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随缘
2014/9/4   热度:259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随缘 ——本四班:弘钦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见面有时说上一句“万事随缘”,用来表明自己的洒脱。这种洒脱过不了许久,遇到不同的对境,就不是所谓的“随缘”,而是以自身的烦恼习气去随波逐流。从生命的价值观上看,那就是浪费光阴,虚度年华。 在佛法看来,随缘是对世间万事万物的一种不颠倒的认知,能够把握住自己当下的心念,而随顺世间的苦与乐、贫与富,洞察到轮回业报的苦痛,将心缘在出世的善法上而发心学道。 随缘者,不怨恨,不急躁,不强求,不攀援,它不是消极的表现,而是一种豁达的心态,是一份圆熟的生活历练。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皆是因缘相生的。万物因缘起,万物因缘灭,它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的。我们从容受之,感悟到修行中的宁静与自在。“有缘即聚无缘散,一任清风送白云。”以入世的人生状态去精进修持佛法,以出世的福慧而成就世间一切善法,这就是随缘所彰显的精神内涵了。这样看来,随缘二字最重要的是建立在对佛法诚实信仰上的解读,如此方能体现出它的博大。而不是世间人那样,认定宿命论的随缘,和五欲六尘的随顺。经过佛法义理诠释过的随缘,让我们明白,世间人没有修学佛法,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而取舍,造作诸多不善,比如屠夫随顺了杀业,那将来所缘的果报必定是三途的苦受。为了对自己今生命运的负责,获得出世的正因,我们的相续要随顺世间的善法因缘,要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抉择。 末法众生根基利钝不定,修学不易,唯有念佛法门,乃是世尊为五浊恶世的凡夫特设的解脱路径,是佛陀慈悲的垂念。我们虽随顺往昔的业缘而投生与娑婆,但还有此法缘,仗佛慈愿,念佛得度。善导大师预警劝示:“仰愿一行行者等,一心唯信佛经,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这便是随缘念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中国人讲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只要心里动了七情五欲,你这个心就被染污。你心里面还有贪嗔痴慢,还有七情五欲,你的心怎么会清净?清净心里是一法不生的,六祖常讲本来无一物,哪有贪嗔痴慢?哪有五欲七情?要知道,七情五欲一动,就是罪障现前。佛菩萨尽情享受,不生七情五欲,他为什么不生这些烦恼?因为他知道相假体空,他知道事实真相。七情五欲是烦恼,我们凡夫享受里面有贪嗔痴慢,有七情五欲,这个享受不正常。享受里面没有贪嗔痴慢,没有七情五欲,这才叫正常的享受。这个正常的享受,叫做“三昧”。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