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佛法僧三宝》(2)
2014/9/5   热度:269
第十一课 佛法的内容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是凡夫,凡夫在一生当中很难成就,原因在哪里?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但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成就的人,一定是放弃自己的成见,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因为我们的成见是错误的,是从自私自利而生的,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生的,不是正确的。真正的善知识,对待一切人一定是平等而无条件的,他的教学完全是看来学的人。他是不是真的想学,从哪里看?从态度上就能看出来,也就是“一分诚敬,一分成就;十分诚敬,十分成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当时并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佛陀的言教,皆以口传记忆方式传诵。佛陀入灭后,弟子们深恐佛陀的遗教散佚,同时也为了确立教法的流传,于是由大迦叶□领导五百位大阿罗汉,在王舍城七叶窟举行第一次经典结集,由阿难□诵出经藏,优婆离□诵出律藏。百年之后,再有第二、三、四次的经典结集,使得三藏十二部经教渐次完备而流传于世。
三藏是佛典的三种分类,是佛陀教义的精华,如果加上杂藏□、菩萨藏□则为四藏、五藏等,但一般多采用“三藏”之说。三藏,即指经藏、律藏、论藏。
经藏
经者,梵语素呾缆,旧称修多罗。素呾缆原义为綖(线),表示佛陀所说的法如同丝线,能贯穿一切义。经的意义,为“常”、“法”,指佛陀的教义是永恒的真理,是常道,可为世间所取法。经,又译作“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谓之“契”;“贯穿”诸法深义,“摄持”所化众生,谓之“经”。经藏的“藏”字,有“蕴积”、“包含”义,是指古时一种可盛放物品的箧(或篮),因为此“藏”含括一切所应知、应行、应证的法义,所以叫“经藏”。又此经藏含摄世间、出世间上上禅定的道理,故又称之为“经传定学藏”。
律藏
律者,梵语毗奈耶,旧称毗尼,与尸罗、波罗提木叉同义,原义为绳纲,意译“调伏”,指能够调御人心,对治生活恶习的法则。又译为“灭”,指佛弟子持守戒律,可灭除身口意三业的过恶。“律”原为佛陀针对出家弟子宣说的轨则,逐渐扩大,亦特别为在家弟子制定适合的戒规。这种指导佛弟子生活规范的佛典,称为律藏。它将诸小乘戒法,如优婆塞、优婆夷的五戒,沙弥、沙弥尼的十戒,式叉摩那的六法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以及大乘戒《梵网经》的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法,全收在律藏中,称之为“律传戒学藏”。
论藏
论者,梵语阿毗达磨、优婆提舍,旧称阿毗昙。阿毗译为“对”,达磨译为“法”;对法,是智慧的别名,亦即以智慧对观诸法的真义,又译为“无比法”,即无可比拟的智慧胜法。论藏乃后世弟子为辨明法相而自设问答,以演绎广释经、律二藏的典籍,具有不厌其烦以探究佛教深奥哲学内涵的特性,与经藏深入浅出为主的教说恰好形成对比,“阿毗达磨”因有这种为探究真理而对每一事物作深入的分析和阐释特色,故被称为是“分析的义学”。论藏是记述慧学的道理,它把诸大菩萨、著名论师所作的申论之学全收入论藏里,称之为“论传慧学藏”。
佛陀说法,善举譬喻,善用诗偈,有时则把相关内容作成佛教法数,比如三法印、四圣谛、五根、七菩提分等,以便听法的人容易记忆。后世弟子将三藏典籍,就佛陀说法的方式、文体及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部类,即一般所谓的“十二部经”,又名“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中,其中的契经□、重颂□、讽颂□,是从经文的体裁来立名;其余九种是从经文所载各别的事义而立名。从多分义摄来说,契经、重颂、记别□、讽颂、自说□、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是为经藏;因缘□是为律藏;论议□是为论藏。又此十二部究竟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
三藏十二部的范畴从三千大千世界的成住坏空,说到人一期生命的生老病死;又从小乘法说到大乘法;从森罗万象的客观世界,说到内心的尘刹无明。从时间上能贯穿三世因果,从空间上则横遍十方世界。三藏十二部所记载的是戒定慧三无漏学的真理,吾人若依三无漏学修行,必能脱离生死轮回之苦。
[注释]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付法藏第一祖。为弟子中头陀第一。人格清廉,曾受佛陀分予半座。佛陀入灭后,领导五百罗汉举行第一次经典结集,现于鸡足山入定,待弥勒佛出世,付予衣钵,方行涅槃。
□全名阿难陀,能多闻而忆持不忘,堪任奉上,故称多闻第一。为佛之从弟,出家后常随侍佛。佛陀姨母及五百释女能够出家,皆由阿难尽力请求之功。
□优婆离持律精严,无丝毫触犯,故称持律第一。原为宫中理发师,与诸王子一同出家,此为佛陀平等摄化四姓的第一步。第一次经典结集时,由优婆离诵出律,故为律藏传持之祖。
□据《分别功德论》卷一载:“杂藏者,非一人说,或佛所说,或弟子说,或诸天赞诵,或说宿缘三阿僧只菩萨所生,文义非一,多于三藏,故曰杂藏也。”内容主要是叙述佛、阿罗汉及三阿僧只菩萨的本生因缘。
□乃诠释大乘菩萨修因证果等教义、教行的大乘经典。系二藏之一、三藏之一、八藏之一。如《法华》、《华严》等经,皆含藏菩萨修学之法。
□此处契经是指以散文方式直接记载佛陀宣说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妙义的长行文字。
□梵语只夜,又称重颂,和契经相应,以偈颂重覆阐释契经所说的教法。
□梵语伽陀,又作孤起。有些经典不用长行文句宣说法义,而全部以偈颂来记载佛陀的教法,又名孤起颂。
□梵语和伽罗那,又称记说、授记。本为教义的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弟子的未来所作的印证,有自记说、为他记说二种。内容包括三项:□记弟子命终以后生处的差别(即生死因果);□明记分别深密之义;□佛陀对弟子授未来何时何处成佛之记。
□梵语优陀那,又译无问自说。是感兴语,意指佛陀为令正法久住,或为使众生得大利益,不待人问而自己宣说的教法,如《阿弥陀经》等。
□梵语阿波陀那。指佛陀引用种种譬喻以解释教法。如《中阿含经.长寿王本起经》、《百喻经》、《杂譬喻经》、《法华经》的火宅喻、化城喻等皆是。
□梵语伊帝目多伽,又译如是语。指佛陀说本身及过去诸佛与弟子们过去生中的历史本事。
□梵语闍陀伽,乃佛陀叙述自己前生种种生死、行菩萨道的经文,也通于弟子过去世的事迹。如《僧只律》、《释迦谱》、《释迦如来应化事迹》等,均载有佛陀的本生故事。
□梵语毗佛略、毗富罗。又译为广破、无比。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皈依处,诸经宣说能证无上菩提的诸菩萨道,令证四无所畏、十力等功德,这是方正广大之理,名为方广;而能破诸障烦恼,名为广破;无法可以比类,名为无比。代表广大深奥的经典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圆觉经》、《法华经》、《长阿含经》及《中阿含经》等。
□梵语阿浮陀达磨,义译未曾有法、胜法、希法,记载佛陀及弟子们种种殊胜神通妙用的功德和甚深的法义。如《大毗婆沙论》说:“希法云何?谓诸经中说三宝希有事。”《中阿含经.未曾有法品》载有“希有”的具体内容。
□梵语尼陀那,义译缘起、本缘。乃记载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此具三义:□因请而说;□因犯制戒;□因事说法。比方经中有人问,佛为说是事;律中有人犯,佛为制是戒;又依如是如是事,佛为说如是如是语,都叫做因缘。
□梵语邬波题铄,旧称优波提舍。记述佛陀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
[习题]
一、经律论三藏的内容为何?
二、简述十二分教的内容。
三、简述三藏传世经过。
第十二课 经典的来源
记录佛陀教说的典籍,称为经典。有了经典的结集,正法得以源远流传至今。关于经典的来源,根据《长阿含.游行经》记载,佛陀入灭后,弟子们顿失依怙,竟有一愚痴无智的跋难陀比丘却兴奋的表示,从此再也不必受佛陀的戒律约束,而得以为所欲为。大迦叶听后极为痛心,为防患未然,因此决心结集佛陀的言教,以令正法久住。
大迦叶首先邀请信仰虔诚的摩揭陀国阿闍世王担任护法,提供一切衣食卧具,并挑选五百位有德有学的上座比丘,前往王舍城附近毗婆罗山的七叶窟从事结集经典的事宜。大会由大迦叶担任主席,持律第一的优婆离诵出律。优婆离于三个月内,每天升座诵出戒条,共八十次诵毕,编成一部《八十诵律》,此为一切戒律的根本。《八十诵律》是由八大部分组成,合并称为“五篇”□。这些戒条是佛陀根据当时僧团所发生的具体过犯而制定。后世学者依此根本律,再推演发展出《四分律》□、《五分律》□。惟目前《八十诵律》早已散佚而不存。
多闻第一的阿难则诵出经(法)藏。阿难将佛陀在不同时间、地点,对不同根机的众生所说的教法,一一讲述,并唱说:“我是听佛陀这样说的。”这就是经典开头首句“如是我闻”的由来。在座比丘对阿难讲述的内容,凡是认为符合佛陀言教者,即表示认可;认为有所遗误者,即提出纠正、补充。如此透过大众共同审定,合诵出来的法,就是流传后世的《阿含经》。
四部阿含成立次第,依序是《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
《杂阿含经》是四部阿含中最早成立的,基本上是言行录的体裁,记述佛陀和弟子们的修行与弘法活动。经中揭示缘起、十二因缘、三法印□、四圣谛、四念处□、八正道□等佛教的基本教义,其核心内容是说明现实世界中人生的苦恼以及去除苦恼的方法,也都是人间佛教思想的渊源。本经不重玄理、义解,而重修行实践,因此诵读此经,有助于现代人的修行。
《中阿含经》主要论述四圣谛、缘起等基本教义,阐发无常、无我等宇宙真理,更述说各种修持方法,以及与涅槃解脱之道的关系。因为此经比较深入且详细论述小乘佛教基本教义,所以后世认为此经是阐发深义的经典汇编。
《长阿含经》与其它三部阿含一样,除了记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外,其独特之处在于“破诸外道”的异说。如《弊宿经》、《阿摩昼经》、《裸形梵志经》等,均详细记载着早期佛教破斥外道的主要内容。
《增一阿含经》是四部阿含经中最后编纂的,主要内容除含括有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佛陀本生、诸弟子本事、制律因缘和戒经教义外,并有种种菩萨意义的演化、空义□的发扬、他方佛土的出现等大乘佛教的思想。
四阿含经虽为原始佛教的小乘教典,却是大乘思想生起的重要依据。大乘教的空义、缘起、中道以及大乘所用的三十七道品□、戒定慧三学、四摄法□等,都预见于四阿含经中。龙树的“空”,无着的“有”,明显受了四阿含经的深刻影响。
综合上述,扼要言之,《八十诵律》、四阿含经是最早成立的经典。由于这些原始经典的结集,能令正法久住,破邪显正,同时也将佛陀的教法流布十方,乃至促成大乘佛教的蓬勃发展。
[注释]
□为僧尼戒条的分科,即将比丘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分类为波罗夷、僧残、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及突吉罗等五科。五科:□波罗夷:又译断头,乃最重之罪 。若犯此戒,如人断头,永被摈斥,不得为比丘或比丘尼。□僧残:次于前者的重罪。若犯此罪,就像人的生命垂危,若不及时向僧众忏悔,无由得生,仅余残命。□波逸提:又译堕。犯此罪者将堕于寒热地狱。□波罗提提舍尼:又译向彼悔。指犯此罪者须向其他比丘忏悔。□突吉罗:又译恶作。为身口二业所犯之过。此戒易犯,应当慎防。
□原是印度上座部中的法藏部所传的戒律。又称昙无德律、四分律藏。全书内容分为四部分:□初分,包括比丘二百五十条戒律条目,共二十卷;□二分,包括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律条目及受戒、说戒、安居、自恣(上)等四犍度,共十五卷;□三分,包括自恣(下)、皮革、衣、药、迦絺那衣、拘睒弥、瞻波、呵责、人、覆藏、遮、破僧、灭诤、比丘尼、法等十五犍度,共十四卷;□四分,包括房舍犍度、杂犍度及五百集法、七百集法、调部毗尼、毗尼增一,共十一卷。
□系佛入灭后三百年顷,自上座部分出的化地部所传的戒律。因由五部分组成,故称五分律。其中规定比丘戒二百五十一条,比丘尼戒三百七十条。
□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项根本佛法。此三项义理可用来印证各种说法是否正确,故称三法印。诸行无常,指一切世间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但众生不能了知,反在无常中执常想,所以佛说无常可以破众生的常执。诸法无我,指一切世间有为无为诸法概皆无我,众生不能了知,而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所以佛说无我以破众生的我执。涅槃寂静,指一切众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所以佛说涅槃之法,以出离生死之苦,得寂灭涅槃。
□又作四念住。四念处是:□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即:□正见:正当的见解,即正解佛法,远离唯神、唯我、唯物等之迷谬妄见;□正思:正当的思惟,即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索;□正语:正当的语言,即远离虚言、暴语、诽谤、妄语、戏论等非礼之言语;□正业:正当的工作,即遵守国家法律,严持律仪,有犯法之事勿作,实行高尚而善良的生活;□正命:正当的生活,即合理的经济,内心常存着道德、伦理的观念,以谋求正当职业来维持生命;□正念:正当的忆念,即正心诚意,远离妄想颠倒,不失正念;□正精进:正当的努力,即向正理方向努力前进,勤修戒定慧三学;□正定:正当的禅定,即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身心注于一境,消除一切杂乱,以养成圆满的人格。
□空,不仅为佛法的重要思想,实为佛法不共世间法的主要特质。《释摩诃衍论》有所谓虚空十义:□空有无障碍的意思,如虚空,虽遍一切处,但绝不障碍任何一色法;□空有周遍的意思,如虚空,遍满一切,无所不至;□空有平等的意思,如虚空,无有简拣,于一切平等;□空有广大的意思,如虚空,广大、无限、无际;□空有无形相的意思,如虚空,无有形状相貌;□空有清净的意思,如虚空,恒常清净,无有垢染尘累;□空有不动的意思,如虚空,恒常寂止,离一切生灭成坏之相;□空有绝对否定的意思,把一切有限量的事理彻底否定、消灭;□空有空空的意思,彻底否定一切自性和摧毁一切空执;□空有不可得的意思,如虚空,不可取得,不可把捉。
□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的四种方法。四摄事又作四摄法、四集物,简称四摄、四事、四法,即:□布施摄,指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与施舍财物;□爱语摄,指依众生的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利行摄,指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同事摄,指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
[习题]
一、简述经典结集的因缘及四阿含经的主要内容。
二、优婆离与阿难如何诵出律藏、法藏?
三、简述《八十诵律》与《阿含经》的重要影响。
第十三课 译经事业
佛教发源于印度,东传中国,大放异彩,主要得力于经典的汉译。由于佛典的翻译流传,带动佛学的研究风潮,开创出中国八大宗派蓬勃发展的新风貌,并且丰富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内涵,为中国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也说明中国在哲学思想上,早已有了深厚的基础,才有发展的条件。
中国的译经事业起源于东汉,发展于六朝,大盛于隋唐年间。有关中国佛教的译经事业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汉魏西晋时代译经的初创期
东汉明帝夜梦金人后,曾派蔡愔、秦景到西域取经,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到洛阳,译出《四十二章经》等五部经□,这是中国最早的佛经翻译。
初期经典的传译并非直接从印度而来,而是从大月氏、康居、安息等西域诸国间接引入。汉朝到晋代,约有六十余位译经师,最著名的有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昙柯迦罗□、康僧会□及竺法护□等人。当时翻译所根据的经典,大都是由西域当地的语言或文字写成,通称“胡本”或“胡语经典”。此一时期的译经多属个人翻译,并无固定人员共同参与译经,限于人力、财力,只能译出小经小品,缺乏系统;且来华的高僧皆在传教余暇译经,并未取得朝廷的护持,翻译工作亦无特定地点,文体不一,译名混淆,故称为译经的“初创期”。
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色,主要有大小乘两大系统:一是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派;一是以支娄迦谶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因此,早期传入中国的佛经,可以说是大小乘同时并行。
二、东晋南北朝时代译经的进展期
从东晋到南北朝之间,译经初期多为私人小规模的组织,后来逐渐受到国家重视,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译经组织□,使译经事业更加蓬勃。译经师大都来自印度,精通梵文,兼解汉文,主要代表人物有鸠摩罗什□、佛陀耶舍□、竺佛念□、昙无谶□、求那跋陀罗□、真谛□、佛驮跋陀罗□、僧伽提婆□、法显□等人。译出的经典主要有大小乘经论、大小乘禅经、密教经、律典等,内容广泛,涉及印度佛教各个流派,特别是当时在印度盛行的大乘空、有两大学说,直接促进当时佛学思潮的发展。此期译经的特点是传译较完备,译经师有系统的介绍佛经,分判不同宗论著作,确立翻译文体,翻译作品不求华美,力求切合原意,这是汉译佛经的进展期。
三、唐朝时代译经的全盛期
前两期的译经活动虽有中国人参与,然总体上均以印度、西域高僧为主译。本期译经师则以中国高僧主持译事,典型代表是玄奘□、义净□,他们不但精通华文、梵文,佛学造诣更是博大精深,且以朝廷力量设置组织完备的译场,进行大规模的译经事业。特别在唐太宗时期,为玄奘大师开设译经院,译经者达三千人之盛,这是中国译经的颠峰期,同时也是佛教的全盛期。其他,尚有般若三藏□、菩提流志、实叉难陀□等人,也都为译经事业缔造了佳绩。此外,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翻译了大量的密宗典藉,也是这个时期的特色。
唐德宗后,译经事业停歇,又遭受唐武宗、周世宗的破坏,佛教一息仅存,直到北宋时期,朝廷采取保护佛教的政策,极力提倡中印双方文化交流,此后从中国到印度求法者很多,印度、西域来华的僧侣也不少。尤其,宋太祖、太宗诏立译经传法院□于河南开封(国都),延请施护□、法天□、天息灾□等人译经。这一时期译经事业更盛,且臻于完美。宋、元之后,译经事业便告终止。明、清两代,则仅有由日文、藏文、巴利文翻译为汉文的零星作品。
佛教经典的翻译,对于佛法的传播贡献至钜,这些译出的经典,经过各代的汇整、刊刻,逐步成为大藏经,流通至今,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伟大的事业。加以东晋道安与南朝梁代僧佑大师先后编制了经典目录,对佛典的整理,佛教文化的保持,更是具有开拓性的重大贡献,对于后世佛法的弘传,影响十分深远。
[注释]
□竺法兰与迦叶摩腾所译的五部经为《四十二章经》、《十住断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等五部经典,这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翻译的佛经,据传现在仅存于世的只有《四十二章经》。
□安息国太子,于汉桓帝建和二年来到中国,至汉灵帝建宁年间,共译出佛经三十余部,主要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经》、《修行道地经》等,多属小乘经典,以宣扬法数与禅观为主,所译之经“义理明晰,通顺流畅”。
□又称支谶,在汉桓帝末年来到洛阳,于汉灵帝光和、中平年间译出二十四部经,最重要的有《般若道行品经》、《首楞严经》和《般舟三昧经》,所译属大乘系统,是中国第一位翻译和传播大乘般若学理论的僧人,其所译之经“审得主旨,质朴无华”。
□兼通汉、胡六国语言,先后译出经论三十六部,最重要的有《阿弥陀经》、《大明度无极经》等,其译文“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真可谓深入者也。”可谓开意译派之先河,对佛教的传播、普及,对中国文学的发展,皆有影响。
□乃中印度僧,魏嘉平年间到洛阳,译出《僧只戒本》,这是第一部汉译律本,因此被尊为中国律宗之祖。
□三国时代译经僧,交趾(越南北部)人,所译经典有《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等。曾应孙权之请,于三七日内感得舍利,孙权乃皈依,并为师建立建初寺,传道译经,建业地方佛教因此得兴,此为佛教传入我国南方之嚆矢。
□乃西晋译经数量最多的译经家,译有《方等泥洹经》、《宝藏经》、《光赞般若经》等,为中国初期传布大乘教最著名者,共译经典一百五十部。因译《正法华经》,故有观音信仰的启发,又因世居及长期往来敦煌译经,故被称为“敦煌菩萨”。
□如后秦鸠摩罗什主持的“逍遥园”译场,北凉昙无谶主持的“闲豫宫”译场,南朝的佛陀跋陀罗、求那跋陀罗以及真谛,北朝的菩提流支等。
□东晋龟兹国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译出大小乘经律论约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所译主要为弘扬龙树、提婆大乘空宗思想,其译经成就在当时是空前的,不但量大、面广、内容重要,且在翻译文体上,运用达意的译法,使人读起来具有外来语与汉语调和之美。他的译经对中国文学也很有影响,如其所译的《金刚经》、《法华经》,一直是中国文学上的名著。另译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故被尊为三论宗之祖。
□东晋译经家,北印度罽宾国人,曾为罗什之师,后应罗什之请,来华协助译出《十住经》、《四分僧戒本》、《四分律》等。
□东晋僧,凉州(甘肃武威)人。僧伽跋澄与昙摩难提等来到长安译经,师即担任传语之职。《梁高僧传》卷一载,师于姚秦弘始年间译出《菩萨璎珞经》等五部经,被誉为苻、姚时期的译经宗师。
□北凉译经僧,中印度人。译经十九部一百三十一卷,最主要的有《大般涅槃经》,使涅槃学派因之流行,而其本身因受《涅槃经》影响,由小乘改信大乘。又其重视戒律,故译出一系列大乘戒的典籍。
□共译经论五十二部,最重要的有《杂阿含经》、《楞伽经》、《大法鼓经》、《胜鬘经》等大小乘经,皆能妙得梵文本旨。
□萧梁期间,由印度来中国,二十年译经生涯中,适逢侯景之乱,在飘泊不定中随方翻译,共译经论传记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所译主要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论着,最著名的有《大乘起信论》、《摄大乘论》、《唯识论》等,对中国佛学理论的发展影响很大。
□意译觉贤,五世纪之译经僧,北印度人。译有《达摩多罗禅经》、《华严经》等。
□北印度罽宾国人,应慧远之请,译出《阿毗昙心论》、《三法度论》,由此开南方毗昙学的端绪。
□东晋僧,因慨叹僧团规范与经律的残缺,乃与同学慧景等,往天竺求法十余年,经三十余国,携回《摩诃僧只律》等梵本。回国后,与佛陀跋陀罗合译《大般泥洹经》等,是我国沙门至天竺求法的第一人。师将旅行之见闻写成《佛国记》,描述当时印度及中亚实情,具有文献上的重要意义。
□唐代高僧,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法相宗的创始人。因慨叹众师所论不一,圣典亦隐显有异,乃誓游天竺,以问惑辨疑。师西行求法,历十七年,共请回佛经梵文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为太宗、高宗钦重,赐号“三藏法师”,与弟子窥基等人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之多,主要经典有《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等。师译笔信实,讲究逐字逐句符合原典的忠实原则,一改过去译经家直译手法,其所主张“五种不翻”,一直为后世译经家所遵。后世将玄奘以前译的经典,称为“旧译”,玄奘以后译的经典称为“新译”。师着有《大唐西域记》,在佛教史学及古代印度、西域文化上,乃至中西交通史料上,富有极高的价值。
□唐代译经师,河北涿县人。因欣慕法显、玄奘西游壮举,乃于三十七岁西去印度求法,经二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携回梵本经论约四百部,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他首先参与实叉难陀的译场,译出《八十华严》,后来又译戒律、唯识、密教等典籍,历时十二年,共译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经典,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共称四大译经家。
□于唐德宗贞元四年,译《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及《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数种。又译《华严经》四十卷,其末卷《普贤行愿品》,为六十、八十《华严》所无,至此始得圆满,其功甚伟。
□为唐代译经三藏,于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义学。奉则天武后之命,与菩提流志、义净等,新译《八十华严》,另译有《大乘入楞伽经》、《文殊授记经》,共十九部一百零七卷。
□东印度人。唐代开元四年至长安,翌年译经于菩提寺,译有《大日经》、《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系将密教传至中国的先河。与金刚智、不空,并称开元三大士。
□中印度人。为印度密教付法第五祖,中国密教初祖。于唐开元七年,由海道来华,译出《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并在许多寺院设立灌顶道场。
□唐代译经家、密教付法第六祖,南印度人。译出《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此经与《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同属金刚界系,而《大日经》则属胎藏界系,此为密教的两部重要经典。不空在长安、洛阳等地大力弘扬密教,掀起风潮。又为密教经典到锡兰求法,携回梵本一千二百卷。或说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亦同为中国四大译经家。
□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宗敕令内侍郑守钧于太平兴国寺设立国立译经院,称为传法院,由施护、天息灾、法天等主持。
□北印度人。世称显教大师。与天息灾同时来华,共译有《大乘庄严宝王经》、《遍照般若波罗密经》等。
□中印度人。开宝六年来华,译有《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等。
□迦溼弥罗人。太平兴国五年来华,译有《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密多经》等。
[习题]
一、汉魏西晋时代译经初创期的特色为何?
二、简述南北朝译经师的主要代表人物。
三、简述宋朝译经事业的状况。
四、简述译经对佛法弘传的重要。
第十四课 僧的意义
“僧依戒住,僧住则法住”。“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即指信奉佛陀教义,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的僧团。
在佛教尚未兴起以前,“僧伽”一词早在古印度的社会中普遍使用。当时由于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富人们于是依职业性质组织许多不同的团体,如同现代的“同业工会”,这样的团体,即名为“僧伽”;乃至当时所有的政治体制,也都称为“僧伽”。这些在社会上通用的名称,后来被宗教团体吸收、引用。及至佛陀证悟之后,不忘出家的本怀,随即展开弘法度众的工作,至鹿野苑度化憍陈如等五人出家修行,佛教僧团(僧伽)于焉成立。
由此可知,“僧”含有“群众”或“聚”的意思。如《中阿含·教化病经》载:“有若干姓异名族,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从佛学道,是名为众。”另《大智度论》卷三载:“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一一树不名为林,除一一树亦无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除一一比丘亦无僧,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因此,在佛教中以四位以上的出家人□在一起办道,而且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纪律的修行团体,则称为“僧伽”。
僧伽又名“僧侣”□或“海众”□等。《帝释所问经》说:“若人一念诚心皈依僧伽,彼人得大安稳。僧伽威德,无昼无夜,保护众生也。”僧的定义不论是指“僧人”或“僧团”,总之,“僧”是三宝之一,是在家佛弟子的指导者,是佛法住世的象征,是割爱辞亲,舍离世乐,信受佛陀教法,依教奉行而入圣证果的人。“僧”是续佛慧命,传扬佛法,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圣弟子□。唐太宗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诸德福田经》亦列举出家僧众具有五种净德□。出家能长养善法,灭除恶法;出家能舍权位,能耐饥苦,有十八种难行能行的功德。因此,《大宝积经》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高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僧”有广义僧、狭义僧、胜义僧、现前僧等不同的定义。根据《大庄严法门经》说:“出家非外相出家,乃内心的发心。”因此,菩萨出家的真义在于:
□发精进心断除烦恼,并非“剃发”即能代表出家。
□为断三毒,勤修三学,并非披上染衣即能示现出家。
□非自持戒行,乃令所有众生毁戒、受戒者皆住净戒中。
□非独住阿兰若处独修,乃能于生死流转中令众生智慧解脱。
□非自身守护律仪,乃能广起四无量心安住众生。
□非自身修行圣法,乃令众生增益善根。
□非自身得入涅槃,乃令众生亦得入涅槃。
□非自身除烦恼,乃能护一切众生不起恼害心。
□非自解身心束缚,乃令众生束缚解除。
□非自解脱生死怖畏,乃能解除众生生死怖畏。
又出家也有四种不同:
□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眷恋的比丘。
□身在家心出家:受用五欲,心不耽染的居士。
□身出家心不出家:身着僧装,心犹恋俗的僧样。
□身心俱不出家:受用五欲,深生耽染的俗人。
《八大人觉经》说:“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亦即开示在家信众,身虽未能出家,心要常常慕念出家僧众的清净生活,要能有一部分过出家僧众的持戒生活,以保持人格的清净。
初期原始佛教时代,所谓僧伽乃专指出家众而言,尚不包含在家信徒。从广义来说,“僧伽”,则是指佛教全体的教团。佛法的弘传,人人有责,但是在家信众毕竟有眷属亲人的牵绊,不易脱离亲眷束缚,所以佛陀把正法久住世间的责任托付给和乐清净的僧团。僧团毕竟是修身养性,陶铸圣贤的大冶洪炉,是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僧团的重要,由此可知。
[注释]
□四位以上的出家人,方可称为“僧伽”,此源于佛陀初转法轮时,皆以男众为中心,到后来教团有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佛门四众,此四众弟子便是构成僧伽的成员。所以,在一定地区,人数至少四位以上,才被承认是“僧伽”。
□《大乘义章》卷十载:“住圣菩萨,单一无侣,只不成僧。”此说明僧为伴侣之意,亦即与“众”同义。
□众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为喻,而称海众。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合称为“五分法身”,乃佛及阿罗汉自体所证得的五种功德。据《大乘义章》卷二十载,佛的五分法身是:□戒身,指如来的身口意三业远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定身,指如来之真心寂静,自性不动,远离妄念,称为定法身;□慧身,指如来的真心体明,自性无闇,观达法性,称为慧法身,即指根本智;□解脱身,指如来的自体无累,解脱一切系缚,称为解脱法身;□解脱知见身,指证知自体本来无染,已实解脱,称为解脱知见法身。
□即:□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佛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毁坏形好,谓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福田。□永割亲爱,谓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爱之情,而一心精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委弃躯命,谓出家之人委弃身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之福田。□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为世间之福田。
[习题]
一、请简述“僧”的定义。“僧伽”一词的源由为何?
二、略述出家的真义与功德。
第十五课 僧团的组成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憍陈如□等五人说法,度他们为比丘僧,这是僧团成立的端绪。
佛陀一生弘化传教,度众无数,打破印度种姓阶级制度,主张四姓□皆可出家修道。他度化了婆罗门种姓的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等。其中,舍利弗、目犍连为六师外道□之一的删闍耶□的弟子,他们无意间从阿说示□口中听到佛陀教导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及”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真理,便带着二百五十位弟子皈投在佛陀座下。伽耶山尼连禅河边修行的拜火教首领优楼频罗迦叶三兄弟及弟子千人,也受佛陀摄服,放弃事火信仰,皈依佛教,做了佛陀的常随众弟子。又度化刹帝利种姓的异母弟难陀□、堂兄弟阿难□、提婆达多□、阿那律□出家为僧,度化罗□罗□为沙弥,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和五百释迦女为比丘尼。
此外,吠舍种姓的耶舍□奔投佛陀出家,其父母则成为佛教最初的优婆塞、优婆夷。还有善友满慈子□、摩诃迦旃延□等数十位优秀的青年为离欲阿罗汉□。
于是“千二百五十人俱”的僧团于焉成立,是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式叉摩那□等七众弟子的完整组织。
僧团成立之初,弟子们以佛陀为信仰中心,共同过着梵行自律的清净生活。佛陀自称是僧团中的一员,从不以领导者自居,面对这样和乐的僧团,佛陀只提出“财利共享”、“法味同受”的观念。随着佛法的弘传,徒众日增,成员渐趋复杂,为了维持僧团内部的和合共住,佛陀于是随顺因缘,开始制戒,包括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沙弥、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四根本戒和六学法戒等,在家信徒则有三皈五戒。
佛陀成立僧团,以“法”摄僧,主要目的是为了正法久住。如《摩诃僧只律》卷一所载,佛陀制戒的因缘为:
□使僧团大众和合相处。
□藉着和合清净的僧团风范来摄受僧众。
□以法来调伏个性较顽劣的众生。
□使僧众知过忏悔后,内心得到清净。
□使僧众言行有所规范而断除现在烦恼。
□使僧众断除现在烦恼之后,进而产生定力,断除未来世的烦恼。
□使不信众生生起信心。
□使已生信心的弟子,更加坚定。
□使未来戒法常在,修行梵行者,能安住于佛法中。
□使正法久住,佛法长存。
佛法久住世间,是佛陀制戒最根本的目的。佛教僧团要有组织、有系统,才能令佛法弘传久远。而僧团的组成,则建构在律制的基础上;有严格的律制,是摄受僧众的巨大凝聚力。因为僧众有律法可守,才能各守其分,纵有少数不知惭愧者犯戒,但在大众的威德下,不得不接受制裁,而为律制所折伏;对于具有真心修道及高度惭愧者,自然不做违犯僧团之事,而在律法保护下,安心于道业。
佛陀涅槃二千多年来,佛法之所以能久住世间,弘化于社会,融入于生活,这是因为佛教有义理高妙的佛法,更有德行超卓的出家修行者的弘扬。因此,佛教必须要有和乐清净的僧团,才能将佛法落实于生活,做到“不信者令信,已信者得增益”。
佛教僧团的功能,在于教化世人,使获得心灵的净化与解脱。因此,僧众首先必须净化自己的身心,以达到究竟的解脱。在制度完善的僧团中,人人互相尊重,以六和敬达到内心的净化,不但“于现法得漏尽”,而且“未生诸漏亦令不生”。有此和合、安乐、清净的僧团,佛教正法即能在世间弘传久远,普利世世代代的众生。
[注释]
□位于印度波罗奈国。佛陀成道后,最初来此演说四谛法,度憍陈如等五人,为初转法轮的圣地。关于地名的由来,诸说纷纭,为古来仙人始说法处,故名仙人园。《出曜经》卷十四载:“昔有婆罗奈国王游猎至此,网鹿千头,经鹿王哀求以日送一鹿供王食用,王始放群鹿,故地名鹿野苑。”
□佛陀成道后,首在鹿野苑演说四谛法,度五比丘,是为初转法轮。
□佛陀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所度化的五比丘之一,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谛者。
□指古印度四种社会阶级,即:□婆罗门种,译作净行、净志等。又作梵志、梵种。指婆罗门教僧侣及学者的司祭阶级,因垄断讲授、解释吠陀经典的权利,主持宗教祭祀,并掌握天文、地理、历数的知识。他们发展成的婆罗门教,其宗教主张亦是其社会政治主张。婆罗门宗教哲学的基本立场是“梵我一如”,还宣扬业报轮回思想,自认为是印度社会的最胜种姓。□刹帝利种,译作田主,又作刹利种,为四姓中第二等级的种姓。乃王族及士族之阶级,故又称王种,主要掌管政治及军事。□吠舍种,译作居士、商贾、田家,又作毗舍、工师种、居士种。为四姓中的第三位,乃从事农、工、商等平民阶级。□首陀罗种,又作输陀罗、首陀、恶种、杀生种。为四姓中的第四位,乃指最下位奴隶阶级。为前三种姓服务,多从事手工业和作奴仆,没有资格学习吠陀,接受教育和参加宗教祭祀仪式,被称为“一生种姓”,而其他三种姓则为“再生种姓”。
□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行十二头陀,能堪苦行,故称“头陀第一”。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亦名饮光。于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初祖。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等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伽梨衣。是第一次结集经、律的上首比丘。
□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持戒多闻,智慧猛利,能解决诸疑,号称“智慧第一”。
□又作摩诃目犍连,简称目连,幼与舍利弗亲交,随六师外道之一删闍耶修学。后受舍利弗引导皈佛。为佛十大弟子之一,神足轻举,能飞遍十方,故称“神通第一”。其修行特色为得六眼、六耳、知他心及能知过去未来等神通。为救其母出饿鬼道,乃从佛所教,修盂兰盆供。
□译言善现、善吉、善业,又称空生。恒好空定,能通达空义,故称“解空第一”。《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载,佛由忉利天降阎浮地时,众人皆前去礼佛。师正缝衣,欲往迎时,顿生一念,乃观诸法皆空、不造不作之理,还坐缝衣。
□与佛陀同时代,反对婆罗门教正统思想的六派代表人物。因与佛教主张不同,被称为“外道之师”。
□全名删闍耶毗罗胝子,怀疑论者。不承认认知有普遍的正确性,而主张不可知论,且认为道不须修,经八万劫自然而得。
□五比丘之一,又作阿湿婆,意译马胜,敬称“尊者正愿”。威容端正,行步稳重。舍利弗即为其庄严举止所吸引,前去问道而皈依佛门,后证法眼净。
□为佛陀异母弟。娶妻孙陀利,容貌端正,具三十二相。佛陀度其出家后,犹难忘其妻,佛陀方便教诫,始断除爱欲,证阿罗汉果,于佛弟子中,被誉为调和诸根第一者。
□全名阿难陀,华译庆喜,为白饭王之子,提婆达多之弟,佛陀的堂弟,生于佛陀成道之夜,后随佛出家,侍佛二十五年。佛陀姨母及五百释女得以出家,皆由阿难尽力请求之功。因长于记忆,故被誉称“多闻第一”。
□又作调达。译作天然、天授、天与。为白饭王之子,阿难之兄,佛陀的堂弟(另有斛饭王、甘露饭王或善觉长者之子等异说)。叛离佛陀,自组僧团,与佛陀为敌。
□又作阿尼律陀。曾于听法中酣睡,被佛陀叱责。阿那律立誓不眠,因而失明。其肉眼虽坏,但精进修行,得天眼,能见十方世界,故称“天眼第一”。
□为佛陀在俗时之子。佛陀成道归乡时,跟随佛陀出家作沙弥,为佛教有沙弥之始。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不毁禁戒,能诵读不懈,故称“密行第一”。
□意译作大爱道、大胜生主。为古印度天臂城善觉王之女,摩耶夫人之妹,佛陀之姨母。佛陀成道后第五年,净饭王逝世,大爱道率领五百释迦女请求随佛出家,为佛门有比丘尼之始。
□又作耶输陀、耶输伽,意为名闻、善称。中印度波罗奈国大富长者善觉之子。因厌离俗世,遂出家,为佛陀弟子。
□即富楼那,又称满愿子。属婆罗门种,净饭王国师之子。容貌端正,自幼聪明。佛陀成道后,前往皈依,为十大弟子之一,善于分别义理,广说佛法,以辩才著称,故称“说法第一”。
□略称迦旃延。古印度阿槃提国婆罗门之子,原学外道,后从佛陀出家,为十大弟子之一。能分别深义,善说法相,故称“论议第一”。
□声闻乘者最高果位名,含有三义:□杀贼,杀尽烦恼之贼;□应供,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无生,解脱生死,不受后有。
□又作苾刍,译为乞士、除馑、怖魔。指信奉佛法,剃发出家修行,受具足戒的男子。比丘含有三义:□乞士,生活清净,一面向社会大众乞化饮食,以维持色身;一面又向佛陀乞化法食,以长养法身,故称乞士。□破恶,此恶是指种种烦恼,出家人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等烦恼,以便达到解脱生死的目的。□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众生皆为魔子魔孙,永远受他控制,但是出家弟子皆欲跳出三界,以解脱为期,大家都认真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故谓之怖魔。又喜持戒行,广修福田,故称除馑。出家男众,年满二十,已受具足戒者,得称比丘。
□译为乞士女。为舍俗出家之女众,年满二十,受具足戒之称。
□意译息慈、勤策。即止恶行慈,觅求圆寂之意。指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
□意译勤策女、息慈女。指出家受持十戒而未受具足戒之女子。
□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指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的在家男居士。亦通称一切在家的佛教男众信徒。
□译为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等。即亲近三宝,受三皈,持五戒,施行善法之在家女众。
□意译作学戒女、正学女、学法女。是受具足戒之前,二年内,须修学四根本戒和六法,即学习一切比丘尼的戒行;二年之中,以验知是否有妊,并藉修行磨炼性情,使习惯出家生活,以坚固其道心。
[习题]
一、佛陀如何成立七众弟子的僧团?
二、僧团建立之主要目的是什么?
三、简述佛陀制戒的十种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