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六篇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如何是普贤第一句


2014/9/4    热度:259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六篇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如何是普贤第一句

 

  29、如何是普贤第一句

  天皇了人禅师弟子问:“如何是普贤第一句?”师曰:“落第二句也。”

  中国禅师在观念上有极为前进的研究。这段话头了了二句,却是西洋哲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课题。哲学家休谟认为印象是根本的、最新鲜的,但却只能出现一次,等到第二次便不如原创了,所以,他说这二次出现的、经过加工(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的只是“观念”(Idea)——亦即印象的再现。无印象即无观念。譬如第一次见山见水是印象,第二次是见山见水(或见山非山,见水非水)就是观念而具有批判作用在内,这些也是佛法中“比量”与“现量”问题。再从般若法说:凡落文字语言,便有能名所名,能言所言。即有“能”、“所”,便已够成主客对待。就佛法言,稍有主客之分,便不是绝对之体。因此,当弟子请益“如何是第一义”时,他本人已经出现客观标准机而生“对待心”,当然落入二义。这正是禅门不立文字语言的妙道,第一句就是掺杂任何客观看法,保持原创含义的纯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纵然是学佛,学了不少年,甚至于出家,也讲经说法,也做了大法师,可是到最后还是沦落在三途,还是要堕在阿鼻地狱,原因是什么?虽然天天读经,虽然天天在讲经教人,自己深入得不够,所以毛病习气改不过来。最大的毛病,就是欲望:一个是“嗜欲”,就是你的嗜好,你的爱好断不掉;一个是“爱欲”。这四个字,就把我们的法身慧命断送掉了。这四个字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就是贪图名利,名闻利养,一般人讲的财色名利。经里有明文告诉我们,“财色名食睡”是地狱五条根,有一条都会把你牵到地狱里面去。如果有个三条、四条、五条都具足,你决定堕阿鼻地狱。往生是世出世间法里面第一殊胜,要求往生,地狱根要断掉。不但地狱的根要拔除,三界六道种种诱惑,你都能够不动心,你才有把握往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