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通禅师:2011年国庆仙岩寺禅修小参答疑(六):专注适中


2014/9/4    热度:241   

隆波通禅师:2011年国庆仙岩寺禅修小参答疑(六):专注适中

 

  问:请问“专注”可不可以理解为将注意力100%放到手部动作,而“觉知”是不是将60%注意力放到手部动作?练习时突然感觉到周围模糊,只有两只手。

  答:“觉知”是将60%注意力放到手部动作,若有人进来不用去看。感到模糊时,转一下头,做做小动作。

  问:如何理解“觉知”与“专注”?两者的关系如何?

  答:觉知是自然地知道,专注是专在那个地方、凝固在某个位置。不是不要专注,适当适中的专注。觉知,直觉地觉知手部动作,心跑掉了时,以适中的专注把心拉回来,使专注和觉知手部动作并行。

  问:请问如何理解专注?

  答:修动中禅,不是说不要专注,是不要太专注。在觉知过程中专注是有的,自然觉知手部动作。有时间很模糊,是因为觉性还不强大不清明,这是很自然的。练习,持续如链,到时觉性它会告诉你什么是什么。

  问:做手部动作时,产生了入定的状态,这样对不对?

  答:是的,当觉性达到一定程度,心情会平静,但不要住于定,要继续练。

  问:能感到手部的动作,也看到念头,如果要打消念头的话,就会变成专注,怎么办?

  答:不用去刻意去去除念头,继续觉知手部动作,念头让它自然来。

  问:对专注不太懂,怎样才是专注?怎样才是不专注?

  答:不是说不要专注,是不要太专注。当觉知不到时,可以专注些。比如车子开过来,被撞了,这是太专注了;车子开过来,知道,这不是太专注。

----------------------------------------------------------------------------------------------------------------

更多隆波通禅师佛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人,存好心、做好事、修善行,不必要人知道,不必要人称赞。 我们尽心尽力,不求果报,果报不可思议;不求功德,功德无量无边。 我们行善不必要别人称赞,我们要希望别人称赞,就已经不善了。为什么?存心不善,心地污染不清净。 我们做好事,不要让人知道,这叫积阴德。我们做好事,不让人知道,这个福德愈积愈厚,将来果报就殊胜。如果你做好事,到处去宣扬,到处让人知道,你的善就报掉了。 我们造的罪业,希望大家都知道,这人批评我几句,那人指责几句,我们的罪业就报掉了。所以善,要积阴德,不要让人知道,我们的德就厚;恶,希望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恶就报掉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