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学会布施


2014/9/4    热度:209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学会布施

 

——本四班:弘钦

  布施是修学善法的第一步,是能让自身与他人快乐的行为,是阔度自己心胸的方法,是成就菩提的资粮。

  布施就是给予的意思,这种给予的意义是最广大无边的,对一切人、事、物都可以做到。佛教对布施分为三种类别:一为财布施、二为法布施、三为无畏施。今天和大家所说的布施,只是一个心得的探讨,是人人都可以做到,且不需要你付出什么代价的,便会从布施中获得很大功德。这里所说的布施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具备一定道德品行。如果你在生活中能心存善意,不伤害任何一个有情众生,且能保护周围的小动物,这就是布施。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去任意破坏这就是布施。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彼此的赞叹,而不是相互诽谤,这就是布施,有人心情低落的时候,你能在旁边给他开导,给他安慰,帮助他缓解心情压力这就是布施。“恶事能向己,好事与他人”,这就是布施。我们不单是自己在布施,而且同时我们也生活在被布施的世界里。世上万物生长,离不开太阳光线给我们的照射和水分的滋润,它才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离不开植物散发的氧气,这样我们才会身心爽朗。生长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大地母亲的给予,而令五谷丰登,才能给我们提供食物。热的时候有风有雨来为我们消暑,寒冷时有煤炭矿藏为我们取暖。生活的各种资源都从我们的山间大地获得的,但山河大地从来没有向我们索取任何回报,这是来自大自然为我们的布施,这是无私的奉献,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布施来回报国土恩,这是回报大自然最好的方法。菩萨修持的六度法门是以布施为首与众生结缘,可见布施的利事功德是无尽的。

  如上所说,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布施,不但给自己积累了功德利益,同时把欢乐带给了他人、带给世间。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名布施的菩萨行者,以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来改造自己,感恩他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从《观无量寿佛经》这部经里面,我们非常明显地看出来,佛菩萨的身相庄严,不但衣着很讲究,身上佩戴的首饰也是一流的。这是学佛要明了,佛法是离苦得乐,如果学佛学得那么苦,反过来了,就是离乐去受苦,这个佛法我们学它干什么?为什么古大德提倡穿着饮食都要清苦一点?其实佛法是最讲究享受的,这种提倡是为了帮助我们消业障。消什么业障?贪嗔痴慢。所以在物质上减少一点,逐渐把我们贪嗔痴的心化掉,是这个意思,这讲消业。第二个原因是修福,我们自己吃苦一点,把我们多余的去帮助别人,这修福。一方面是消业,一方面修福,是这个意思。不是说学佛的人不可以穿得华丽,不可以去庄严自己这个色相,不是的,诸佛菩萨都是如此,怎么可以限制我们?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