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愿海同归(四)
2014/9/4   热度:723
益西彭措堪布:愿海同归(四) 今天继续讲《愿海同归》。前面讲到,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显示了果位普贤不可思议的行境,并称叹如来功德尽未来际也无法说尽。之后普贤菩萨说,迅速成就如来功德,真正入于不思议解脱境界的方法,就是发普贤十大愿。这样就引出了《普贤行愿品》。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作为一个凡夫,我们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发起普贤行愿呢?善财童子当时是亲眼见到了普贤菩萨示现的果地境界,所以受到的震动、加持极大。(比如经文里讲,他过去亲近善知识的所有功德加在一起,也比不上见到普贤菩萨所得善根的无量分之一;入在普贤菩萨的毛孔刹里修集了极广大的资粮等等。)也因此,他迅速圆证了无上菩提。而我们暂时还没办法真实见到果位普贤行的境界,甚至可以说根本不了解不思议解脱境界的真实相状,这样,怎么才能真正生起希求心、渴仰心,发愿随学普贤行呢? 其实,大家现在的问题,一个是还没有真正深入经藏,另一个就是在圆教上没有基础。因为根本不了解普贤行甚深、广大的内涵,也就很难对它生起胜解信,也因此,没办法至心、殷重地发普贤行愿。 《华严经》讲了善财童子依止善知识的整个历程,其实就是完成普贤行的历程,他是在给所有后学者做榜样,让我们看到修学普贤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想,大家要想真正发愿随学普贤行,或者说普贤行愿能真正在你心底生根,就一定要看《华严经》。至少要看一遍“四十华严”(即唐朝般若法师译的共四十卷的《华严经》)。这里面详细讲述了善财童子从最初发心,之后历参善知识,直到圆证佛果之间的全部历程。所讲的其实就是完成整个普贤行的过程。也因此,印度都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广的《普贤行愿品》。 前面我依照“八十华严”,简略介绍了善财童子速疾圆满普贤行的经过,相信大家听了之后,已经有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认识和了解,但这还远远不够。当你真正用心地看过整部“四十华严”,详细地了解了善财童子一路是怎么参访善知识,怎样修习普贤行,最后怎样完成普贤行等等,看到了他具体修学菩提道的过程后,你才会真正认识到,普贤行愿的确是整个佛道的根本。西域印度相传,《普贤行愿赞》就叫“略华严经”。因为,这里面已经圆满含摄了一切《华严经》的要义。这样你才明白,整个菩提道的修行全部都在这里面。宗喀巴大师显现上当年就是阅读了《华严经》,而发起猛利的大乘欲乐。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要害处。 其次,如果不了解华严圆教,就很难准确理解所愿境的内涵,心里会不清楚到底该如何发愿。 前面也说过,不能把普贤行理解成普通的人天善法,认为只是发愿做一些一般的礼敬、供养,或者希望能帮助几个众生。要知道,整部《普贤行愿品》讲的都是果位普贤不可思议的解脱行境,是要证入华严玄门的境界,唯一是在这上面希求、发愿的。 如果是大心凡夫,有很大的心量,一开始希慕的就是无上普贤果地的境界,那就会有相当猛利的发心。也就是说,你作为一名凡夫,在初发心的时候,就能模拟无上果觉的普贤大行的境界来发愿,这就叫有了最殊胜的志愿。这种志愿会全面地驱使你,让你的身心完全投入到菩提道的修行中,一直不忘地随学普贤行。也因此,你才会在做完任何善法后,主动、殷重地念诵《普贤行愿品》来印持、回向,而不是只是完成一种表面仪式。 具体来说,一旦我们了解了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的经过,然后再看《普贤行愿品》后面的偈文。这时会知道,原来从发心开始,整个菩提道是按照这样逐步走下来。这里面,像生生世世常修菩提行,不忘失宿命、非常清净地守持净戒,又像是如理依止善知识,让善知识常生欢喜心,一直不离同行道友等等,为什么要具足这些善心善行,这和完成普贤行有什么重大关系,自己都会明白。有一种贯通的认识,然后知道这里面每一条愿都极其重要,都是趣入普贤行海不可或缺的大重点。这样心就开始真正尊重其中的每一条愿、愿的每个重点,心里开始发愿一定要做到这样。有这样的欲求心,就会主动地立誓尽未来际如是修学。这就是发起了真正的大乘欲乐,真正在随经文发愿。 而且看到最后的结果是,善财童子以自己圆满的意乐和加行,就真正出现了它的等流果等等,最终要趣入的就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所以偈文后面部分就是发愿趣入这个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在经文最后,普贤菩萨亲自带领华藏海众一同导归极乐世界,这是因为一往生极乐世界就能现前成就这些大愿,这里面任何一种不可思议解脱境界都可以快速圆满地证得,这来自弥陀大愿的加持。 如果你已经通过学习前面的经文,对于这些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有了非常强的希求之心,已经真正有了完成一切普贤行海的大志愿,又发现弥陀愿海能直接加被行者的心,让他迅速成就普贤行海。这时,你就会开始把完成普贤行的志愿,归在往生极乐世界上来实现。这都是自己的心看明白了整个菩提道的过程,才真正会把这条路完全定下来。 真正到了这个地步,心里就开始有希求无上菩提的强烈欲乐,这种心比追求任何世间事物都要真切。那时,它就开始成为你内心深处的重点,心心念念希求的就是完成普贤行海,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不会忘失。就像当年善财童子那样,愿尽未来际常常能跟随普贤菩萨,念念随顺普贤行,成就智慧入于如来境界,安住普贤地。而我们学普贤行愿,就要开始这样效仿,一直到把普贤行完全纳入到自己的身心上,全体担荷起来。而这一切又是由心里生起胜解而发起的,也就是有了胜解,就开始真正有学普贤行愿的心了。 有了这种心,就开始主动地立志愿。有了志愿,就会真正趣入成就广大普贤行海的修行。之后,无量无边的功德海就会在你心中显现。也因此能够迅速消掉业障、非常充分地开发心性。而你的心按这样串习,就一定有作用,这个受持行愿的增上果会让你很快就见到阿弥陀佛,很快得到佛授记,然后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就无上菩提,转妙法轮等等。它的等流果就是不久将成就和普贤菩萨一样的行愿海。 其实,心里一旦凝结成了无上志愿的力量,那任何障碍都阻挡不了,一系列殊胜的果报、业用等等,都会充分显现出来。这就是因为,在内心深处,已经开始真心地作意普贤行愿,已经在不断地增长、坚固这样一种无上志愿的力量。这个永远修普贤行的愿力一旦在心里凝结而形成,它就会时时起作用,影响到身心,会使你全身的脉都容易开张。发心越大,心就越容易开,这个普贤大愿的作用就是让功德无尽地增长、广大,而对应在身体的脉上,就是能够很快使脉开张。以此愿力驱使,自然使身心随顺普贤行愿而趣入大乘的修行,任何魔障也没办法接近的。这以后,即使念一次,都是无法衡量的功德和作用。藏地有一位成就者叫炯如班钦,每天念十三遍《普贤行愿品》,最后他所在的处所都显现成了极乐刹土,并且充满了净土圣众。这都是因为普贤行愿的力量不可思议。 要知道,如果我们有真正的信解,又有至诚的心不断受持《普贤行愿品》,在心里再再地作这种极广大的祈愿,那就成了往生极乐世界的上品修法。意思就是,我们在修持净业的同时加上这个有极大威力的推动器,或者极广大开张自心的方便力,那就能让自己的心充分展开,就能跟弥陀愿海充分相合。而一往生,得到阿弥陀佛的直接加被,就能现前成就普贤大愿。也因此,以普贤行愿导归极乐,是非常大的因,是成就上品往生的因。 其实,普贤行愿是圆顿的大法。比如在长行文里说,行者一刹那间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到了后立即见到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自己见到生在莲华中,得到阿弥陀佛授记。得授记后,经过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遍地在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的心而作利益。不久就会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使佛刹极微尘数世界里的无量众生发起菩提心,随顺众生根性而教化、成熟他,乃至在尽未来劫海中,能极广大地利益一切众生。 现在好好学习《普贤行愿品》的目的,就是首先搞清楚,自己希求的是什么?就是无上的普贤行海。能否发起希愿的关键就是要对普贤大行生起信念或胜解。这就需要切实地听闻、思维,一个一个决定清楚。比如:普贤行愿里所希求的事是什么,希求的心态是怎样?按这样修学,为什么会这么殊胜?为什么一念生信,就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它到底是怎么使我们的心开张,使我们的脉解开?又是如何发起极其广大的缘起上的作用?又怎么成为跟弥陀愿海充分相合的强力因素,怎么使我们极快速地圆成佛道?诸如此类的大问题,都要仔细地学才会明白。一旦明白了,就开始会真正用心地念诵《普贤行愿品》,诚心地发愿希求。 这样以殷重的心,真诚地持诵时,整个身心就已经跟从前不一样了。因为这是普贤菩萨亲口所说的大愿王,加持力极大。不仅是我们这些凡夫需要念诵,当年文殊菩萨的化身——萨迦班智达,也是在金刚座,非常殷重地用梵文《普贤行愿品》进行发愿。 现在很多人轻视这个法,认为念了这么多年也不过如此。其实,这只是自己太无知的一种表现。而那些具有极高智慧、修证的圣者大菩萨们不一样,他们非常清楚普贤行愿是一切行愿之王,《普贤行愿品》是极其重大的事。比如,我们学过法王很多教言,上师就是这样一直在发愿,尽未来际都随学普贤行海。 所以,我们这些后学者更应当一致归入普贤行愿海。你能够一开始就确立这个无上的志愿,那你现在就已经不可思议了。因为,你一开始就立下了称性的大愿,一开始就在心里模拟普贤菩萨无上果地的不可思议行境。前面讲大教缘起时也说,普贤菩萨当场为善财童子显示了果地不可思议的行境,这也就是法界的真实体性,像是在一一毛孔里出现十方三世无边的佛海、众生海、行为海等等,这些登峰造极的境界。就像这样,如果你有很深厚的善根,现在就唯一缘着这样不可思议的行境去发愿,那么,以这种愿力的引导,你的心从此再不会落到生死的险境里,也不会堕在小乘果位当中,甚至连权乘菩萨的行境也不偏入。就是因为你的根器大,肯把心打开,缘不可思议的果地境界,发称性大愿。 大家不要认为,自己是个业障深重的凡夫,发不起这种愿。《华严经》并不是只有圣者才能看,这部经流传到人间,也是给人间的凡夫看的。如果是大心凡夫,就能够承当得起。也就是,借助经王的加持,知道真如法界或自己的本性是这些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时,就能激发出希求证入它的无上志愿。这样的话,再来谈《行愿品》后面讲到的种种果报,就全是我们凡夫份上的事了。 现在,第一个关键是首先好好努力把《普贤行愿品》的法义学好,要的就是对最殊胜的普贤行产生胜解,然后心就会非常恳切,非常希慕地来受持、读诵,就有至心发愿的内涵。而不是被动、强迫式的念诵,自己就会有很大的欲乐,常常按这样来发愿了。像这样,在根本上这个最大的志愿一旦确定了,各种不可思议的利益自然会在自身上出现。比如经上讲的“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也就真正在自身上得到远远超过在十方世界当中尽无量劫不断以财物供养诸佛、布施众生,给他们赐予安乐的功德。每一次至诚随着愿文祈愿,都可以这样得到。而且,像背离本性所造的大罪业,甚至五无间罪,都能在一刹那间全部消灭。不但如此,而且很快就可以达到跟普贤菩萨一模一样。不久就能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就佛果。这样以胜解信读诵、受持的功德到底有多少,只有佛的智慧才见到它的量,由此决定能得到无上殊胜的菩提果。 这就显示出,普贤行愿的大法有极其圆顿的特点。这并不是神话,也不是凡夫不可企及的事,一旦真正有了圆顿的见解,必定会深信这一点。当你真正生起了胜解信,你的志愿必定专注在这上面,而这种大愿的力量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不仅如此,一旦在自心上发起了这种志愿,就会非常主动地开始效仿善财童子。善财童子一开始发心的时候,就在文殊菩萨面前请问如何修菩萨行等等,最终就归结在如何快速成就普贤行;之后开始不断地参访、修学;最终在普贤菩萨的加被下,见到了果地无上威德境界,由此证得了与普贤菩萨同等的境界。从他初发心起,直到证果为止,这期间的整个历程,其实就是在给我们显示完成普贤行海。我们只要按这条路去走,他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就毕竟能成满普贤行愿,圆证佛果。 这就是“八十华严”最后,用了大约四分之一篇幅所讲的问题,“四十华严”就更详尽了,整个四十卷都在讲这件事。只要认真、用心地去看,就会对成就无上菩提的整个过程非常清楚。有善根的人,就会立志效仿善财童子,也会发起求证无上菩提的志愿,以及生生世世随学普贤行的决心。而经文最后普贤菩萨的总结,就是整个华严大教的归根结穴之处,也就是我们现在念的《普贤行愿品》。整个华严教法最后都归摄在这里,成为所有大乘行者取证无上菩提的修行准则。普贤菩萨代表大行,他也是华严长子。其实,《华严经》从始至终说的就是普贤行,而普贤行的完成最终又归结在往生极乐世界上,也就是通过往生西方净土,得阿弥陀佛的加被,能现前成就一切普贤大愿。也因此,古德都称净土经教为“中本华严”、“略本华严”,也称之为“华严奥藏”。 也因此,无论修学哪种法门,都必须配合普贤行愿。也就是,开始要以求证不思议解脱境界的志愿来发起修行,最后要以普贤行愿来作普皆回向。所以,到了后世,为了便于人们持诵、修习,《行愿品》后部分的赞偈流传得非常广泛。如果把前面的长行文,最好还要把整部“四十华严”,或者“八十华严”的《入法界品》都学好,这样之后,心就会完全定下来,自己平常修的愿就是这个,虽然它简短,却是最最关要的地方。 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前提,没有如法地一路这么学下来,那就看不出来整个普贤行愿的路程,也就不清楚这样发愿趣向哪里?为什么要一路这样走下去,最后以导归极乐来完成?如果你的心还看不清这个方向,那就有可能只是口里这么念,而并没有把普贤行愿确立成自己迅速完成佛道的内心修道的路线,以及尽未来际矢志不渝、念念奉行的行愿。这样就会成,最多只是有一点随喜心,喜欢这么念念。如果它还没有成为自己心上无上志愿的蓝图,那就说明你还没有胜解信,这就不行。你必须把普贤行愿海化作自身的一种胜解,真心愿意按那样去走,才能成为你自己的愿,你才不再是普贤行愿海的旁观者。否则,只是略微了解一点,认为《普贤行愿品》很好,我也随喜随喜,参与一下。但其实,有可能只是口里参与,心里一直没参与进来。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还没真正发起胜解信,没有出现一种断定的心,让普贤行愿成为自己心中的志愿,绝不改变。 “胜解”,就是对于已经决定的事,内心完全认可、决定,不会被任何因缘影响而改变。世间的任何事,只要有了胜解,那也是坚决不变的。比如,某人立了一个志愿,他一心想搞科学,但父母要求他学医。尽管如此,由于内心已经对研究科学生起了胜解,那谁也无法夺走他的志愿。他宁愿去死,也绝不放弃自己的决心。即使表面上应付一下,但心里的志愿永远不会改变。 当然,胜解可以有好的,也可以有不好的,而我们要发起的,是对无上普贤行愿的胜解,它是法界第一大志愿。一旦有了胜解信,在你内心里就开始出现这样的愿望:“乃至菩提之间,尽未来劫海,我决定要行持普贤行,绝不改变!”无论别人说什么,都无法动摇这个信念。这样,普贤行愿才真正开始成为自己学佛的根本信念,也就表示真正有了胜解信。有了胜解信后,哪里还需要别人劝导?自己已经立了这个志愿,当然就时时处处都用它来发愿,毕竟这是自己最大的希求处!所以在做任何功德的时候,肯定要念诵它,肯定是按这部无上的愿文,对于自己心里最希求的普贤行而至诚发愿。也因此,它就成为任何修法之后的回向。而且,之后无论发生什么,都绝对无法动摇你心中的信念,它已经达到非常牢固的地步。即使处在艰难的环境里,口里不方便念诵愿文,但心里还是会念念这样去发愿,这是根本没办法夺走的。 而且,这个无上的志愿在心里建立了之后,一切普贤行海就都发心受持。因为,所愿境就是法界不可思议的境界,而你的志愿是尽法界、虚空界来行持普贤行。以法界无量大的缘故,你的器也相应地成了无量大。 正因为如此,《行愿品》后面才说受持、读诵有各种极其殊胜、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也就是说,由于因如此殊胜,所以得果也极其殊胜。 比如等流果,在因上,心里一直希求普贤菩萨的功德、境界,一直在模拟法界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而发愿,因为内心不断这样作愿希求,不断强化这个愿力,就以这个增上意乐的誓愿力,以这种等流作用,不久就会跟普贤菩萨一样,就能圆满一切普贤行。这种希求随学普贤菩萨的心,就有些类似善财童子当时的心态。当然我们暂时远远不能达到一样,但现在下手时,也可以有一种同类的心,我们初学的时候,首先在这个最近的地方有第一步的成效才好。那时候,善财童子无论做什么,他念念都是希求见普贤菩萨,从而增益善根,使自己能够对于普贤果地的行境生起信解。最后发展到极致的时候,他一心想念普贤菩萨,在任何时处,无论见到哪种清净境界,他都认为这就是普贤,他的精诚已经达到极点。所以,普贤菩萨顿时就现身了,他也很快证得了跟普贤菩萨无二的境界。这样就知道,感通的道理是很妙的,一心欣慕普贤行,结果不久就会成为普贤菩萨,这就是等流果。 再说异熟果,那就是,以这种最殊胜的志愿,如果还要在轮回里转生,那每一次都会随着愿力,让你得到极好的人身。比如生在贵族,身心勇悍,相好端严等等。这也是以这种最殊胜的愿力作为因,自然就现出这种善妙的果,这在缘起上是非常微妙的。 增上果方面,什么样的恶友、恶知识都不会遇到。因为你有了这种无上大愿的护身铠甲,所以,任何邪的气氛都无法靠近。 所以,对普贤行愿受持、读诵等的功德就是这么殊胜。而且,当年法王上师也是一再地说:“现在我对什么都不希求,但对僧众每天能念诵一遍《普贤行愿品》却有强烈的希求心。如果僧众每天能如法念一遍《普贤行愿品》,我住在世间也觉得有意义。”所以,大家都应当深自庆幸,这实在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事。 另外,如果跟财供养相比,也就是,在遍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世界里的,用最上等的金银等七宝,来供养那么多世界里的佛,并且布施这么多世界里的所有众生,经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劫,相续不断,所得的功德,比起闻信普贤愿王的功德,那是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也不及一。根本没办法比!想想看,这有多大的功德! 听到或者看到普贤愿王,一刹那生起了信心,所获得的功德就超出前面极广大财供养功德的无数倍。表面上看,只是听到愿王的文句而已,但要知道,这是最极圆顿的教法,往昔没种植过非常深厚的善根,是根本听不到的。而且,就在你一经于耳的当下,内心之中就已经种下了圆顿的因。 比如,前几堂课讲的大教缘起,大家没看到、没听到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有这么殊胜的境界。但是一看到那些经文,顿时就不一样了。因为已经知道了果位普贤的不可思议境界,知道菩提行海原来是这么殊胜,自己的本性中具有这么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样,当下就激发了你的善根。善根好的人,从此一心唯一希求这种果,再不会以其他世间或者二乘的果为究竟了。就像这样,愿海的光明一旦照到我们内心,无量的愚暗顿时就消除了。 正所谓“一念消灭无量恶业”、“一念成就无量善根”。就好像金转轮王梦到自己入了阿鼻地狱,受到极大的苦,无处求救,非常的害怕、惊慌,不停地奔跑、躲避,但怎么都逃不出去。这时有人忽然猛喝一声,他就顿然醒来。先前的苦事再也找不到,一切安乐受用都是本自具足。同样,我们现在虽然沉溺在生死大梦里,但一听到圆顿教法,马上就意识到原来本性就是如此,回归的路是这么走的。这样之后,心心念念缘着本性的功德作意、发愿,一心随学普贤,完全称合本性的缘故,很快就会觉醒。也因此,这就无数倍地超胜了三无量的财供养。 什么叫“三无量”呢?那就是:供养物,是充满了十方世界无量无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里的上等七宝,以及人天的最胜安乐。供养境,是佛刹极微尘数无量无数世界里的所有众生,以及一切世界里的诸佛菩萨。供养的时间,是在这样多佛刹数的大劫里相续不断。这三种无量相乘,根本计算不出他所得的福德的量。 但是,如果这个人从没听过普贤行愿,就会一直处在愚暗当中,那么他这种因就不强、不大。而另一个人,一听到普贤行愿海,就已经无数倍地超过了他。就像今天,大家已经听到了这件事,其实你已经得了无量的功德,这是决定的事。只要你对于圆顿教法,对于普贤行愿海,有一点点真切的信心,那对这些功德就不会有怀疑。也因此,你不可能不去精勤地受持、念诵等等。 在很多仪轨当中,正行修法前都要修七支,后面要回向。也是因为,这么做会使你的善根辗转增长、广大,成为无穷无尽。所以,我前面说,《普贤行愿品》是一个无量倍的扩大器,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你现在供养一支香,如果不借助这种方便,当下的心没缘着普贤愿王,那就只有供一支香的功德,这就比较有限。但是,如果你在供这一支香的时候,用普贤行愿摄持它,也就是用称性大愿来作发愿、回向,那么这种善根就变成了无量无边不可计数的功德,就连诸佛也无法说尽它的量。所以,那些不知道普贤行愿的人,虽然一直精勤地修福德、做好事,辗转不断地做了无数劫,也比不上懂得以普贤行愿摄持的人五分钟做的功德大。所以说,未闻到圆顿法门的人修一劫,也比不上学圆顿教的人修一天,这就是圆顿教的特点。 其实,不必说真正证到,你现在心里能对此有一种深深的胜解,有一种圆教的见,能发得起这种广大的心,真正愿意受持它,就已经是不一样了。就像二战期间美国人放原子弹那样。原子弹一投,瞬间就已经辐射到极广大的范围。这不是地面战争步兵直径式的行进,而是圆周式的辐射。《普贤行愿品》就像这样,一念间就周遍了尽虚空、遍法界,让善根成为无穷无尽。 有人想:只是念一念而已,有这么大的利益吗? 其实,这里的关键在于,你的心已经按照经文所说在作意、发愿了。由于大愿本身极其不可思议,所以,你的心这么缘一下,也就成了不可思议,根本不是一般人的心态所能比。 我现在没有讲很高的要求,就是在讲大家都能做到的念诵、受持等等。而真正能这样如法行持的关键,就在于有胜解信。胜解信一起来,所发的愿自然称合本性,达到甚深广大的境地。所以,如果你有一点圆教基础,学过法界观门,对于四法界、十玄门等有一些了解,那在发称性大愿上就会比较相应。因为已经知道了圆教理趣,对于普贤行愿海的不可思议境界,至少在文字上已经清楚了。这样之后,就会主动地这样发愿、回向,跟不懂得法界事事无碍理趣的人绝对有天壤之别。 不过,我现在暂时还没时间很广地讲解华严玄门等。上节课只是简略地讲了一下《华严经·入法界品》最后一卷的经文,让大家在大体上认识到,普贤行愿果位的境界是怎样的。起码你已经了解了,最终要实现的就是这样的行境。如果你对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有非常强的希求心,决志要达到这种境地,就会发现,《普贤行愿品》根本不是自己过去理解的那样,只是做做磕头、供养、随喜等的少分善法。而是真正认识到,这就是在法界圆融理趣上的最殊胜的行法。 法界本来一味,不可分割,只是我们的分别妄心起了颠倒见,把本来无二的法界割裂成时间、空间上一个个的小片段。而《普贤行愿品》从始至终,都是说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都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都有菩萨海会围绕等等,所有的行愿都是这样一种甚深、广大的境界。如果有一些圆教的基础,至少有一种闻思的见解,那看到这些章句的时候,心就会处于一种胜解的状态,会完全相信法界就是如此。就能发大心,直接趣入修行。而没学过的人,就会觉得这些非常不可思议,根本没办法想像,有可能难以发起胜解、心生渴仰,一心想要证取这种境界等等。所以,根本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相反,懂得圆教的理趣,真正有了胜解,就会知道,普贤行愿是最圆满的大愿海,它摄尽了一切行愿,完全是无上果地的行境。也因此,你会唯一用它来发愿,此外再没有别的想法,会穷尽一生,至诚一心地按《普贤行愿品》来发愿、回向。其实,这么发愿,就是在随顺无上果地的境界。因为,你的心一直在模拟它,殷切地跟那种不思议解脱境界靠拢,完全是在随顺真如法界来发愿。以这个因,你很快就能成满普贤行愿海了。 正是由于它这么不可思议,所以稍微结一点缘都不可思议。从愿文本身的大威神力来看,只要对它有信心,缘着愿王受持、读诵,下至书写一四句偈,都能迅速除灭五无间罪等等。在缘起上就是这么不可思议!过去很多大德对它生起信心,之后精勤地书写《普贤行愿品》的文句,历朝历代不乏其人。很多人真正生起信心,愿意一生受持读诵,甚至尽未来际永不舍离。 这种大愿一旦真正在你心中生起来,那么,世间所有身心等的病患,包括各种凡夫狭隘心理的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的一切恶业等等,都能灭尽无余。一切魔军、夜叉、罗刹、鸠槃荼、饮血啖肉的诸恶鬼神等都会离你远远的,无法作损害。只要心里真正有了普贤行愿,那整个身心就会发生变化,可以说已经脱胎换骨了。由于你所处的范围里,有了无上普贤行愿的光明,那一切阴性的事物都无法靠近。或者,各种非人、八部鬼神等等,都会发起善心,在你身边亲近守护。 而且,你以一种真诚的心,没有任何虚诳、伪饰,坚定地诵持普贤行愿,心中真正出现了菩提志愿的气氛,那么,在世间做任何事都不会有障碍。因为愿王本身就有这种力量,一旦在你心里生起来,那必定是无所阻挡,迅速圆成所愿。当年,上师如意宝要成办伟大的弘法利生事业时,就是着重按《普贤行愿品》来发愿的。他要摄持无量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也是以普贤行愿作为前导在发愿。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要诀。也因此,我们做任何事,也都应当以普贤行愿来发愿、积集资粮,使它顺利完成。 如果有人闻信普贤愿王后,真诚地把它受持在自己心里,之后能够去读它、诵它、持它,乃至书写,为他人演说等等。这样的人,在一念当中,所有的行愿都能成就,所得的福德无量无边。而且他会有力量在烦恼大苦海里拔济众生,使得他们都出离苦海,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就表示,我们自己读诵、受持普贤行愿,并为别人演说,推动大家都来行持普贤行愿。能这样做的人,就会有大的力量,在烦恼苦海里拔济众生,使得无量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因此,要想利益众生,让大家都顺利往生极乐净土,大的方面,就是要通过《普贤行愿品》来积聚它的因缘、力量。 内心里有普贤愿王的人,他行于世间,没有任何障碍,就像空中的月轮出于云翳那样,处处吉祥,没有任何阴影障蔽。这就是受持普贤行愿的离系果,也就是能够脱离系缚,各种缠缚都无法限制他。这就知道,一个人有大志愿的时候,谁也没办法控制他。我们在世间也能看到,自己的愿力弱了,就会被别人控制。如果志愿很强,就没有人能控制得了你。 而且,这个人会得到一切白法力量的护持。法界中的规则非常公平,不可能靠世间的贿赂等耍手段,来获得真正的拥护。那么,怎样才能让诸佛菩萨对自己生欢喜心、赐予加持?让龙天护法来护持我们?得到人天众生的礼敬呢?关键就看你有没有真实的菩提志愿。一旦你心里有了这种大愿,一切正面护持的力量都会自然出现。所以,我们一定要切实地立定普贤行愿,心里真正有了它,才开始充实了自己的菩提慧命,从这以后,一切的一切都是吉祥圆满的,你就会真正开始趣入光明境界。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学佛,不是不用功,是真用功,为什么没有进步?或者说为什么进步那么慢?都是业障在作祟,这是第一个因素;冤亲债主来找麻烦、来障碍,这是第二个因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