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下集)A


2014/9/5    热度:407   

目录
  第一章 大乘广五蕴论
  修行以五蕴为基础
  说色蕴
  色身转化的修行次序
  佛说五蕴
  《楞严经》所讲四大
  四大所造色
  眼耳鼻舌身
  色声香味触
  什么是无表色
  受蕴和想蕴
  关于行蕴
  关于识蕴
  色阴境界的憨山
  说定
  第二章 密宗有关的修行
  五蕴 五行 五方佛
  时轮金刚
  重要的第六意识
  拙火与成佛
  四加行 密行 苦行
  为什么要修气脉拙火
  气脉打通的现象
  拙火定 双修 火光定
  道家气脉系统与密宗的区别
  第三章 如何修法报化三身
  从现象认识本体
  三身的修法
  四禅八定
  什么是心一境性
  初禅——离生喜乐
  欲界的喜与乐
  轻安境界的喜乐
  二禅 三禅 四禅
  空无边处定
  识无边处定
  无所有处定
  非想非非想处定
  阿罗汉的灭尽定
  四禅八定与四加行
  红教六种中有
  铁牛定禅师公案
  凡夫定与顽空定
  第四章 五蕴解脱修证次第
  色阴解脱与楞严大定
  色阴区宇
  色阴解脱 超越劫浊
  受阴解脱 超越见浊
  受阴尽得意生身
  想阴解脱 超越烦恼浊
  含光默然
  七处征心 八还辨见
  行阴解脱 超越众生浊
  行阴区宇前的想阴尽现象
  行阴区宇的魔障
  识阴解脱 超越命浊
  识阴区宇前的行阴尽现象
  从行阴到识阴
  识阴尽的境界
  五阴解脱的总结
  附录
  第一章 大乘广五蕴论
  由包卓立发起的这门课,到现在为止,也讲了一、二十天了。现在该做结论了。但要做结论,首先要了解五蕴的道理,因此抽出安慧菩萨的《大乘广五蕴论》来讨论。
  佛学经典有“经”有“论”,“论”是菩萨们引申、演绎佛的教法所作的著作。最初,世亲菩萨提出《大乘五蕴论》,安慧菩萨将它扩充,写了《大乘广五蕴论》,把五蕴的道理作了仔细的分析。
  修行以五蕴为基础
  佛法最重要的就是五蕴论,我们修行学佛,以及任何佛法以外的旁门左道,乃至魔道,一切的修持都离不开五蕴。根据佛法的归纳,生命就是一个五蕴。不管你是修持大乘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还是小乘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都是以五蕴为基础。
  在这里先为大家定义几个名词。五蕴就是五个范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六根是根据五蕴分析出来的,指的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识指的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与六根相对应的外在世界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对应六尘,中间靠六识起分别作用。六根、六尘、六识加起来一共十八,叫十八界。之所以叫“界”,是因为六根六识六尘各有它们自己的范围与界限。与眼相对的是色,与耳相对的是声,与鼻子相对的是香臭,与舌头相对的是味道,与身体相对应的是饱饥冷暖等,与识相对应的则是各种各样的思想情绪,它样各有各的界限。好比说,耳朵不能看色,鼻子不能听声。所以十八界也就是我们这个肉体生命与外在物质世界发生的作用。六根、六尘合在一起也叫十二根尘。 “蕴”是新译,梵名塞建陀,是积集的意思,有蕴藏、含藏在里面的意思。也有人翻译成五阴,是旧译,有盖住的意思。就好像说众生清净光明的佛性被盖住了,不是阳面,而是黑暗、无明这一面。两种翻译都对。浓缩归纳来讲,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作用都属于五蕴的范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谁都会念,谁都没有办法把五蕴空掉,所以说有般若极难。我们现在研究这个做功夫的课题,会把许多秘密揭穿!因为我们不注重佛教的形式,好像随便就把秘密都跟你们讲了,你们不要因此而不晓得珍重啊!你们没有多大的因缘和福报听到佛法,现在听了,要晓得回报给世界,发心把中、英文都整理出来。不能整理出来,罪过无边啊!这里严重告诉你们,不要轻易听过去。
  说色蕴
  我们先介绍色蕴。用现代的话来解释,色蕴是物质的、物理的,包括地水火风“四大”。所谓四大也就是四种大类的意思,地是坚固性的,水是温性的,火是热能,风就是气,是动性。两千多年前,科学还不发达,佛就简单的把色蕴归纳为四大。严格来讲,还应该加一个空大,一共是五大,但一般只提四大。
  整个五大是属于物的方面,四大是物质的,空大已经接近物理的了。注意,我们可以看见的天空的那个空是有相的空,属于色法(色蕴),不是般若的空。我们身体的气、脉、血、热能,乃至拙火,都属于色蕴的范围。
  讲到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一般人以为只有心是不生不灭的,其实物也是不生不灭的!心与物同等的功能!一般人把这一点都忽略了,或者根本就不清楚。诸佛菩萨也没有直接讲这一点,现在我直接明白的告诉你们,物的功能也非常伟大。
  虽然物的功能很伟大,对修行来讲,注重的还是唯心的一面。但是,这样讲并不是说心与物是对立的,心与物其实是同一个根根,是一体两面,用中国的哲学观念来讲,就是心物一元。但是,世界上的凡夫都困在物这一面,跳不出来,都被物所左右,被物转动了。正如《圆觉经》上说的,“一切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所以,不管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第一步都是要解脱物理的困惑,进入心的那一面,然后再用心转物。
  一般人修行打坐,不管是修持佛法,或者旁门左道,或者魔道,搞了半天,都是在那里玩弄色蕴的变化,没有什么了不起啊!连佛法的边都还没有摸到呢!比如你坐在那里盘腿打坐,不管你是修什么法门,是修显教还是密宗,乃至观想什么东西,反正你是四大这一堆东西堆在那里对不对?你说,我坐起来这里舒服那里舒服,今天有个好境界,很清净,明天境界不好,不清净,这都是在色蕴的范围。所有这些现象都只是说明色蕴在起变化,如果你认为这就是佛法,那是你自己认识不清,自己乱加注解,自我陶醉。
  一切凡夫之所以不能解脱,首先就是因为被色蕴困在那里。不要说佛法,要跳出三界外,就连你自己身体色蕴的三界你都跳不出来。比如说男女性冲动的问题,就与色蕴有关。不是说性冲动完全就是色蕴的关系,而是说色蕴很厉害,引动你的心理起作用。拿我们身体来讲,从脚到横膈膜这一段属于欲界,男女性关系都是从这里引动的;从横膈膜到眼睛属于色界;从眼睛到虚空则是无色界。
  色身转化的修行次序
  如何转化色身呢?密宗告诉你先修气,再修脉,第三步修明点与拙火。我们前面研究了那么多报告,都是在这个范围里打转。包卓立找来的那些美国人的资料,更是连拙火的影子都没有,他们把那些修气修脉的色蕴里发生的感受,当作是拙火,那是完全错误的。
  身体四大很难转变,地大的转化最难,所以首先要修风大(修气),修安那般那;风大转化了以后,再转化水大(修脉),脉包括血管、所有的微细神经,甚至细胞及遗传基因;等风大和水大都转化了,才能引发热能,才开始转化火大,修拙火;等这三样都转化了以后,才能转化地大。地大转化了,才能转化色蕴的空大。所以这种转变是有一定的次序的,而要达到这种转变,达到最后的成就,需要修持各种功德、智慧和加持。
  这个修行次序,道家讲得很明白,一般人弄不清楚,只是在那里胡闹。道家《诸家气法·元气论》第五十六卷说:
  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从此延数万岁,名曰仙人。
  第五十八卷说:
  凡服气断谷者,一旬之时,精气弱微,顔色萎黄;二旬之时,动作瞑眩,肢节怅恨,大便苦难,小便赤黄,或时下痢,前刚后溏;三旬之时,身体消瘦,重难以行;(已前赢弱之候,是专气初胀所致,若以诸药,不至于此也)四旬之时,顔色渐悦,心独安康;五旬之时,五脏调和,精气内养;六旬之时,体复如故,机关调暢;七旬之时,心恶諠烦,志愿高翔;八旬之时,恬淡寂寞,信明术方;九旬之时,荣华润泽,声音洪彰;十旬之时,正气皆至,其效极昌,修之不止,年命延长。三年之后,瘢痕灭除,顔色有光。六年髓填,肠化为筋,预知存亡。经历九年,役使鬼神,玉女侍旁,脑实胁胼,不可复伤,号曰真人也。
  一旬就是十天。修习服气断谷的人,开始很难,修习到一旬的时候,人的精气会变弱,面色萎黄。修习到二旬的时候,肢节都会难过,都会主硬;大便先是硬的,屙不出来,接著是稀稀水水的。到三旬的时候,身体会变瘦弱了,这是气开始变化所引起的。不要害怕,如果懂得用药物帮忙,就不至于这么严重了。到四旬的时候,面色慢慢好转,思想专一,心里头也没有什么杂念妄想了。如此继续修习,
  到八旬的时候,智慧打开,喜欢寂静,即使在人世间很繁杂牡胤?也很清净了.到这个时候,各种方术都懂了,小神通也都有了,什么药治什么病也都知道了。到九旬,人就很漂亮了。等到十旬的时候,就能与宇宙之气相通、与天地正气合一了。
  修到第六年的时候,气充满了,身体比婴儿还要婴儿;肠子里面很干净、变成筋了,不过肠子中间还有洞,还可以排泄。如果这时砍了他的头,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白浆。到达这个程度,自己可以预知生死了,不过要想跳出生死,则还需要继续修行。
  这样保持戒律清净,修到第九年的时候,鬼神听你指挥,天人伺候左右。如果是男的,女天人、空行女就来了,你就不用讨姨太太了(众笑)。如果是女的,就有男性的天人来伺候你了。这时,气完全充实,不像你们几位练武功的,两胁还软软的,一抓就完了。最后,修道成功,到达真人境界。
  这个服气断谷的经验,都属于色蕴的范围,是真实不虚的,一般人只把他当成是道家的经验,就忽略不注意了。
  修行断谷期间,有时会讨厌吃东西,不必担心,在这个过程中间,可以喝水,偶然也可以吃水果、或者一、二口东西,不过吃多了就会变成毒药、障碍修道了。
  练气有时候会出汗、发痒、长疱、长脓,那是因为风碰到水,散开了,把身体里的湿气都逼了出来。用卦相来表示就是(风水)涣卦。反过来是(水风)井卦,表示身上水分太多了,气调不好,困在身体里面,会出毛病的。
  修气的时候碰到火,就是(风火)家人卦,像包卓立最近鼻子红红的就是这种情况。反过来就是(火风)鼎卦,所以像丹田发热啊,都是很平常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那不是拙火。再好比说(风地)观卦,(地风)升卦,气由下面往上升,这只是从字面上简单解释一下,真讲起来内容很多。再比如(风山)渐卦,山就是背,这个卦相代表气在督脉慢慢上升,如果透不出去,说明背部有风,督脉有风赶不出去。反过来就是(山风)蠱卦生虫了,人会很不痛快,闷闷的。这是补充,现在还只是前奏,还没有讲到五蕴本身呢。
  佛说五蕴
  下面我们看《大乘广五蕴论》的第一段。
  佛说五蕴。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大种所造色。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此复云何。谓地坚性。水湿性。火煖性。风轻动性。界者。能持自性所造色故。
  “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大种所造色。”注意啊,梵文的语法与中文相反,与英文一样,都是倒装句。按中文的语法应该写成“色蕴云何”才对。色蕴是什么呢?色蕴就是四大种,以及通过质量互变,由四大种所变化、所构成的“色”——物质与能量。这个色后面还有解释。
  “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此复云何。谓地坚性。水湿性。火煖性。风轻动性。界者。能持自性所造色故。”四大种包括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这里的“地界”,不是讲地方的界限,而是指“地大”的范围。“水界”是指液体的这个范围。“风界”是指风大的范围。地是属于固体的,具坚固性。水具有湿性,火具有煖性,风具有轻动性。四大各有其范围,各有各的特性和功能。
  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含藏了地、水、火、风四大种性。比如这个录音机,是人造的化工产品,它有燃烧的功能,所以有火大的种性;温度高了,它可以变成软软的液体,所以它也有水大的种性。依次类推,它还有地大和风大的种性。即便是水果,像西瓜,也可以燃烧,也含有四大的种性。实际上,基因本身就具有地、水、火、风四大种性。
  这个研究起来很细致很科学的,但科学最终一定要归纳到哲学的高度。所以当今世界的科学很需要与哲学再来一次会合,但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楞严经》所讲四大
  关于四大,《楞严经》解释得最清楚了,以风为例,《楞严经》讲,“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同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也就是说,四大的本体、那个“性”本来就是空的,而只有真正空了,才能生出妙有,空与有是分不开的。四大本来清净、自然清净,它充满法界,无所不在,而你能了知的那个量,取决于你智慧的大小,依赖那股业的力量,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所以物的功能很大,这是《楞严经》秘密的秘密,多少次讲《楞严经》我们都没有讲这些,因为一般人智慧不够,听不懂。他们研究《楞严经》,只注重七处征心,只知道在心性方面一功夫,弄不清楚物的这一面。
  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什么叫作“应所知量”呢?比方说,你功夫好,定力高,你的功能就强,所知量就大。再比如说,你在那里叫:“哎呀,我的身体好痛啊!”旁边人叫你忍一下,轻点叫,那个旁边的人不晓得你痛的程度,你的所知量知道你自己痛的程度,他的所知量不知道。再比如说,小乘罗汉修到最高成就,可以证到空,可以解脱了。他认为那就是究竟,这是他的所知量,他只到达这个程度。菩萨境界的所知量就不同了,就超过这个了。真正到了大彻大悟、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就连“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都是戏论了,那个所知量又不同了。像你们现在听课,听同一个理论,同一句话,每个人理解的深浅也都不同,也是“应所知量”的不同。
  “宁有方所”,意思是这并不是死板一定的。“循业发现”,各人的业力不同,智慧不同,理解的就不同。气派大的、智慧高的人了解得就多。
  四大所造色
  云何四大所造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及触一分。无表色等。造者。因义。根者。最胜自在义。主义。增上义。是为根义。所言主义。与谁为主。谓即眼根与眼识为主。生眼识故。如是乃至身根与身识为主。生身识故。
  云何眼根。谓以色为境。净色为性。谓于眼中一分净色。如净醍醐。此性有故眼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耳根。谓以声为境。净色为性。谓于耳中一分净色。此性有故耳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鼻根。谓以香为境。净色为性。谓于鼻中一分净色。此性有故鼻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舌根。谓以味为境。净色为性。谓于舌上周遍净色。有说此于舌上有少不遍。如一毛端。此性有故舌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身根。谓以触为境。净色为性。谓于身中周遍净色。此性有故身识得生。无即不生。
  四大所造出来的这个东西,在地球上来说,就是这个物质世界,在我们人来说,就是我们这个身体。我们每个人的业报不同,所以我们每个人的身体这个色也不同。
  “云何四大所造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及触一分无表色等。”那么对于我们人来讲,四大所造色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眼睛(眼根)、耳朵(耳根)、鼻子(鼻根)、舌头(舌根)、和身体(身根),以及眼睛所看的色、耳朵所听的声、鼻子所闻的香臭味、舌头所尝的味道、以及身体的感触。注意哦,嘴巴属于身根,不是舌根。色声香味触是我们可以感觉、可以知道的,但是还有一个无法表达的那个作用,叫无表色,关于这一点,下面还会讨论到。
  地、水、火、风四大各有其界限和功能。各自独立,水与火不相融,风跟地不相融,《圆觉经》上说“四大性离”,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四大又可以混合在一起,造出我们这个人的身体,造出宇宙间的万物。这初听起来很奇怪、很奇妙,所以叫做不可思议。这个的后面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呢?下面接著就解释了。
  “造者。因义。根者。最胜自在义。主义。增上义。是为根义。”这里翻译的不是很高明,但是也已经很好了。他意思是说四大之所以能造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声、香、味、及触一分无表色,是因为“最胜自在义、主义、增上义”三个因素。
  所谓“最胜自在义”就是那个妙不可思议的、最高明的、最伟大的那个力量,是那个最初的第一因的功能。宗教家们无以名之,只好称这股力量为神、上帝、佛菩萨。对一般凡夫,也可以叫它“业力”。它可以自在的变化出所有的东西。
  “所言主义。与谁为主。谓即眼根与眼识为主。生眼识故。如是乃至身根与身识为主。生身识故。”这个第一因的功能动了以后,还有一个作主的因素叫“主义”。比如一个刚死的人,虽然眼睛还没有冷却,因为眼睛(眼根)损坏,那个眼识也就起不了作用。我们活著的人眼睛能看,是因为眼根完好,眼识才有了别作用,所以说“眼根与眼识为主”。同样的道理,“身根与身识为主”,身体是由地水火风所组成的一团肉,人活著的时候,身识不起作用,身体就会有感觉,人死后,就失去触的感觉了。
  什么是身识呢?比如说,你睡著了,蚊子叮你,你“啪”一声把它打死了,这时,你的意识不知道,是身识在起作用。再好比说,你们现在听课,专心一致,意识完全集中在老师这里,但是身子还有感觉,这种感觉并没有通过第六意识,这是身识。打坐的时候,身识也会起作用,有人认识不清楚,以为它是魔障、或者菩萨加被、或者特异功能,那都是错误的。
  “增上义”就是增上缘、助缘,有帮助、另加的意思。好比说,一个人的眼睛漂亮而不近视,就是增上缘好,遗传就属于增上缘的范围。总之,以眼睛为例,眼睛能分别众多形形色色的作用,是那个眼根“最胜自在义”。“主义”的功能,不近视、漂亮是“增上义”的功能。这三个“义”合拢起来“是为根义”,才“造”出眼根的功能。
  眼耳鼻舌身
  广义的心与物包括范围很广,五蕴论把这个范围缩小,主要讨论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为了便于大家理解,首先向大家介绍佛学唯识学的一个名词净色根。净,就是干净到极点的意思,净色根就是色法的那个根根。我们很难找到另一个辞汇来解释它的意思。当年翻译这些经典的时候,玄奘法师带领千余人,费了吃奶的力气才找到这个辞。现代科学进步了,我们把生命不断的细分,发现基因可以决定我们的遗传,是生命的根本。等到将来,科学进一步发展,人类还可以找出比基因更细的那个生命的根根。目前来讲,你们可以暂且把基因假认为净色根,这样比较容易理解。你们要注意,密宗里讲的红白菩提也还不是净色根。
  云何眼根。谓以色为境。净色为性。谓于眼中一分净色。如净醍醐。此性有故眼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耳根。谓以声为境。净色为性。谓于耳中一分净色。此性有故耳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鼻根。谓以香为境。净色为性。谓于鼻中一分净色。此性有故鼻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舌根。谓以味为境。净色为性。谓于舌上周遍净色。有说此于舌上有少不遍。如一毛端。此性有故舌识得生。无即不生。
  云何身根。谓以触为境。净色为性。谓于身中周遍净色。此性有故身识得生。无即不生。”
  我们的眼睛这个生理组织所对应的外在境界是色相,它的体性是“净色”。净色很难解释、很难形容,在古代,没有别的物质可以比喻,把它比喻为净醍醐,就好像把牛奶提炼所得到的那个牛奶精华一样。
  因为有净色这个体性、这个功能,所以眼睛可以配合眼识看东西。你们可以勉强把眼之净色理解为眼神经,如果眼神经、或者组成眼神经的那个细胞坏了,眼识就生不起作用了,眼睛就不能看东西了。所以说,“此性有故眼识得生,无即不生。”
  如果眼睛瞎了,眼根坏了,眼识还是存在的。这一点《楞严经》讲得很清楚,佛问阿难:眼睛瞎了的人能不能看见啊?阿难回答说:眼睛瞎了的人,眼是不会看的。佛回答说:你错了,瞎子也会看,只不过他看到的是黑洞洞的,那是眼识的作用,眼识还存在。依此类推,耳鼻舌身意也是一样的。好比说,有人得一种病,吃东西一点味道都没有,这就说明他舌头上的净色有问题了。再比如说,年龄大又有病的人,身体的一部分净色死掉了,身体感觉就不会那灵敏了。
  给你们讲这些,是因为这与你们打坐、做功夫很有关系,只有了解了这些,打坐中出现各种境界时,你才能晓得到底是那一部分出了毛病。很多人讲自己气脉动了,有这样那样的境界,其实那只是身识所起的作用,还不是真功夫、真般若。这里主要告诉你,做功夫时有些是生理、物理的变化,有些是心理变化。许多人打坐这些都不懂,都分不清楚,把假的当成真的,那就成了魔障、魔境界。《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有这层意思,只是讲得比较简略而已。
  色声香味触
  云何色。谓眼之境。显色。形色。及表色等。显色有四种。谓青黄赤白。形色谓长短等。
  云何声。谓耳之境。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诸心心法。是能执受。蠢动之类。是所执受。执受大种因声者。如手相击语言等声。非执受大种因声者。如风林驶水等声。俱大种因声者。如手击鼓等。
  云何香。谓鼻之境。好香。恶香。平等香。好香者。谓与鼻合时于蕴相续有所顺益。恶香者。谓与鼻合时于蕴相续有所违损。平等香者。谓与鼻合时无所损益。
  云何味。谓舌之境。甘。醋。咸。辛。苦。淡等。
  云何触一分。谓身之境。除大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滑谓细软。涩谓粗强。重谓可称。轻谓反是。煖欲为冷。触是冷因。此即于因立其果称。如说诸佛出世乐。演说正法乐。众僧和合乐。同修精进乐。精进勤苦虽是乐因。即说为乐。此亦如是。欲食为饥。欲饮为渴。说亦如是。已说七种造触及前四大十一种等。
  “云何色。谓眼之境。显色。形色。及表色等。显色有四种。谓青黄赤白。形色谓长短等。”
  这里“云何色”的色,不是四大色法的色,是眼可见的境界,它指的是各种颜色(显色)、长短方圆(形色)和有色相可表的“表色”。唯识中还有一个叫“法处所摄色”,也就是意识里面所生的色。比如说,你打坐或做梦,自己意识深处呈现出五颜六色,其实外面并没有那些颜色。再比如说,你入定的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动心,但可以看到山光水色与红花绿叶,那就是法处所摄色。人死后到中阴灵魂境界,那个意识也可以看到五颜六色,那也是法处所摄色,这是更深一层的道理。
  “云何声。谓耳之境。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诸心心法。是能执受。蠢动之类。是所执受。执受大种因声者。如手相击语言等声。非执受大种因声者。如风林驶水等声。俱大种因声者。如手击鼓等。”
  现在讲到声音了,什么是声呢?声是与耳根相对应的外境。这里要特别注意执受两个字,执受就是我们那个什么都抓住的习气。比如说,耳朵听到声音,意识马上就有分别了,马上就执著了,而且抓得很牢。年轻人谈恋爱,情人的一声哥哥啊(妹妹啊)能让你心波荡漾。再比如说,有的人对父母感情很好,自己已经是老头子了,有时候还是会想他*的那个声音,哎呀,我妈妈当时是这么吩咐我的。虽然声音是抓不住了,但是众生在意识上都很执著,这就叫做执受。
  那么,那个能执受的是什么呢?“诸心心法,是能执受。”第一个心字,是意识的根根,第七识,心法是第六意识。这里是说,你的意识有执受的功能。那个所执受的又是什么呢?“蠢动之类,是所执受。”什么叫蠢动之类呢?就是那些含灵的、会动的,包括各种虫,包括我们人。有灵性、有生命的众生,听了声音意识就会抓住,是所执受。
  他这里讲得很仔细,把声分成三大类:执受大种因声,就是有执受功能的众生所发出的声音,好比说拍巴掌、语言之类;非执受大种因声,就是没有执受功能的物质所发出的声音,好比说风刮起来,树林的声音;俱大种因声,就是有执受功能的众生和没有执受功能的物质共同发出的声音,好比说手敲鼓的声音。
  “云何香。谓鼻之境。好香。恶香。平等香。好香者。谓与鼻合时于蕴相续有所顺益。恶香者。谓与鼻合时于蕴相续有所违损。平等香者。谓与鼻合时无所损益。”
  香(气味)是与鼻子相对应的境界,分为三类:闻起来感觉舒服的叫好香;闻起来生理和心理都感觉不舒服的叫坏香(恶香),好比说臭味;闻起来于五蕴相续既无损害又无利益的叫平等香。
  “云何味。谓舌之境。甘。醋。咸。辛。苦。淡等。”
  味道是与舌头相对应的境界,好比说甜酸苦辣等。
  “云何触一分。谓身之境。除大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滑谓细软。涩谓粗强。重谓可称。轻谓反是。煖欲为冷。触是冷因。此即于因立其果称。如说诸佛出世乐。演说正法乐。众僧和合乐。同修精进乐。精进勤苦虽是乐因。即说为乐。此亦如是。欲食为饥。欲饮为渴。说亦如是。已说七种造触及前四大十一种等。”
  触所包含的范围很广,这里排除四大,只讲触的一部分,叫触一分。除了四大以外,触还包括滑涩重轻冷渴等许多方面。当身体感觉很热的时候,我们就想要凉快点;感觉很饿的时候,我们就想吃饭;感觉渴的时候,我们就想要喝水。凉快了、吃饱了、喝过水了,人就快活舒服了。这是从因与果的角度讨论触这个概念。这样,我们一共讲了“触一分”的七种(滑涩重轻冷饥渴),再加上四大种,一共是十一种。再好比说,诸佛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演说正法,最高兴的事情就是众僧道友们相处融洽,修法精进,这些是诸佛的乐因,诸佛以此境界为乐。
  什么是无表色
  云何无表色等。谓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有表业者。谓身语表。此通善不善无记性。所生色者。谓即从彼善不善表所生之色。此不可显示。故名无表。
  三摩地所生色者。谓四静虑所生色等。
  此无表色。是所造性。名善律仪不善律仪等。亦名业。亦名种子。如是诸色略为三种。一者可见有对。二者不可见有对。三者不可见无对。是中可见有对者。谓显色等。不可见有对者。谓眼根等。不可见无对者。谓无表色等。
  前面讲过了表色,现在回过头来讲无表色。这里提醒大家注意,色法在佛经中有两个意思,一是色相,好比说男女爱漂亮,叫作好色,色相的色。色法的另一意思是物理的、物质的,在我们人来讲,我们这个四大(或者说五大)所构成的有形身体,就属于色法的范围。你们读佛学书碰到这两个字的时候,自己要注意分辨它的意思。
  “云何无表色等。谓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有表业者。谓身语表。此通善不善无记性。所生色者。谓即从彼善不善表所生之色。此不可显示。故名无表。”
  这里把无表色分为两类:有表业所生色、三摩地所生色。“有表业者,谓身语表”,所谓有表业,就是身体动作、语言可以表示出来的那个业,那种力量。它有善、不善、及中性三种。我们之所以有某种语言动作,都是有原因的,都与我们以前所造的业有关系,都受那个业的驱动。而我们的语言动作又会造出新的因、新的业,因因果果,永远不停。刚才我叫我们的翻译官说话慢一点,她笑笑说:这是我的业力。这句话没错,其实,我们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健康与否等等,都是我们过去、现在所有业力的表达。这个有表业可以产生出无相可表的色,叫有表业所生无表色。注意!虽然我们的语言动作是由第六意识发动的,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有思想有脑海中飘过,但没有付诸行为的思想只属于意念的范围,不属于这个可表色的范围。
  我们这里有的朋友喜欢看看相啊,算算命啊,其实命和相也都是可以改的,所以中国人看相有一个大原则:“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逐心灭。”比如说一个人相很好,碰到什么问题,忽然心中恨恨的,想要杀人,这时,他身上的细胞,他的脸相都会变了。再好比说,一个人生得一副大富大贵的相,但有相无心,道德行为很差,他的相也会慢慢随心而变的。这是从色、相、业力所引出来的一段话。
  “三摩地所生色者。谓四静虑所生色等。”
  这里所谓三摩地所生色,是指得定以后,在定的境界里所生出来的色相。修道学佛打坐练气功,常常会有些奇妙的境界,一般人不懂教理,认为很神奇,其实这些境界都是生命本来就有的,生命、宇宙本来就是这样的玄妙。
  一般人打坐,都在那里“坐驰”,脑子里思想不停,那是胡思乱想三摩地。有人坐起来,男孩子想女孩子,女孩子想男孩子,那是相思三摩地。这里讲的三摩地是正修行,是四禅八定的三摩地。当时的翻译,不用四禅定,而是用四静虑,这是唐代玄奘法师根据儒家《大学》的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浓缩而来的。
  “此无表色。是所造性。名善律仪不善律仪等。亦名业。亦名种子。”
  为什么进入三摩地的定境会生出这些色呢?这都是我们多生累世善于守戒,或不善于守戒所积累的功德和不道德的业力造出来的。这个业也叫种子,所以我叫大家专心念咒念佛,这个善的意念就会变成将来的种子。就像唯识学讲的,我们现在这一生作人做事的遭遇,是前生的种子在这一生的现行,而我们这一生的作人好坏,又会变成未来的种子。 我们定中所生的色,是无表色,只有自己定境里知道,它是我们过去、现在那个业力种子的发现。无表色不是科学仪器可以测验到的。有一次,我的老师袁先生闭关打坐,看见有蟒蛇从座下钻出,他难过得都要掉眼泪了,因为那说明他的那个瞋心的根根还没断掉。
  “如是诸色略为三种。一者可见有对。二者不可见有对。三者不可见无对。是中可见有对者。谓显色等。不可见有对者。谓眼根等。不可见无对者。谓无表色等。”
  “不可见无对色”是指不是眼睛看得见的,与眼不相对的那个色。比如说,我们眼睛可以看见红色、蓝色,知道这是葡萄,那是苹果,这是看得见的,有对的,相对的。物质世界是有见、有对的,物理世界是不可见无对的。我们借助仪器可以看见的东西,像细胞也都还属于肉眼可见的范围,还是可见的、有对的,而那个能量的东西是不可见的、无对的。
  讲到这里,给大家作个总结。色分三种,一种是“可见有对”,好比说颜色、长短等;一种是“不可见有对”的,好比说我们的眼根,自己无法看见;还有一种是“不可见无对”的,无表色属于这个范围。
  受蕴和想蕴
  云何受蕴。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受者。谓此灭时有和合欲。苦受者。谓此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受者。谓无二欲。无二欲者。谓无和合及乖离欲。受。谓识之领纳。
  云何想蕴。谓能增胜取诸境相。增胜取者。谓胜力能取。如大力者说名胜力。
  “云何受蕴。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受者。谓此灭时有和合欲。苦受者。谓此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受者。谓无二欲。无二欲者。谓无和合及乖离欲。受。谓识之领纳。”
  首先为大家解释一下受这个字,用现在的话来讲,勉强可以叫它感觉。为什么说勉强呢?因为感觉是我们四大生理的反应,是机械性的。但这个生理的反应会影响我们的心理,会带给我们痛苦与快乐,所以“受”不仅仅是感觉,它还包括了心理的反应。这里他说,受就是识之领纳,领就是感觉的意思,纳就是归纳、吸收,领纳在心,就是放在心上了。比如说,你年轻的时候受过很多苦,现在想起来都还会难过,其实那个苦早就像梦一样过去了,但你把它领纳在你的心里了,这就是受的道理。
  我们现在活在这个世界,是受报应来的,有的人报应好,一辈子无病无痛,一辈子不知道伤风感冒是什么。相反的,有人则是一天到晚生病。像我们吃完饭,坐在这里研究佛学,觉得蛮有福报的,不像其他人,跑到什么大富豪啊,迪斯科啊,在幽暗的灯光下跳来跳去,皮鞋踩来踩去。虽然我们觉得那样很痛苦,但他们觉得那样也很享受啊,这就是各人的受、报不同。你打起坐来,气脉通了,身体舒服,那个三摩地的境界就是受,是你的善报,是你修善业才能达到的。
  受有三种,一是乐受,就是说,一件事,一句话过去后,自己很舒服很高兴,还希望下一次再碰到。一种是苦受,就是说,一件事情过去后,自己希望能逃避开,以后再也不要碰到那样的事。最后是不苦不乐受,既不近切希望它再来,也不逃避,无所谓。
  《心经》中说:“无色无受想行识”,可是一般人做功夫都还在色蕴受蕴的范围。我们前面讨论的那些修苦行的人,甚至那些放光动地的境界,也都还在色蕴受蕴之中。他们的那些境界是用功的很好表现,但还不是佛法,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明心见性。
  受与思想有什么不同呢?严格分析起来,受是领纳进来,不是思想,是“念”。所谓“念”,就是习惯性的会放在心上,是一种习惯性的力量。好比说,你特别喜欢某种东西,或者你想念你的情人,你会念念不忘,就是这个道理。
  “云何想蕴。谓能增胜取诸境相。增胜取者。谓胜力能取。如大力者说名胜力。”
  中国字很奇妙,思、想、念三个心理境界各有其范围。“思”是比较细致的,“想”我们马上就会讲到,而“念”则属于后面要讲的行蕴了。这里说,“想”具有很大的力量,能够抓住东西或境界。所以说,信宗教的人,诚心祈祷,往往会有好的结果,那是因为想的增胜力、加强力的作用。再好比说,修密宗的人都要观想,就是利用想的力量,如果在讲话做事时,你也能清晰的观想到观音、文殊菩萨像的话,在密宗中就叫观想成就了,那已经很难了,已经是相当高的功夫了。
  关于行蕴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余心法。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是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
  云何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三和。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为触。与受所依为业。
  云何作意。谓令心发悟为性。令心心法现前警动。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业。
  云何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以俱非。令心造作意业为性。此性若有。识攀缘用即现在前。犹如磁石引铁令动。能推善不善无记心为业。
  云何念。谓于惯习事心不忘失。明记为性。惯习事者。谓曾所习行。与不散乱所依为业。
  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心一境者。是专注义。与智所依为来。因心定故知实了知。
  云何睡眠。谓不自在转。昧略为性。不自在者。谓令心等不自在转。是癡之分。又此自性不自在故。令心心法极成昧略。此善不善及无记性。能与过失所依为业。
  云何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云何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细相者。谓于瓶衣等分别细相成不成等差别之义。
  云何心不相应行。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
  “行”这个字很难解释。首先,行是心的状态,所以修行也叫修心。也就是说。修行要从自己的心理状态修起,要改正自己的思想,要随时注意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打坐只不过是修行的一种,只是帮助你养成一种习惯而已。如果自己的行为不改,那种修行是没有用的。注意,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行为,是未表的色,行为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思想。所以,我常常叫人家学佛要先读《普贤行愿品》,先要发大愿,而且不光是思想发大愿,还要贯彻于行动。
  “行”还有动力的意思,比如说太阳、月亮时时刻刻都在转动,那就叫行。有人说,胡适之提出,中国文化是静态的,那种说法并不正确。中国佛道儒从来没有讲静态,因为静态不过是动态里的一个现象,是一种缓慢的动。易经乾卦的第一句话就是“天行健”,天就是宇宙,意思是说宇宙永远都在动。如果天不动的话,宇宙生命就会毀灭了。其实死亡也是一个动态,所以宇宙生命本来是活动的。生死轮迴是动的,不生死轮迴也是动的。佛入涅槃也不是死亡,而是证得生命最初的那个活动的能力。
  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静态。宇宙就像圆桌、圆球一样,是圆的,永远在动。我们把圆的看成是直线,那是因为我们人为的把它切了。在小范围内,圆与直线很相似,所以没有真正的静态。其实,动就是静,静就是动,没有静也没有动,没有阴也没有阳,这是形而上的法则,很高很妙的。佛法真正到了最高境界是不动也不静,即动即静的。比如说阿罗汉入定,自己以为不动了,其实还在动。大菩萨、佛境界也一样的,不是不动,是慢动。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余心法。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是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
  这里说,行蕴包括了受、想两蕴以外的所有与心相应和不相应的状态。所谓与心不相应的,是说我们心理无法配合、无法转变的东西,一共有二十四种,比如佛法的规律、时间、空间等。举例来说,你打坐入定七天,你觉得很快,好像只有半个钟头,但是宇宙运行的时间还是七天,一点都没法改变。
  与心相应的状态就很多了,我们所有的意识心理状态都属于行蕴的范围。行蕴不是你“想”出来的,好比说,我们很多思想是自己冒出来的,我们并没有去著意想它,那就是行蕴。行蕴包括很多,我们只挑出下面几个重要的来讨论。
  “云何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三和。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为触。与受所依为业。”
  广义来讲,行蕴里的“触”这一部分,包括很多,像我们的身体就充满了触的作用,冷暖滑涩都是我们触的感受。其实,我们的眼睛看见东西,耳朵听到声音,这里面都有触的作用。严格来讲,我们的生命时时刻刻都与外面的物质与物理世界进行交感和交流,通过意识的作用产生痛苦和快乐。
  我们的生命,外在物质和物理世界,以及意识合在一起叫三和合。以眼为例,眼睛看外面物质世界的色相,就像照相一样没有分别,但与意识配合后,就会知道这是红的,那是蓝的,这个好看,那个不好看。所以,眼睛、外在的色、意识这三缘和合起来后,就有了分别作用。这样,三缘和合后,心会发生各种苦、乐、喜、怒等形态,我们将这些心理、生理状态领受吸纳进来,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和业力,这叫作触。
  “云何作意。谓令心发悟为性。令心心法现前警动。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业。”
  什么是作意呢?作意直翻就是“作成意识”的意思,“谓令心发悟为性”,就是说作意是一个使我们内心开悟,“喔,懂了!”这么一个作用。
  另外,作意能“令心心法现前警动”,能令我们心中起警动的作用。好比说,别人很客气,倒一杯茶给我们,我们马上说“哎哟,不敢当!”这就是警动。
  作意还有第三层意思,“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来”。比如说,我们到一个地方,一个我们很尊敬或者不认识的人,突然很客气,为我们倒茶,我们马上说“啊呀,不敢当!”我们心中对这个印象深刻,记在心里了,这叫“忆念义”。同时,我们心还会攀缘,“哎呀,某人倒茶给我,真不好意思,下次有机会,我要请他喝茶!”这个攀缘心会造成一个业力,这就是作意的第三层意思。
  “云何思。 注意,思与想不同,思属于行蕴,想属于想蕴。关于想,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很重要,在五蕴中独占一蕴,而且想蕴是五蕴的重镇。中文里,经常把思与想连起来用,叫思想。比如说国民党、****都经常说:“某人思想有问题,应该抓起来!”我一直反对这样做,我说,你们要搞清楚,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思想,思想一定有问题,有问题才会有思想,你难道要把天下人都抓了吗?所以说,说别人思想有问题要讲清楚,是男女思想有问题,还是政治思想有问题,还是经济思想有问题,不能扣大帽子。这是讲到“思”,顺便提到的。
  这里的“思”,是指对于自己所做的好事、坏事、不好不坏的事,很自然的有一种反省的力量,根据西方心理学的分类,这叫监察意识。就是说,我们心中有某一个思想时,旁边还会有一个东西在监察这个思想。比如我们想吃某个东西,马上又想到,哎呀,我不能吃,吃了恐怕会肚子痛,这就是监察意的作用,思的作用。
  这里说,那个反思的作用构成了一种力量,意识的业力,再加上我们心意识的攀缘作用,我们的反思与反省就会随时呈现于心中。好比说你做一件不好的事,或者你想追求某个女孩子,“剪不断,理不乱”,你随时都会想到她,她随时都在你心中,就像磁石随时能吸铁一样。这个思的力量很大,能导致我们善的行为、恶的行为、和不善不恶的行为。注意,想是比较粗的,我们平常都在妄想之中,思则是比较细的,会在“想”的后面自动起作用。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我们讲的这些心理状态都属于行蕴的范围。说到行蕴,你们要了解佛在《解深密经》讲的一个偈子,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阿陀那识就是我们的心理思想作用。佛在这里打了一个比方,我们这个生命一生下来,那个心意识作用就像长江、黄河的流水一样,千秋万代永远在流。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股水在流动,其实仔细分析起来,每个水分子都各有自己的作用与性能,非常复杂,非常细密。所以佛说,我对于没有智慧、愚笨的人,不愿意讲这个道理,因为怕他们听了以后,误以为生命功能有一个究竟我的作用。其实,根本就没有一个我,根本无我。你真懂了这个道理,你就懂了行蕴。
  修行就是转动切断这个种子的瀑流,如果你仅仅是念念佛,打打坐,祷告祷告,而你的思想瀑流从来没有清净过,那不算修行。当然,打坐、念佛、祷告也有用,帮你练习练习。
  “云何念。前面讲到“想蕴”,讲到“思”,现在讲“念”。一般情况下,思、念、想的意思差不多,尤其中国文化比较文学化,有时甚至会将两个字连起来用,像想念、思念,用的真是很美。古人作诗、作对,怕重复用字,更是把这三个字换著用。这是中国人的习惯,不喜欢太逻辑。但是在佛学中,这三个字代表的意思很不同。 什么是念呢?我们前面讲过想、触、思,因为想,或者思,或者触等等,在你心中引起一个影像,你永远丢不开,永远不能忘记,“心不忘失,明记为性”,这就是念。相思病就是一个例子。再好比说,你从小受的教育,别人的虐待,或者别人的爱,虽然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但是你仍记在心中,不能忘怀,这也是念。
  一般人念佛“南无阿弥陀佛”,或者祷告“阿门”,只是嘴里念念而已,根本就没到心里去。我就笑他们,这样念,你什么门都不会有!念,就须要随时放于心中,随时记得,那才是真正的念。好比说,我们这位律师朋友明天要出庭打官司,如果今天有人请他跳舞吃饭,不管他今天晚上多么开心,他还是丢不开明天要出庭这个念头,这才是念。
  修行的重点在念,要把修行变成一个习惯,不能涣散、散乱,要念念清净。大家学打坐修禅,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打坐是很普通的事,那只是让你的身体休息一下而已,禅定的境界才是心念的功夫。至于说气动啊,脉动啊,特异功能啊,都不算什么。就好像你点蜡烛,旁边一定会有黑烟,大家如果把黑烟当成了光,那就大错特错了。
  “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心一境者。是专注义。与智所依为业。因心定故如实了知。”
  这里是讲三摩地的总原则。三摩地是定的境界,“于所观事”,对于心里想要明白了解的事(注意!观不是用眼下看),能“心一境性”就是三摩地的境界。什么是心一境性呢,就是一心不乱,专心一致的意思,就好像打靶时,子弹要打在靶子的中心。注意,定是与智慧配合的,有了定才能发出真正的智慧,而且,只有心定了,你才可以随时了知,你所了知的也才会究竟、彻底、真实。
  那么,修行所观的是什么呢?“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修行人要心一境性的内观自己的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变化。气脉的变化,属于四大的范围,你要观察得很清楚,同时,心不散乱。只有到了定的境界,你才能做到这一点,那个境界就好像一个擦得透亮的玻璃杯,即便是一点点灰尘,一点影像在动,都能看得很清楚。
  我们的心同时还要清楚的观察到,这个五蕴的生命,是无常的,是苦的,是毕竟空的,一切作为毕竟无我,没有一个真我的存在,我是假我,毕竟无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小乘的三法印。
  我们这次讲五蕴的目的,是要配合大家研究做功夫的道理,所以就不仔细说明智慧般若解脱,也不准备把五蕴所有的细节都全部解释,下面看睡眠这一段。
  “云何睡眠。谓不自在转。昧略为性。不自在者。谓令心等不自在转。是癡之分。又此自性不自在故。令心心法极成昧略。此善不善及无记性。能与过失所依为业。”
  睡眠是一种习气,一种生理习惯,是多生多世的生理习惯积累而来的。修持到家的人,能断除了睡眠,不需要睡觉。普通人到了要睡的时候,一点精神都没有,你说,格老子,我就是不睡,但你做不到,你一点都不自在,不能自己做主,你糊里糊塗就睡着了,所以叫做“昧略为性”。睡着了以后,思想都没有了,一片无明,属于贪瞋癡中“癡”的范围。
  睡觉有时是恶业,有时是善业,有时是无记业。好比说,你今天很生气,想要杀了某人出气,但转念一想,算了,先睡一觉,明于起来再说。但睡过以后,那个杀人心念的力量就减小了,这就是睡眠的善业。但是,如果你说,我今天太累了,等休息好了,明天就去杀他,那就是恶业了。我们平常睡觉是无记,睡完觉,第二天什么都忘记了。一个悟道的人,如果太疲劳时,他心里明白,自己需要睡一下,这也不算过失,这是一种休息的定境。所以说睡觉也有很多学问,也很有意思,运用之妙,也是很难的。
  我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行蕴的力量,现在我们只是讲大概的意思,真正仔细分析起来内容很多。下面我们接著讲外两个重要的心理状态:寻与伺。这个与功夫很有关系,在《瑜伽师地论》中有详细的论述。
  “云何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云何寻”,什么是寻呢?寻这个中国字的意思就是寻找。那么在行蕴中,这个“寻”是指什么呢?“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思是说,我们在寻找一个东西的时候,思想会动,心会起分别作用。“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意言”怎么讲呢?就是意识形态的意思。“是中”,这个中间,“寻”是靠“思”或者“智慧”而来的分别。
  关于这个“思”的作用,给大家举个例子,好比说有人修密宗的观想法门,希望观想到菩萨的相,这是想的作用,也有寻求的作用。有人“寻”不到佛菩萨的相,“老师啊,我那个佛像,怎么观想都观想不起来!”我就告诉他,你放松一点嘛,不要想嘛,用思的作用轻轻带一下就好了!
  “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好比说我要买一个桌子、花瓶,或者一件衣服,我就要上街去,这里看看,那里瞧瞧,要去寻找,这就叫作分别粗相。再比如说,你打坐屁股痛,有苦触,或者,你打坐很舒服,不肯下座,这中间你也在寻找。苦的时候,你要找乐,乐多了,你觉得没有味道,你又要去找苦。寻找到了,你就很高兴,找不到,你会有失望之感。
  我们打坐想得定,那也是在寻找。许多人功夫做了几十年,定境都没有见过,所以说凡夫都在“有寻有伺有”。修行、打坐,修止观,要修到心理上无寻了才对,等到了“伺”的境界,就又进一步了。如果达到“无寻无伺”,自心清净,定境就出现了,那才是功夫。
  “寻”与“伺”的差别很微妙,比如说打猎、猎狗到处寻找目标就叫“寻”,如果猎狗蹲在那里,等待猎物出现,就叫“伺”。再好比说我们投资作生意,有时候到处找项目,找投资机会,结果费了半天劲,什么收获都没有,这是“寻”。可是等到运气来的时候,那个发财的机会会跑到你面前来,那是“伺”。“寻”与“伺”是两种心理状态,用在做功夫上很细致的。
  “云何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细相者。谓于瓶衣等分别细相成不成等差别之义。”
  他这里翻译解释得不是很好,我们前面讲寻的时候其实已经讲到伺了。如果用中国禅宗的手法,那解释得就很文学化,很妙了。
  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一见便生擒,
  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椿旧处寻。
  一只兔子横躺在大路上,那苍鹰在空中已看得清清楚楚,从空中冲下来把它活活叼走了。可怜的猎狗闻到兔子的味道,还有那里寻呢,哪知道天上苍鹰早已把兔子叼走了。猎狗就是那个寻的境界。这是禅宗祖师借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一般人用功、参话头,不过是像猎狗一样在“寻”找一个境界。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讲“伺”的道理,有个徒弟看见师父在研究佛经,这位徒弟已经悟道了,就在外面吟了一首诗,讲那个苍蝇好笨,“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都一百岁了,还在窗户纸上钻,哪有出头的日子呢?师父听到这个,马上放下书本,对徒弟说:“你一定悟道了,以前你叫我师父,现在我叫你师父。”经过这位徒弟的指导,这位师父驳玫懒恕:罄从腥俗髁艘皇资?/FONT>
  蝇乃寻光纸上钻,不能透过几多难,
  忽然撞著一时路,始信平生被眼瞒。
  苍蝇喜欢寻找亮光,所以在纸窗上钻来钻去,但无论如何也无法透过纸窗,飞出窗外。忽然撞到进来时的那个洞,才知道自己是被自己的眼睛骗了,原来那个洞就在这里,这就是“伺”的境界。所以中国禅宗是很文学化的,用文学的语言表示出来,寻与伺境界的不同就很清楚了。
  “云何心不相应行。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
  “心不相应行”在唯识中叫做“心不相应行法”。这里的“心”就是意识心,所谓心不相应行,是指那些无法与我们的意识心配合的东西,一共有二十四种。“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我们的大脑、心脏是色法,为四大所造,这二十四种东西是依我们现有生命的想而假立的,不是真的。“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这二十四种与我们的心可以说不同(异),也可以说是一体的(不异),但不是我们的意识心可以转动或影响的,除非我们成了佛,达到心能转物的境界。这二十四种下面都有解释。
  “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像无想定、灭尽定等都和我们的意识心不相应,跟我们的意识心绝对是两个世界,你无法用意识心去转动它。还有,我们也无法转动时间和“势”,这一点这里没有提到。所谓“势”,就是一股挡不住的力量,好比说台风,大风来的时候,你完全无法挡住,等它过去,就什么都没有了。
  禅宗的方法与这些研究教理不同,古代许多禅师都穿得破破烂烂的,也不洗脸,不像那些大法师们,穿得整整齐齐,架子摆得很大。有这么一位禅师,坐在路边的茶馆里喝茶,当时茶馆里还有一位大法师,派头十足,旁边坐著许多皈依弟子,对这位穷兮兮的和尚不大理会。这位禅师要整整他们,就跑到他们面前说:“法师啊,嘿,看你这个样子,佛法一定很高明啊。那你们都讲些什么法呢?”“嗯,我研究的是法相唯识学。”禅师说:“哇!了不起,那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唯识学讲百法,那么,昨天下雨今天晴是那一法?”这一下那位法师就愣住了,晓得碰到高手禅师了,“哎呀,老禅师,请指教!”禅师回答:“那是二六时中,心不相应行法。”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天气随时都在变化,但你的意识心无法把晴天变成下雨,也无法把下雨变成晴天,所以那是心不相应行法。
  行蕴讲到这里,算是简单的概括了一遍。真要细讲,内容还很多。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此能採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迴还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癡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
  什么是识蕴呢?就是说对于外界一切的缘,心中明明白白,很明了。识的作用也叫做心,它能把外在的境界收拢来,好比说,我们小学、中学所学的中文、外文现在还都能记得,就是这个心、识蕴的作用。
  “亦名意。意所摄故。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此能採集诸行种子故。”
  识蕴也叫做“意”。注意,这里的心是总体的心,中间的作用叫做“意”,因为这个识包含在意内,“意所摄故”。我常常拿大海水作比方,那个大的波浪就好比说心所起的作用,叫第七识(末那识),大浪上面的波纹变化就好比是意(第六意识),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蕴就好比是大浪上面的浪花,很细,叫做识。所以,这个识蕴包含在“意”里面了。
  那么识是那里来的呢?是唯心所起。“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能採集诸行种子故。”作用最大的那个,叫阿赖耶识,它无形无相,能採集一切心理行为,将它们变成种子。所以,你这一生的行为思想是来世果报的因;而你这一世所遭遇的果,是前世种的因。所以,唯识有两句话:“种子生现行”,过去种性带来的每个人的个性不同,遭遇不同:“现行生种子”。佛学把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都说得很清楚了,我们这是用前生、今生、来生来说明这个道理。
  “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
  再说,这个识蕴的作用,它的动的“行相”(行就是运动),有时候几乎分辩不出来。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前后一律,连续的转动,所以叫做轮回,这是第二层的意思。
  “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
  另外,得了灭尽定、无想定,或升到无想天的人,识暂时灭掉不起作用了,许多阿罗汉就在这个境界,但是,这只是把识的作用压在那里而已。“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等时间到了,重新出定的时候,如来藏里行蕴的作用开始,加上各种因缘湊合,那个识的作用还会生起。
  “又令生死流转迴还故。”
  这个识的作用,让我们在生死轮回中转圈。注意,在这个转的过程中,我们梢园讯竦淖?/FONT>善的,但有时,一念之差,无明起作用,也可以把善的转成恶的,白的转成黑的。一切众生,都具备善、恶(不善)、无记的三种种子。没有成佛以前,所有的种子都具备,就是缺三样:声闻(罗汉)、缘觉(独觉佛)、成佛。其实严格来说,不是缺,而是说那个种子还没有发出来。成佛以后,所有的种子都具备,不过,所有种子都被转成白业了。所谓白业,就是纯白纯清的,纯善无恶,也没有无记性了。
  “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
  阿赖耶识就像一个仓库,能包藏现在、过去、未来的一切种子。同时,更严重的是,阿赖耶识还包含了我慢的种子。我们觉得很了不起,很聪明能干,很漂亮,那就是我慢。甚至,那个最笨的人也会觉得“格老子就是笨,怎么样?”这也是我慢。我们心意识同时还会把这个四大和合的肉体生命抓得很牢,所以又叫“阿陀那识”。
  “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癡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那个藏识,或者说第八阿赖耶识,起用以后,如果没有成道,就会生生世世与我癡(没有智慧)、我见(我的主观成见)、我慢(我了不起)、我爱(我所爱)相应,永远轮回生死。除非你能够得道,大阿罗汉果,得灭尽定,把这个识蕴空掉,把行蕴转过来,否则无法跳出轮回。色受想行识(包括前六识、第七识、和第八阿赖耶识)都包含在阿赖耶识里面,它们是识的八个层次、八个部位。佛的五蕴法相到这里就讲完了。
  色阴境界的憨山
  包卓立:现在五蕴已经讲完了。我们首先想请教老师,怎样把五蕴的知识应用于我们的修行。另外,希望老师能用五蕴的概念,对前面讲的案例作一个评价。好比说,他们是否走了弯路,中否可以做得更好,以及他们的修行到了什么程度。最后,请老师说明一下,五蕴与第六、七、八识的互相感应关系。
  怀师:你的这三个问题,每一个都可以写成一本一、二十万字的书,我们先拿憨山大师年谱里记述的例子作说明。
  比如憨山大师二十八岁时,有一次来到河北省的盤山。山上一个茅蓬里住著一位修行的老和尚,憨山大师去看他。古时修行住的茅蓬一般是不关门的,像我过去在农村生活,那时,即便全家人都在农田里干活,家里门也是开的,看门的只有鸡啊、狗啊、猫啊。我们给人家送东西,老远就要叫:某某在家吗?家里有人吗?叫了半天,没人应,就知道家里没人,送的东西摆在那里就行了,也不用留条子。所以中国农村当时就是这种自然社会,外国也是一样的。不像我们现在,不但要关门,还要两三道锁。这是讲到茅蓬顺便提到的。
  那位师父看见憨山来,并不理会,继续修行。到晚上吃饭了,老和尚自己做饭,自己就吃了。憨山见老和尚吃饭不叫他,就自己拿碗添饭吃,老和尚也不骂他。到第二天,憨山就知道了,到晚饭的时候洗米做饭,老和尚回来不说话就吃,憨山也跟著吃。
  每天晚上,老和尚都会到盤山顶上经行,双手甩开,大步一圈一圈的走,憨山也跟著他这么一圈一圈的走。有一天晚上正在经行,憨山突然好像身心都空了,看见大海,整个世界都在一片光明之中,舒服清凉极了,这时当然没有杂念妄想。老和尚已经知道了,故意问他:“怎么样?”注意哦,这时他们才开始说话。憨山说:“一片光明中”。
  根据《华严经》,这种境界叫“海印发光三昧”。如果你坐远洋轮船,在大海之上,到了深夜,满天没有片云,大海与天连成一片,人站在船上,身心皆空,那个情景就是这个境界。老和尚说:“哼,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住山三十年,夜夜经行都在这个境界里头。”这种境界属于《楞严经》里讲的色阴(色蕴)范围,等于密宗讲的气脉起了变化。这当然也是个好的境界,不过与“道”无关。
  李女士:书上说这位老和尚“夜夜经行此境但不著,则不被他昧却本有。”
  怀师:对,不要贪图这个境界,这有什么了不起呢?这不过是四大生理变化所反映的现象而已。你不要执著于它,否则就会被这些境界骗走了。所以这个老和尚很了不起,当然,能达到这个境界也很不容易,很了不起了。注意,这种境界不是只有打坐才能达到,站著、经行、睡觉做得到,那才是修行啊!
  憨山三十岁时,在五台山习定扌校〉牡胤接懈鱿鳎浜渎÷『艹场H绻裎颐窍衷?/FONT>这样讲话,声音太小,听不见,需要大声喊。憨山在那里打坐静不下来,一气之下,“格老子,我就到溪水旁边的桥上,在那个最吵的地方打坐,让你吵个够。”
  开始时水声很大,后来就什么都听不到了,进入了一种定境。不知道过了多久,出定了,才发现饭锅里的饭已经长绿毛了。这样算起来,起码过了十几、二十天了。这又是一个修行境界,像你们诸位打坐修行,连想都不敢想。
  三十一岁时,一位姓胡的平阳太守请憨山到自己家里过冬。当时有人想请太守题诗,那太守胸无点墨,把古今诗集放在茶几上,准备等一会偶尔翻一翻,得点灵感。憨山碰巧翻了一下诗书,也准备吟上一首诗。忽然,灵感来了,一口气写了三十几首诗,从前学的诗书词赋都出来了,就算浑身都是嘴巴,也没法把脑海中出现的那些诗词都写完。当时,没有身子的感觉,整个身体好像要飞起来了。
  这样过了一天,第二天他已经知道这是自己的文字习气来了,是“禅病”。但是怎么办呢?没有办法,只好睡觉。睡觉果然有效,睡醒后接著就打坐,一下子就觉得身体没有了。后来太守家的小佣人来敲门,但是没人应,胡太守就把窗子打开,发现他在打坐,怎么叫都不醒。好在憨山以前就告诉过这位胡太守,用引磬一敲,入定的人就会出定了。这时,憨山入定已有五日,但憨山已经不记得是怎么一回事了。
  这是憨山大师的一段修行公案。中国历代禅宗祖师们也都有类似的实证用功经验,但是不像西藏与印度那样记录于案。大禅师们认为,这些境界都是小玩意,没有什么了不起,都不大理会。所以,达摩祖师说中国有大乘气象。当然,我不是说现在的中国人了不起,现在的中国人是起不了。
  憨山大师的修行经验,是他的学生写的。以前不叫传记,叫年谱,老师把每一年的经过讲出来,然后由学生记录整理出来。年谱是到明朝才开始有的,以前古人都不太写自己,不像现在人,动不动就写自传、回忆录,都是说自己怎么了不起,看了以后你就知道,其实都是起不了。
  这些修行境界不是究竟,不是道,修行的人很容易被这些境界挡住。不过,以现代科学观念来讲,这些经历也确实应该写出来,给大家一个参考。所以我主张大家多研究、多写。这是第一点。
  第二,你们注意,憨山大师的经历很特别,他很有天才,但就是喜欢走修行的路线,父母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他出家。憨山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师祖(师父的师父),见他很有天才,没有马上同意他出家,而是请老师来教他世间的一切学问。拿现代话来讲,就是物理、化学什么都要他学一学。等憨山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在学问上就已经很有成就了。注意哦,他这时还没有出家哦!这时师祖就问他,“你看你这一生要作什么呢?”憨山还是决定出家,这个决定与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有关。
  那还是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和他谈起读书做官的事。他问母亲:“功名考取做什么?”“做官啊”母亲回答。“官做到什么最大?”他接著问,“宰相啊”,母亲回答。“那宰相以后呢?”“罢了”。母亲回答所谓罢了,就是退休的意思。憨山说,“那多没意思,作了宰相还不是罢了,不如我去作佛吧!”所以师祖问他的时候,他还是决定出家。
  根据佛法的规矩,年满十八,如果有家人,还要得到家人的同意才可以。所以说出家可不是一件很随便的事,佛的戒律是很有道理的。
  憨山的母亲是拜观音菩萨的,有一天,她梦见观世音菩萨抱著一个小孩子给他,接著她就怀孕了。等到憨山九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庙子里读书,听见和尚说,念观世音菩萨的经能够救苦救难,他就向和尚要了这本经,读完后就念给妈妈听。妈妈觉得很奇怪也很高兴,不知道儿子怎么会有这本经,而且念起经来有模有样,像老和尚似的。
  十岁的时候,憨山就想要出家了。母亲说:“那要看你有没有这个福报了”,他说:“我有这个福报,就看你舍不舍得!”母亲说:“只要你有这个决心,我就舍得。”憨山十九岁正式出家,见到棲霞山很有名的云谷禅师。
  出家后,他看佛经、修行,在二十八岁到三十一岁的四年之中就有了那些境界。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在我看来,他在那个年龄应该没有动过欲念,没犯过手YIN,没有讲过恋爱,没有破过身。这样的人,一旦开始修行,功夫进步会很快。所以,佛法的比丘戒和小乘戒都叫你戒YIN欲。YIN欲不仅仅指男女关系,还包括手YIN和意YIN。
  还有一个关键,大家恐怕都没有注意到,三十一岁以后,他就开始宏法了,关于他功夫的记载也就少了。这之后他的名气很大,儒、佛、道都通,著述很多,应该说是明朝以后出家人中著述最多的了。他可以说是影响了一个时代,到明朝末年的时候,甚至皇太后都皈依他,作了他的弟子。而当时的皇帝受西方文化影响,信天主教,因此与母亲有冲突。
  讲到这里,我想起台湾广钦老和尚的故事。广钦老和尚一辈子不吃饭,只吃水果,在台湾很有名。当年,他曾在福建泉州的清源山洞入定,一定就是几十天。他虽然不认识字,但大家都说他有道,也有些灵感(不算是神通)。
  我上山拜访他,他讲的是闽南话,我不会讲,我讲的是国语,他也不会听,但是我们可以对答。当时旁边没有人,有人我就不好问了,我说:“听说你在泉州山洞入定,有这么一回事么?”他说:“有啊,当时,我住在茅蓬里,入定以后,后山顶庙子里的和尚不懂,以为我死了,要把我抬出去烧了。当时弘一大师在那里挂褡,他问和尚们作什么,和尚们告诉他,山顶有个住茅蓬的人死了。弘一大师说,慢一点,看样子恐怕是入定了,不是死了。所以弘一大师敲引磬叫我出定,是他把我救出来的,否则,恐怕早被那些和尚烧掉了。”我接著问他:“师父,那个时候,你恐怕不超过三十岁吧?”他说:“对啊!你怎么知道?”我说:“我想是这样的。”我是故意逗他的,他也不晓得。我说:“你以后就没有再经历过这样的定境了吧?”他说:“没有,后来就来台湾了。”我说:“为什么呢?”他说:“宏法太忙了”,我笑了一下,就不现谈了。
  你们再看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
  宋徽宗致和三年的四月,四川嘉州地方忽然一阵骤风,吹倒了龙渊寺内的一株老树。赫然发现树干中有一个入定的和尚。皇帝命令迎入京城(时在八月)。老和尚出定后却问,“我哥哥慧远法师在哪里?”慧远法师是东晋时代的人,在庐山创办了净土宗念佛法门。大家告诉他,现在是宋朝了,几百年前的人,怎么是你哥哥呢(《嘉泰普灯录》卷廿二)?原来这位老和尚是晋朝四川嘉州龙渊寺的主持慧持法师,他入定过了几百年(《释氏稽古略》卷二),到宋朝才出定。
  像这各修行的经验里面有很多问题,我们要走科学的路线,好好研究。其实佛法就是科学,你佛经讲五蕴讲八识,分析得那么清楚。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用功以后能有这样的定境呢?他们的境界都属于什么定境(三摩地)呢?他们的定是否都是同样的境界呢?如果用五蕴的道理来讲,他们是受那一蕴的影响呢?
  我提了很多问题,你们要研究,明天你们要讲话,否则有什么用?谈恋爱,打架也还要有个对象呢,你们要是提不出问题来,我就没有对象了,就没有意思了。
  说定
  定的境界也叫三摩地,佛经上说“百千三昧”,就是说,有成百上千个三摩地的境界,各有不同。好比说,刚才有同学写毛笔字,进步入了写毛笔字的定境,忘我了,忘了外面的时间与空间,没有其他妄想了,一心都在书法上,这叫书法三昧。画画的人可以进入画画的三昧,读书的也可以进入读书三昧。这些都是属于普通的,比较小的定境。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些修行人的定境。像广钦老和尚尽管只吃水果,并且已经修行几十年了,而且还有那些定境,但是他的背是弯的,像罗锅一样。
  很多人打坐都有这个罗锅的问题。你看中国画上的那些老和尚,也都是弯腰驼背的,没有一个像雕塑的菩萨那样端容正坐。如果这叫作打坐入定,那我何必学这个呢?我学罗锅就好了。你看你们自己打坐坐得好的时候那个样子(师表演昏沉样),那是小昏沉,还算不上大昏沉呢(师接着表演弯腰驼背点头样)。这算什么定呢?
  还有,达摩祖师到中国传法,面壁九年,结果日本人就学会了面壁,每个人打坐都要找一个地方面壁,背向外面打坐。我就笑他们,修行不是修腿,也不是看壁。你说修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另外,你们已经听了移喜磁磋嘉女佛的修行故事,还有密勒日巴、甘波巴等等,这里面都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我们现在只是把问题提出来,等到后面再讨论。
  憨山大师入定后,叫不醒他也喊不醒他,最后是靠引磐才能出定,这又是什么道理呢?你们现在也学了一点佛法了,也要买把磐,作个准备,万一什么时候会需要,也能帮助人家,否则,人家告你麻醉,告你引导自杀,你还要去法院,还要消灾呢!不过,我想你们是不会入定的,你们那是五漏之身,是个漏得一塌糊涂的破房子,怎么会真正入定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六道凡夫,六根攀缘外面六尘境界,在一切境缘当中,争名夺利,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千方百计想得到,得到之后又怕丢掉,你说多苦!我们所有烦恼从哪里来?患得患失。众生之苦,苦在患得患失!只要你能看破,在一切境缘里面,没有得失的念头,你就会很自在。得失,说实在话,这是个妄念!事实真相是什么?《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劝我们,要把眼前的人生宇宙看作是梦境、幻影。看作梦境、幻影,我们就不执着了;不执着,得失的妄念也就没有了。得失的念头没有了,这个心就很清净、很自在!事实上,一切法当中,世出世法里头,统统没有得失,真的没有得失,这是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我们今天之所以痛苦烦恼,是因为把人生宇宙看作是真的,坏就坏在这里,所以在这里面患得患失。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