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大师乔治·萧伯纳谈素食
2014/9/5   热度:203
我们是牲畜的活坟场,为了口腹之欲而将他们斩杀。饕餮之前从未伫足片刻想想,若动物也象人一样有人权当如何?星期天里我们祈求得到光,引领我们一路前行。我们厌恶战争,我们不想争斗。光想到这些,内心已经充满恐惧。然而——我们却狼吞虎咽大啖死尸!象秃鹰一般,我们以肉维生,无视众生的痛与苦。如果将毫无自卫的动物当作运动消遣或谋利,若得苦果,也是我们种下此因。我们还能期望世界实现我们所渴望的和平吗?一面祷告,一面大屠杀,一面祈求上帝,同时蹂躏道德律法。如此的残暴只会招致——战争!我愿自由漫步乡间的牛羊不再成为刀下亡魂!上帝怜悯我,我也学习怜悯众生!动物是我的朋友,我不吃我的朋友。这是非常不幸的!不仅仅是因为动物的死亡与痛苦,而是人们毫无疑义地压抑了自己的高尚情操——同情万物生灵就象同情自己一样。也就是说,他们通过伤害自己的情感而使自己变得残忍。不是我看起来年轻,我的容貌与年龄相仿,只是其他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罢了。吃尸体的人便是这样,还能期望他们怎么样呢? 乔治·萧伯纳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心是平等的,佛心是清净的,所以他“无有疲厌”。凡夫的心不平等,凡夫他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会疲倦。我们一般人做事情,做了几个钟点,累了,疲倦了,需要休息。为什么会疲倦?不清净,心里有染污。愈是严重的染污,就愈容易疲倦;如果心地很清净,就不疲不厌。我们读《普贤行愿品》,你看普贤菩萨,愿愿都是“无有疲厌”。他为什么“无有疲厌”?他平等,他清净。所谓清净,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作而无作”,他就不疲倦了。“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总是想“我做了好多事,做了好多小时,应该疲倦”,那就疲倦了。佛菩萨“作而无作”,一天做到晚,没做,没事!他怎么会疲倦?他不会疲倦。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