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明对治无明
2014/9/5   热度:226
五明,是印度古代的五类学术,即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和内明。
关于五明的意义,佛学研究者万金川指出,所谓的明,指的是智能,是用以对治无明的,而其中所包含的内明,指的是不共世间法的佛法,学习内明的目的是求得自度。其它的四明,则为菩萨度化众生的种种方便法,包括了声明、因明、医方明与工巧明。
法舫法师在《一个修学佛法的程序》一文中指出,声明为文字学或文法学;因明就是印度的论理学,类似现代西方所说的逻辑学;医方明则是学作医师,以医药治人疾病;工巧明即是学习工巧技艺,如文艺、美术、绘画,以及科学建筑工程等。
以声明而言,学习声明的目的,是为了善于运用印度繁复的梵文,因为梵文的文法相当复杂,如果不能掌握它的文法结构,很难精确地运用文字阐述义理,因此如果声明的基础强,对于讲述佛法,让人能听得懂,甚至深刻体会其中的奥义,就很有帮助了。
而从原典不断汉译的漫长过程,乃至于现代人又透过原典去理解经典的意义时,声明显得更为重要。就如同吕澄在《声明略》中所说的,佛教东传之后,就是透过不断的翻译传来经典,因此如果不学习声明,将会对诘屈难读的原典莫可奈何,甚至有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而因明的学习,则是一种清楚的思惟训练,既能强化自己的学习力,也能练就清楚的表达力。因此,懂得因明,既能帮助学习者学习佛法深义,也能运用好的语言训练阐述佛法,甚至有无碍辩才与外道辩论。医身也要医心。
至于学习医方明的主要目的,《瑜伽师地论》里指出,首先是能掌握病相与病因;其次,对已经发生的病,能知道医治的方法,使其断根;而对于已经断除的病,也能掌握使它不再生起的方法。事实上,在佛教的典籍中,不但记载着许多医病的方法与药方,也影响了印度,乃至中国的医学。
而涵盖范围最广泛的工巧明,据密教学者郭元兴在《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的分析,佛教的工巧明偏重于和一般人物质生活相关的应用技术,如《瑜伽师地论》中就记载有农工业、商业、书算计度、咒术、占相、营造、音乐等十二大类,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若从学习的目的来看,五明中除了内明之外,其它四明的学习,并非与佛法毫不相干的外学而已,也能作为成就内明的重要工具。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眼睛里头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眼里头看一切诸佛都是凡夫。所以你要是真正想知道自己是个什麽境界,不要问别人;你修行,你觉得你有没有证得菩萨果位?你看看这一切众生是不是菩萨?如果全都是菩萨,你自己明白你已经是菩萨了。如果哪一天睁着眼睛一看,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诸佛,那恭喜你,你成佛了。如果你修行,修了很久了,看看众生还是凡夫,那你一定是凡夫,不必问人。你知道你自己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如果眼睛一看全世界的人个个都是好人,你是好人;如果你看到他都是坏人,自己是坏人,这是真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