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六篇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普贤境界


2014/9/4    热度:265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六篇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普贤境界

 

  26、普贤境界

  法眼宗道恒禅师:“古人云参他不如自参,所以道:森罗万象是善财之宗师,业感尘劳乃普贤之境界。”

  禅师话头在说“以病为法”,也可以用现代所谓逆向思考解之。譬如《维摩诘经》有“五蕴即法身,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句,都在说明法法如义。正反、横竖、显密等等都可勘酌参学者背景、修为、造诣而随宜施教。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业障的根本,是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是什么?总不外乎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行为跟这些相应,麻烦就来了,这是佛在经论上常常讲的“造恶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