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布施
2014/9/5   热度:186
“我以佛陀的名义求你布施, 喂!世人们,谁是醒了的?” 给孤独长者用低沉的声音 庄严地呼唤。 那时侯,初升的太阳, 在舍卫城接天的宫阙上 恰才睁开了睡意朦胧的 绛红的笑眼。 颂神的弹唱者酣睡正浓 祝福的晨歌还不曾唱起, 杜鹃怀疑着天色是否黎明 啼声轻缓而迟疑。 比丘高呼:“酣睡的城市, 觉醒起来吧!给我布施。” 这呼声使梦寐中的男女 引起一阵颤栗。 “世人们!六月里的云霞 洒下甘霖情愿牺牲自己, 大千世界上一切宗教里 施舍最第一。” 这声音仿佛湿婆天的乐章 传自遥远的凯拉萨深山里, 深深地震撼了红尘十丈中 欢醉的男女。 江山财富填不满国王心中的空虚, 忙碌的家主为家务的繁琐而叹息, 年轻美貌的姑娘们却无缘无故地 滚下了泪滴。 那为爱欲的欢乐而心跳的人们 回忆起逝去的昨夜的柔情蜜意, 正好似被踏碎了的花环上一朵 干枯的茉莉。 人们打开了自家的窗户, 眨动着睡意朦胧的眼睛 伸出头来好奇地凝望着 薄暗中的街路。 “醒来,为佛陀施舍财富”的 呼声传进沉睡的千门万户, 空旷的街心里独自走来了 释迦的门徒。 珠宝商人们的爱女与娇妻 一捧捧把珍宝抛在街心里, 有人摘下项链,有人献出 头上的摩尼。 财主们捧出了一盘盘黄金, 比丘不睬,任它弃置在地, 只高喊着:“为了佛陀我向 你们求乞。” 尘土蒙上了施舍的锦绣衣裙, 金银珠宝泛异彩在晨光里, 给孤独长者却依旧手托着 空空的钵盂。 “世人们,注意!福佑我们的 是众比丘的主人——释伽牟尼, 布施给他,你们所有财富里 那最好的。” 国王回宫,珠宝商人也转回家去, 任何供养都不配做为敬佛的献礼, 舍卫国偌大的繁华城市在羞愧里 垂下头去。 太阳升起在东方的天际, 城市的人们已不再休息, 比丘从大街上缓缓踱进 城边的树林里。 地上躺着一位贫穷的妇女, 身上裹着一件褴褛的破衣, 她走来跪在比丘莲花足前 双手接足顶礼。 妇人躲进树林,从身上 脱掉那件唯一的破布衣, 伸出手来,毫不顾惜地 把它抛出林际。 比丘欢呼着高举双臂: “祝福你,可敬的母亲, 是你在一念间圆满了 佛陀的心意。” 比丘欢喜地离开城市, 头顶着那件破烂布衣, 前去把它献在释迦佛 光辉的脚底。
1.这故事取自《撰集百缘经》,它是印度佛教譬喻文学中最古的典籍。
2.给孤独长者:佛的大弟子。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富商,性慈善,好施孤独,因有此名。
3.湿婆天:印度教毁灭之神,同时也是再生之神。
4.凯拉萨:山名,意云妙高峰,湿婆的天宫所在地。
5.摩尼:珍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修行,在念佛或者念经、念咒时,不要去追求数量的多少,而是要做到如理如法,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如理如法,如理指的是要遵循大慈普渡、真实平等之佛理;如法指的是能够正确的理解佛经,按照佛经正确的修行。 如理如法,二者不能相违背,应当一致。 我们念佛或者念经、念咒,不能是为了自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去念佛念经念咒,这样就违背了佛理。 学佛修行,应当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所以呢,念佛念经念咒要发心为所有一切众生而念,愿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凭借念佛念经念咒的功德,得以脱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成佛道,这才是正确学佛修行,也就是符合了大慈普渡之佛理。 真实平等,是让我们不要再去执著三界六道中的一切虚妄、无常、生灭的事物,全心投入到学佛普度众生利益众生中去,这样就做到了真实平等。 心不执著于虚妄、心不执著于生灭、心不执著于无常,这样的心就是真实心。 心不再随着生灭而生灭,就是不生不灭。 因此,如理如法的修行最重要。 违背佛理,追求念佛念经念咒的数量的多少,都不是正确的学佛修行,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