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作为法器的功用


2014/9/5    热度:577   

  幡为旌旗的总称,又作旖。音译波哆迦、驮缚若、汁都。与“幢”同为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用以象征佛菩萨之威德。

  在经典中多用为降魔的象征,并谓造立此幡,能得福德、避苦难,往生诸佛净土,又说供养幡可得菩提及其功德,故寺院、道场常加使用,因而成为庄严法具。

  幡一般由三角形的幡头、长方形的幡身、置于幡身左右的幡手,及幡身下方的幡足构成,有大有小。通常是以布制成,也有金铜制、杂玉制、纸制等类。幡悬挂的场所,有时是堂内柱上,有时树立在佛堂的前庭,或附着于天盖之四隅。

  幡的种类有多种,可依其材质、形状、目的等划分如下:

  1.依材质分:有金铜幡、板幡、纸幡、玉幡(以宝玉装饰)、平幡(以平绢制成)、丝幡(束丝所制者)等名称。

  2.依色彩分:有五色幡(青、黄、赤、白、黑五色,即续色幡)、八色幡(用于灌顶道场)、青幡(请雨经法)、黄纸幡(大元帅法)等名称。

  3.依仪礼分:有命过幡(人死时,为死者积福时而建)、续命(神)幡(为祈延命而立)、送葬幡、施饿鬼幡。

  4.依所挂场所而分:有堂幡、高座幡、天盖幡、庭幡。

  5.依幡身所描绘之图分:有种子幡、三昧耶幡、佛像幡、莲花幡。

  此外,在我国,另有于幡身施以刺绣者,此称绣幡。亦有造六角或八角之幢形,以兼具幡幢两种功德者,称为幢幡;其木制者,称为木幢幡。

  密教则谓幡具有无量佛德,如行者以顶触幡则来世成道可至佛位,此称灌顶幡。绘在幡上的图像,称绘幡,其内容包括佛、菩萨、明王及天部诸尊。绘有种子字的幡称种子幡。

  幢幡是以六角或八角幢型所做的幡,将幢与幡的功德合为一体。木制幢幡,又称为木幢幡。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读过《了凡四训》的人就会知道每一个人一生“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用不正当手段夺得来的,依旧是你命中所有的。你命中没有,你试试看,你去抢,你看看你能不能抢得到?你命里头没有,你还没有动手,已经被警察抓去了。换句话说,你能够偷得到、你能够抢得到、你能够霸占得到,甚至能够通过受贿到的,全部都是命中所有,然后你不用这些手段你也能得到,那你何苦去偷去抢去霸占去受贿呢?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