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方便与究竟


2014/9/5    热度:217   

佛法是从佛陀自性海流出,道出他所见到的世间所有(尤指与人有关的)真实面目。他发觉既然他能见到这原本一直存在的真相,大家也应该见得到。于是他把所见说出,并明言只要我们也发现这每人本具的面目,都将入于佛道之流,一切假戏也将结束。可是我们还是听不懂、看不见,所以佛陀只好苦囗婆心,为我们这些看似精明但却钝拙的人广说方法,说了四十九年,有些人终于懂了,有些人还似懂非懂,有些人却更迷糊了。迷糊的我们问题到底出在那里,这似乎变成我们要先应付的事。

  但是找问题本不是大家的目标,懂得如何运用方便法或了解佛陀所说的方便(六度万行、八正道等)也不是终极目的。佛陀原只说“一佛乘”(直上佛道)而无余乘,就像有与无,是绝对的,半有半无皆是方便,因为佛性本圆满,没有分别,说大乘小乘皆依世间存在的价值或人的需要而设施。其实大小乘皆不离一佛乘,只因众生不同心志而现差别,但真正菩提是圆满无缺的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若还坚持分大小,那是因人的知见及承担力的问题。承担力的不够,实缘于知见的不彻底,而知见不彻底的原因则有:一、未遇善知识,二、未肯努力,三、个人知见坚固执持,四、未依法修行,五、得少为足。此篇就个人观察提出与大家讨论于下。

  世上学佛者多,但有成就者的确很少;有成就而又得我们欣赏者又少一些,我们喜欢又契机(根器)者更少了。所以对善知识当不可苛求,只要他有坚强的道心,肯努力,即使未见性,在某方面反比见性者更适合我们,因为见性者往往高不可及,而未见性者会与我们一起摸索前进,有朝一日他成就了,我们将清楚看到他从暗至明的过程,这经验比我们去揣摩那已见性者所说所行的更具价值,更令我们产生信心。当然未见性者有很多缺点,也会烦恼无明,所以应体谅他、鼓励他。佛教界有很多年青有为的法师,道心坚强,可惜乏人支持,一直被生活或信徒所扰,沦为凡夫僧中,这是我们的损失。学佛人若常亲近玩乐交际的朋友,那赔的定比赚的多,道业怎能进步。学佛不应人情比法情重,否则将浪费很多时间在应酬、嬉笑中,培养不出道的向往。

  有了善知识启发后,接着是自己下功夫。当知学佛修行是自己生命的事,就像吃饭不能假手他人。面对自己的事就该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不管有没兴趣,至少这是责任,在一开始可能有外行的感觉,但付出心力后,将感受到其中味道而产生兴趣,有了足够兴趣,才不会一曝十寒,不需别人的劝勉就能自动自发。有些人把学佛当作消遣或心灵调剂,这不能算是真有兴趣;有些人喜欢参加人多的活动或好笑的演讲,这也不是主动的兴趣,又有人参加某些活动觉得很舒服愉快,却仍构不成自己向道的意愿,这也不算真兴趣。所以兴趣一定要先经过一阵投入的努力,体会到真受用,并肯定其超乎其他趣味后才能发挥力道。这里面重要的关键仍是有没将修行当成自己生命的大事,有如结婚,一定要认清对象是真正能一起过生活的伴侣,而不是为长相、钱财,结婚后就不要二心,共建好家庭。修行也是认清佛法的确是我要的,是一生不可缺少的,然后就决心投入,不起二心,如此才有相融的认同,否则佛法与生命两不相干,那不是真学佛。

  佛法又称“内学”,是指自己生命的东西,若把它视为是释迦佛的东西,那就像爱因斯坦学物理一样,当然会力不从心,穷一生也学不完。生命与我们一直都在一起,起心动念、举手投足皆是,对此随时观照就是学佛,是现成不假外求的。不是可以时要时不要,或犹豫该不该走这条路的。但我们常是以勉强不得不的心态,从事似乎不学佛就没佛菩萨为靠山,甚至与佛讨价还价,自我解释现在不能学佛的原因,这都是失去“内学”的本意,转而向外依赖,永远不能合乎“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的原则,成为外道有份,登佛入室无门。所以学佛人应把学佛视为自己的责任,确实用功。另外不要以为当佛教徒是给佛教充人头,给道场充面子,一付施恩模样,老子爱来才来,想修才修,反正我没佛法也活得好好的,做人也不差,且做了很多善事。若有这种观念,学佛不可能用功。

  愿意学佛后,当要有敢去剥离个人看法或挑战曾自我肯定的观念。我们就是因为思考方式、行为习惯有问题才要学佛,但个人的观念却往往否定了佛法中高深的部分。之所以高深是因其难以用我们的逻辑推理,或不合我们的逻辑,结果佛法本要破解众生谬见,反被谬见否定。我们一生中做了好几次像梁武帝面见达摩的事,很多究竟大法当面错过,甚至评之为玄妙与生活无关,结果我们的思考与行为依旧摆脱不了老习惯,虽然学到了一些知见,却不知法的究竟真实义。或有些人接受了深妙法义,却依自己见解解释,自圆其说,仍是落于自己意识范围中,既仍属意识,即非真智慧,说是学问可以,把学问当般若只会自欺欺人。意识是世间产物,是思议、分析而得,在平常时似乎很管用,在心乱意麻时就跟着毁了。所以自己有多少真工夫应自己知道。

  意识是我们最常依赖的,我们靠它生活一辈子,由它保护我们,肯定我们的价值。然而很不幸的是,它是这世间灌输的观念,缺乏不变性及普遍性,它往往以个人利益、喜好为标准,所以不同人在一起时,问题就出现了。虽然人又依意识设定制度、法、道德,勉强维持问题的不泛滥,可是人生活的本质依旧是个人利害为依据。人虽然一再上意识的当,甚至想摆脱意识的缠缚,终仍落在幻想与妄想里仍不自知,就像印度外道自以为他解脱了,或有人以为上升至永恒世界里,都是妄想的作意。若学佛学到被自己所骗,虽勤精进仍找不到出路。另一种人则是学佛后诸事顺遂,以为自己学到家了,这种把诸事顺遂认为是佛法的观念,有朝一日他很可能会怨怪佛菩萨而离开。修学佛法的人当要看到意识的不足信,敢于跳出意识分别,才有看到自己无明的可能。徒然相信自己有无明却没照见的能力,如暗室抓贼,徒劳无功。

  无明的臼巢在意识里,故依赖意识难免依赖无明。因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自然对一切法尘产生相对立性,而不见平等空寂性,这种的分别执著,不合乎事实真相就叫无明,所以意识会增长无明,无明又驱动意识,而成立了他们自己的世界,这种世界的最大问题是“它非真的”。好像作梦中有种种生灭变化,醒后见到一切依然如故,方知不管梦是多真实,与事实不相干。我们意识中的种种见,其实与真实法性界(寂静无生)不相吻合,但我们仍执意在现实的世间相中,并认为学佛不可离开生活,又举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来引证自己的抉择。是的,法不离世间,但我们却漏掉了“觉”这个字。佛法要我们觉悟世间而非沉浸在世间,要我们从生活中根麈产生识的过程中,好好看住其中缘起实相,郤不是一昧投入生活为求。因此学佛若一直依着自己意识,那将很可能误解真义,虽多闻却仍一直曲解讲者意。另一种会揠苖助长的意识问题是极求结果。往往还不到时候就一直问“过来人”(如袓师书中)讨消息,得到一些见解就以为懂了,知道结果是怎么一回事了,也能向他人嚷嚷说出一堆很有道理的话,但这也是自欺欺人而不自知。修行人要有强烈企图心没错,但却不能紧抓目的的昐求,如此在正精进与不执著中取得平衡,还是在“不落意识的追求”,因为“道在证,不在修”,修是有所得,是有为法,而道是无所得,非“任、止、作、灭”(见圆觉经)。凡有所得则仍未离我相根本,还在意识分别的世界里。然而“无所得”最易使初学者却步,会搞不清到底要不要学佛,这是误会“无所得”真义,又用意识分别的结果。“无所得”是相对意识界说的,因为它不属于生灭的意识界,在意识中寻找是觅不得的,就像把钱布施后,钱就不是你的了,但你还是会去做,对吧!(但请莫又在功德上分别)

  要摆脱无明的作主,需要的是深入且普遍的对身心及周边的观照,去发现那超乎意识可及的实相,再让这种发现影响意识,令其不再相续妄想,不累积错误,直至稳定。这样练习就称为修行的进行。这样的修行次第首先是从自己身心著手,在观察过程中会觉得无聊,这是第一关卡,若坚持下去,摆脱意识就有希望,反之则是被意识降伏。但若坚持而培养出习惯,则修行兴趣即会生起,觉性会渐破茧而出,开始朗照,于是很多新的发现会由朦胧而渐清楚,觉性也将由作意发动变自动显现。此时会觉得内在心念如水泡,由海底浮至海面,然后被流走而消失,而外尘现象会如梦的感觉,存在却不真实。但这不代表修行到家了,只是有点消息,若就不再加工,则仍经不起妄习袭击。此时将确信的是“有希望了”,若继续加强觉性,则觉性将取代意识把关的工作,反过来阻挡情绪的发作。

  修行人一旦发现觉性,他将渐渐明白心的本来面目,确知三世诸佛皆以此心成佛,这是基本的悟。由此小悟中,确立什么是正知(awareness),什么是正念(mindfulness)。正知会照见心的妄作,正念会导回心的正行。正念与正知互相合作就会产生智慧(正智),有了智慧将照见诸法(尤其五蕴)的空性,悟入无我,开始摆脱无明的牵绊,入于法性之流。

  在修行过程中会经过大小战役无数,有如帝释(喻出离心)与阿修罗(世俗心)有赢有输,当帝释打不过阿修罗时,即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就能反败为胜。修行人若念念中与般若相应,就能克制烦恼趋向菩提,反之若失念则为魔军攻入。这无数次的战役时间很长,基本上是面对无始劫来的习气,亦即贪、嗔、慢等内贼。

  然而如此的修行即使降伏贪嗔慢仍未完全究竟,真究竟是超越对立而一切平等不动,不住一切又遍一切,这才是圆满,才是一真法界。从一真法界看一切皆真知,所以一切行不离佛道,一佛乘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漏的含容一切众生。这也是佛陀看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的原因,但我们只相信我们的妄想,有我们自己的思维观点,所以不能接受,也不敢承担这不可能的“事事无碍”。既然不相信,那我们会怎么做,这是眼前明显的事,宁愿做六道众生或声闻、菩萨也是自己的选择。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是师道,师道一定是尊师重道,你才能求得到。求的态度要真诚、要恭敬、要谦虚,这三个是必须具备的条件。没有这三个条件,诸佛菩萨来教导你,你也得不到利益。 可是真正的善知识,无论是世法佛法,一定是仁慈的,你只要具备真诚、恭敬、谦虚的条件,你去求他,他绝对不会拒绝的。他要拒绝你,一定是这三个条件当中缺一个,他才会拒绝你;三个条件统统具足,没有拒绝的理由,他会很认真地帮助你、成就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