妄;感情冲动的人,不辨是非,不晓得好歹,佛也没法子教他。佛是顺理智。理智是觉,感情是迷。感情用事的人,一切都顺着情欲,这是迷惑颠倒造业的根源!情欲,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佛菩萨教导我们,转情识为智慧,转情欲为智慧。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