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通禅师:2011年国庆仙岩寺禅修小参答疑(八):实修与闻思


2014/9/4    热度:263   

隆波通禅师:2011年国庆仙岩寺禅修小参答疑(八):实修与闻思

 

  问:受别人发出的声音影响,嗔心起,听了法谈开示后嗔心转弱,是不是要闻法?

  答:闻思,可以解决表面的嗔心;若要拔掉嗔心,要修。

  问:有两条路选择,一是实修,一是学习佛法,如何选择?

  答:学修并行。若不能并行,那就实修。

  问:是闻思佛法,还是只练动中禅?没有读过书的,与读过书的,练的效果是一样的吗?

  答:修证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外在的,有学有读的人他知道多些佛法名词,在表达上会表达些,没有学过的表达上用的名词不一样,他说的是自己的体悟。

  问:是继续修动中禅,还是读很多经典?

  答:自己灭了苦了,想利他,那时可以读读佛经,看看佛教的用词。

  问:行禅时突然理解了《生活即禅修》或《自觉手册》中的一句话

  答:当觉性增强时,自己会体会到真实的法。以前所读过的,觉性自然地知道,这是修慧所得,与之前闻思慧相呼应。闻思慧如同看地图,修慧则是自己亲自走过。

----------------------------------------------------------------------------------------------------------------

更多隆波通禅师佛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说知足常乐,如果没有观察自己内在,怎么可能知足?我们很喜欢向外观察别人,认为别人拥有自己所没有的,这时分别心、嫉妒心就产生了,由分别和嫉妒产生的强烈嗔恨,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和痛苦。所以说痛苦是比较出来的,幸福是珍惜得来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