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深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吗?
2014/9/3   热度:464
是的,佛教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正象大家相信吃饭使胃嚷满足那样的正确. 一般人怀疑因果的可靠性,是因为侵侵站在当下一生的立足点上,来看善恶报应的不公平,有人吃苦行善一辈子,不但没有好报,甚至还不得好死.有人贪赃枉法,为非做歹,却在法律的漏洞里逍遥自在,福寿双全. 其实,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人,除了现在一生,已有过去的无量数生,尚有未来的无量数生,现在这一生,若将过去及未来的生命之流连惯起来看,实在还不及石火光影那样的短足渺小.善恶因果是贯通了三世渐次受报的.业力的大小轻重,便决定了受报的先后等次.信今生的修善作恶,未必既生受报,今生的福祸苦乐,未必是由于即生的因素,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于往世业力的果报,今生所作所为,多半尚待后世感报,若把三世看通了,心里也就平服了. 再说,佛教所讲的因果律,也不是象一般人所误解的宿命论,或定命论,佛教相信,唯有重大的业力不能转变而被称为定业之外,人是可以凭后天的努力而来改善先天的业因.比如前生造了穷人的业因,今世果然也感生为穷人的业果,但是,生为穷人不要紧,只要自己肯努力,穷困的生活环境是可以改造的,这是将过去的因加上现在的缘,综合起来.就是当下的果,所以佛教的因果律,不是宿命论也不是定命论,而是不折不扣的努力论.佛教如果落于宿命论的泥沼,众生成佛的理论,也就不成立了,既然一切命运都是前身决定了的,人生的修善,岂不等于白费? 可见,佛教的因果定律,也是不离缘生法则的.从过去世的业因到现在世的业果,中间尚待加入许多的外缘,方能成为业果的事实,这些外缘,就是现世的努力与懈怠,信善与作恶.正象一杯糖水的本质是甜的,假如加入了柠檬或咖啡,便会改变那杯糖水的味道一样. 总之,佛教的因果律是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而又连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现世承受先世的业因,成为现世的业果,现世的行为造作,既然既是后世的业因,也可以加入先业的业因,成为现世的业果. 因果的道理看来简单,说来并不简单,佛教,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而实际并不简单的宗教.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古人说“做人难”,做人都难,那成佛就更难了。你要想成佛,要把人做好;人不能做好,成佛没希望,这是我们要觉悟的。现在人与人之间,最困难的是不能互相包容,不能互相体谅,不能互助合作,这是我们很难过的事情!大家在一起相聚这么多年,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做人难!做人难,学佛就更难了。难在哪里?我们的毛病习气太深了。毛病习气太深,我们的善心很难生出来,处处怎么样?嫉妒、障碍。“反正是我不高兴,我就要找人麻烦”,这个念头是罪过!《地藏经》上讲,“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不要说言语造作是业是罪,起心动念都是。所以说,做人不容易,这一生来到人间,时间很短暂,你要是做不好,这一死,就又到恶道去,就回到恶道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