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坚固信力
2014/9/4   热度:331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坚固信力 ⊙学佛求道法,勇猛求菩提,精修信戒持梵行,守志奉道力坚固。 这是我们每天修行,内心的功课。 学佛的目标就是要成佛,我们若要成佛,就要求佛法。所以,求佛法,行佛道,必定要勇猛精进。要有勇猛的精神,才能向这条菩提道路走。 所以我们精修信戒,常常说[信为道源功德母],能培养我们一切的诸善根,所以信必定要坚定。信,学法,我们必定要守戒。不只是守戒,还要坚持梵行。真正要走入佛陀所教法,必定就是要行[六度],就是六种修行菩萨道的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中不能缺少的就是梵行。 梵行就是清净。你要布施,也要很清净的布施。何谓清净的布施?就是无所求、无所著,付出无所求,同时感恩。用感恩心去付出,不求名,不求利,这叫做梵行。 持戒也是同样,身、口、意三业要真正坚持,不要去犯到口不该说的话,犯到身体不该做的事,不要去犯到起心动念贪、瞋、痴。这些事都不犯,这样叫做清净行。 布施、持戒是这样,忍辱、精进也是同样这样。所以,我们必定要[精修信戒持梵行],这非常的重要,学佛者不能欠缺。 还有,[守志奉道力坚固]。我们要坚定我们的道心,要守这念志。我们若能守好我们这念志,这个力量就会坚固了。 佛陀慈悲,能够体谅我们众生凡夫,要真正能体会佛心灵的境界,实在是很不容易。所以说,[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 ⊙[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除非是诸菩萨,你已经发心立行,大家有立这个志要修行,真正要学佛,真正要向佛陀觉悟的道路走。真正发心的人,那就是菩萨众。这也就是隐含着,你若不是想要真正修行的人,这些都是[诸余众生类],就都是众生。 你既然学佛,发心,那就是要行菩萨道,这样的人就是菩萨众。一切的众生听不懂,除非菩萨众,不只是发心要行菩萨道,同时还要信力坚固,这样的人才能体会到佛陀的心怀,所以说[除诸菩萨众]。 ⊙菩萨: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大有情众生也。以六度为乘,运载群生到彼岸。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佛门常讲,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佛门也盛传,“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但我们要知道,慈悲喜舍,是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你没有定慧的基础,就容易被人骗,你那个“慈悲喜舍”麻烦就大了。你明白这个道理,修学的次第就知道了,先修止观要紧。“止”,就是把你的妄想烦恼习气伏下去;“观”,就是保持头脑清醒。教下讲“止观”,念佛人讲“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说实在地,你的定慧没有成就,你的慈悲喜舍是有限度的。定慧成就之后,这个慈悲就变成大慈大悲,为什么?你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你有神通、有慧眼。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