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基的四重二谛理论
2014/9/3   热度:2022
摘 要:唐代慈恩宗的窥基大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成唯识论述记》中提出的四重二谛理论,不仅利于契会唯识中道,突显真俗二谛不一不异之关系,更利于修行证果,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殊胜之处。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生当中作一个明白人,自在了,幸福了,这就是佛经里面讲得大利益,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利益并不是财富、权力或地位,真实的利益是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因果报应的事实,然后就像诸佛菩萨一样,应化在这个世间,救度众生。譬如你是家庭主妇,你是全世界家庭主妇的榜样。你的家庭整理得干干净净、清洁整齐,是所有一切家庭的榜样,菩萨家庭!佛陀主妇!所以教你作佛、作菩萨,并不是教你得富贵、权力、地位,而是教你把你的思想,把你的观念全部改变过来。你的生活、工作不是为自己,是为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作榜样,这叫学佛。正如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看《普门品》里面所讲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法得度,就说什么法。“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佛法,这是真正彻底觉悟的大法。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关键词:窥基;四重二谛;唯识中道;真俗二谛;修行证果
“二谛”理论是佛教学说中甚为重要的理论。在小乘说一切有部的经典《阿毗达磨俱舍论》中就已出现。在大乘般若以及中观学派龙树、提婆的论著中得以发挥和阐扬。“二谛”理论在中国同样受到高僧论师的重视,慈恩宗的窥基大师就综合唯识经典提出了四重二谛说,现就对此作一探讨。
四重二谛说的内容
窥基(632-682)是唐代慈恩宗的大德高僧,为唐代名臣蔚迟恭之侄、玄奘大师的高足。玄奘大师所传的法相唯识理论,经窥基法师发扬光大并创立了慈恩宗。窥基一生著述甚丰,有“百部疏主”之称。
“二谛”是指“真谛”、“俗谛”。“真谛”又称“第一义谛”、“胜义谛”,简称“第一义”或“胜义”。“俗谛”又称“世俗谛”、“世谛”,简称“世俗”。窥基大师综合了《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显扬圣教论》卷六中所说的四种世俗谛及《成唯识论》卷九中所说的四种胜义谛的理论,在《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二谛义》中提出了四重二谛说。
一、世俗谛分为四重:世间世俗谛、道理世俗谛、证得世俗谛和胜义胜义谛 第一世间世俗谛,是指瓶衣、舍宅、车乘、军林等及我、有情等。瓶衣等物聚集假合五尘以成形,诸根并取方能为有。感知瓶衣,眼识、触识各得其一分,由联想而有瓶衣。有情、我者皆由五蕴聚相续以成体,也需诸根并缘非现量可得,故是聚集假、相续假。此类事物并无实体,依世人妄情假立名相,故也称“有名无实谛”。
第二道理世俗谛,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此类事物或可为现量所得,如色可为眼根所取,声可为耳根所取;或以功能证其必有,如能观色知有眼根。因其是依诸法义理分类而得,故名道理。而事相差别容易了知,故也称“随事差别谛”。
第三证得世俗谛,是指苦、集、灭、道四谛。四谛是佛方便安立的知断证修的四个阶段,令众生能依此而证得真解脱、得大菩提,故名证得。是为证得二空(人空、法空)真如的假设方便,故又名“方便安立谛”。
第四胜义世俗谛,是指依言诠的二空真如。真如不可言说,只能凭圣者智慧证得,为欲使众生能了知,依世俗安立“真如”之名,故称胜义世俗。然二空真如即是要证得的最高境界,并非为方便解脱而施设的法门,故又名“假名非安立谛”。
二、胜义谛也可分为四重:世间胜义谛、道理胜义蹄、证得胜义谛和胜义胜义谛。
第一世间胜义谛即道理世俗谛,指五蕴等三科为圣者后得智所缘,不同于世间俗谛的有名无实,故称胜义。因有体有用,故又称“体用显现谛”。
第二道理胜义谛即证得世俗谛,苦集灭道四谛是超越有名无实之假法与五蕴等三科的殊胜道理,故称胜义。因依知断证修因果差别安立,又称“因果差别谛”。
第三证得胜义谛即胜义世俗谛,依言诠的二空真如,超越前三重世俗,故称胜义。此谛真如尚须言诠,故又称“依门显实谛”。
第四胜义胜义谛即非安立的一真法界。指由圣者无分别智所证真如,不可言诠,心言路绝,超越前四重世俗,故名胜义。因无待言诠,故又称“废诠谈旨谛”。
三、上述四重世俗、四重胜义,两两相对,成四重二谛:
第一,世间世俗谛与世间胜义谛成“名事二谛”。世间世俗谛唯有假名,世间胜义谛指三科实事。
第二,道理世俗谛与道理胜义谛成“事理二谛”。道理世俗谛指三科实事,道理胜义谛指四谛等理。
第三,证得世俗谛与证得胜义谛成“浅深二谛”。证得世俗“四谛”之理浅,证得胜义“真如”之理深。
第四,胜义世俗谛与胜义胜义谛成“诠旨二谛”。胜义世俗谛“真如”依诠方显,胜义胜义谛“真如”废诠自证。
四重二谛之殊胜
一、更显五位百法的实与假,契会唯识中道。
五位百法是指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及其包括的种种法。理解五位百法的实与假,是理解唯识中道的关键。按最高胜义谛即胜义胜义谛,废诠真如乃是唯一的最高实在,此种真如只能由圣者的无分别智所内证,一切名言都无法完全接近和表达。诸有言说皆是假施。如是观之,则色法乃至无为法的真如皆非实有。依唯识义,色法乃识之变现,心所有法与识相应,不相应行法乃依色、心、心所法分位假立,无为法依真如而施设。世界万象,五位百法唯是一识,然此识相对于胜义胜义谛也是假有。故《成唯识论》云:“如前所说识(阿赖耶识、末那识、前六识)差别相,依理世俗,非真胜义;真胜义中,心言绝故。如偈说:‘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又云:“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故而依胜义胜义谛,五位百法皆是假有,皆为假施名言。依之可破有见。
然依世间胜义谛,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苦集灭道,依诠真如皆是实有,则五位百法中的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皆为实有。《成唯识论》云:“外境随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世间世俗谛的外境皆由三科聚集转变,有名无实,故非有;然依世间胜义谛的内识,现量所得,不可方分,故非无。依此世间胜义谛,则五位百法皆是实有,不同有名无实之外境。依之可破空见。
依胜义胜义谛,五位百法依废诠真如假立,皆是名言,故非有;依世间胜义谛,五位百法因缘所生,有体有用,故非无。离有无两边,契会唯识中道。
二、更显“真”“俗”二谛不一不异,如焰如炷。
第一义谛乃出世间之真,俗谛乃依世之真。第一义谛为圣者智慧所证,俗谛为有情妄情所执。圣者为觉悟众生,必依俗谛以明胜义谛,胜义不离俗谛;有胜义方现俗谛,俗谛不离第一义谛,故真谛俗谛,如焰如炷,俱起俱灭,又如束芦,互相依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二云:“佛言:‘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世尊,世谛第一义谛有异耶?’‘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也,何以故,世谛如,即第一义如,以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若有若无。’”《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依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架”《成唯识论》曰:“此识若无,便无俗谛,俗谛无故,真谛亦无,真俗相依而建立故。拨无二谛,是恶趣空,诸佛说不可治者。”由上引诸文可知,真俗二谛,互相依持乃般若中观、瑜伽唯识共许之理。然二者互相依持之关系则两宗大相异趣。
中观在同一层面上讲二谛,依真谛讲空,诸法由缘而生故无自性;依俗谛讲有,然是假有。因其为假有故而是空性。真不离俗,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四重二谛则从不同的层面讲真俗相依。真谛俗谛在不同层面上互相转化,道理世俗谛就是世间胜义谛,证得世俗谛就是道理胜义谛,胜义世俗谛就是证得胜义谛,高一层面的俗谛便是低一层面的胜义谛;世间胜义谛就是道理世俗谛,道理胜义谛就是证得世俗谛,证得胜义谛就是胜义世俗谛,低一层面的胜义谛在高的层面就变为世俗谛。依四重二谛,真谛俗谛非一成不变,此一层面上的真在更高一层面上便是俗,此一层面的俗在低一层面上即是真。窥基云:“真不自真,待俗故真,即前三真亦说为俗;俗不自俗,待真二俗,即后三俗亦为真。”说明四重二谛,真俗依持转变的殊胜之处。
三、更利修行证果,转识成智。
唯识之旨,在于令众生悟二空(人空、法空)、断二障(烦恼障、所知障)、证二果(大涅架、大菩提),使众生在依他起性上转舍遍计所执性,转得圆成实性,转有分别的八识(阿赖耶识、末那识、与前六识)为五分别的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然凡夫必经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习位、究竟位的修证方能实现转依。四重二谛所形成的五个境界,展示了这个过程。
四重二谛,依法之浅深,形成五个层次,即世间世俗谛、道理世俗谛(世间胜义谛)、证得世俗谛(道理胜义谛)、胜义世俗谛(证得胜义谛)、胜义胜义谛。在第一境界,妄情计度,执五根、五尘聚集变现的外境、五蕴聚合的我体为实有,沉沦生死。在第二境界,虽了悟外境虚妄,仍执取五蕴等三简直为实有。第三境界,执四谛之法为究竟。第四境界,虽了悟万法实相乃是真如,然依于“真如”之名而起法执。第五境界,得无分别正等觉,证得真如境界。四重二谛所显示的五重境界正是转舍遍计所执性而得到圆成实性的过程,也是转舍妄加计度分别而达到五分别的过程。
四重二谛所展示的五重境界,若依人而别,则出世人知者是第一义谛,世人知者为世俗谛。第一境界的凡夫,只知外境实有;第五境界是证悟到一真法界的圣者。中三境界,则非凡非圣,又既凡且圣,对于上一境界是“凡”,然依下一境界则是“圣”。故四重二谛所示五重境界也是转凡成圣者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